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传来好消息,由该公司生产的ETC生产线以优越的性能击败国外竞争对手,拿下了100套200台搭载i5数控系统的ETC生产线订单,目前意向合同已经达成,其中40套的合同正在履行中。这标志着以沈阳机床完全自主研发的i5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成功突破,填补了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在数控系统方面的弱项,意味着我国高端机床数控系统已经初步具备了国际水准。
研发创新不走寻常路
回顾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沈阳机床经历了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变化。从濒临倒闭、毫无核心技术可言的老牌国有机床制造企业,到今天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进军国际高端机床市场、全球机床行业营业额第一位的现代化企业,沈阳机床的转变是产业转型的良好典范,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更令人心生敬佩。
在沈阳机床的转型之路上,一位灵魂式的人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关锡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机床探索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从此摇身一变,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转变为现代工业服务商。
转型前后的变化,没有人比关锡友的体会更深刻。在过去二十年中,曾经走遍全球的机床生产企业的关锡友深感核心技术薄弱的耻辱:“那时候我们是很弱势的,我们看中了人家产品、技术,花巨资,人家也不卖给你。按道理,强者不欺负弱者,但世界上强者就是欺负弱者。”
知耻而后勇,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议价权的经历,让关锡友越来越坚定了创新研发必须靠自己的信念,沈阳机床不寻常的研发创新之路就此开始。
世界上没有哪条道路是绝对正确的,在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中,能够窥得市场先机、先声夺人就能够决胜千里、立百年基业。
关锡友做到了。当全球化与信息化普及而来的时候,关锡友敏锐地感觉到,信息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将给机床产业带来新的机会,当时的信息技术与机床结合的技术探索在国际上才刚刚开始,国内企业对此普遍还没有意识,而关锡友快人一步,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他的坚持下,机床的智能控制系统成为沈阳机床的主攻方向。
沈阳机床的创新研发之路之所以不寻常,一是在当时这一研究方向并没有成功案例,在机床的智能控制系统立项之前,关锡友曾走访了许多同行和专家,许多人都劝他放弃;二是关锡友用的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几乎都没有机床经验,在行家看来,这一行为无异于赌博,而且胜算很小,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这群人虽然机床经验不丰富,却都是互联网方面的行家里手,所以关锡友早已成竹在胸;三是在这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上,关锡友带领沈阳机床总结出了具有企业特点的创新进化论,即,其核心是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对经验的总结。
2012年,当沈机突破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控制系统难关后,一切的怀疑和议论都归于沉寂,沈阳机床的创新模式与独特的创新之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第一时间在信息化技术领域和国际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沈阳机床,率先把数控机床变成了未来的智能终端,使中国企业在技术方向上和未来的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与世界的连接,赢得了行业的话语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沈阳机床积极推进研发创新的同时,其国际化战略也在积极推进,两条发展线紧密结合,起到了相互呼应、相互推进的良性互动作用.沈阳机床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其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均功不可没。
早在2004年,沈阳机床就成功并购了世界知名的重大型设备制造的百年企业——德国希斯公司,这次并购使希斯公司起死回生,也给沈阳机床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并购完成后,沈阳机床首先在希斯本部成立产品试造中心和核心精密功能部件制造中心,2012年11月,沈阳机床又在柏林了设立产品设计中心。
作为世界精密机床制造的发源地,德国拥有众多机床巨头企业,代表了数控机床的最高水平。在德国建立“根据地”,是沈阳机床国际化深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沈阳机床集团技术管理总部的话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在世界机床高端建起了桥头堡。”
