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媒体已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第二课堂。了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泰州地区的五所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批判能力有待提高;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需要高校以及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1]媒介素养是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以跨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发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笔者于2016年9月对泰州地区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采用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问卷调查中,女生占58.8%,男生占比41.2%。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新媒体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进行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媒介,目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媒介和手机网络媒介。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媒介和手机网络媒介两者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交友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了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针对性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高校育人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1.对新媒体的认知存在差异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时间较晚,种类和功能更多,这对于大学生的认知来说产生了诸多干扰,他们对新媒体的功能认知、信息认知、经济来源的认知以及运作方式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
与传统媒介相比,大学生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和经济来源更加清楚,而对于新媒体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盈利方式认知存在不确定性。调查显示,在问到“新媒体的经济来源”时,90%多的学生选择广告收入,但对于一些常用新媒体如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是如何排序的,有62.3%的大学生选择了按广告收入排序,27.8%的大学生选择了按照点击率排序,5.7%的大学生选择了按照收录时间排序,有4.2%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方式排序。
从媒介信息的认知方面来看,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和道德伦理认知不够清晰。作为信息的受众,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广泛且方便,他们对于媒体报道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认知存在差别。44.3%的学生认为报道和事实之间基本一致,37.6%的学生认为真实事实和媒体报道之间差别很大,15.4%的学生认为两者相似度较高,2.7%的人认为完全一致。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持有肯定态度,但辨别力有待提高。调查结果发现,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更新过于迅速,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不深入:大部分学生阅读时都只看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还有部分学生大都仅看标题、导语或者浏览图片,还有部分学生只是毫无目的的随便翻看,而仅有极少部分学生会对大部分新闻阅览全文。因此,受到阅读习惯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所获信息的辨别难以深入。很多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模糊,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新闻出版、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缺乏深入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自律意识较为薄弱。受到大众传播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会不自觉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但由于缺乏辨别意识,他们往往也会滥用媒体、随意散布不良信息,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血腥、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甚至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现象。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媒介的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甚至扭曲。[2]
2.媒介素养的养成多为自发状态
从新媒体的使用时间看,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的时间比较长。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养成跟媒介使用时间有直接关系。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出生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多数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广泛接触新媒体。因此,在新媒体的接触上更加频繁和熟悉。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平均每天的媒介使用时间在0.5-3小时之间,比例为72.4%;3-6小时之间的为21.2%;6小时以上的为6.4%。而在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上课自习时、娱乐休息时、吃饭时、乘坐交通工具时。而在阅读媒介信息的类别选项(多选)中,75%的大学生选择影视娱乐类,59%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健康类,有41%的大学生选择时政类,有25%的大学生选择其他。
此外,多数学生对使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目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几乎渗透到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学生平时使用最多的媒介的调查结果分别为:电脑78.4%,手机67.9%,电视13.2%报刊杂志11.5%,广播4.3%;在对大学生“能接受不接触网络媒介的期限”的调查中,有36.9%的学生选择为1天,18.5%的学生选择为10天,9.6%的学生选择为20天,18.2%的学生选择一个月以上,还有16.8%的学生选一天都不行。假如让大学生一个月不接触网络,大学生反应中,46.3%的大学生勉强能适应,但还是很想使用;有22.7%的学生会焦虑不安,无所事事;有23.2%的大学生会感觉很不习惯,与世隔绝,仅有7.8%的大学生选择可以忍受,没有影响。而对无手机课堂的调查结果显示,68.2%的学生选择不赞成,30.6%的学生选择赞成,1.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媒介信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1]媒介素养是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以跨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对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发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笔者于2016年9月对泰州地区五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采用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5%。问卷调查中,女生占58.8%,男生占比41.2%。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新媒体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进行双向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媒介,目前主要是计算机网络媒介和手机网络媒介。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媒介和手机网络媒介两者有不断融合的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交友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了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针对性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高校育人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1.对新媒体的认知存在差异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出现时间较晚,种类和功能更多,这对于大学生的认知来说产生了诸多干扰,他们对新媒体的功能认知、信息认知、经济来源的认知以及运作方式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
与传统媒介相比,大学生对传统媒介的运作方式和经济来源更加清楚,而对于新媒体的具体运作方式和盈利方式认知存在不确定性。调查显示,在问到“新媒体的经济来源”时,90%多的学生选择广告收入,但对于一些常用新媒体如百度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是如何排序的,有62.3%的大学生选择了按广告收入排序,27.8%的大学生选择了按照点击率排序,5.7%的大学生选择了按照收录时间排序,有4.2%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方式排序。
从媒介信息的认知方面来看,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和道德伦理认知不够清晰。作为信息的受众,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广泛且方便,他们对于媒体报道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认知存在差别。44.3%的学生认为报道和事实之间基本一致,37.6%的学生认为真实事实和媒体报道之间差别很大,15.4%的学生认为两者相似度较高,2.7%的人认为完全一致。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持有肯定态度,但辨别力有待提高。调查结果发现,由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更新过于迅速,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并不深入:大部分学生阅读时都只看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还有部分学生大都仅看标题、导语或者浏览图片,还有部分学生只是毫无目的的随便翻看,而仅有极少部分学生会对大部分新闻阅览全文。因此,受到阅读习惯的影响,大学生对于所获信息的辨别难以深入。很多大学生对媒介道德规范认知模糊,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新闻出版、网络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缺乏深入了解,对利用媒介进行信息传播、侵权盗版行为自律意识较为薄弱。受到大众传播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会不自觉地参与到新媒体的传播中,但由于缺乏辨别意识,他们往往也会滥用媒体、随意散布不良信息,造成负面影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夹杂着血腥、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甚至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无视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现象。这对大学生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媒介的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甚至扭曲。[2]
2.媒介素养的养成多为自发状态
从新媒体的使用时间看,大学生使用电脑、手机等的时间比较长。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养成跟媒介使用时间有直接关系。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出生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多数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广泛接触新媒体。因此,在新媒体的接触上更加频繁和熟悉。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平均每天的媒介使用时间在0.5-3小时之间,比例为72.4%;3-6小时之间的为21.2%;6小时以上的为6.4%。而在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时,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上课自习时、娱乐休息时、吃饭时、乘坐交通工具时。而在阅读媒介信息的类别选项(多选)中,75%的大学生选择影视娱乐类,59%的大学生选择生活健康类,有41%的大学生选择时政类,有25%的大学生选择其他。
此外,多数学生对使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依赖。目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几乎渗透到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大学生平时使用最多的媒介的调查结果分别为:电脑78.4%,手机67.9%,电视13.2%报刊杂志11.5%,广播4.3%;在对大学生“能接受不接触网络媒介的期限”的调查中,有36.9%的学生选择为1天,18.5%的学生选择为10天,9.6%的学生选择为20天,18.2%的学生选择一个月以上,还有16.8%的学生选一天都不行。假如让大学生一个月不接触网络,大学生反应中,46.3%的大学生勉强能适应,但还是很想使用;有22.7%的学生会焦虑不安,无所事事;有23.2%的大学生会感觉很不习惯,与世隔绝,仅有7.8%的大学生选择可以忍受,没有影响。而对无手机课堂的调查结果显示,68.2%的学生选择不赞成,30.6%的学生选择赞成,1.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