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國的中国,面对因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取消而改变的全球纺织品贸易格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具体而言,中国的纺织服装业上半年出口表现如何?而进入了后配额时代,其又将被改变什么?该怎样应对不可预测的世界贸易形势?
影响几许?
价格可能下跌,出口数量再增加,国际贸易伙伴制造重重壁垒……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直接或间接遭遇到的是什么?
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遭受最长时间的歧视性待遇,加入WTO后必然出现对设限地区出口短期释放现象。在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有大量企业转到内地进行生产,他们的出口份额也转为内地。
纺织品价格将有可能下跌
一方面,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使得原来存在已久的配额费用也随之取消,从而使采购等成本降低,最终将有可能带动纺织品价格下跌。另外,一些国家面对无配额时代自由贸易的竞争环境,为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可能动用政府的补贴措施,这样将会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引发全球性降低价格的恶性循环。例如一些知名的美国公司就做了以下预测:美国J.C,Penny公司预测美国进口的服装价格将平均下跌18%;美国Liz Claiborne公司预测该数字为15%。
2004年7月新的《外贸法》实施后,国内将会有更多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经营秩序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警惕国内企业为了赢得市场而进行价格战;同时也要警惕国外贸易伙伴因为中国低价的产品而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主要贸易伙伴将会利用多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主要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国,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将很有可能采取过渡期保障措施、技术壁垒、反倾销等措施来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其国内市场。由于我国纺织行业中的一些产品质量水平不高,低附加值产品多,没有品牌优势等问题;因此,这些都有可能是未来造成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潜在因素。
如何应对——三方合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倘若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摩擦只是一个争端的开始,诸多摩擦将接踵而至,经济形势和局面之复杂可想而知……而步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业,惟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合力,方能了解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应对有方,智慧生存……
研究表明:“根本还是在于提升纺织品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新的发展观来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纺织行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此外,发挥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的合力效应,各自定好位。
“三维”力量
“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简言之为“三维”,有效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互相凝聚生力。
现代市场经济是各国之间相互开放,实行国际分工,相互依存。同样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发展也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就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引导,进行国内调节和国际协调。政府应该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政府对纺织品服装业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以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业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产品生产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等现象,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纺织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保政策等,调整和优化纺织业产业结构,规范竞争秩序,限制、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的纺织产品和企业,鼓励一些有前途、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和企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保障纺织业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
而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纺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使行业组织成为真正的社会法人组织;积极推动纺织产品技术、环保、卫生、安全等标准的提高;同时要努力促进纺织企业生产技术含量高、低消耗、无污染、高附加值产品,保证纺织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或许此为其最为贴切的作用定位。
那么,企业该如何“强身”呢?首先是“改变产品结构,迅速提高纺织企业开发研究能力。”入世前我国纺织产品结构特点是低层次、趋同化,从而形成了高档产品市场空白,中低档产品市场“挤压”的局面。因此产品技术开发是保证企业生命力的决定因素,也是纺织企业发展中高档产品的必然选择。
其次,努力实现清洁生产,推动纺织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对传统生产进行改造,减少环境污染,尽快实现清洁生产。这样也可以避免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进口限制。因为采取绿色生产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纺织生产企业也是其中的一员,遵循游戏法则是上策。
透析游戏规则构建预警机制
“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规则来避免纺织业免受产业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首选保护之策。WTO对于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为没有干预权,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充分运用WTO无权干预行业组织的法律和政策空挡,以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标准为手段,对欲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或同行业商品进行审核和管理。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资料显示:我们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有效维护了国内产业安全。针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倾销行为,在化工、钢铁、轻工、纺织、通讯等重要行业,发起了28起反倾销案件(包括1起复审案件)。目前已公告终裁18起,无损害裁定2起,申请人撤诉1起,还有7起在调查中。反倾销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后配额时代纺织品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摩擦的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必须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
手段一:贸易救济措施
政府的主管部门和有关的纺织行业协会要大力宣传和普及贸易救济措施法律知识,提高纺织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指导纺织企业因为外国相关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产业损害时,要主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和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要建立贸易救济措施法律援助机制,为受到损害的企业申请贸易救济措施提供保证。
手段二:建立应对争端和反倾销预警机制
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遭到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外交涉功能,维护国家和纺织业的利益;纺织行业组织协会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援助、提供咨询和指导的功能:同时,涉案企业要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应诉,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
而现有环境下,该怎样建立预警系统?