沈阳机床精准的国际化战略迅速在人才、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丰厚回报。对希斯公司的收购,使得希斯公司原有的技术精英投入了沈阳机床麾下,此外,沈阳机床还招募了众多德国机床行业精英,我国的技术人员在和国际最先进理念的交流下,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人才的聚集效应在研发上起到了明显效果,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如以前开发一个型号的新产品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现在只需不到一年,截至2012年底,沈阳机床参与以及承接国家重大专项65项,一批世界级数控机床新产品在沈阳机床问世;产品研发速度的加快提高了企业抢占市场的能力,再凭借拥有百年历史的希斯品牌影响力,沈阳机床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站在行业技术最前沿、全球机床行业营业额连续保持世界第一的沈阳机床,眼光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其目标是做国际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成为世界机床市场的引领者。
“亮剑”中高端市场
长期以来,占据我国高端机床市场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美国、日本、德国等企业,中端市场则是中国台湾机床、大陆机床、韩国机床三分天下,国产机床只有在低端市场才能占据主流地位。而随着以沈阳机床为代表的中国机床的崛起,国内中高端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格局即将发生变化。
在对市场的抢占中,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水平永远是企业实力最有力的说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飞机机翼钛合金结构件生产车间内,现场十几台设备中惟一一台国产设备打着制造商标识SMTCL的设备,成飞技术人员介绍,该设备来自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台机床的一些性能优于国外设备的性能,有一项工艺已经申请了国际标准。”
沈阳机床研发的i平台是集“云制造”和“智能制造”概念于一体的信息集成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线工厂”和“机床档案”两大应用功能。日前,i平台方面传来好消息,由沈阳机床生产的ETC生产线以优越的性能击败国外竞争对手,拿下了100套200台搭载i5数控系统的ETC生产线订单,目前意向合同已经达成,其中40套的合同正在履行中。
沈阳机床不仅在技术和产品上占有优势,其销售、创新、服务相结合的理念,也将使其对中高端市场的占领更加有利。
沈阳机床从传统模式的机床制造企业向工业服务型企业的转化一直在持续推进,而围绕这一转型开展的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已经全面展开。据介绍,未来的沈阳机床,围绕客户需求,重新配置资源。依托基础的机床产品与服务,在提供营销管理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金融产品服务方面进行细化和深化。
关锡友认为:“其实仅有技术突破还不够,我们还要把技术的运用大量的商业化,被社会的用户所认可,然后再创造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要把这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融和在一起,这样才能催生出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持续的推动创新活动不断进行。”
研发创新不走寻常路
回顾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沈阳机床经历了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变化。从濒临倒闭、毫无核心技术可言的老牌国有机床制造企业,到今天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进军国际高端机床市场、全球机床行业营业额第一位的现代化企业,沈阳机床的转变是产业转型的良好典范,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更令人心生敬佩。
在沈阳机床的转型之路上,一位灵魂式的人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就是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关锡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机床探索出了独特的创新理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从此摇身一变,从传统的设备制造商转变为现代工业服务商。
转型前后的变化,没有人比关锡友的体会更深刻。在过去二十年中,曾经走遍全球的机床生产企业的关锡友深感核心技术薄弱的耻辱:“那时候我们是很弱势的,我们看中了人家产品、技术,花巨资,人家也不卖给你。按道理,强者不欺负弱者,但世界上强者就是欺负弱者。”
知耻而后勇,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议价权的经历,让关锡友越来越坚定了创新研发必须靠自己的信念,沈阳机床不寻常的研发创新之路就此开始。
世界上没有哪条道路是绝对正确的,在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中,能够窥得市场先机、先声夺人就能够决胜千里、立百年基业。
关锡友做到了。当全球化与信息化普及而来的时候,关锡友敏锐地感觉到,信息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将给机床产业带来新的机会,当时的信息技术与机床结合的技术探索在国际上才刚刚开始,国内企业对此普遍还没有意识,而关锡友快人一步,抓住了这个机会,在他的坚持下,机床的智能控制系统成为沈阳机床的主攻方向。
