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谷神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从旧金山湾区南部到圣何塞市之间,有一条长约50余里的101公路。这条公路,在当时与全美国的所有偏角僻壤一样,并无特别稀奇之处。
如果熟知美国地图,你会知道,美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是毗邻大西洋的东海岸,由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组成的大都市圈,聚拢着当时全美最优质的资源,人才蜂拥而入,资本尽入彀中,最新的科技成果在纽约出没叫卖,试图一展身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着太平洋的西海岸,这里曾是西部牛仔出没的地方,50年代仍然一片荒郊野岭,逐渐成长起来的几座工业重镇,徒有烟囱、工厂和技术工人,哪里见得一丁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踪迹?
市场就是如此神奇。偏偏在穷乡僻壤,由于地租低廉,又由于当地有一所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们因为到东海岸大城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被迫打回原地,租用狭小的车库,捣鼓自己的小发明。
一切却因这样而变化,众所周知,这里后来成为著名的“硅谷”。
硅谷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在硅谷之后,人们意识到,高科技产业并不一定诞生在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发达大城市,而是能够在完全未开发、产业一片空白甚至“鸟不拉屎”的穷乡僻镇上直接开花结果;硅谷之后,人们发现,最辉煌的高科技成果往往不是诞生在托拉斯公司、规模庞大的企业巨人中,而会诞生在简陋的车库、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毛小子手里。
硅谷的模式,能够被复制——这是新兴经济体的后发创业者的普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中国各个城市开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试图重现硅谷式辉煌。
而在青岛,有一个片区,也在努力地尝试酝酿一个新传奇。20年前,这个片区叫做“青岛高科园”,5年前,它被改名“崂山科技城”,今天,这里被称作“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名称的更替,伴随着区域面积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城市规划者对高科技产业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今,青岛北至红岛,西到黄岛,东到崂山,南到市北,都有高新产业的痕迹,可是要数积淀最深厚、最富成熟味道的,乃是崂山株洲路一带以及周边方圆几里内的高科技企业聚集。从1993年至今,这片前身被称作“高科园”的区域,已经走过了整整21年的历程。
崂山:旧“车库文化”的新流传
崂山区南面靠海一端,是高端住宅林立的CBD区,四星酒店、高层写字楼、海景别墅在10年间乘着房地产的春风拔地而起,这里似乎与“创业”二字毫无瓜葛。
但是在崂山区北边一带,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生态。特别是沿着株洲路向东,一直到滨海大道,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高新企业与若隐若现的创业气息。
在枯桃花卉市场附近,片片荒凉与空旷感,包围着一栋从外观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老厂房,据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管委工作人员说,这幢老厂房原来是一个家具制造厂,颇有年岁,房墙斑驳,楼梯道陈旧,廊道狭窄,谁也不会想到,里面居然还孕育着一批拥有最新技术成果、占据产业制高点的科技公司。
在人们的想象中,高科技企业的办公环境一定是敞亮舒适甚至颇有豪华气势的,里面尽是硕士、博士、教授,办公场所当然要比传统工业厂房“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是,这幢孕育了青岛中科英泰科技公司(国内税控收款机十强企业之一)、孵化了青岛蔚蓝生物集团(国内酶制剂行业的佼佼者)的大楼,外观形象却颇令记者“大跌眼镜”。
或许,时代不一样了,但是创业的本质是一样的。50年前,在美国那条荒僻的101公路边上,在简陋、免租金的车库里,比尔·盖茨、乔布斯——当时还是20多岁的小青年在废寝忘食、不知日夜地研究芯片,装了卸,卸了装。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的早期创业是在大学宿舍;谷歌、迪斯尼、亚马逊、惠普、Youtube据说都诞生在车库里。
无论是50年前的简陋车库孕育了互联网的伟大,还是今天崂山的陈旧厂房孵化着海洋科技的未来,他们都在诉说一个道理:创业,最需要的不是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社交活动,也不是光鲜靓丽、盛丽浮华的外观形象,而是必须拥有一颗刻苦的心,一种不计成本、踏上不归路般的“死士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算是传承了“车库文化”。
走进办公面积不大的蔚蓝生物公司,看到墙上一幅幅骨干成员的介绍,深为景仰:英国阿伯丁大学刘鲁民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黄亦均博士,山东大学微生物学肖壮志博士,美国犹他大学分子生物学王华明博士……这些都是年龄在40岁左右、于上世纪90年代赴国外或在国内一流大学深造的学术性人才。那一代的博士,与今天的博士迥然有异,学术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这些科技大员,本可以在更大、更有知名度的公司里享受舒适的办公环境,领着固定的高薪,可是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此,为了开创格局,他们宁到崂山来“垦荒”。
处在同一种创业氛围内的另一家企业海德威,同样是在不为人知的小角落里酝酿着大风暴——业外无人知晓,业内大名鼎鼎,是中国“唯二”两家获得国际认证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而另外一家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公司也坐落在这条创业带上。
集中在一起,发生了什么?
