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值十四五时期,我国已正式迈进脱贫成果巩固阶段,而农村金融发展作为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日益发挥出支撑作用。但由于农村金融体系脆弱、农民金融素养普遍不高、信用标准评级混乱等问题,信贷体系助力乡村振兴仍存在一定挑战。通过引进区块链技术,构建“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区块链功能优势,有效赋能农村经济。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块链;信贷体系;农村金融
1 引言
从2003年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直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关键环节。其中,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稳步推进的重要命题。
近些年来,政府部门与民营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建设日益重视。通过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发放与资金风控仍存在诸多问题: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未实现全面覆蓋;农民对信贷产品缺乏了解以及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等等,这些障碍严重阻碍了农村现有信贷机制的持续健康运行。
幸运的是,区块链无核心、无欺诈性、不可更改等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贷款人信息的点对点传送、现实交易的智能合约化,统一信用标准的建立健全将有望成为现实,农村现有信贷机制中的重重瓶颈将能被逐一打破。
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与农村信贷体系的有机结合这一主题,指出现有农村信贷机制的不足,并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阐明这一模型对推动农村信贷机制创新的作用,并就该应用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2 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发展现状
2.1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发展成就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不断发展。具体表现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量逐步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大以及经营利润和业务收入增加、农村金融信贷需求不断增加等。
2.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较难获得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当前农村金融存在一个常见现象,即一方面农民作为储蓄主体,资金向大的商业银行流动;而另一方面,出于风控的需要,银行将资金转到城市而非农村,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难被满足。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在当地都没有分支机构。因为商业银行本身具有盈利性质,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量金融机构对边远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关停合并。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间缺口进一步扩大。而其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虽然较之前有所增加,但对于其贷款需求而言,仍然是不足够的。其次,部分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品,更是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农民对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缺乏有效了解。农民群众由于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农村信贷产品缺乏有效了解。部分农民从事的是小规模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对扩大生产规模、专业化多样化经营还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概念,申请信贷资金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农民金融素养不高,他们有申请信贷资金的需求与想法,却不知从何入手,也不清楚需要提供哪些信息以及相关抵押品。
农户信用评级标准尚未统一。一方面,农户信用评级标准尚未统一,规范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处在建设过程中,目前主要由各涉农金融机构自定标准,通用性与协调性较差,农户信用评价公信度不足;另一方面,信用评价管理相对混乱,评定标准的设立随意性较强,实际评价过程中也很难执行到位,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延缓了规范统一征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从微观角度来看,团队于江苏省南京市九龙村与青山村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当地的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与我国农村金融遇到的普遍问题具有较强一致性。
首先是村民获得信贷产品的难度较大。以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凤凰支行为例,其对申请农户小额贷款的农户信用状况有明文规定,要求借款人有固有经营场所和稳定经营收入。而多数农民难以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且,在实地调研中,农户仍存在着由于抵押担保品不充分而无法获得信贷产品的实例。
其次,大部分村民缺乏对信贷产品的基本认识。以江苏省南京市九龙村与青山村的当地村民为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种植苗圃为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村民有向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借贷以扩大经营范围的需求。然而,他们中的部分人因对农村信贷产品不甚了解而不敢尝试。
同时,当地的金融机构缺乏一个统一的借款人评估标准。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个服务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金融机构,自其成立以来,共有200多个借款人选择了该合作社的贷款产品。据介绍,该信用合作社由当地金融局直接管辖,总信贷额为5000万元,单人可贷的最大数额为25万元,无最小额度限制,利息为十厘,当前总贷出额为4000万元。但是,其缺乏系统性的信用评级标准,它不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而是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来进行借贷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投机性。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势头上,将区块链引入农村信贷领域,能够使以上问题得到优先解决,同时为农村金融深层次、多元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 区块链运用于农村信贷的路径探索
3.1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描述
将区块链运用于农村信贷中,由于其信息实时共享、不可更改等特点,为农村信贷中贷款人资信状况评定提供了多层次的路线,为农户提供多样化的信用支持机制,降低其融资难度。鉴于目前区块链技术使用的高投入、高风险性,仅靠个别企业的力量通过区块链的运用来优化农村信贷体系是难以成功的,需要通过政府进行主导,由各级金融机构响应实施,协力实现农村信贷体系的更新与优化。政府主导主要是指由政府出资设立相关部门或机构,引进相关人才,统一农户信用评级标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各级金融机构则基于该体系中庞大的数据链提供高效实用的农村信贷服务。 3.2模型应用设想
