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阶段,作文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们对作文教学苦不堪言,埋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在写作中“语言贫瘠”,而学生也大多数不喜欢上作文课。本人对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相关的小调查,如下表: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什么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致使对作文缺少自信,缺乏兴趣。
一、学生作文弊病存在的原因
1.生活空间狭小,缺少发现。
学生视野狭窄、生活单调导致对生活缺少感悟和发现,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封闭在狭小的课堂之内,与精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试问,在这种空间下,学生如何能写出生动、有情趣的作文呢?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仅缺少发现,而且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发现什么?
2.知识积累少,不善于表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积累,写出的文章词汇单一,许多作文情节简单,缺少细致的描写。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写作的训练“你对父母有哪些心里话想说,敞开心扉写出来”。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父母,我们和他们每天朝夕相处,可学生们提起笔来却无话可说。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生平时缺少发现生活的“慧眼”,感悟生活的“诚心”,对身边发生的小事常常是不屑一顾,没有了生活的积累,他们的作文也就不知从何下手,如何表述。
三个学段中一方面强调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提醒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寻求作文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强调了积累词语、语言材料、习作素材。由此可见,生活和积累就是打开作文教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二、搭起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
1.亲身实践,体验生活。
生活为孩子们的作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引导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写“调查报告”时,我让孩子们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家乡的变化、到超市购物、调查家里近五年的变化等,通过这些调查学生接触了生活,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的调查报告写得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感”。
2.留心观察,融入生活。
要写好作文,就要注意身边的事物是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写《我们的校园》时,我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按照方位的顺序,从校门口出发到教学楼、教学楼前的花坛、操场的左右两侧,我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并且边观察边记录。回到指导课上,我先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我们的校园,学生不仅把握了《我们的校园》如何去写,更发出了内心的体验:“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我真的感到幸福,感到快乐。”
三、探索积累素材的方法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美妙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日新月异的。自然的花开花落,社会的人情冷暖,个人的兴趣爱好,一盘棋,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这些生活并不是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要想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就要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
1.从小处着眼,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强调“善于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写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这些都是写日记的素材。同时,在写日记中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兴趣、疑问、烦恼等。我对孩子们写日记的质量要求不高,贵在坚持,养成习惯。日记即使只有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份随笔、一次感动……我都对期给予鼓励。渐渐地我在孩子们的日记里看到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2.利用语文教材,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单元安排都与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相关。在课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把它们记在本上,甚至让学生背诵下来。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一篇《写秋天》的习作中,我在指导学生说秋天的田野时,学生马上想起了在课文中积累的句子“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当说到秋天的果园时,孩子们立刻就用上了“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笑脸”这些句子。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积累的方法,也尝到了甜头,我又鼓励他们在读课外书时也把那些美句美文积累下来。
3.放宽视野,从其它学科中积累素材。
语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作文素材的积累也不应局限在语文本身。在小学阶段,各种知识是相互交融的,紧密相连的。比如,制作一张贺卡,在上面写上一些祝福的话,或是环保话题的作文,科幻作文等都要借助美术和科学知识。劳动课上的各种剪纸、小制作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而这种动手实践恰恰是作文的最好资料。例如:在一次《包饺子》劳动课后,我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饺子是中国人最爱吃的食物,它的形状像古代的‘金元宝’。外面一层是薄薄的面皮,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馅儿:有三鲜馅的、芹菜馅的……包饺子时我们先把肉剁碎,再把面和好,擀成皮,把馅放到皮里,两边合拢捏紧,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虽然记录的语言简单,但是也是一个可以积累的素材,我鼓励学生把这次劳动的过程写在日记里。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生活让孩子们的世界精彩起来,积累让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起来,有了真实的生活,充实的积累,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将是轻松舒畅的。
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什么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致使对作文缺少自信,缺乏兴趣。
一、学生作文弊病存在的原因
1.生活空间狭小,缺少发现。
学生视野狭窄、生活单调导致对生活缺少感悟和发现,表现在作文上就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缺少真情实感。充实的生活是写作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空间被禁锢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封闭在狭小的课堂之内,与精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相隔。试问,在这种空间下,学生如何能写出生动、有情趣的作文呢?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仅缺少发现,而且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发现什么?
2.知识积累少,不善于表达。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积累,写出的文章词汇单一,许多作文情节简单,缺少细致的描写。在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写作的训练“你对父母有哪些心里话想说,敞开心扉写出来”。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父母,我们和他们每天朝夕相处,可学生们提起笔来却无话可说。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学生平时缺少发现生活的“慧眼”,感悟生活的“诚心”,对身边发生的小事常常是不屑一顾,没有了生活的积累,他们的作文也就不知从何下手,如何表述。
三个学段中一方面强调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提醒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事着手,从生活着眼,寻求作文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强调了积累词语、语言材料、习作素材。由此可见,生活和积累就是打开作文教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二、搭起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
1.亲身实践,体验生活。
生活为孩子们的作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引导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教学写“调查报告”时,我让孩子们先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家乡的变化、到超市购物、调查家里近五年的变化等,通过这些调查学生接触了生活,有了亲身的体验,他们的调查报告写得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感”。
2.留心观察,融入生活。
要写好作文,就要注意身边的事物是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在指导写《我们的校园》时,我先带学生到校园各处观察,按照方位的顺序,从校门口出发到教学楼、教学楼前的花坛、操场的左右两侧,我引导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并且边观察边记录。回到指导课上,我先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和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我们的校园,学生不仅把握了《我们的校园》如何去写,更发出了内心的体验:“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我真的感到幸福,感到快乐。”
三、探索积累素材的方法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美妙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日新月异的。自然的花开花落,社会的人情冷暖,个人的兴趣爱好,一盘棋,一场游戏,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这些生活并不是定格在学生的头脑里,要想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教师就要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
1.从小处着眼,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强调“善于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写日记的习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这些都是写日记的素材。同时,在写日记中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兴趣、疑问、烦恼等。我对孩子们写日记的质量要求不高,贵在坚持,养成习惯。日记即使只有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份随笔、一次感动……我都对期给予鼓励。渐渐地我在孩子们的日记里看到了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了。
2.利用语文教材,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主题单元安排都与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相关。在课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把它们记在本上,甚至让学生背诵下来。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一篇《写秋天》的习作中,我在指导学生说秋天的田野时,学生马上想起了在课文中积累的句子“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当说到秋天的果园时,孩子们立刻就用上了“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了红红的笑脸”这些句子。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积累的方法,也尝到了甜头,我又鼓励他们在读课外书时也把那些美句美文积累下来。
3.放宽视野,从其它学科中积累素材。
语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作文素材的积累也不应局限在语文本身。在小学阶段,各种知识是相互交融的,紧密相连的。比如,制作一张贺卡,在上面写上一些祝福的话,或是环保话题的作文,科幻作文等都要借助美术和科学知识。劳动课上的各种剪纸、小制作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而这种动手实践恰恰是作文的最好资料。例如:在一次《包饺子》劳动课后,我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饺子是中国人最爱吃的食物,它的形状像古代的‘金元宝’。外面一层是薄薄的面皮,里面是各种各样的馅儿:有三鲜馅的、芹菜馅的……包饺子时我们先把肉剁碎,再把面和好,擀成皮,把馅放到皮里,两边合拢捏紧,一个饺子就包好了。”虽然记录的语言简单,但是也是一个可以积累的素材,我鼓励学生把这次劳动的过程写在日记里。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生活让孩子们的世界精彩起来,积累让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起来,有了真实的生活,充实的积累,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将是轻松舒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