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意兼得,一直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得意”不应只是阅读教学的任务,“得言”也不能由习作教学专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无需赘言。为此,老师们很多时候都会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随文练笔,以此实现“言”与“意”的有机融合。
一、有效的随文练笔要尊重文本
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在教材中接触到的文体就越来越丰富。虽然我们不主张把系统的文体知识传授给小学生,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必须关注文体的特点,因为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品味出语言的精妙。笔者在第一次执教《最后一头战象》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课文对战象嘎羧的描写来揣摩它的内心,体会它的灵性,就安排了一个随文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根据文中嘎羧在打洛江畔,面对朝阳吼叫、凭吊昔日的战场的情景来想象它的内心,以一种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写。同学们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想象的内容都比较雷同,几乎都是嘎羧在“告诉”战友们,自己没有忘记它们,没有忘记曾经浴血奋战的场面。这样的结果与笔者预期的有较大落差。后来在听课专家的帮助下,反思自己的设计,发现在设计这一随文练笔时,忽略了文本的特点。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是通过描写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结合环境描写等来表现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前的这个练笔环节,我把它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内容补白,就是没有关注到动物小说的文体特点。后来,在第二次执教的时候,我把这个随文练笔改为:嘎羧回到战场,除了凝望江水、大声吼叫之外,它还会做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并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这个改动,同学们的个性、想象力得到了激发,有的写到了嘎羧沿着江畔漫步,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沙子,似乎在寻找些什么;有的写嘎羧在那块龟形的礁石前跪了下来,似乎在感谢礁石曾经的救命之恩;有的写嘎羧站在江滩上,用前腿一直轻轻地踏地。这一次想象的内容明显丰富多了,描写也更细腻了,有不少的同学还自觉地运用上了环境描写,在同学们的笔下,嘎羧的形象更高大,更鲜明了。
二、有效的随文练笔应以感悟文本语言表达规律为基础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有不少还是名家名篇,这对于正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同学们来说,是最佳的学习范例。所以,语文老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学习准确、规范、有个性地表达。
如:前文化部长梁衡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情理并重的散文,文章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使得对居里夫人的描写非常富有画面感。因此,在初步地小结了文章的写作特点之后,笔者让学生仿照文章的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先要对人物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描写,然后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来进行细致的描写,最后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评价。这跟以往单纯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一个人的要求更高了,也更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有效的随文练笔应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庭上,李大钊对家人的“瞅”的用意,笔者让学生比较“瞅”和“望”的不同,学生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发现“瞅”含有一种瞧不起的意味。于是,再让学生说说李大钊瞧不起谁,他的眼神中包含着什么。经此点拨,学生顿时明白了,说李大钊的眼神中有提醒与批评。我马上要求学生把他们体会到的写一写。有的写道:“你们不要闹了,真没出息!怎么能在这些匪徒面前示弱呢?不要再哭了,我不是好好的吗?要让他们都知道我们可不是一遇到困难就会屈服、退缩的!擦干眼泪吧!”有的说:“不可以在这些魔鬼面前显示自己的脆弱!不可以哭,不要吵闹,现在你要知道父亲的工作是正确的就可以了!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光荣才对!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除了那些背叛祖国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勇敢的战士。不可以向敌人低头落泪,一定要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记住,你们是我李大钊的亲人!”……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了解、评价更深刻、更全面了:作为父亲、丈夫,李大钊关心自己的家人,对儿女寄予期望,作为革命者,当他意识到革命事业到了紧要关头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为“大家”牺牲了“小家”。
责任编辑
一、有效的随文练笔要尊重文本
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在教材中接触到的文体就越来越丰富。虽然我们不主张把系统的文体知识传授给小学生,但是,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必须关注文体的特点,因为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感受文本的丰富内涵,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品味出语言的精妙。笔者在第一次执教《最后一头战象》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课文对战象嘎羧的描写来揣摩它的内心,体会它的灵性,就安排了一个随文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根据文中嘎羧在打洛江畔,面对朝阳吼叫、凭吊昔日的战场的情景来想象它的内心,以一种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写。同学们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想象的内容都比较雷同,几乎都是嘎羧在“告诉”战友们,自己没有忘记它们,没有忘记曾经浴血奋战的场面。这样的结果与笔者预期的有较大落差。后来在听课专家的帮助下,反思自己的设计,发现在设计这一随文练笔时,忽略了文本的特点。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是通过描写动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结合环境描写等来表现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前的这个练笔环节,我把它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内容补白,就是没有关注到动物小说的文体特点。后来,在第二次执教的时候,我把这个随文练笔改为:嘎羧回到战场,除了凝望江水、大声吼叫之外,它还会做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并把想到的内容写出来。这个改动,同学们的个性、想象力得到了激发,有的写到了嘎羧沿着江畔漫步,边走边用鼻子嗅着沙子,似乎在寻找些什么;有的写嘎羧在那块龟形的礁石前跪了下来,似乎在感谢礁石曾经的救命之恩;有的写嘎羧站在江滩上,用前腿一直轻轻地踏地。这一次想象的内容明显丰富多了,描写也更细腻了,有不少的同学还自觉地运用上了环境描写,在同学们的笔下,嘎羧的形象更高大,更鲜明了。
二、有效的随文练笔应以感悟文本语言表达规律为基础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有不少还是名家名篇,这对于正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同学们来说,是最佳的学习范例。所以,语文老师要有责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写作特点,学习准确、规范、有个性地表达。
如:前文化部长梁衡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情理并重的散文,文章以“形”字开头,“理”字结尾,中间以“事”为主体,绘形有神,传情有致,析理入微,使得对居里夫人的描写非常富有画面感。因此,在初步地小结了文章的写作特点之后,笔者让学生仿照文章的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先要对人物进行一个概括性的描写,然后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来进行细致的描写,最后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评价。这跟以往单纯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一个人的要求更高了,也更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有效的随文练笔应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法庭上,李大钊对家人的“瞅”的用意,笔者让学生比较“瞅”和“望”的不同,学生在查字典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发现“瞅”含有一种瞧不起的意味。于是,再让学生说说李大钊瞧不起谁,他的眼神中包含着什么。经此点拨,学生顿时明白了,说李大钊的眼神中有提醒与批评。我马上要求学生把他们体会到的写一写。有的写道:“你们不要闹了,真没出息!怎么能在这些匪徒面前示弱呢?不要再哭了,我不是好好的吗?要让他们都知道我们可不是一遇到困难就会屈服、退缩的!擦干眼泪吧!”有的说:“不可以在这些魔鬼面前显示自己的脆弱!不可以哭,不要吵闹,现在你要知道父亲的工作是正确的就可以了!我们应该为自己感到光荣才对!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除了那些背叛祖国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勇敢的战士。不可以向敌人低头落泪,一定要做一个勇敢的中国人!记住,你们是我李大钊的亲人!”……学生对李大钊同志的了解、评价更深刻、更全面了:作为父亲、丈夫,李大钊关心自己的家人,对儿女寄予期望,作为革命者,当他意识到革命事业到了紧要关头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为“大家”牺牲了“小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