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其培育路径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rw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劳动去改造世界,人的实践本质(劳动)构成了其存在方式,而生产劳动过程就是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劳动实践能够不断满足人的需要,而且在人类的历史创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以逐级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社会、家庭和学校要共同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观教育;人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7-0035-03
  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尤其强调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应在教育培养中树立。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不仅为新时代如何进行劳动观教育指明了方向,还为劳动观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这标志着在国民教育体系下,劳动观教育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何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如何正确认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义?基于劳动教育的对象是“人”,要做好劳动教育的“输出”,那么在思想观念上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即劳动观的正确“输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蕴含着劳动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新时代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人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都对“劳动”或“实践”进行了论述,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内容,对于重新审视劳动的意义,反思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把握劳动教育的要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重要举措。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在《手稿》一文中,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分析人的类本质,提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1]这一观点可以归纳为:劳动是证明人的类存在的途径。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劳动去改造世界,人的实践本质(劳动)构成了其存在方式。《手稿》虽然主要是谈论经济学,但是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人的本质的思想。
  “类本质”这一术语是费尔巴哈首先提出的,即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的真正的活动是理论的活动,还错误地把宗教的本质认为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认同费尔巴哈的“人是类存在物”这一观点,并进一步辩证地发展了他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依据是人能自主地活动。虽然人和动物一样,同样靠自然界生活,但是人却不像动物那样只能被动的、本能地顺从自然的摆布。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的活动。通过劳动实践,人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人可以不断改造自然,其目的是成为能够更好适应自然的“社会存在物”。这里即是用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人来规定人的本质,其中包含的双重意蕴,为劳动观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够劳动,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主观意识进行有意义的劳动。“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人的类本质源于人的劳动。这就是说,人可以通过主观意识进行实践活动,进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即是人在生产劳动中实现其类生活的对象化的过程。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实践的主体人不管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还是控制实践活动的发展,都有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换言之,人在客体形态的改变中肯定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力量,实现了个人的目的。因此,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生命活动。动物的生命活动与其自身直接同一,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则是有意识的、自觉能动的活动。人可以通过实践实现从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的转换,反之,实践又把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变成其意识的对象。
  实践是人独特的物质性活动,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1]马克思认为,要从实践的视角看待客体,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把现实的人置于实践活动当中进行考察。人在其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创造和发展自我,前提是人对自己的主体身份的确定和把握。“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實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作为主体的人,通过这种主客体互动的形式,寻求其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过程,实质就是劳动“创造”人的过程。因此,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是抽象的对象化的劳动,而是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
  (二)生产劳动过程形成人的社会关系
  如上所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论述过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并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劳动的本质关系,进而对人的社会性作了初步的论述。马克思对人的劳动的认识,也经历着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这一观点,得出以下结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在这一论述中,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现实性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而生产劳动过程就是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形成的过程。   第一,这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界定人的本质。从社会生产活动关系的角度,人具有社会属性,是由社会情境所塑造,即人只有在具体的生产关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人的本质并不是与先赋的,永恒不变的,而是后天通过各种生产劳动关系交织形成的,并处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在劳动实践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能参与并掌控实践活动发展的方向,最终使客体事物的形态发生改变。人的主体地位和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肯定,从而使个人的目的得以实现。可以说,主体地位和主体力量的认知和确立,是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发展自我的前提条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一说法把人的本质和社会关系紧密联系,但是人的本质并不局限于社会关系的建立。从“现实性”出发,马克思指向的社会关系“总和”会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交际圈子的扩大、社会发展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的。正是因为“人的本质”源于实践,因此,人类生产劳动不断地影响着人同客观世界以及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第二,社会关系的建立对于生产劳动的进行具有特殊的意义。“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在劳动过程中,人不仅是和自然界打交道,处理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人还要与周围的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网,这就是生产关系。“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里的“社会关系”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着的。随着社会历史阶段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展开来说,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由于个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差异性所造成的,所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表现方面体现为劳动过程中呈现的差异性。一言以蔽之,马克思正是通过阐述人的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对于人的本质形成的重要意义,间接地揭示了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劳动创造人类历史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生产劳动和人类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肯定了生产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人们为了生存生活,有对自然资源的需要,如空气、阳光和水,有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要,如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也有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类一切现实活动的前提。