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垃圾 绿色处理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huang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一个时间,晚上一个时间,小区居民会来这里,按照分类扔垃圾,我们会给来扔垃圾的老人刷卡积分,积够了分有奖励,这样坚持已经有几年了,小区的居民都很自觉的。” 2019年7月30日上午,广西地质调查院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的监督员王美丽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说。
  2014年9月,桂林市被确定为广西首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城市。
  经过4年多垃圾分类的探索和实践,桂林市打造了“源头分类,源头把关;定时定点,分类收运;终端检验,去除杂质;高温好氧,生物处理”的桂林分类模式。
  “一户一卡一桶”
  在广西地质调查院小区记者看到,几位居民正排队在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垃圾,他们熟练地将果皮、剩饭剩菜等垃圾放在标有厨余垃圾字样的绿色垃圾桶内,废旧衣物、废旧书本等放在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回收箱,砖瓦陶瓷等则放在了标着其他垃圾字样的灰色垃圾桶内,投放完垃圾后有专人给他们刷卡。
  在桂林电厂南区小区,在分类垃圾投放点,同样的场景,小区居民有序投放垃圾,督导员在一旁监督,对投放错的垃圾进行分拣,并给居民刷卡积分。
  “这样的试点小区目前在桂林一共有73个,今年将增加到100个。”桂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赵梦介绍说,“桂林市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和其他垃圾(干垃圾)三大类,通过每年设置一定量分类试点小区并逐步向全市推开的方式,试水垃圾分类工作。”
  截至2019年6月,桂林市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已达到73个,参与户数达到2.7万余户,覆盖5万余人,累计收集其他垃圾7000多吨,累计收集、运输、处理厨余垃圾2281吨,累计收集可分类回收物25吨,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投放正确率达85%以上。
  “桂林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虽起步较晚,但启动之初就得到桂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给予人财物等多方面支持。”桂林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刘祖军说。
  2015年,桂林成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底还出台《桂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工作方案》。2015年以来,自治区及桂林市本级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购置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及宣传、激励等推广工作。
  对于试点小区的居民,采取“一户一卡一桶”的办法,即在定投点给每一户居民办理一张积分卡、发放一个家用8升的厨余垃圾桶,同时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及投放要求。
  ?据了解,桂林市实行定时定点投放,规定每天上午7:30—10:00、晚上6:30—8:30两个时段,由工作人员在定投点接收居民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定投时段结束后,运输车立即将厨余垃圾运走,做到日产日清。
  每个试点小区设置1~2个定投点,定投点上配备一个定时定点投放亭,两个回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投放桶,一个投放废旧衣物、废旧书本等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回收箱,以及投放废旧电池的投放盒。
  定时定点集中投放模式的好处是,小区居民可以根据投放箱的分类,方便、清楚地投放不同类别的垃圾,在减少污染源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成本。
  截至2019年6月,累计设置垃圾分类定投点82处,投放垃圾分类桶350多个。经了解,一个投放点的整套设备成本为5500元左右,远低于市面上一体式垃圾分类点动辄3万~5万的价格。
  居民每天对垃圾分类,将厨余垃圾放在家用的8升小桶里并按时投放到定投点的绿色垃圾桶内,经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给予刷卡奖励,每户每天可积10分,兑换价值0.1元的购物券或礼品,积分次数或总分值达到一定标准后,还可以参与“空中看桂林”机票奖励的抽奖。
  积分激励机制的好处是,提升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试点小区住户的参与率、正确分类投放率和厨余垃圾回收率。目前,垃圾分类试点参与户达到2.7万余户,办理居民积分卡13090余张。
  分散处理餐厨垃圾
  “刚来桂林工作,发现桂林在垃圾收集方面比武汉做得早、做得好,环卫工人还上门收垃圾。”桂林市市政综合设计院设计一所所长朱劲松仍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她刚参加工作时,为来桂林的德国垃圾处理技术公司人员提供翻译,并按照德方要求绘制土建图纸。
  “刚开始做垃圾分类小区试点的时候,居民对垃圾分类不理解、不支持、嫌麻烦,经过我们进社区、进校园、媒体、网络这几年持续宣传,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在市民心中初步形成,尤其是在试点小区,垃圾一包丢的习惯逐步被摒弃。”桂林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分类中心主任王珩回忆道。
  普及知识的方法很多:对试点小区的居民通过“一户一卡一桶”的办法进行宣传,还重点启用微信公众平台、桂林市垃圾分类网站和垃圾分类新闻头条号等移动客户端和互联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和培训教育。
  “微信公众号除了向大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及最新动态外,还可以实时查询试点小区厨余垃圾收集情况、居民办卡刷卡和积分情况、工人回收情况等多项数据。”桂林众力创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莫黔念介绍说。
  莫黔念向《民生周刊》记者展示微信公众号垃圾分类查询系统,系统显示,7月30日当日厨余垃圾2926千克,开卡居民13090户。
  “关键是确保收运前厨余垃圾分类正确率达98%以上,源头分类的正确和高效,为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收回的厨余垃圾不含杂质,非常适合高温好氧发酵工艺,仅一周即可直接生产出精细有机肥,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经济链。”莫黔念说。
  “利用厨余垃圾发酵生产出的精细肥料占原垃圾總量的10%,你们看,这些肥料很细,一点臭味都没有,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实现了变废为宝,用这个肥料种的菜,绝对无公害食品!” 指着厂区里绿油油的蔬菜,桂林众力创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中华自豪地说。
  如何更好处理城市餐厨垃圾?唐中华很有经验,每个城区一个站点,分散处理适合国情,垃圾集中放在中转站,使用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生物菌种发酵,作为肥料厂的基肥,用于种菜、园林绿化,选址容易,投入少,还减少运输成本。
  由填埋到焚烧发电
  距离市区25公里之外的桂林市临桂镇山口村,有一座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发电厂在去年12月20日点火运行。该项目采用“垃圾全量焚烧 飞灰固化 剩余物卫生填埋”的工艺,并利用焚烧垃圾余热发电。
  “在垃圾焚烧发电以前,桂林市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卫生填埋,山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每天要填埋来自六城区一县运送过来的垃圾差不多1800吨,山口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产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全量焚烧。”桂林市山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总监彭国元说。
  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全量焚烧处理进厂生活垃圾28万多吨,总发电量为1.08亿度,实现上网电量约9300万度,按每月每户300度的用电量计算,可满足约5.2万户家庭半年的用电量。
