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汉语文教学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一直都在面临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追求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品质,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放自身思想,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小学生能够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引导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增加小学生对于语文教育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感知,
  一、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质量观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新时期的教学质量观应包括三个方面:全体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和学力发展观。
  全体发展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全体学生在现有的条件下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全面发展观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每一种品质的发展都影响其他各育的发展,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学力,就没有积淀文化知识的能力;没有学力,就没有自主发展的能力;没有学力,就没有创新超越的能力;没有学力,就没有继续深造的能力。为实现“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和主动地参与学习,启迪学生智慧,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的学力不断得以优化完善。
  学力发展观。在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推进以及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学力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学科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力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教学是质变量变的过程,教学行为要关注学生行为的变化,还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改变
  教学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提高教的水平,必须了解学的性质、学的过程。骆伯巍说:“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及作业变易的过程。”我一直认为这是对的,并以之指导我的教学行为。但是现在通过学习哲学和新课程理念,并把哲学和新课程理念结合在一起之后,才发现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相互转化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十分关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骆伯巍的学习定义中恰恰缺少人的精神世界。认同这一观点的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都存在着缺陷:其一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求引起学生“行为变化”和“作业变易”,只求质的变化而没有注意量的积累,只求达到教学目标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其二是只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不重心灵素养的陶冶,只看到学生外显的可测的行为变化而没有关注学生内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能力倾向上的改变,而心灵的改变势必是缓慢的、渐进的。归根到底,是违反了事物量变质变规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语文不但有很强的工具性,还有很强的人文性,语文教学不但要看教學的结果,更要看教学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外在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行为是普遍联系的,实施教学行为要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三种关系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教师通过传播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资源的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怎样做到“教”而后“不教”却不甚了了。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做指导,教学也就谈不上高效。
  唯物辩证法观点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有许多复杂的联系。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我把教学行为当中的诸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成三类:(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2)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3)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即不同的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显而易见,教学行为中包含着三对基本矛盾,即教师和教学资源的矛盾;学生和教学资源的矛盾;教师和学生的矛盾。它们的运动变化是推动教学行为发展的基本动力。教学行为中的主要矛盾是,也只能是体现着教和学之间矛盾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所以,教学行为三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总而言之,将来的汉语文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场,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正> 辅导报告是我们党对广大群众进行普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传统方式,它对于提高群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影响辅导报告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生命。但是,当前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的消极和兴趣的缺乏、学习状态的低迷和学习能力低下的现象严重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师角色定位,注重教学情感传导,深入教学研究,改進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一、明确角色定位,提高自身素养  1.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语文教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心,真正要在培养学生高
<正>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四川省计经委组织编写的企业政工干部培训学习材料。作者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和《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初步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未知基因Sj Dad1的DNA免疫保护动物实验效果,探讨其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的可能性.方法构建Sj Dad1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j Dad1,两次质粒DNA免疫BALB/c小
<正> 最近,一位朋友寄给我一本关于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书稿,其中对当代青年工人有这样一段论述:“他们会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企业中(包括全社会)发生的诸种现象,使用自己的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快速提高,加强对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 数学思维 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5-6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第三个飞跃期。如果抓住此期进行训练,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正> 束鹿县电影公司党支部在改革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地抵制新的不正之风,维护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期刊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学习领域的目标,如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已经明确提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就能有效地降低体育课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点明了体育课必须突出安全性,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为此,如何避免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已成为我们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者一项长期坚持的,必须重视起来的责任。  一、在教
<正> 首先要肯定,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内在地要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是巨大的促进;而思想政治工作则要积极地为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服务。任何削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