在这一层意义上,人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可以获得使其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人类才会进一步产生求真、向善和爱美的需要[3]。因此,只有从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才能科学揭开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劳动实践能够不断满足人的需要。“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以此推断,人必然要通过劳动实践,获取一定的外界物质,才能满足自身的物质生活需要。诚然,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会进一步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例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需要,以及社会交往、相互尊重的需要。换言之,人的需要的实质,是人与作为其生存条件的客观对象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而劳动实践则是连接两者之间关系的纽带。因此,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要不断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以保证人自身生命活动的延续;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实践—需要—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和深化人的生命活动。
  人的本质的现实性为劳动提供了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强调对人的本质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即把“现实的人”视为观察的前提。“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由于现实中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因此,考察现实社会中的人就不能忽略其物质生产方式。马克思由此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否认它们把人置于生产劳动之外的观点。与此相反,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切现实性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过程。劳动是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来揭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作用,由此确立了人的实践主体地位,继而发现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劳动创造历史。人类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而人类的生产劳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劳动实践才是解开人类历史发展秘密的关键。“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与西方思想家们不同,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不仅创造了我们人和人类社会,还深刻地影响和制约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由此表明,只有立足于生产劳动实践,才能真正找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秘密的钥匙。进一步说,只有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本质与規律的“参与者”。劳动被看作“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其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逻辑起点。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培育路径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那么,劳动教育则能够复归人的类本质。因此,培养劳动精神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人的实践本质的发展。综观国内教育的发展,学校一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教学,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规范培养。劳动教育被淡化或弱化,各级各类学生中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显然不符合国家提倡的智德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标,也不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的培养要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思想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在学校教育中以逐级递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教育部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让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怀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4]。劳动教育的课程化,就是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开发劳动教育课程,通过逐级递进的方式保障其规范有效开展。
  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自觉养成,其方式主要以校园劳动为主,如班级和校园大扫除,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感知劳动乐趣,知晓劳动对于自身的必要性;中学阶段关注劳动品德的培育,通过组织学生适当走向社会,参与社区服务,参加生产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會到劳动光荣;大学阶段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学生通过走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公共场合,结合学科和专业开展实习实训、志愿服务以及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从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可通过课程群的方式进行一体化建设,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和劳动价值观,并最终提升其综合素质。
  (二)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提升
  马克思所讲的人的实践本质,意味着人作为实践主体具有主体性。因此,教育不仅是培养人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首先,学校通过搭建学生与社会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劳动素质和劳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促进学生转变思维,在行动中感受知识和检验知识,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实践性人才。其次,通过构建社会、家庭和学校联动的劳动教育机制,使得劳动习惯与劳动素养的养成贯穿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由于很多家长承担了孩子生活中多方面的劳动工作,无形中造成他们劳动能力的弱化。因此,学校可以在家长会以及日常的家校互动中,强调培养孩子劳动观念的重要性,提升家长对劳动教育意义的认知。最后,社会还应该加大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广告等媒体,让大家都知道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形成,这对于人的成长以及合格公民的培养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不仅是关乎个人“勤劳”与否的形象评价,还是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三、结语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站在时代的至高点,全局谋划、统筹优化、逐步推进。诚然,前面仅仅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与劳动相关的三篇论作的部分内容,它们对于马克思主义论劳动来说只是冰山一角。除了要不断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还需要扎根在中国文化大地上,让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如勤劳精神,中国革命文化如斗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工匠精神等涵养劳动教育,筑牢新时代“劳动光荣”的风气。因此,必须夯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探索适合时代特色的教育路径,从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共同铸就新时代劳动精神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张胜男.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劳动教育如何立德树人[J].人民论坛,2020(1).
  [4] 蔡其勇,向诗丽,谢霁月,等.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0(9).
  作者简介:陈梦(1989—),女,汉族,广西陆川人,单位为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王宝林)
其他文献
摘要:2019年美国发生的种种医患事件和新闻报道,都无可辩驳地证实,新冠源头就在德特里克堡生化实验基地。但美国政客却制造种种借口,把新冠源头栽赃给中国武汉。本文列举鲜为人知的诸多细节,揭穿美国政客的卑鄙嘴脸,以确凿的事实确证新闻冠病毒来自巴里克团队的黑科技。  关键词:新冠源头;美国社会自述;投毒中国的预谋;巴里克的黑科技  中图分类号:R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
作为历史记忆的表达载体之一,民间叙事既反映族群特征,也建构、维护和宣示着相应的族群形象.我国的音乐起源神话传说在各个族群之间广为流传,它是政治话语和民众声音的交响产物.在“华夷之辨”“五族共和”和五十六个民族的递嬗过程中,制乐者的说法演变显示出族群的变迁和认同.叙事文本既润饰着各类乐器的象征身份,也成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的观念性材料.在国家内部,音乐起源的神话传说解释和强化了各族音乐的独立特征;在对外交往中,这些主观记忆成为了文化外交的手段和古国文明的符号.