  由于城市扩容与人口增加,桂林垃圾终端处理经历了最早的堆肥场到填埋场,然后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展路径。
  据介绍,焚烧发电运行半年,节约了39万立方米的填埋库区容量,大幅度降低垃圾填埋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并且,高温焚烧后能消除垃圾中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减少了对土壤、地下水的二次污染。
  “一个是资金缺口大,对一个具有530万人口的旅游城市而言,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资金缺口还是很大的,” 谈及桂林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困难,王珩认为,“另外,垃圾分类配套设备严重不足,运输设备勉强能应对现有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
  还远不只是钱的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相关法规办法的约束,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只能靠激励和引导,居民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王珩补充说。
  据了解,从7月10日起,桂林市逐步将已完成试点相对成熟的73个小区移交给各城区管理,探索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增加生活垃圾分类力量配置,形成统一完整、能力适应、协调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体系。
  权威的消息称,在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争取在2020年建成投产,通过项目的投产,实现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源头上阻止了有害物质进入人类的食物链。
  未来能做什么?新建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会不会“抢了饭碗”,这对去年刚成立不久的国有企业——桂林众力创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是一个挑战,或更是一个机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空心化”成为一个高频词。似乎一提“空心化”,就令人忧心、闹心,表现出悲观化,甚至感到绝望。特别是农村“空心化”,令各界颇为担忧。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决战脱贫攻坚、扎实巩固提升,具有特殊重要性。对农村“空心化”进行再认识,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相对贫困具有重要
随着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人们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注册的账户、留下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以及虚拟财产在快速增长。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29亿人,其中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4.84亿人,网络游戏业务收入达1948亿元。  多数人并没有想过自己互联网“身后事”,比如,如何处理放满文件的云盘、辛辛苦苦“修炼”的游戏账号?QQ账号、微博账号这些曾经是数字财产,有一天终会变成数字遗产。这些账户和
“感谢王兴华调解室的努力,也感谢武侯区‘群众工作之家’的关心,我对这个结果满意,不上访了。”在最后一次调解会上,奔走多年的上访人刘某如此表示,一段长达10年的上访历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刘某原为武侯区簇锦街道高碑一组村民,2009年3月,该村组土地被政府依法征收,因对拆迁安置补偿及其妻子购买社保问题不满,刘某多次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因刘某本人和拆迁安置政策方面的原因,问题久拖不决。  201
“这个民宿,我们老两口经营得红红火火,一年可增收6万多元,再加上水果采摘,一年10多万元轻轻松松。”  67岁的姜贵成是吉林省集安市太王镇钱湾村村民,他不仅是村里的水果种植能手,头脑灵活的他还率先办起了民宿。  钱湾村日照长,有小江南之称,水果品质好。上世纪50年代,当地开始种植水果。2014年以来,按照“政府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原则,钱湾村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积极发展乡村民宿和水果采摘旅
每年为受援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  针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2016年,在中组部的统筹推进下,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由7个省市支援新疆南疆四地州以及塔城、吐鲁番和兵团一师等地8家医院。  数据显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3年以来,受援医院的住院人次增长12.35%,有332种急危重症可不出自治区治疗,
近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下称《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30个城市为国家试点城市。  《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到,这是我国近年来在以地方为主的探索基础上,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试点范围,意味着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的变革更进一步。  50岁的王凯强目前就生活工作在此次试点城市之一的哈
章永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微环境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初秋上海,豪雨连绵。9月2日中午,记者站在上海浦东张家浜的一条桥上,雨中眺望张家浜,但见河水清清,有人正冒雨游泳,河中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嬉戏。自20年前治理后至今,张家浜一直保持着河水常清,也打破了一些河道“晴天水清雨天臭”的宿命。张家浜,浦东生态形象  水体清澈透亮,杂花草树碧绿,商家星布沿岸,如今的张家浜,不仅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条生态景观河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近日表示,从今年开始,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 “补贴”的新机制,这是两年前继大豆、棉花两种作物收储政策终结后,国家对玉米收储政策较大力度的改革。  2012年以来,我国粮食临储库存迅速累积,目前已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据资料显示,目前玉米临储库存达2.5亿吨,稻谷最低收购价库存近1亿吨。日益严重的粮食高库存、进口激增等问题,凸显了改革临储等粮价政策的紧迫性。 
近年来,深泽县以河北省“三深化三提升”机关效能革命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我们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一、提质增效,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2016年底深泽县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梳理印发了全县行政许可事项目录清单和“最多跑一次”目录清单,同时建设“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在全县行政村设立政务便民服務
最近,湖南省花垣县“尾矿污染”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据调查,数万吨重金属污水从大小数十座尾矿流出,其污染程度令人发指。  花垣县是“有色金属之乡”,锰矿探明储量全国第二,铅锌矿全国第三,矿石开采在当地已经30多年。对于一个山区县而言,坐拥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可谓耀眼潇湘。  多年来,花垣采矿业一直是“野蛮开采”“粗放加工”。这一产业虽然让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花垣发了“小财”,积累了些实力,但严重的“尾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