后配额时代,主要贸易国家将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实行新保护主义。这包括利用原产地原则、绿色壁垒、反倾销、技术卫生标准等等来实行歧视性贸易限制。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成熟的世贸组织成员的政府,对待贸易摩擦的一个长远战略应该是建立并完善 两个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今后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世贸组织所推行的贸易自由化和自由企业制度。因此,人世后我国政府要改变以前我们的纺织品服装在进出口贸易遭受到国外冲击和遏制后,只会简单采取直接限制进口的做法,要建立健全以上的两个机制。
政府层面,主要任务有:负责拟定并建立纺织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监控与分析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异常情况对国内纺织服装业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定期编写纺织行业产业预警报告,及时跟踪、分析纺织行业的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同时指导地方和行业开展纺织业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开展。
WTO主要处理和协调各成员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造成的贸易矛盾和摩擦,但是对于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为,WTO没有干预的权力。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应该充分运用WTO无权干预行业组织这个法律和政策上的空档,以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標准为手段,对欲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或同行业商品进行审核和管理。事实上,通过有效的保护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纺织行业原有比较优势。
然而,在摩擦处理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纺织行业的预警意识相当不足。建立以纺织工业协会和企业等为主体的应对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新机制,是重要课题。重视国外新近对我国纺织品进行的特殊保障措施的立法,“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规范出口秩序,做好对外交涉和应诉的准备工作。
纺织协会组织层面,主要任务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纺织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实施方案;确定重点监测产品目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企业;对行业内主要产品的进出口动态、价格变化、需求以及产业运行效益情况进行跟踪;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专家的指导作用及科学的指标和模型分析方法,提高预警监测的质量。特别是上下游产业之间、行业协会与进出口商会之间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共同应对贸易摩擦,维护纺织行业的长远利益。
而作为贸易中微观主体的纺织企业,除了充分发挥政府和纺织行业协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外,企业更应注重防范和化解纺织品贸易中的摩擦,对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控制好数量和价格,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
“培养纺织企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美国目前拥有反倾销专业人员2000名;而我国只有20名,仅为美国的1%。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官员有200人,其中100人负责倾销调查,100人负责损害调查;而我国从事反倾销调查的人员连欧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国内企业中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员可谓相当之匮乏。因此企业培养经济、法律和外语方面人才,为防止和化解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摩擦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刻不容缓。
影响几许?
价格可能下跌,出口数量再增加,国际贸易伙伴制造重重壁垒……
进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直接或间接遭遇到的是什么?
中国作为最大的出口国,遭受最长时间的歧视性待遇,加入WTO后必然出现对设限地区出口短期释放现象。在自由贸易回归过程中,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有大量企业转到内地进行生产,他们的出口份额也转为内地。
纺织品价格将有可能下跌
一方面,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使得原来存在已久的配额费用也随之取消,从而使采购等成本降低,最终将有可能带动纺织品价格下跌。另外,一些国家面对无配额时代自由贸易的竞争环境,为了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可能动用政府的补贴措施,这样将会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引发全球性降低价格的恶性循环。例如一些知名的美国公司就做了以下预测:美国J.C,Penny公司预测美国进口的服装价格将平均下跌18%;美国Liz Claiborne公司预测该数字为15%。
2004年7月新的《外贸法》实施后,国内将会有更多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经营秩序将会面临更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警惕国内企业为了赢得市场而进行价格战;同时也要警惕国外贸易伙伴因为中国低价的产品而发起的反倾销调查。
主要贸易伙伴将会利用多种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主要纺织品服装的进口国,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将很有可能采取过渡期保障措施、技术壁垒、反倾销等措施来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入其国内市场。由于我国纺织行业中的一些产品质量水平不高,低附加值产品多,没有品牌优势等问题;因此,这些都有可能是未来造成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潜在因素。
如何应对——三方合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倘若中美之间纺织品贸易摩擦只是一个争端的开始,诸多摩擦将接踵而至,经济形势和局面之复杂可想而知……而步入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业,惟有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合力,方能了解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应对有方,智慧生存……
研究表明:“根本还是在于提升纺织品服装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新的发展观来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纺织行业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此外,发挥政府、行业组织与企业的合力效应,各自定好位。
“三维”力量
“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简言之为“三维”,有效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互相凝聚生力。
现代市场经济是各国之间相互开放,实行国际分工,相互依存。同样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发展也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就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引导,进行国内调节和国际协调。政府应该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政府对纺织品服装业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以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业还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有些产品生产过剩、市场无序竞争等现象,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纺织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保政策等,调整和优化纺织业产业结构,规范竞争秩序,限制、淘汰一些技术落后的纺织产品和企业,鼓励一些有前途、有市场需求的产品和企业的发展,科学合理地保障纺织业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秩序。