新疆高校预科生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认读能力差,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读音不能牢记、发音不准,朗读词语或单个的字时容易出错.认读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汉维发音的差异、维吾尔语无音调、汉语前鼻音和后鼻音的界限模糊以及汉语某些特殊的拼读规则.通过测试及访谈发现其中字形和笔画相似、相近的字和形声字在认读过程中产生偏误的机率更大.另外,大多数预科生在对多音字进行认读时,只能掌握其中一个常用的读音,对其他读音容易产生偏误.在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应加强对拼音的练习,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灵活运用相应教学方法以
在青海,当地人民创造和积累了深厚、优秀的地名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蒙古语地名,既是青海蒙古族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地标符号,又是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本文对青海蒙古语地名现状、特征和社会功能等进行了一些较为浅显的探讨.
在风险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为避免“风险规范”脱离罪刑法定侵犯人权,惟有从解释学着手进行纠偏。既有刑法解释存在实质解释与形式解释之分歧,因形式解释者不排斥甚至主张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所以形式解释也应归入实质解释的范畴。实质解释有限缩处罚范围之功能,为保障国民的自由,对“风险规范”必须进行实质解释。实质解释者主张解释构成要件时应从法益概念中攫取目的的正义,但是,集体法益犯罪的大量出现与解释者对法益概念的宏观解读,造成法益的解释规制机能进一步弱化,面对法益概念的困境,实质解释应当认清法益概念变迁对自身产生的影
现代语图关系研究是诗画关系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文化影响下的新发展,后者为前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但是两者的研究又存在着语境及使用范本的不同。莱辛的诗画异质观点虽然为诗画关系的研究奠定了现实主义的基调,但并未突破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莱辛方法”为语图关系研究提供了借鉴,促进了影视剧内涵的丰富和意义的升华,对现代广告传媒中语言与图像的融合具有重要的革新意义,对平等对待语言和图像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使语言的研究范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关拉萨北郊“娘热杰钦”地方保护神的、散落在民间的口述史是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充实了西藏民间信仰中地方保护神的文字记录资料.娘热杰钦作为色拉寺僧人游方僧的口述史包括200年前“哈东康参”的不俗僧人和云游中归于水的亡灵传说.娘热杰钦作为娘热地方保护神和出生神的口述史包括:(一)二世热振活佛赤钦丹巴热杰的追封;(二)“锦达”的善因;(三)作为娘热地方的“域拉”(地方保护神)和“吉拉”(出生神).从这些口述史中可见藏区各地的地方保护神在人们的神灵信仰中占据着非常特殊的位置.
摘要:清末民初四川省内各地渐形成较大规模的民间丝市,成都簇桥丝市是其中之一。丝的供应与生产活动、丝的贩运与销售、对市场秩序的监督以及活跃于其间的丝业工人及其帮会、帮助买卖双方交易的经纪人、外地丝商及其会馆、丝绸店铺等主体展现出当时簇桥丝市的面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四川丝业危机,簇桥丝市也渐趋衰颓。对簇桥丝市兴衰概况的探讨,有助于了解四川丝业的发展情况及其社会背景。  关键词:簇桥;丝市;四川丝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研究越来越为学界所关注。归结起来,近年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探讨集中在:一是以“单向作用论”和“双向互动论”为研究视角的理论内涵研究;二是基于“形成论”视角和“构成论”视角的内容框架研究;三是从“主体建设论”“客体建设论”和“介体建设论”三个维度进行思考的提升路径研究。但客观地讲,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一些亟待探索的课题,需
民国初年,沙俄支持外蒙古宣布“独立”,随后威逼阿尔泰,阿尔泰等地区的蒙古族王公百姓与新疆省政府配合,抗击侵略.在外蒙古胁迫或诱惑下,他们宣布内附民国,认同民国政府,为维护祖国西北边疆安全与领土主权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积极参与近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