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组合作模式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都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已成为初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研究的课题,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化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初中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造合作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都是由老师讲解,学生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这一教学方法虽然有其优点,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营造一种合作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产生兴趣,并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图像处理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用相关的软件裁剪图像,以及自由转换等方式。课堂前老师可以先创设情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用多媒体呈现两幅图,让学生找出差异。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一组能先找到答案。对于这类竞争型任务,学生会有很大的兴趣和动力,会全神贯注地投入。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索,很快就能发现图片的不同之处,最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发现。团队合作找出差异后,老师就会在屏幕上演示,如何操作使画面不同的地方变得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软件的各种功能,如缩小、放大、叠加、擦除等。老师边示范边教,学生自然沉浸其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分工合作,强化自主意识
  分组方式的实施不能盲目地进行,在分组时,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化的原则,每组约4人为宜。进行分组时,不仅要考虑到组中男女的比例、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保证组与组是同一条水平线,保证组间的公平竞争。为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性,团队内部可以不设组长,每个成员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以上述方式来组织团队结构,遵循团队内部异质的原则,可以保证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而团队之间同质化可以使团队的能力和水平相差无几,只有这样才能使团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例如, PPT相关知识的教学,老师在讲解完软件的功能和实际应用方法后,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做一篇主题性的 PPT。如介绍你喜欢的风景等等。其中,组员可以分工合作,比如有的组员先策划主题,有的组员先写文案,有的组员先找图片,而有的组员则需要把文案和图片结合到软件中,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 PPT,最后还可以让组员在课堂上介绍和操作。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明确各自的任务后,成员就可以把他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找实际操作中,进而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由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成员都是独立完成任务、独立思考、独立寻找答案、独立操作,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创新合作,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初中信息技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采取分组合作、集中讲解、综合运用等方式创新合作方式,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吸引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教授搜索引擎相关知识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搜索引擎知识的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把某一主题作为小组比赛的内容,即利用不同的网络搜索引擎,对相同的内容进行搜索,如利用搜索引擎搜索世界濒危物种白头叶猴的数量。以此方式对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深入挖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学们学习如何在完成任务的最快时间里使用搜索引擎。在这一创新模式下,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找最合理的教学方法,更好地理解学生,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认知水平和小组能力,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到真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合作方式的创新,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逐步掌握合作技能,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动,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在未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积极推广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贾秀清.合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02)
  [2]郭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7)
其他文献
摘要:“趣”指的是教師通过打造充满童趣、智趣的灵动课堂,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法”指的是通过多种适合学生学情的方法,推进语文学习的课程。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识字则是整个学习生活的基础,俗话说只有根深才能叶茂,由学习发展的要求,决定了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从学生的思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旧的教学理念已经过时,有必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来实施教学。体验式教学具有体验性的特点,符合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感知和体验,促进学生的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  大部分初中物理以形成性知識为主,但在传统的
期刊
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渗透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否具有良好的劳动素质决定着学小学生未来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的创造能力和贡献。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强调要培养小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意识和劳动素质,毫无疑问,在当
期刊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既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保证。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教学课题,小学数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道理,不仅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策略  数学是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它的知识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
期刊
摘要: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知识积累不够,他们基础比较差,有的学生甚至连许多常见字都不认识,更别谈赏析。通过在课堂上的摸索和探究,通过多年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我觉得与其多给他们讲解,还不如一步一步引导他们通过读来走进文章,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文章。我总结出了文言文教学“五步法”。  关键词:文言文;自读;品味  一、问题的提出  (一)初中文言文学习相对小学文言文学习内
期刊
摘要:面向小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需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深度渗透,多诉求指向合一依据。即在自我理论和借他理论的指导下,构筑多元和愉悦的心理认同情境。立足不易于识别安全隐患和语文课程中的安全教育元素,深化语文课程与安全教育知识的统一,做好安全心理认同在现实场景中的延伸。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安全教育  引言:  课程整合教育语境下,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和成才过程中的面临的风险和问题,生成教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需要学习的内在知识,是推动我们国家发展的内内驱力。将其渗透于幼儿教育中,可以促进其内在文化素养,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加强日常训练尤为重要。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留下的每一份资源都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思想和审美价值。本论文对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运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园教育;应用  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和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儿童
期刊
摘要:在特殊教育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投入相比于普通学校更多的精力。特殊学校的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会比其他学生更具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给予鼓励,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良好的情感教育,让特殊学校的孩子都能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从而更主动的进行教育课程的学习,它对教学和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教学;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体现。针对学生的特点,学校、教师、家长有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初中学生受到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部分家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完善,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给我们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心理健康;家校共育  现代初中学生属于跨时代的一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会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但是他们不能在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学课程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求解,因此,学生在数学课上表现得并不活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逐渐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应用生活中的例子,是一种降低小学生数学困难的有效方法,为此更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生活情境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时代向更高层次的转变,更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