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不想结婚。”
“从没结过婚的女人是成功人士,从没结过婚的男人则是失败者,”一位女权主义者如是说。在2006年,大洋洲的女性们大多对这句话嗤之以鼻。这一年澳大利亚人口统计数据显示,30岁左右的女性比同龄男性多5%以上。在新西兰,15岁至39岁年龄组的女性比男性多10%以上;在20岁至45岁年龄组里,女性比男性大约多3.5万人,对于人口总数只有400多万的国家,这可不是小差别。
这个消息发布的时候,职业女性林恩·汉娜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片,她已经年过30了,却没结婚,在这个国家,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单身女性,她们身体健康,社交正常,以林恩为例,她还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在多年以前,这个性格开朗的女人曾经订婚,男方比她大两岁。但后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成功地逃脱了”。她不是不想结婚,她觉得这里的男人还多,她想好好享受自由。她喜欢这样洒脱的生活,没有孩子,没有抵押贷款,也没有遗憾。
而在她对面的电视里,社会学家正在滔滔不绝地说,未来20年内,独身将成为澳大利亚成年人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孤家寡人”式的家庭会从数量上逐渐超过传统家庭。
在那一年,澳大利亚的地产商和抵押贷款中介证实了类似状况,在这个国家,23%女性购房者保持独身。——当然,并非所有的独身女性是“为独身而独身”。一项调查发现,只有4%的独身女性意在终身不婚,剩下的96%都希望自己今后会结婚。
“我想结婚了……”
5年过去,2011年刚到的时候,老姑娘林恩有些烦了,尽管她有整洁的厨房,但是她不喜欢一个人吃饭;尽管从她的阳台可以望见海景,但她希望有另一个人和她一起吹着风。
但等她着急的时候,她发现同龄的姑娘们也开始着急了:34岁成为一个转折点,此时“男人荒”开始明显出现,女人反而比男人多出5%,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越是这样,越多的女人都从单身主义的阵营里叛逃了,成为了整天感叹“我想结婚了……”的老姑娘。
而在历史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男性原本比女性多5%左右,但由于男人们往往要承担外出猎物、养家糊口等义务,因此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而在现代社会,尽管男人们不再狩猎,但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他们走出了国门,涌向了机会更多的欧美国家,在他们眼里,大洋洲的祖国显然太过安逸——海外劳动力市场深深吸引了他们,很多人到了20岁就走向世界:目前在海外生活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大约有100万,其中以男人居多。男人到英国、美国、阿联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财富以及另一半,只留下一颗颗孤独的女人心。
澳大利亚著名人口学家伯纳德·索尔特认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经历“大洋洲男人荒”。 澳、新两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我要结婚!”
林恩知道遥远的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叫做“上山下乡”的运动,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命运。而现在,她自己的祖国也有人开始尝试“上山下乡”,那些害怕孤独一生的姑娘们开始把目光扫向了矿区和农场:那些地方的人去海外寻梦的相对较少,而许多姑娘却都离开乡下到城市工作或受教育,留下了大批的年轻、健康、淳朴、内敛的男性守在家乡……
于是商人迅速发现了机会,立即开始行动。林恩上网的时候,立即被同样待字闺中的朋友告知:在新南威尔士州,已经成立了单身俱乐部,专门将林恩这样的城市女性介绍给乡村男子,这个俱乐部的名字叫做“谢天谢地,他是个庄稼汉”。在这个俱乐部的公告牌上,战绩辉煌:他们曾把60位悉尼的姑娘介绍到乡镇里相亲。与此同时,位于昆士兰州的山里,伊莎斯镇的镇长先生正在呼吁城市里的姑娘嫁到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来,以平衡性别的差异。
