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时评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1】 温暖


  请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
  信息通道
  陈进红
  近日,一则“外卖小哥反复挂断电话被骂,发送的短信道出真相”的新闻上了百度热搜第一。一位杭州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点外卖之后接到几个没有声音的来电,都是一接通就挂断,当时以为是恶作剧,所以忍不住发了脾气,后来才发现外卖员的短信,原来外卖员是聋哑人,在短信里解释了沟通不便的苦衷。误会解除后,网友对自己的任性差评懊悔自责。两条差评已经被客户自行删除。现在,呼吁对聋哑外卖员多一些理解、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类似这样“无声送餐”的聋哑外卖小哥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群。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样也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骑手行业的入职门槛相对较低,需求又大,“无声骑手”的加入,不仅给这个行业扩充了人手,也给聋哑群体开拓了一条就业之路。
  这群特殊的聋哑外卖小哥没有用身体残疾博取同情,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付出,为自己赢得一份体面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赢得社会的尊重。对“无声骑手”的误解,其实是沟通不畅造成的。
  让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残障人士被温柔地对待,不仅需要客户的耐心和理解,单位在用人方面也要做到更加细致——不仅是提供一份工作,更要提供一份有尊严的工作。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不通无疑会成为交流的巨大障碍。如果说“通天塔”让不同语言、文化阻隔的人类有了交流,那么今天的技术完全可以消除这种语言交流的障碍,通过技术手段和更多的沟通渠道,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通道。
  虽然很难用声音沟通,但是仍能传递微笑和信任。比如通过外卖平台在接单时就通知顾客,标注骑手的特点,提醒顾客在一定时间段内注意查看短信,让顾客对他们的特殊状况给予理解和支持。在“无声骑手”多次遭遇误解之后,一些外卖平台APP也新增了发送消息和录音电话通知功能,为听障外卖小哥联系用户提供便利,可以看到这条“信息无障碍”通道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视。
  在信息化时代,尊重每一个生命体,不仅体现在盲道的顺畅无阻,同样也体现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开放的城市空间,更文明的社会发展,需要信息沟通的无障碍,这不仅是对“无声骑手”而言,聋哑人作为客户,在接收快递或外卖时也需要同样的无障碍通道。快递人员送快件时,往往会先打电话,而聋哑人却不能接听电话,有些聋哑人试着回复短信,但却得不到回复,这让聋哑人在收发快递时遇到不小的麻烦。
  2017年12月,来自全国的200多名听障人士将一封名为《关于快递行业为听障人士提供无障碍服务的建议信》发给国家邮政局,希望快递业普及短信服务,从而保障听障人士应该享有的无障碍待遇。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2000万听障者、7000万读写障碍者和1.3亿老年人,和视障群体一样,他们也一样期待实现“信息无障碍”。公共服务体系只有更加细致入微地扫清沟通障碍,制造更多便利,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沟通不畅带来的误会和伤害,让每个人都有被温柔对待的可能,用技术的提升和制度的保障更好地留存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选自《钱江晚报》)

【解 读】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办法探讨”,这是典型的时评类文章的论证结构。文章开头引出个体的材料,然后对这一事件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和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论证中,文章注意跳出二元对立,分别从客户、用人单位和外卖平台等方面,多角度论述了给“无声骑手”一个无障碍信息通道的可行性;接着又开渠引水,指出“聋哑人作为客户,在接收快递或外卖时也需要同样的无障碍通道”,进一步将无障碍信息通道的意义提升到社会公共服务的高度,提出让技术和制度更好地留存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综合看来,全文既有个体的事件又有社会的共性,既有论证的严谨又不乏人性的温暖。
  用走心的社交消解孤独感
  李洪兴
  孤独虽无法准确定义,却是现代人逃不了的一种情绪。19世纪,作家爱伦·坡在《人群中的人》中描述了现代人孤独的处境,主人公通过不断追逐人群来寻找安慰。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遇到不痛快,想找人倾诉,翻开通讯录,猛然发现“没人可打”。引致孤独的众多因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关系黏度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现代人面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以前,人们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视角认知世界,个人的事更多的是家庭的事、家族的事。而现代人以“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的姿态立身世界,原子化的个体让合作局限于事务范围内,其余的事变成了“井水不犯河水”。因为与他人无关,所以个人的处境、心境需要一个人自我消化或小家庭内部消解。
  听朋友讲过他在群租房中遇到的事,至今难忘。群租房里大多数是刚毕业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彼此不认识,即便是同屋室友,往往早出晚归,各自忙工作,极少交流。其中一个室友的言行逐渐变得奇怪,从寡言到不言再到对着墙壁自言自语,所有人意识到可能“出问题”了。朋友事后说,如果平时交流多一些、帮衬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或许事不至此。当然,凡事没有“如果”,这只是孤独引发的极端个案,却给人强烈的警示。
  抵抗孤独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重要方向是走进社会关系、融入人际交往、增强社会信任。毕竟,单个人处在自适应状态未必有孤独感,如果想被聆听,却无人应答、无人可信,才真正会被孤独包围。2000年,有位艺术家进行了一次行为试验。他在深圳的街头放了一个灯箱,写着“想你,请与我联系”,后附电话号码,试图在繁忙大都市里寻找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吸引了数百个陌生人打来电话。实际上,纾解孤独情绪需要渠道和窗口,更需要可感、可触、可及的人群交往,从而在增强信任中传递情感需求。
  社交网络打破了互联互通的障碍,让沟通变得更容易,但倘若只是建立在虚拟身份的基础上,热闹也就还是“一群人的孤单”。如果现实中缺乏高质量、有价值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互信,纵使投身虚拟世界,也难以填补内心空白。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往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否则,回家团聚还各自抱着手机,再亲的人也被冷落一旁。我们处在社会网络中,也在不停地发行着“社交货币”,只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让情感在场,也只有扎实的社交才会让关系升值。   创作完《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这样解释孤独:一种爱的能力的缺失。社会就像一部大书,每个人是其中一页,但不能“不容许被阅读”。在人群中,只有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的人才能收获温暖,而每一步追求又何尝不是闪耀着人类摆脱孤独的人性光辉?
  (选自《人民日报》)