“带”是神奇的。无论是高科技产业新模式的始作俑者美国硅谷,还是中国首个“硅谷”概念的高新集群北京中关村,都呈现“带状”。沿着某一条公路,两侧延绵几公里,逐渐延伸扩展,企业聚集,最后拥挤地沾满道路两侧所有位置,在已无空间的情况下,再往别的公路、街道继续扩张_这似乎是大部分产业集群的伸展方式。
为什么企业们聚集在一起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高效率?许多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探讨过这一问题。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内部机理显而易见:企业紧靠在一条街上,有利于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员工的跳槽带走知识与信息,创建新的公司形成竞争,在近距离的激烈竞争下,每家企业都疯了似的让自己的技术更高精尖,以赢得客户的青睐。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范围的客户闻风而来,集中在这片区域中寻找他们需要的产品与技术,知名度增加形成更大的雪球,最后风险投资家也会集中到此地物色项目,提供融资。另外,毗邻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并非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创业是孤独的,创业者们在惺惺相惜之情的驱使下,分享知识、经验以及形成许多实质性的项目合作,在技术集成时代,任何单项技术都无法腾云驾雾,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能直接应用的技术成果。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今也正发生在崂山的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这里形成了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海洋生物制药业,船舶海工产业,海洋新材料,海洋现代养殖业,海洋服务业。其中,尤以海洋生物制药最活跃、最隆起。
千军万马仰攻高地
十余年来,青岛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优势,早已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耕耘许久。尤其自2011年产业方向急速转向海洋经济之后,崂山区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更是如沐春风。到海洋中去寻找具有医用价值的物质,在海底生物中找寻能够治愈人类顽疾的宝藏——中皓生物做的人工眼角膜,颐中生物发明的“数字纱布”,天命医药科技培育的“创伤修复因子”,正大海尔提取的海洋活性物质,还有蔚蓝生物、智博汇力、博弈特、宇明生物、银龄美、科谷生物……崂山区的千军万马正在强攻产业高地。
平心而论,海洋生物医药目前只是医药产业中很小的一环,当前医药产品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制药更是底下更细的分支。目前产值不多,影响力也有限。然而,趋势是明显的,当陆地生物体内要素被医药行业开发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海底生物的巨大潜在药用价值开始引人侧目。崂山区的这些先行者,迅速抢占高地,冒着巨大的创业风险,闯入一片“无人区”。
不仅仅在青岛,几乎所有中国沿海的—二线城市,都把海洋生物医药列入“战略新兴产业”的名单,上海、广州、厦门都在跃跃欲试。青岛在十年前就抢先下注,占得了先机,而未来的成就,则要视乎崂山区创业带的培育与发挥,视乎这片集群能否滚出更大的雪球。
几度春秋
1986年3月3日,一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报告被送到了中南海,这篇报告提出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在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该报告被编制成著名的“863计划”,而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始接受建设高新区的申请。青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投入到洪流之中,以崂山区株洲路的一段取名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还有市北区科技街、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园,一区,一街”,成为青岛市第一代高新区。
余后15年,经济形势迅速变化,青岛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扩展了新的高新产业群落,崂山的高科园不再是孤军。
2007年,青岛市政府将“高科园”改名为“崂山科技城”,使其承担新的产业使命——研发孵化基地。此时,黄岛、红岛、市北、市南、即墨都崛起了新的高新群落,与崂山科技城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可是,此时的崂山,历经15年积淀,凭借深厚的基础,获得明显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成群结队,集群规模效应已成。