贷款人信息的点对点传送。政府設立的相关机构结合村级至县域级各级政府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民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更新,通过区块链将信息以共享账本的形式点对点的传送给各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由此获得了真实有效的客户征信状况与资产信息,有选择地进行贷款的发放,发放贷款后以同样方式将相关信息传回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共享账本中信息的实时状况及时判断贷款风险,提高风险控制率。
抵押品数字化。在此模型下,政府相关机构运用区块链提供的独特基础技术来进行对数字化抵押贷款网络的构建。通过将实体资产登记为权益数字资产,并为资产的登记、转让、交易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提供去中心化的网络协议,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所有交易进行实时跟踪,有效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形成农村产权交易的新模式。
现实交易的智能合约化。各方授权金融机构将农户的资产、负债及信用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各个农户的“共享账本”,并根据借贷双方达成的协议,自动执行智能合约。在这一金融服务流程的数字化运作中,降低了运营成本,效率得到提升,广泛惠及农村信贷中的中低端人群,降低了农户融资的门槛。
改进传统保证模式。在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上,点对点的共享账本存储信息方式、先进加密技术以及交易实时跟踪机制无疑大大提高了贷款风险管理水平。这时便可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信贷项目进行担保,分散金融机构风险,调动其贷款积极性。
3.3模型的推广
在“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较为成熟之后,可在已建立的个人征信体系中建立点对点资金融通的安全通道,运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将其运用于农村信贷的范围由传统金融机构推广到互联网新兴领域。 如可发展P2P平台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广义化借贷,P2P网贷平台将围绕农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乃至物流服务。在这样的机制下,既能进一步拓宽农户资金融通渠道,又能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整个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也为相关金融服务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4 模型应用可行性分析
4.1模型应用的优势
在双侧改革背景下,为了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在实行新兴模型时,政府主导有利于模型的应用及推广。在依托区块链加密安全和共享开放的特性下,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及覆盖性,对贷款人的信息进行点对点传输,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进行征信系统状态查看,并且有选择地进行贷款发放。在区块链构建的整个大框架下,政府进行信用信息收集,金融机构同步信息进行贷款。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风险,是因为这个过程通过区块链将大部分资产数字化,而区块链可以进行追踪溯源,对交易进行完全性追踪;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同能够有效提高借贷双方之间的对接效率。交易过程的数据化有利于去除冗长而复杂的搜寻过程,提高交易的效率。
“政府主导”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基于去中心化、开放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征,区块链可以在农村信贷风险控制中发挥作用。在区块链技术下,创造农村信贷相应的信用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贷的信息对称性和透明性。现如今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信用评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模型中所提到的“政府主导”有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
“政府主导”有利于增强智能合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智能合约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制定合约中存在的双方信任问题,通过在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确保在区块链上的合约能够公开、透明和可追溯的进行执行。但是智能合约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往往掌握着大量数字资产,首先区块链透明特性使得攻击智能合约的成本下降。而且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性会导致一些合同漏洞难以修复。但是如果政府进行主导,进行相应智能合约的监督,利用政府的权威性来增加金融机构智能合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提高农村信贷的效率和增强农户对信贷产品的了解。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有利于信息的整合和各机构之间资源的共享。政府设立的机构结合了各级政府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收集相应地农户借贷信息,将其进行整合,又通过区块链技术点对点地将信息传递给金融机构,使其接收到客户真实有效的征信信息和资产情况,从而在贷前贷中和贷后都有一定规避风险的能力。现阶段,有一部分金融机构都建立了相应的区块链,但是都只是机构独自的区块链,没有各大机构之间的区块链合作和共享。但是在“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下,各大机构可以进行资源和部分信息的共享,环环相扣,链链相接,从而建立一个链接多方信息资源的合作型区块链。
4.2 模型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我国现阶段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在金融市场上,相应的监管机制十分重要。新兴技术在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风险。而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开发发展阶段,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存在认知尚有不足,且监管态度也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存在滞后。
推广所需的成本难以估计。区块链自身的构建成本并不算十分昂贵,但是逐渐完善区块链技术、保持区块链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和各个金融机构的合作等过程所花费的劳动和资本都是不可估计的。
