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以来,江苏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注重顶层设计,紧抓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全面改革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省在园幼儿254.07万名,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98%以上;全省共有幼儿园7903所,其中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88.89%;88.65%的幼儿就读于省、市优质幼儿园,普惠型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了优质普惠健康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扩大学前教育有效供给,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让全省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园上、就近上、上得起。”在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掷地有声的讲话,代表着江苏学前教育的努力方向。迈入“十四五”新征程,江苏学前教育人正孜孜以求,努力在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上再上新台阶。
扩资源,有效破解“入园难”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仅南京市六合区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8所,增加学位6000多个。六合区幼儿园的变化,是江苏这些年不断加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的一个缩影。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明确将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设置1所幼儿园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同时,省教育厅每年发布资源需求预警报告,推动各地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力度。自2010年以来,江苏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0多所,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7903所,比2010年增加了3959所。目前,全省平均每1.01万常住人口配有1所幼儿园,凡新建的幼儿园都要执行省优质幼儿园标准,全省省优质幼儿园总数已达4893所,占比达61.9%。
伴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充,如何让教育红利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孩子?“服务区”制度成为江苏的一块“试金石”。2016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全省目前已有56%的县区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其中无锡、镇江两市已全面实行。 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告诉记者,目前全省被列入治理计划的1122所小区配套园全部转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增加普惠性学位320487个。以句容市为例,该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幼儿园规划、建设的配套文件,明确规定:2018年前已建小区幼儿园资源如有缺口,由政府投资建设弥补;2018年之后出让的土地,开发建设单位按相关标准缴纳配套建设费用,由政府代建幼儿园,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切实解决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规划、建设、移交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增经费,健全机制促发展
如果要总结2020年江苏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普惠园建设”无疑是其中之一。在2020年初的省两会上,省长吴政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承诺:到2020年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截至2020年底,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增至7151所,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增至230.18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上年的77%提升至90%。
亮眼成绩的取得,源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各地教育系统的积极配合,也得益于财政经费的有效保障。2020年,江苏将公办园年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从300元提高至650元,并对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标准2倍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同等的经费补助。
早在2011年,江苏就已经明确了以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立法规定各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5%。目前,全省各级政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00多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1年的3.22%提高到2019年的6.19%。与此同时,设立综合奖补专项,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约2.8亿元支持幼儿园建设、接纳流动儿童入园、支持集体和其他单位办园、实施课程游戏化改革。
强师资,提升职业“幸福感”
学前教育要发展好,师资是关键。从2013年起,省编办、财政厅、教育廳联合颁布《江苏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明确按师幼比1:16的比例核定事业编制。几年来,在各部门积极的协调下,全省共新增在编教师1.4万余人,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提升至35%,部分缓解了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2018年,江苏出台《关于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以及南京市江宁区、江阴市、高邮市、淮安市清江浦区等一批市、县(市、区)探索新型幼儿园教师管理与保障模式,通过备案制、园额制等方式,规范编外教师的准入和管理,实行同工同酬或制定编外教师最低工资福利标准,统一支付。
在此基础上,江苏积极开展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全省每年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近万名,开展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每年用于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的专项经费近2000万元。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对幼儿园教师职称实行单独标准、单独评审,增设学前教育正高级职称等次,目前全省初级以上职称教师2.63万名。
提质量,从“幼有所教”到“幼有优教”
2014年,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在农村和薄弱幼儿园试点开展课程改革。省教育厅提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六个支架”,通过指导各地调整时间管理、空间管理、资源管理、生活管理等,改造幼儿园的环境面貌和课程实施样态。自此以后,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省学前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苏州市50所幼儿园组成了5个课程游戏化前瞻性实验项目研究共同体,每个项目共同体幼儿园数量为10所,分别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方案、环境改造、区域活动、资源、能力等进行研究;南京市以农村园、城市薄弱园为主体,以3年为周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目前共建成省、市两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100个,每个项目均以“1 1”结对帮扶、双园共建的形式推进。