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山东,定调“蓝色经济”。中央定调,青岛转向,整个城市的产业方向指向海洋经济。崂山科技城,亦从笼统的高新区,具化为“蓝色经济”的创业腹地。
如今,位于即墨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凭借着国家海洋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的落地,成为新的海洋科研中心;而位于崂山的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则承担着创业功能、孵化功能和产业化功能。前者的科研成果,最终要在后者处转化为“真金白银”。
历经21年积淀,崂山区的这片高新集聚地,尤以中小企业的成气候见长。由于高科技产业是一项风险事业,必须容忍失败,也必须经受时间的熬磨,正如美国硅谷自上世纪50年代起步,到80年代才算是有所大成,其原因在于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模式,机理就在于凭借千军万马的冲锋,让其中极少数的企业成功,而绝大部分企业将折戟变成垫脚石,这是无情的现实和产业必然的规律。蓝色硅谷创业带经20年的沉淀,企业渐露精华,创业者更加从容,连当地政府也愈加成熟。目前可以看到,这片区域中的精华成果,几乎全是中小微企业的结晶,中小企业而不是大象企业成为了崂山区的财富,而当地管委会也深知中小企业的价值与潜力,在政商生态中,记者看到了当地良好的互动。
记者手记
当然,高新区,创业带,蓝色硅谷……这些名称变换的背后,是不变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律。规律设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金融的配套、人才的引进和体制的松绑,这些皆非一日之功。特别是面对汪洋大海,在我们对海洋的了解“接近于零”(中科院院士黄锷语)的情况下,“蓝色经济”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勇于创业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到的体制性松绑和各种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仍应是当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围的重要突破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从旧金山湾区南部到圣何塞市之间,有一条长约50余里的101公路。这条公路,在当时与全美国的所有偏角僻壤一样,并无特别稀奇之处。
如果熟知美国地图,你会知道,美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是毗邻大西洋的东海岸,由纽约、华盛顿、费城、波士顿组成的大都市圈,聚拢着当时全美最优质的资源,人才蜂拥而入,资本尽入彀中,最新的科技成果在纽约出没叫卖,试图一展身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着太平洋的西海岸,这里曾是西部牛仔出没的地方,50年代仍然一片荒郊野岭,逐渐成长起来的几座工业重镇,徒有烟囱、工厂和技术工人,哪里见得一丁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踪迹?
市场就是如此神奇。偏偏在穷乡僻壤,由于地租低廉,又由于当地有一所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们因为到东海岸大城市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被迫打回原地,租用狭小的车库,捣鼓自己的小发明。
一切却因这样而变化,众所周知,这里后来成为著名的“硅谷”。
硅谷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在硅谷之后,人们意识到,高科技产业并不一定诞生在有雄厚工业基础的发达大城市,而是能够在完全未开发、产业一片空白甚至“鸟不拉屎”的穷乡僻镇上直接开花结果;硅谷之后,人们发现,最辉煌的高科技成果往往不是诞生在托拉斯公司、规模庞大的企业巨人中,而会诞生在简陋的车库、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毛小子手里。
硅谷的模式,能够被复制——这是新兴经济体的后发创业者的普遍信念。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中国各个城市开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试图重现硅谷式辉煌。
而在青岛,有一个片区,也在努力地尝试酝酿一个新传奇。20年前,这个片区叫做“青岛高科园”,5年前,它被改名“崂山科技城”,今天,这里被称作“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名称的更替,伴随着区域面积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城市规划者对高科技产业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今,青岛北至红岛,西到黄岛,东到崂山,南到市北,都有高新产业的痕迹,可是要数积淀最深厚、最富成熟味道的,乃是崂山株洲路一带以及周边方圆几里内的高科技企业聚集。从1993年至今,这片前身被称作“高科园”的区域,已经走过了整整21年的历程。