现阶段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上还存在问题。区块链技术层面可能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安全、可修正性差等方面。对等网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提供分布、自组织的连接模式,使得所有节点可在不通过中心机构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同步。但是这样也会出现缺乏数据验证、网络安全管理等机制,对等网络因其网络结构的原因也较容易被攻击者入侵。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为:首先,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正稳步上升,农民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间缺口日益扩大,然而,传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却一直阻碍着农村信贷的有效供给,延缓农村信贷体系健康发展进程,通过利用区块链开放性、无核心性、不可篡改性等优势,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打造高效安全的金融平台。其次,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能充分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势,通过统一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智能合约的权威性与规范性的建设等方式破解精准扶贫中的农村信贷市场困境,进一步深化减贫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最后,现阶段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在现实应用中,仍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运行维护成本难估量和技术风险难调控等问题,需要在监管、技术、安全、组织四个方面继续突破,以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加强农村金融素质教育,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短期来看,加强农村金融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农户对于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以及新兴交易方式的接受度与信任度,同时提高金融风险鉴别能力;长远来看,加大教育投入,让农村地区学生享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提高,需增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基础服务机构,实现供需匹配;另一方面,根据农村金融信贷特性,有的放矢的成立特色金融服务机构,并完善针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相关政策指标。
明确区块链应用标准和规范。要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首先需要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区块链的应用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块链带来的技术效益。一方面要避免监管的滞后,防止因技术风险带来的客户损失,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标准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避免过度监管,保留一定的创新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个人征信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创新,因此,需引进相关高科技人才,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储备体系;同时,需加强各级政府及各级金融机构的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特点实行专业化、定制化方案。
参考文献:
[1]曹雪莲,张建辉,刘波.区块链安全、隐私与性能问题研究综述[J/OL].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26[2021-07-28]
[2]陈轶丽.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多元化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J].农村金融研究,2019(11):41-47.
[3]李毅,杨蓬勃.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资消费信贷行为和违约风险[J].开发研究,2017(02):150-155.
[4]慕慧娟,崔巍平.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挑战及展望[J].西南金融,2021(04):29-40.
[5]武倩.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3):34-35.
[6]杨蕾,杨兆廷,刘静怡.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支农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01):49-52.
[7]周超.区块链+银行:构建贷款决策新模式——行为金融视角下的研究[J].新金融,2020(01):43-48.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农村信贷中的应用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X06004Q
【作者简介】
舒宇彤(2000-),女,汉族,云南大理人,本科在读,经济学专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区块链;信贷体系;农村金融
1 引言
从2003年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直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关键环节。其中,农村金融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稳步推进的重要命题。
近些年来,政府部门与民营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建设日益重视。通过培育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发放与资金风控仍存在诸多问题: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产品未实现全面覆蓋;农民对信贷产品缺乏了解以及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等等,这些障碍严重阻碍了农村现有信贷机制的持续健康运行。
幸运的是,区块链无核心、无欺诈性、不可更改等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贷款人信息的点对点传送、现实交易的智能合约化,统一信用标准的建立健全将有望成为现实,农村现有信贷机制中的重重瓶颈将能被逐一打破。
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与农村信贷体系的有机结合这一主题,指出现有农村信贷机制的不足,并提出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阐明这一模型对推动农村信贷机制创新的作用,并就该应用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2 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发展现状
2.1我国农村金融信贷发展成就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信贷不断发展。具体表现为农村商业银行法人机构数量逐步增加、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扩大以及经营利润和业务收入增加、农村金融信贷需求不断增加等。
2.2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较难获得传统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当前农村金融存在一个常见现象,即一方面农民作为储蓄主体,资金向大的商业银行流动;而另一方面,出于风控的需要,银行将资金转到城市而非农村,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很难被满足。特别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在当地都没有分支机构。因为商业银行本身具有盈利性质,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大量金融机构对边远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关停合并。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间缺口进一步扩大。而其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量虽然较之前有所增加,但对于其贷款需求而言,仍然是不足够的。其次,部分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品,更是难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农民对农村金融信贷产品缺乏有效了解。农民群众由于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农村信贷产品缺乏有效了解。部分农民从事的是小规模的种植业或养殖业,对扩大生产规模、专业化多样化经营还未形成清晰完整的概念,申请信贷资金的意愿不强。另一方面,部分农民金融素养不高,他们有申请信贷资金的需求与想法,却不知从何入手,也不清楚需要提供哪些信息以及相关抵押品。