而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纺织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使行业组织成为真正的社会法人组织;积极推动纺织产品技术、环保、卫生、安全等标准的提高;同时要努力促进纺织企业生产技术含量高、低消耗、无污染、高附加值产品,保证纺织行业健康、长远发展:或许此为其最为贴切的作用定位。
那么,企业该如何“强身”呢?首先是“改变产品结构,迅速提高纺织企业开发研究能力。”入世前我国纺织产品结构特点是低层次、趋同化,从而形成了高档产品市场空白,中低档产品市场“挤压”的局面。因此产品技术开发是保证企业生命力的决定因素,也是纺织企业发展中高档产品的必然选择。
其次,努力实现清洁生产,推动纺织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对传统生产进行改造,减少环境污染,尽快实现清洁生产。这样也可以避免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进口限制。因为采取绿色生产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纺织生产企业也是其中的一员,遵循游戏法则是上策。
透析游戏规则构建预警机制
“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规则来避免纺织业免受产业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首选保护之策。WTO对于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为没有干预权,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充分运用WTO无权干预行业组织的法律和政策空挡,以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标准为手段,对欲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或同行业商品进行审核和管理。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资料显示:我们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有效维护了国内产业安全。针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倾销行为,在化工、钢铁、轻工、纺织、通讯等重要行业,发起了28起反倾销案件(包括1起复审案件)。目前已公告终裁18起,无损害裁定2起,申请人撤诉1起,还有7起在调查中。反倾销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我们必须面对后配额时代纺织品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摩擦的复杂性、艰巨性。我们必须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
手段一:贸易救济措施
政府的主管部门和有关的纺织行业协会要大力宣传和普及贸易救济措施法律知识,提高纺织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指导纺织企业因为外国相关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产业损害时,要主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和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要建立贸易救济措施法律援助机制,为受到损害的企业申请贸易救济措施提供保证。
手段二:建立应对争端和反倾销预警机制
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在国外市场遭到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外交涉功能,维护国家和纺织业的利益;纺织行业组织协会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援助、提供咨询和指导的功能:同时,涉案企业要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积极应诉,建立反倾销预警系统。
而现有环境下,该怎样建立预警系统?
后配额时代,主要贸易国家将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实行新保护主义。这包括利用原产地原则、绿色壁垒、反倾销、技术卫生标准等等来实行歧视性贸易限制。
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成熟的世贸组织成员的政府,对待贸易摩擦的一个长远战略应该是建立并完善 两个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今后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是世贸组织所推行的贸易自由化和自由企业制度。因此,人世后我国政府要改变以前我们的纺织品服装在进出口贸易遭受到国外冲击和遏制后,只会简单采取直接限制进口的做法,要建立健全以上的两个机制。
政府层面,主要任务有:负责拟定并建立纺织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监控与分析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异常情况对国内纺织服装业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定期编写纺织行业产业预警报告,及时跟踪、分析纺织行业的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同时指导地方和行业开展纺织业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开展。
WTO主要处理和协调各成员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造成的贸易矛盾和摩擦,但是对于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为,WTO没有干预的权力。因此,我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应该充分运用WTO无权干预行业组织这个法律和政策上的空档,以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標准为手段,对欲进入国内市场的外国商品或同行业商品进行审核和管理。事实上,通过有效的保护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纺织行业原有比较优势。
然而,在摩擦处理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纺织行业的预警意识相当不足。建立以纺织工业协会和企业等为主体的应对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新机制,是重要课题。重视国外新近对我国纺织品进行的特殊保障措施的立法,“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有效措施;规范出口秩序,做好对外交涉和应诉的准备工作。
纺织协会组织层面,主要任务有: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纺织行业的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实施方案;确定重点监测产品目录和相应的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企业;对行业内主要产品的进出口动态、价格变化、需求以及产业运行效益情况进行跟踪;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专家的指导作用及科学的指标和模型分析方法,提高预警监测的质量。特别是上下游产业之间、行业协会与进出口商会之间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共同应对贸易摩擦,维护纺织行业的长远利益。
而作为贸易中微观主体的纺织企业,除了充分发挥政府和纺织行业协会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外,企业更应注重防范和化解纺织品贸易中的摩擦,对敏感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控制好数量和价格,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
“培养纺织企业人才是当务之急。”美国目前拥有反倾销专业人员2000名;而我国只有20名,仅为美国的1%。欧盟的反倾销调查官员有200人,其中100人负责倾销调查,100人负责损害调查;而我国从事反倾销调查的人员连欧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国内企业中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员可谓相当之匮乏。因此企业培养经济、法律和外语方面人才,为防止和化解纺织品贸易中出现的摩擦提供人才资源支持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