【解 读】


  本文由名著《人群中的人》起笔,借巨著《百年孤独》的创作谈收束,读来颇显匠心。细细看来,不难发现全文核心句主要包括:①“引致孤独的众多因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社会关系黏度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②“与传统社会结构相比,现代人面对的世界发生了变化,社会交往的模式也大不相同”;③“抵抗孤独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一个重要方向是走进社会关系、融入人际交往、增强社会信任”;④“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往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以上文句——也是作者的一个个观点,阐说得句句在理,语语入心。更可取的是,文章末段言简意赅地用一个“爱”字来揭示“消解孤独感”之道,呼吁人们“打破坚壳、带着渴望、努力追逐”,从而“收获温暖”,可谓击中本质、启迪人心。
  文章所择取的正反实例均一以当十,精警有力;“我们处在社会网络中,也在不停地发行着‘社交货币’,只有走心的社交才能让情感在场,也只有扎实的社交才会让关系升值”等形象化的表达,也为全篇添彩。

【关键词2】 阅读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得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多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和“韩剧”当中。
  “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仪容,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选自《福建日报》)

【解 读】


  本文針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低头”玩手机的社会现象,提出长期而自觉的低头阅读书籍会使我们“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倡导人们多读书,进而“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文章由一则新闻起笔后,先联系自身经历与“大学生里的‘低头族’”,突出了相关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继而正面阐述“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好处;最后结合“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的现象,从反面指出缺少“高贵的低头”而做个“低头族”的危害,有力地强调了“高贵的低头”对人生的意义。论据典型而充足,两种“低头”正反对比论证,使文章观点鲜明,说服有力。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 凌
  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内心,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

【解 读】


  一般人论说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总喜欢引述哲人培根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而本文作者另立新论,紧扣“(让人生)气象万千”,从“振奋精神”“激活智慧”“营养精神”“滋养气质”等角度作具体阐释,可谓自出机杼,不落俗套。文章用例颇为可取:既有曾国藩认为自己有“三耻”这样的经典素材,又有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这样的时新论据;既有国外的“历史瞬间”,更有国内的楷模榜样——众多材料形成合力,论证效果突出。章法上也值得借鉴:起笔以“一张照片”为由头,然后运用設问句,结合一则读者留言来解答“有人”的“不解”;进而再次设问——“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并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篇末处则水到渠成地作结。
  此外,行文表达相当出彩,像“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等,均让人过目难忘。
  [作者通联:江苏常熟市高新区常熟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胎盘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取2006-06~2007-05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孕妇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写作是学生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下面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读写兴趣,是读写结合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内容能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更能让学生参
如今,能源这个话题令俄罗斯人兴奋,也令有关国家关注。的确,大量的石油美元使俄罗斯成功地摆脱了危机。俄罗斯已经保持了近8年的稳定经济增长:自2000年以来,GDP年均增长率接近7%。2
4月18日,二航局承建的宜昌最大的旅游码头——三峡国际游轮中心开工。 该工程上承三峡大坝,下望宜昌和葛洲坝,计划建设10个游轮泊位,设计年游客吞吐量200万人次,码头岸线长达861m
长久以来,亚美尼亚这个面积不大的南高加索国家因其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而受到世界关注,亚美尼亚问题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亚美尼亚人缘何遍布世界各地
李调元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按照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乾隆二十八年前其求学于川、浙时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讴歌田园之作;乾隆二十八年到五十年其步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