农户信用评级标准尚未统一。一方面,农户信用评级标准尚未统一,规范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仍处在建设过程中,目前主要由各涉农金融机构自定标准,通用性与协调性较差,农户信用评价公信度不足;另一方面,信用评价管理相对混乱,评定标准的设立随意性较强,实际评价过程中也很难执行到位,难以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延缓了规范统一征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从微观角度来看,团队于江苏省南京市九龙村与青山村实地调研结果显示,当地的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与我国农村金融遇到的普遍问题具有较强一致性。
首先是村民获得信贷产品的难度较大。以中国农业银行南京凤凰支行为例,其对申请农户小额贷款的农户信用状况有明文规定,要求借款人有固有经营场所和稳定经营收入。而多数农民难以满足这两个条件。并且,在实地调研中,农户仍存在着由于抵押担保品不充分而无法获得信贷产品的实例。
其次,大部分村民缺乏对信贷产品的基本认识。以江苏省南京市九龙村与青山村的当地村民为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以种植苗圃为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村民有向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借贷以扩大经营范围的需求。然而,他们中的部分人因对农村信贷产品不甚了解而不敢尝试。
同时,当地的金融机构缺乏一个统一的借款人评估标准。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一个服务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金融机构,自其成立以来,共有200多个借款人选择了该合作社的贷款产品。据介绍,该信用合作社由当地金融局直接管辖,总信贷额为5000万元,单人可贷的最大数额为25万元,无最小额度限制,利息为十厘,当前总贷出额为4000万元。但是,其缺乏系统性的信用评级标准,它不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而是主要通过熟人介绍来进行借贷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投机性。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势头上,将区块链引入农村信贷领域,能够使以上问题得到优先解决,同时为农村金融深层次、多元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 区块链运用于农村信贷的路径探索
3.1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描述
将区块链运用于农村信贷中,由于其信息实时共享、不可更改等特点,为农村信贷中贷款人资信状况评定提供了多层次的路线,为农户提供多样化的信用支持机制,降低其融资难度。鉴于目前区块链技术使用的高投入、高风险性,仅靠个别企业的力量通过区块链的运用来优化农村信贷体系是难以成功的,需要通过政府进行主导,由各级金融机构响应实施,协力实现农村信贷体系的更新与优化。政府主导主要是指由政府出资设立相关部门或机构,引进相关人才,统一农户信用评级标准,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各级金融机构则基于该体系中庞大的数据链提供高效实用的农村信贷服务。 3.2模型应用设想
贷款人信息的点对点传送。政府設立的相关机构结合村级至县域级各级政府的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地进行民众信息的收集、整理与更新,通过区块链将信息以共享账本的形式点对点的传送给各级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由此获得了真实有效的客户征信状况与资产信息,有选择地进行贷款的发放,发放贷款后以同样方式将相关信息传回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共享账本中信息的实时状况及时判断贷款风险,提高风险控制率。
抵押品数字化。在此模型下,政府相关机构运用区块链提供的独特基础技术来进行对数字化抵押贷款网络的构建。通过将实体资产登记为权益数字资产,并为资产的登记、转让、交易结算等一系列业务提供去中心化的网络协议,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所有交易进行实时跟踪,有效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形成农村产权交易的新模式。
现实交易的智能合约化。各方授权金融机构将农户的资产、负债及信用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各个农户的“共享账本”,并根据借贷双方达成的协议,自动执行智能合约。在这一金融服务流程的数字化运作中,降低了运营成本,效率得到提升,广泛惠及农村信贷中的中低端人群,降低了农户融资的门槛。
改进传统保证模式。在建立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上,点对点的共享账本存储信息方式、先进加密技术以及交易实时跟踪机制无疑大大提高了贷款风险管理水平。这时便可由政府出资设立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信贷项目进行担保,分散金融机构风险,调动其贷款积极性。
3.3模型的推广
在“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较为成熟之后,可在已建立的个人征信体系中建立点对点资金融通的安全通道,运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机制,将其运用于农村信贷的范围由传统金融机构推广到互联网新兴领域。 如可发展P2P平台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广义化借贷,P2P网贷平台将围绕农业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乃至物流服务。在这样的机制下,既能进一步拓宽农户资金融通渠道,又能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整个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也为相关金融服务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4 模型应用可行性分析
4.1模型应用的优势
在双侧改革背景下,为了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在实行新兴模型时,政府主导有利于模型的应用及推广。在依托区块链加密安全和共享开放的特性下,政府利用自身的权威性以及覆盖性,对贷款人的信息进行点对点传输,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进行征信系统状态查看,并且有选择地进行贷款发放。在区块链构建的整个大框架下,政府进行信用信息收集,金融机构同步信息进行贷款。在这样的过程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村信贷风险,是因为这个过程通过区块链将大部分资产数字化,而区块链可以进行追踪溯源,对交易进行完全性追踪;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同能够有效提高借贷双方之间的对接效率。交易过程的数据化有利于去除冗长而复杂的搜寻过程,提高交易的效率。
“政府主导”有利于建立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基于去中心化、开放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征,区块链可以在农村信贷风险控制中发挥作用。在区块链技术下,创造农村信贷相应的信用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信贷的信息对称性和透明性。现如今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信用评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模型中所提到的“政府主导”有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