崂山:旧“车库文化”的新流传
崂山区南面靠海一端,是高端住宅林立的CBD区,四星酒店、高层写字楼、海景别墅在10年间乘着房地产的春风拔地而起,这里似乎与“创业”二字毫无瓜葛。
但是在崂山区北边一带,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城市生态。特别是沿着株洲路向东,一直到滨海大道,坐落着大大小小的高新企业与若隐若现的创业气息。
在枯桃花卉市场附近,片片荒凉与空旷感,包围着一栋从外观看上去毫不起眼的老厂房,据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管委工作人员说,这幢老厂房原来是一个家具制造厂,颇有年岁,房墙斑驳,楼梯道陈旧,廊道狭窄,谁也不会想到,里面居然还孕育着一批拥有最新技术成果、占据产业制高点的科技公司。
在人们的想象中,高科技企业的办公环境一定是敞亮舒适甚至颇有豪华气势的,里面尽是硕士、博士、教授,办公场所当然要比传统工业厂房“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是,这幢孕育了青岛中科英泰科技公司(国内税控收款机十强企业之一)、孵化了青岛蔚蓝生物集团(国内酶制剂行业的佼佼者)的大楼,外观形象却颇令记者“大跌眼镜”。
或许,时代不一样了,但是创业的本质是一样的。50年前,在美国那条荒僻的101公路边上,在简陋、免租金的车库里,比尔·盖茨、乔布斯——当时还是20多岁的小青年在废寝忘食、不知日夜地研究芯片,装了卸,卸了装。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的早期创业是在大学宿舍;谷歌、迪斯尼、亚马逊、惠普、Youtube据说都诞生在车库里。
无论是50年前的简陋车库孕育了互联网的伟大,还是今天崂山的陈旧厂房孵化着海洋科技的未来,他们都在诉说一个道理:创业,最需要的不是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社交活动,也不是光鲜靓丽、盛丽浮华的外观形象,而是必须拥有一颗刻苦的心,一种不计成本、踏上不归路般的“死士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岛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算是传承了“车库文化”。
走进办公面积不大的蔚蓝生物公司,看到墙上一幅幅骨干成员的介绍,深为景仰:英国阿伯丁大学刘鲁民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黄亦均博士,山东大学微生物学肖壮志博士,美国犹他大学分子生物学王华明博士……这些都是年龄在40岁左右、于上世纪90年代赴国外或在国内一流大学深造的学术性人才。那一代的博士,与今天的博士迥然有异,学术能力不可同日而语。这些科技大员,本可以在更大、更有知名度的公司里享受舒适的办公环境,领着固定的高薪,可是他们显然不满足于此,为了开创格局,他们宁到崂山来“垦荒”。
处在同一种创业氛围内的另一家企业海德威,同样是在不为人知的小角落里酝酿着大风暴——业外无人知晓,业内大名鼎鼎,是中国“唯二”两家获得国际认证的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而另外一家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公司也坐落在这条创业带上。
集中在一起,发生了什么?
“带”是神奇的。无论是高科技产业新模式的始作俑者美国硅谷,还是中国首个“硅谷”概念的高新集群北京中关村,都呈现“带状”。沿着某一条公路,两侧延绵几公里,逐渐延伸扩展,企业聚集,最后拥挤地沾满道路两侧所有位置,在已无空间的情况下,再往别的公路、街道继续扩张_这似乎是大部分产业集群的伸展方式。
为什么企业们聚集在一起会发生意想不到的高效率?许多经济学家不遗余力地探讨过这一问题。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内部机理显而易见:企业紧靠在一条街上,有利于创新要素快速流动,员工的跳槽带走知识与信息,创建新的公司形成竞争,在近距离的激烈竞争下,每家企业都疯了似的让自己的技术更高精尖,以赢得客户的青睐。全国各地甚至世界范围的客户闻风而来,集中在这片区域中寻找他们需要的产品与技术,知名度增加形成更大的雪球,最后风险投资家也会集中到此地物色项目,提供融资。另外,毗邻的高科技企业之间并非只有竞争,没有合作。创业是孤独的,创业者们在惺惺相惜之情的驱使下,分享知识、经验以及形成许多实质性的项目合作,在技术集成时代,任何单项技术都无法腾云驾雾,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能直接应用的技术成果。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如今也正发生在崂山的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这里形成了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海洋生物制药业,船舶海工产业,海洋新材料,海洋现代养殖业,海洋服务业。其中,尤以海洋生物制药最活跃、最隆起。
千军万马仰攻高地
