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42-0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更加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不能离开美学艺术的深厚底蕴,良好的审美休养对于每个人事业的发展乃至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基础自然科学的化学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笔者想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挖掘教材美学因素。培养学生感受美
化学之美充满了整个化学世界,化学实验的“五彩缤纷”,原子结构模型的严谨对称,分子形成的合理结构,物质转化的质量守恒等无不体现了化学美。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深入感受化学之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挖掘,将其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材中的大量插图绚美多姿、形象逼真。这些插图不仅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且具有清晰、醒目、科学有趣、易读易懂易记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蕴藏的内涵,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第一章中“纳米碳管模型”、“太阳能汽车”、“钛合金材料用于制造航天器”等的介绍,给学生心理上、视觉上一个“新”、“奇”、“美”的感受,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神秘感,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课堂上实验装置的协调、稳定,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悦目清新、舒适坦然的感觉。如:镁带燃烧时的耀眼光芒、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云雾缭绕的“仙境”等等。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学到各种知识。显然化学实验使化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得到统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美感教育。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伴随着发光、放热、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从银白色富有弹性镁带到粉末状的白色氧化镁;从绿色的铜绿到黑色的氧化铜;从暗红色的红磷到冒白烟的五氧化二磷;从紫色的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到酸碱中和等等都有审美的价值。若能及时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对美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对比,就能多角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审美感觉,体验化学变化中的美。
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充满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化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化学家。这些化学家虽然国籍不同,所处年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美德。他们生平的大量动人事迹就是一本绝好的美育教材。教学中把化学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苦为乐、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只图贡献、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坚持真理、捍卫正义的献身精神等生动事例穿插讲授,使学生深受感染,进而学习和仿效化学家们的崇高精神,无疑是最理想的情感教育。
二、走进生活广阔空间,培养学生体验美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有许多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表象记忆。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现象可以使学生深层的表象复活,在回忆式的审美中激发思维。如庆祝节日使用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天安门广场上雄壮的汉白玉雕塑、生石灰硝化时放出的大量热能煮熟鸡蛋、独特奇异的石笋石柱、鸡蛋在白醋中的沉沉浮浮等,既能启发审美联想,又加强了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成生活与课堂、美与知识浑然一体的教学情境。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酸、甜、苦、辣、咸。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使学生认识到糖类、油脂类、蛋白质,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重要性,尤其是蛋白质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才会对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而深恶痛绝。正是了解了食品中的化学知识,学生才会意识到膳食平衡的重要性,而不会偏食、挑食;了解了亚硝酸盐、苏丹红、甲醛、甲醇、香烟等对人体的危害,学生才会自觉抵制有害食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美源于生活,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体验美,还能使他们辨别美与丑。
三、创设优美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鉴赏美
学生容易受环境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贯彻美育原则,注重教学形象美、教学语言美,那么学生会从身边的这种优美情境中获得鉴赏美的能力。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化学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上课和日常生活中做到衣冠整洁高雅,举止仪表落落大方,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从精神风貌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会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效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是自己的授课语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活泼、形象具有启发性。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口语,又有优美形象的描述。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学生引到奇特、美妙的化学世界。以恰当的比喻畅通学生的思路,产生愉悦快乐的情感。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奏”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在学生头脑中回响共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做到简洁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四、开辟生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美
化学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通过我们有目的的课外活动,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课本上的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还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些实验方案,自己去创造美。如:在课本上有一个“叶脉书签制作”方法的介绍,我带着学生动手,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书签。当他们每次打开书本看到书签,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习了“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后,通过思考,他们设计出了更加环保、更加完美的实验装置。这些都是他们对美的一种创造、一种升华。