“政府主导”有利于增强智能合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智能合约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制定合约中存在的双方信任问题,通过在区块链上部署智能合约,确保在区块链上的合约能够公开、透明和可追溯的进行执行。但是智能合约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往往掌握着大量数字资产,首先区块链透明特性使得攻击智能合约的成本下降。而且智能合约的不可篡改性会导致一些合同漏洞难以修复。但是如果政府进行主导,进行相应智能合约的监督,利用政府的权威性来增加金融机构智能合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有利于提高农村信贷的效率和增强农户对信贷产品的了解。
“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有利于信息的整合和各机构之间资源的共享。政府设立的机构结合了各级政府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收集相应地农户借贷信息,将其进行整合,又通过区块链技术点对点地将信息传递给金融机构,使其接收到客户真实有效的征信信息和资产情况,从而在贷前贷中和贷后都有一定规避风险的能力。现阶段,有一部分金融机构都建立了相应的区块链,但是都只是机构独自的区块链,没有各大机构之间的区块链合作和共享。但是在“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型下,各大机构可以进行资源和部分信息的共享,环环相扣,链链相接,从而建立一个链接多方信息资源的合作型区块链。
4.2 模型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我国现阶段缺少相应的监管机制。在金融市场上,相应的监管机制十分重要。新兴技术在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风险。而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还处于开发发展阶段,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的存在认知尚有不足,且监管态度也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存在滞后。
推广所需的成本难以估计。区块链自身的构建成本并不算十分昂贵,但是逐渐完善区块链技术、保持区块链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和各个金融机构的合作等过程所花费的劳动和资本都是不可估计的。
现阶段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上还存在问题。区块链技术层面可能存在问题,主要包括数据安全、可修正性差等方面。对等网络为区块链网络中的节点提供分布、自组织的连接模式,使得所有节点可在不通过中心机构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同步。但是这样也会出现缺乏数据验证、网络安全管理等机制,对等网络因其网络结构的原因也较容易被攻击者入侵。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可概括为:首先,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金融需求正稳步上升,农民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间缺口日益扩大,然而,传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却一直阻碍着农村信贷的有效供给,延缓农村信贷体系健康发展进程,通过利用区块链开放性、无核心性、不可篡改性等优势,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打造高效安全的金融平台。其次,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能充分依托区块链技术优势,通过统一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智能合约的权威性与规范性的建设等方式破解精准扶贫中的农村信贷市场困境,进一步深化减贫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最后,现阶段基于区块链的“政府主导+金融机构”模式在现实应用中,仍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运行维护成本难估量和技术风险难调控等问题,需要在监管、技术、安全、组织四个方面继续突破,以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加强农村金融素质教育,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短期来看,加强农村金融素质教育,能够提高农户对于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以及新兴交易方式的接受度与信任度,同时提高金融风险鉴别能力;长远来看,加大教育投入,让农村地区学生享受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随着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提高,需增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基础服务机构,实现供需匹配;另一方面,根据农村金融信贷特性,有的放矢的成立特色金融服务机构,并完善针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相关政策指标。
明确区块链应用标准和规范。要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有效避免新兴技术带来的风险,首先需要政府牵头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区块链的应用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块链带来的技术效益。一方面要避免监管的滞后,防止因技术风险带来的客户损失,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标准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避免过度监管,保留一定的创新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基于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构建。个人征信体系构建的基础是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培养及创新,因此,需引进相关高科技人才,并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储备体系;同时,需加强各级政府及各级金融机构的联动,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特点实行专业化、定制化方案。
参考文献:
[1]曹雪莲,张建辉,刘波.区块链安全、隐私与性能问题研究综述[J/OL].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26[2021-07-28]
[2]陈轶丽.乡村振兴金融需求多元化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J].农村金融研究,2019(11):41-47.
[3]李毅,杨蓬勃.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资消费信贷行为和违约风险[J].开发研究,2017(02):150-155.
[4]慕慧娟,崔巍平.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挑战及展望[J].西南金融,2021(04):29-40.
[5]武倩.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33):34-35.
[6]杨蕾,杨兆廷,刘静怡.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支农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01):49-52.
[7]周超.区块链+银行:构建贷款决策新模式——行为金融视角下的研究[J].新金融,2020(01):43-48.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农村信贷中的应用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X06004Q
【作者简介】
舒宇彤(2000-),女,汉族,云南大理人,本科在读,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