十余年来,青岛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的科研优势,早已在海洋生物技术领域耕耘许久。尤其自2011年产业方向急速转向海洋经济之后,崂山区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更是如沐春风。到海洋中去寻找具有医用价值的物质,在海底生物中找寻能够治愈人类顽疾的宝藏——中皓生物做的人工眼角膜,颐中生物发明的“数字纱布”,天命医药科技培育的“创伤修复因子”,正大海尔提取的海洋活性物质,还有蔚蓝生物、智博汇力、博弈特、宇明生物、银龄美、科谷生物……崂山区的千军万马正在强攻产业高地。
平心而论,海洋生物医药目前只是医药产业中很小的一环,当前医药产品主要划分为三大类: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本身就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产业,海洋生物制药更是底下更细的分支。目前产值不多,影响力也有限。然而,趋势是明显的,当陆地生物体内要素被医药行业开发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海底生物的巨大潜在药用价值开始引人侧目。崂山区的这些先行者,迅速抢占高地,冒着巨大的创业风险,闯入一片“无人区”。
不仅仅在青岛,几乎所有中国沿海的—二线城市,都把海洋生物医药列入“战略新兴产业”的名单,上海、广州、厦门都在跃跃欲试。青岛在十年前就抢先下注,占得了先机,而未来的成就,则要视乎崂山区创业带的培育与发挥,视乎这片集群能否滚出更大的雪球。
几度春秋
1986年3月3日,一份题为“关于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报告被送到了中南海,这篇报告提出要全面追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在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该报告被编制成著名的“863计划”,而其中一项举措就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国家相关部门开始接受建设高新区的申请。青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投入到洪流之中,以崂山区株洲路的一段取名为“青岛高科技工业园”,还有市北区科技街、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一园,一区,一街”,成为青岛市第一代高新区。
余后15年,经济形势迅速变化,青岛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扩展了新的高新产业群落,崂山的高科园不再是孤军。
2007年,青岛市政府将“高科园”改名为“崂山科技城”,使其承担新的产业使命——研发孵化基地。此时,黄岛、红岛、市北、市南、即墨都崛起了新的高新群落,与崂山科技城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可是,此时的崂山,历经15年积淀,凭借深厚的基础,获得明显的比较优势,尤其是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成群结队,集群规模效应已成。
201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山东,定调“蓝色经济”。中央定调,青岛转向,整个城市的产业方向指向海洋经济。崂山科技城,亦从笼统的高新区,具化为“蓝色经济”的创业腹地。
如今,位于即墨的蓝色硅谷核心区,凭借着国家海洋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的落地,成为新的海洋科研中心;而位于崂山的蓝色硅谷产业创业带,则承担着创业功能、孵化功能和产业化功能。前者的科研成果,最终要在后者处转化为“真金白银”。
历经21年积淀,崂山区的这片高新集聚地,尤以中小企业的成气候见长。由于高科技产业是一项风险事业,必须容忍失败,也必须经受时间的熬磨,正如美国硅谷自上世纪50年代起步,到80年代才算是有所大成,其原因在于以中小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模式,机理就在于凭借千军万马的冲锋,让其中极少数的企业成功,而绝大部分企业将折戟变成垫脚石,这是无情的现实和产业必然的规律。蓝色硅谷创业带经20年的沉淀,企业渐露精华,创业者更加从容,连当地政府也愈加成熟。目前可以看到,这片区域中的精华成果,几乎全是中小微企业的结晶,中小企业而不是大象企业成为了崂山区的财富,而当地管委会也深知中小企业的价值与潜力,在政商生态中,记者看到了当地良好的互动。
记者手记
当然,高新区,创业带,蓝色硅谷……这些名称变换的背后,是不变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律。规律设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技术本身,还取决于金融的配套、人才的引进和体制的松绑,这些皆非一日之功。特别是面对汪洋大海,在我们对海洋的了解“接近于零”(中科院院士黄锷语)的情况下,“蓝色经济”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勇于创业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到的体制性松绑和各种配套制度的建立健全,仍应是当前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围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