当今社会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我们一定要培养中学生具有鲜明的美丑观,培养他们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他们心灵丰富充实,人格和谐完美,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化学美的熏陶。因此,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拓宽了我们钻研化学教材的视野,提升了我们丰富化学课堂的能力。让我们通过化学美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学生美的心灵,起到以美引善,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崇高的人,使真、善、美达到辩证的统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更加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不能离开美学艺术的深厚底蕴,良好的审美休养对于每个人事业的发展乃至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基础自然科学的化学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笔者想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挖掘教材美学因素。培养学生感受美
化学之美充满了整个化学世界,化学实验的“五彩缤纷”,原子结构模型的严谨对称,分子形成的合理结构,物质转化的质量守恒等无不体现了化学美。初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深入感受化学之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心挖掘,将其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材中的大量插图绚美多姿、形象逼真。这些插图不仅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而且具有清晰、醒目、科学有趣、易读易懂易记的特点。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其中蕴藏的内涵,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第一章中“纳米碳管模型”、“太阳能汽车”、“钛合金材料用于制造航天器”等的介绍,给学生心理上、视觉上一个“新”、“奇”、“美”的感受,学生对化学产生一种神秘感,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课堂上实验装置的协调、稳定,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悦目清新、舒适坦然的感觉。如:镁带燃烧时的耀眼光芒、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云雾缭绕的“仙境”等等。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能够轻松自如地学到各种知识。显然化学实验使化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得到统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美感教育。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伴随着发光、放热、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从银白色富有弹性镁带到粉末状的白色氧化镁;从绿色的铜绿到黑色的氧化铜;从暗红色的红磷到冒白烟的五氧化二磷;从紫色的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到酸碱中和等等都有审美的价值。若能及时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对美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对比,就能多角度、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审美感觉,体验化学变化中的美。
化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是充满了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化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化学家。这些化学家虽然国籍不同,所处年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但他们都具有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美德。他们生平的大量动人事迹就是一本绝好的美育教材。教学中把化学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苦为乐、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只图贡献、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坚持真理、捍卫正义的献身精神等生动事例穿插讲授,使学生深受感染,进而学习和仿效化学家们的崇高精神,无疑是最理想的情感教育。
二、走进生活广阔空间,培养学生体验美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有许多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表象记忆。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现象可以使学生深层的表象复活,在回忆式的审美中激发思维。如庆祝节日使用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天安门广场上雄壮的汉白玉雕塑、生石灰硝化时放出的大量热能煮熟鸡蛋、独特奇异的石笋石柱、鸡蛋在白醋中的沉沉浮浮等,既能启发审美联想,又加强了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成生活与课堂、美与知识浑然一体的教学情境。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酸、甜、苦、辣、咸。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使学生认识到糖类、油脂类、蛋白质,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重要性,尤其是蛋白质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才会对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而深恶痛绝。正是了解了食品中的化学知识,学生才会意识到膳食平衡的重要性,而不会偏食、挑食;了解了亚硝酸盐、苏丹红、甲醛、甲醇、香烟等对人体的危害,学生才会自觉抵制有害食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美源于生活,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体验美,还能使他们辨别美与丑。
三、创设优美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鉴赏美
学生容易受环境感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贯彻美育原则,注重教学形象美、教学语言美,那么学生会从身边的这种优美情境中获得鉴赏美的能力。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化学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上课和日常生活中做到衣冠整洁高雅,举止仪表落落大方,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从精神风貌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会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心理效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努力是自己的授课语言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流畅、明快具有逻辑性,活泼、形象具有启发性。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泼口语,又有优美形象的描述。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学生引到奇特、美妙的化学世界。以恰当的比喻畅通学生的思路,产生愉悦快乐的情感。在讲台上用语言“弹奏”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在学生头脑中回响共鸣,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做到简洁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四、开辟生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造美
化学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通过我们有目的的课外活动,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和课本上的一些家庭小实验,学生还可以自己去设计一些实验方案,自己去创造美。如:在课本上有一个“叶脉书签制作”方法的介绍,我带着学生动手,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书签。当他们每次打开书本看到书签,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习了“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后,通过思考,他们设计出了更加环保、更加完美的实验装置。这些都是他们对美的一种创造、一种升华。
当今社会正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我们一定要培养中学生具有鲜明的美丑观,培养他们辨别真、善、美的能力,使他们心灵丰富充实,人格和谐完美,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化学美的熏陶。因此,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拓宽了我们钻研化学教材的视野,提升了我们丰富化学课堂的能力。让我们通过化学美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学生美的心灵,起到以美引善,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崇高的人,使真、善、美达到辩证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