“江苏近6年来共投入省级财政专项经费14000万元,遴选确定了68个县区、216对幼儿园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陆岳新告诉记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每个省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行3年的过程性陪伴式指导,积累了海量的教育资源,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机制,教师们也逐步改变了数十年来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教育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放手实现了儿童丰富多样的学习行为。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已经被摆到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面向‘十四五’,我们将继续在扩大普惠性资源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教师用人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解决好最突出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江苏教育报》2021年5月19日 潘玉娇/文)
“着力扩大学前教育有效供给,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普惠原则,让全省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园上、就近上、上得起。”在2019年全省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掷地有声的讲话,代表着江苏学前教育的努力方向。迈入“十四五”新征程,江苏学前教育人正孜孜以求,努力在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上再上新台阶。
扩资源,有效破解“入园难”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仅南京市六合区就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8所,增加学位6000多个。六合区幼儿园的变化,是江苏这些年不断加强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的一个缩影。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明确将每1万左右常住人口设置1所幼儿园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同时,省教育厅每年发布资源需求预警报告,推动各地加大教育资源建设和优化配置力度。自2010年以来,江苏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0多所,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7903所,比2010年增加了3959所。目前,全省平均每1.01万常住人口配有1所幼儿园,凡新建的幼儿园都要执行省优质幼儿园标准,全省省优质幼儿园总数已达4893所,占比达61.9%。
伴随着学前教育资源的不断扩充,如何让教育红利更加公平地惠及每一个孩子?“服务区”制度成为江苏的一块“试金石”。2016年起,江苏在全国率先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全省目前已有56%的县区实现幼儿园划片服务,其中无锡、镇江两市已全面实行。 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告诉记者,目前全省被列入治理计划的1122所小区配套园全部转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增加普惠性学位320487个。以句容市为例,该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幼儿园规划、建设的配套文件,明确规定:2018年前已建小区幼儿园资源如有缺口,由政府投资建设弥补;2018年之后出让的土地,开发建设单位按相关标准缴纳配套建设费用,由政府代建幼儿园,确保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交付,切实解决了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规划、建设、移交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增经费,健全机制促发展
如果要总结2020年江苏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普惠园建设”无疑是其中之一。在2020年初的省两会上,省长吴政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省人民承诺:到2020年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截至2020年底,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增至7151所,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增至230.18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上年的77%提升至90%。
亮眼成绩的取得,源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各地教育系统的积极配合,也得益于财政经费的有效保障。2020年,江苏将公办园年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从300元提高至650元,并对收费不高于同级公办园标准2倍的普惠性民办园给予同等的经费补助。
早在2011年,江苏就已经明确了以市县为主、省级奖补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立法规定各地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不低于5%。目前,全省各级政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达400多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从2011年的3.22%提高到2019年的6.19%。与此同时,设立综合奖补专项,省级财政每年安排约2.8亿元支持幼儿园建设、接纳流动儿童入园、支持集体和其他单位办园、实施课程游戏化改革。
强师资,提升职业“幸福感”
学前教育要发展好,师资是关键。从2013年起,省编办、财政厅、教育廳联合颁布《江苏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试行)》,明确按师幼比1:16的比例核定事业编制。几年来,在各部门积极的协调下,全省共新增在编教师1.4万余人,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比例提升至35%,部分缓解了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2018年,江苏出台《关于深化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常州市、苏州市、镇江市以及南京市江宁区、江阴市、高邮市、淮安市清江浦区等一批市、县(市、区)探索新型幼儿园教师管理与保障模式,通过备案制、园额制等方式,规范编外教师的准入和管理,实行同工同酬或制定编外教师最低工资福利标准,统一支付。
在此基础上,江苏积极开展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全省每年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近万名,开展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每年用于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的专项经费近2000万元。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对幼儿园教师职称实行单独标准、单独评审,增设学前教育正高级职称等次,目前全省初级以上职称教师2.63万名。
提质量,从“幼有所教”到“幼有优教”
2014年,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在农村和薄弱幼儿园试点开展课程改革。省教育厅提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六个支架”,通过指导各地调整时间管理、空间管理、资源管理、生活管理等,改造幼儿园的环境面貌和课程实施样态。自此以后,课程游戏化项目在全省学前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苏州市50所幼儿园组成了5个课程游戏化前瞻性实验项目研究共同体,每个项目共同体幼儿园数量为10所,分别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方案、环境改造、区域活动、资源、能力等进行研究;南京市以农村园、城市薄弱园为主体,以3年为周期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目前共建成省、市两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100个,每个项目均以“1 1”结对帮扶、双园共建的形式推进。
“江苏近6年来共投入省级财政专项经费14000万元,遴选确定了68个县区、216对幼儿园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陆岳新告诉记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每个省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进行3年的过程性陪伴式指导,积累了海量的教育资源,全省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机制,教师们也逐步改变了数十年来以教师为中心、以集体教育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放手实现了儿童丰富多样的学习行为。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已经被摆到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位置。”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说,“面向‘十四五’,我们将继续在扩大普惠性资源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教师用人机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解决好最突出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江苏教育报》2021年5月19日 潘玉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