沈阳机床的创新研发之路之所以不寻常,一是在当时这一研究方向并没有成功案例,在机床的智能控制系统立项之前,关锡友曾走访了许多同行和专家,许多人都劝他放弃;二是关锡友用的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几乎都没有机床经验,在行家看来,这一行为无异于赌博,而且胜算很小,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这群人虽然机床经验不丰富,却都是互联网方面的行家里手,所以关锡友早已成竹在胸;三是在这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上,关锡友带领沈阳机床总结出了具有企业特点的创新进化论,即,其核心是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对经验的总结。
2012年,当沈机突破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智能控制系统难关后,一切的怀疑和议论都归于沉寂,沈阳机床的创新模式与独特的创新之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第一时间在信息化技术领域和国际同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沈阳机床,率先把数控机床变成了未来的智能终端,使中国企业在技术方向上和未来的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与世界的连接,赢得了行业的话语权。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在沈阳机床积极推进研发创新的同时,其国际化战略也在积极推进,两条发展线紧密结合,起到了相互呼应、相互推进的良性互动作用.沈阳机床近十年的飞速发展,其研发创新和国际化战略均功不可没。
早在2004年,沈阳机床就成功并购了世界知名的重大型设备制造的百年企业——德国希斯公司,这次并购使希斯公司起死回生,也给沈阳机床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并购完成后,沈阳机床首先在希斯本部成立产品试造中心和核心精密功能部件制造中心,2012年11月,沈阳机床又在柏林了设立产品设计中心。
作为世界精密机床制造的发源地,德国拥有众多机床巨头企业,代表了数控机床的最高水平。在德国建立“根据地”,是沈阳机床国际化深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沈阳机床集团技术管理总部的话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在世界机床高端建起了桥头堡。”
沈阳机床精准的国际化战略迅速在人才、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丰厚回报。对希斯公司的收购,使得希斯公司原有的技术精英投入了沈阳机床麾下,此外,沈阳机床还招募了众多德国机床行业精英,我国的技术人员在和国际最先进理念的交流下,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也得到了质的提升;人才的聚集效应在研发上起到了明显效果,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如以前开发一个型号的新产品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现在只需不到一年,截至2012年底,沈阳机床参与以及承接国家重大专项65项,一批世界级数控机床新产品在沈阳机床问世;产品研发速度的加快提高了企业抢占市场的能力,再凭借拥有百年历史的希斯品牌影响力,沈阳机床迅速打开了国际市场。
站在行业技术最前沿、全球机床行业营业额连续保持世界第一的沈阳机床,眼光早已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其目标是做国际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成为世界机床市场的引领者。
“亮剑”中高端市场
长期以来,占据我国高端机床市场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美国、日本、德国等企业,中端市场则是中国台湾机床、大陆机床、韩国机床三分天下,国产机床只有在低端市场才能占据主流地位。而随着以沈阳机床为代表的中国机床的崛起,国内中高端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格局即将发生变化。
在对市场的抢占中,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水平永远是企业实力最有力的说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飞机机翼钛合金结构件生产车间内,现场十几台设备中惟一一台国产设备打着制造商标识SMTCL的设备,成飞技术人员介绍,该设备来自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台机床的一些性能优于国外设备的性能,有一项工艺已经申请了国际标准。”
沈阳机床研发的i平台是集“云制造”和“智能制造”概念于一体的信息集成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线工厂”和“机床档案”两大应用功能。日前,i平台方面传来好消息,由沈阳机床生产的ETC生产线以优越的性能击败国外竞争对手,拿下了100套200台搭载i5数控系统的ETC生产线订单,目前意向合同已经达成,其中40套的合同正在履行中。
沈阳机床不仅在技术和产品上占有优势,其销售、创新、服务相结合的理念,也将使其对中高端市场的占领更加有利。
沈阳机床从传统模式的机床制造企业向工业服务型企业的转化一直在持续推进,而围绕这一转型开展的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也已经全面展开。据介绍,未来的沈阳机床,围绕客户需求,重新配置资源。依托基础的机床产品与服务,在提供营销管理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以及金融产品服务方面进行细化和深化。
关锡友认为:“其实仅有技术突破还不够,我们还要把技术的运用大量的商业化,被社会的用户所认可,然后再创造社会价值。所以我们要把这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融和在一起,这样才能催生出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持续的推动创新活动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