而在人口基数更小的新西兰,这些大龄女青年几乎无法“内部消化”。于是在英国的电视里,新西兰国家旅游局正在大力宣传着他们的国家,就在人们以为又会看见迷人的风光、独特的毛利人或者奇怪的动物时,镜头上却是数量庞大的单身美女——“新西兰的男人都闲逛去了,英国单身男人抓紧时间去新西兰,机会多多。”
而林恩已经没有时间旅游,她今年下半年的最大心愿是,抓紧时间结婚,早日脱掉“剩斗士”的盔甲。
“从没结过婚的女人是成功人士,从没结过婚的男人则是失败者,”一位女权主义者如是说。在2006年,大洋洲的女性们大多对这句话嗤之以鼻。这一年澳大利亚人口统计数据显示,30岁左右的女性比同龄男性多5%以上。在新西兰,15岁至39岁年龄组的女性比男性多10%以上;在20岁至45岁年龄组里,女性比男性大约多3.5万人,对于人口总数只有400多万的国家,这可不是小差别。
这个消息发布的时候,职业女性林恩·汉娜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薯片,她已经年过30了,却没结婚,在这个国家,有很多像她这样的单身女性,她们身体健康,社交正常,以林恩为例,她还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在多年以前,这个性格开朗的女人曾经订婚,男方比她大两岁。但后来,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成功地逃脱了”。她不是不想结婚,她觉得这里的男人还多,她想好好享受自由。她喜欢这样洒脱的生活,没有孩子,没有抵押贷款,也没有遗憾。
而在她对面的电视里,社会学家正在滔滔不绝地说,未来20年内,独身将成为澳大利亚成年人的一种主要生活方式,“孤家寡人”式的家庭会从数量上逐渐超过传统家庭。
在那一年,澳大利亚的地产商和抵押贷款中介证实了类似状况,在这个国家,23%女性购房者保持独身。——当然,并非所有的独身女性是“为独身而独身”。一项调查发现,只有4%的独身女性意在终身不婚,剩下的96%都希望自己今后会结婚。
“我想结婚了……”
5年过去,2011年刚到的时候,老姑娘林恩有些烦了,尽管她有整洁的厨房,但是她不喜欢一个人吃饭;尽管从她的阳台可以望见海景,但她希望有另一个人和她一起吹着风。
但等她着急的时候,她发现同龄的姑娘们也开始着急了:34岁成为一个转折点,此时“男人荒”开始明显出现,女人反而比男人多出5%,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愈发严重。越是这样,越多的女人都从单身主义的阵营里叛逃了,成为了整天感叹“我想结婚了……”的老姑娘。
而在历史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男性原本比女性多5%左右,但由于男人们往往要承担外出猎物、养家糊口等义务,因此面临着更多的风险。而在现代社会,尽管男人们不再狩猎,但随着全球化的大潮,他们走出了国门,涌向了机会更多的欧美国家,在他们眼里,大洋洲的祖国显然太过安逸——海外劳动力市场深深吸引了他们,很多人到了20岁就走向世界:目前在海外生活工作的澳大利亚人大约有100万,其中以男人居多。男人到英国、美国、阿联酋、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财富以及另一半,只留下一颗颗孤独的女人心。
澳大利亚著名人口学家伯纳德·索尔特认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经历“大洋洲男人荒”。 澳、新两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对婚姻、家庭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我要结婚!”
林恩知道遥远的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叫做“上山下乡”的运动,改变了许多年轻人的命运。而现在,她自己的祖国也有人开始尝试“上山下乡”,那些害怕孤独一生的姑娘们开始把目光扫向了矿区和农场:那些地方的人去海外寻梦的相对较少,而许多姑娘却都离开乡下到城市工作或受教育,留下了大批的年轻、健康、淳朴、内敛的男性守在家乡……
于是商人迅速发现了机会,立即开始行动。林恩上网的时候,立即被同样待字闺中的朋友告知:在新南威尔士州,已经成立了单身俱乐部,专门将林恩这样的城市女性介绍给乡村男子,这个俱乐部的名字叫做“谢天谢地,他是个庄稼汉”。在这个俱乐部的公告牌上,战绩辉煌:他们曾把60位悉尼的姑娘介绍到乡镇里相亲。与此同时,位于昆士兰州的山里,伊莎斯镇的镇长先生正在呼吁城市里的姑娘嫁到这个依山傍水的小镇来,以平衡性别的差异。
而在人口基数更小的新西兰,这些大龄女青年几乎无法“内部消化”。于是在英国的电视里,新西兰国家旅游局正在大力宣传着他们的国家,就在人们以为又会看见迷人的风光、独特的毛利人或者奇怪的动物时,镜头上却是数量庞大的单身美女——“新西兰的男人都闲逛去了,英国单身男人抓紧时间去新西兰,机会多多。”
而林恩已经没有时间旅游,她今年下半年的最大心愿是,抓紧时间结婚,早日脱掉“剩斗士”的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