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株冬虫夏草相关菌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特性的研究

来源 :应用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将冬虫夏草相关菌定义为分离自野生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可以反接侵染蝙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幼虫致死及与冬虫夏草菌Ophicordyceps sinensis对峙有相互影响的菌株.本文旨在对分离自冬虫夏草不同部位的6株相关菌单独或与冬虫夏草菌协同侵染蝙蝠蛾幼虫的效应进行研究.[方法]对6株相关菌进行生物学特征描述,并通过ITS序列比对进行种属鉴定;对6株相关菌做了与冬虫夏草菌的对峙实验及单独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实验;对其中的2株菌做了与冬虫夏草菌复合侵染蝙蝠蛾幼虫实验.[结果]证明了6株相关菌能够影响冬虫夏草菌的生长,其中菌株2F-2、FD、TB-1和TB-4对冬虫夏草菌抑制率接近100%,菌株3-5-2对冬虫夏草菌抑制率为4.32%;菌株MR-1对冬虫夏草菌抑制率为77.27%;6株相关菌均有侵染蝙蝠蛾幼虫的能力:菌株3-5-2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率为50.0%,菌株2F-2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率为85.0%,菌株MR-1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率为73.3%,菌株FD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率为70.0%,菌株TB-1对蝙蝠蛾幼虫侵染率为64.0%,菌株TB-4为65.0%;相对于单独侵染,复合侵染致死率有所下降.[结论]供试的6株相关菌均有侵染力并与冬虫夏草菌相互影响.
其他文献
评述了沟额叶蜂属部分中国种类,讨论了一些种类的错误鉴定,记述1新种:宽顶沟额叶蜂C.cuanding Xiao,Niu & Wei sp.nov..基于模式标本,重新描述了黑足沟额叶蜂C.horni (Forsius,1932)和台湾沟额叶蜂C.formosana (Rohwer,1916).建立了1个新组合:C.nigroalata (Haris,2002),comb.nov.,该种原放在Nesoselandria属内.提出了1个新异名:Corrugia horni (Forsius,1932)=Nes
[目的]明确为害黄芪种子的黄芪籽蜂Bruchophagus sp.雌成虫触角及产卵器上的感器类型及分布特点,以期为探讨这些感器在黄芪籽蜂雌虫的嗅觉和产卵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l采用扫描电镜对黄芪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huonchili Liao et Fan、内蒙黄芪籽蜂Bruchophagus mongholicus Fan et Liao和北京黄芪籽蜂Bruchophagus beijingensis Fan et Liao 3种黄芪籽蜂雌成虫触角和产卵器上的感受器进行观察,并对各感
[目的]为明确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经快速冷耐受(Rapid cold hardening,RCH)处理后的基础耐寒性的变化,以探究南美斑潜蝇RCH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根据初步筛选的胁迫温度和驯化时间的结果,将南美斑潜蝇蛹直接进行低温胁迫(Cold shock,Cs)和先进行RCH驯化后再进行低温胁迫(RCH+CS)后,记录南美斑潜蝇蛹的羽化率;利用热电偶方法测定驯化后和未驯化蛹的过冷却点;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
本文记述1种奇特的下颚须膨大小异长足虻属新种:潘多拉小异长足虻Chrysotus pandora Liu &Yang sp.nov.,提供了整体图和特征图;对小异长足虻属下颚须膨大的种团进行了讨论.“,”A new unique enlarged-palpus species,Chrysotus pandora Liu & Yang sp.nov.is described.Figures of this new species are provided.The three enlarged palpus
[目的]分析人工培殖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颜色变化的成因,为提升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商品规格等级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冬虫夏草僵虫、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僵虫为试验材料,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冬虫夏草僵虫的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胰蛋白酶(TRY)、淀粉
[目的]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真菌,仅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高海拔地区,具有独特的生存环境、生物学特性以及显著扩张的基因组.本研究旨在确定冬虫夏草菌的染色体数量,为该物种的基因组测序、进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也为其他虫草菌染色体计数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二、三代测序辅以Hi-C组装,结合显微观察研究冬虫夏草的染色体数量.选择已组装获得基因组完成图的冬虫夏草1229菌株,首先利用昆虫细胞培养液培养获得芽生孢子,芽生孢子经秋水仙素和溶壁酶处理,获得
本文对福建大头蚁属的已知物种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提供了大头工蚁分种检索表.记述采自福建省三明市瑞云山1新种:黄腹大头蚁Pheidole flavigaster sp.nov.,该新种体型较小,体棕黄色,腹部甚黄.经形态对比在中国已知物种中无一近似,与印尼地区P.schoedli近似,主要鉴别特征如下:后者大型和小型工蚁并胸腹节刺向上弯曲,前者笔直且大型工蚁咽齿不明显.该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KIZ).“,”The taxonomy of Pheidole Westwood,1841
[目的]为探究长期以豌豆修尾蚜Megoura japonica(Matsumura)饲养的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对目标害虫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的防控潜能,明确在释放食蚜瘿蚊前是否有必要进行短期食物驯化,以及进行短期食物驯化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饲喂豌豆修尾蚜和预先饲喂烟蚜的食蚜瘿蚊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长期以豌豆修尾蚜和短期以烟蚜饲喂的食蚜瘿蚊对烟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模型,随
[目的]小金蝠蛾Thitarodes xiaojinensis细胞免疫反应耐受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的侵染,是非常独特的宿主昆虫与病原真菌免疫互作的研究模型.本研究旨在明确冬虫夏草菌侵染对小金蝠蛾血细胞形态以及伪足形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解析宿主细胞免疫反应耐受该真菌侵染的机制.[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技术,分别观察并比较健康小金蝠蛾和感染冬虫夏草菌的小金蝠蛾血细胞的形态差异.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冬虫夏草菌感染前后,宿主血细胞微丝组装相
[目的]为探明昆虫病原线虫在感染寄主过程中的搜寻和识别行为,以及对寄主昆虫的趋向行为和迁移能力.[方法]开展了室内生测试验,观察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megidis 0627M和斯式线虫Steinernema felitiae 0619HT感染寄主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整个过程,包括2种线虫对寄主的搜寻和识别,以及侵入整个过程,同时观测线虫对寄主的趋向行为和迁移行为特征.[结果]异小杆线虫和斯氏线虫均对大蜡螟表现出明显的趋性,且水分和昆虫病原线虫的搜寻寄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