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事业,因而也是一项创造未来的事业,更是一项追求理想的事业。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学生长远利益出发,不断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我们应该相信并努力向社会和家长证明,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构建自主评价的体系
1.学生自评。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自己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独立思考、判断,想想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自己进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
2.学生互评。开展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互评、全班互评,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集体的舆论,并内化对儿童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3.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用描述性的语言或是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有什么看法可以当面向老师提出,或可以向学习小组反馈,从而使教师进行反思及时调节教学行为。
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发展性学习评价
发展性学习评价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倡导多元评价方法,为数学学习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强调纠正“一卷定高低”的做法,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展情况的评价。
1.即时评价。即时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将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对优等学生的及时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相对后进的学生,应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及时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作业评价。平时的作业评价能比较系统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素质,应把学习态度和作业质量相结合,把学习和行为习惯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批、互批作业,发挥评价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作用。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附上鼓励性评语,如:“能一题多解,真了不起!”“有新意”“真会动脑”“有进步”“相信你能自己改正错题”。这样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学有所得。
3.成长记录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进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学习情况,增强学好教学的信心。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够放映学生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等方面的资料,记录情况要典型、客观、真实,体现诚信和各方参与验证的原则。如评议表、印象最深的体验和奖品、竞赛成绩等,记录袋中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请教师指导。
4.延迟评价。学生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应学会延迟评价,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目标,在测试中,如果学生测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鼓励学生重新订正,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后,教师写出了鼓励性的评语。这种“延迟评价”特别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育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拓宽评价空间
1.学校评价。在学校教育各类测评中,书面测评总是处在显要的地位。书面测评可以测量学习结果,还可以测量态度、习惯、适应性等。如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测试可通过以下几方面:(1)你通常在平静或愉快的心情下开始学习吗?(2)你是否每学期初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计划?(3)考试之前,你是否要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学校从这些内容进行判断测评,从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家庭评价。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请家长来校参观、听课等方式,调动家长参加评价孩子的积极性。如可设计“家长周评价反馈表”或“家长每月评价反馈表”,由家长每周或每月根据孩子本阶段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品行表现,有侧重地进行评价反馈。
3.社会评价。学校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和现形势的要求,形成社区评价网络,聘请来自公安、交通、环保、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校外辅导员,结合校外教育开展评价活动。评价内容广泛,涉及社会态度、科学态度、欣赏、社会性适应等。发挥社会评价的作用已成为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对学生个体来讲,“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全优”,方方面面都优秀,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因此在确定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实现,让评价魅力四射!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
一、构建自主评价的体系
1.学生自评。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对自己在学习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自己完成练习或回答一个问题后,独立思考、判断,想想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自己进行评价。让学生进行自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
2.学生互评。开展集体或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通过同桌互说、小组互评、全班互评,拓展自主评价的空间,促进人人参与,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集体的舆论,并内化对儿童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评价,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
3.师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用描述性的语言或是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表述,侧重于评价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有什么看法可以当面向老师提出,或可以向学习小组反馈,从而使教师进行反思及时调节教学行为。
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师生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发展性学习评价
发展性学习评价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倡导多元评价方法,为数学学习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强调纠正“一卷定高低”的做法,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发展情况的评价。
1.即时评价。即时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将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对优等学生的及时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引导他们勇于挑战教师,挑战书本,勇于超越自我。对相对后进的学生,应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加以表扬,及时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作业评价。平时的作业评价能比较系统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素质,应把学习态度和作业质量相结合,把学习和行为习惯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批、互批作业,发挥评价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作用。在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附上鼓励性评语,如:“能一题多解,真了不起!”“有新意”“真会动脑”“有进步”“相信你能自己改正错题”。这样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自信,学有所得。
3.成长记录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方式,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进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学习情况,增强学好教学的信心。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集能够放映学生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等方面的资料,记录情况要典型、客观、真实,体现诚信和各方参与验证的原则。如评议表、印象最深的体验和奖品、竞赛成绩等,记录袋中的材料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请教师指导。
4.延迟评价。学生在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应学会延迟评价,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目标,在测试中,如果学生测试成绩不理想,教师鼓励学生重新订正,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后,教师写出了鼓励性的评语。这种“延迟评价”特别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通过实施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育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拓宽评价空间
1.学校评价。在学校教育各类测评中,书面测评总是处在显要的地位。书面测评可以测量学习结果,还可以测量态度、习惯、适应性等。如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的测试可通过以下几方面:(1)你通常在平静或愉快的心情下开始学习吗?(2)你是否每学期初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计划?(3)考试之前,你是否要制订一个复习计划?……学校从这些内容进行判断测评,从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2.家庭评价。通过家访、举办家长座谈会、成立家长委员会,请家长来校参观、听课等方式,调动家长参加评价孩子的积极性。如可设计“家长周评价反馈表”或“家长每月评价反馈表”,由家长每周或每月根据孩子本阶段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品行表现,有侧重地进行评价反馈。
3.社会评价。学校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和现形势的要求,形成社区评价网络,聘请来自公安、交通、环保、新闻媒体等单位的校外辅导员,结合校外教育开展评价活动。评价内容广泛,涉及社会态度、科学态度、欣赏、社会性适应等。发挥社会评价的作用已成为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
对学生个体来讲,“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全优”,方方面面都优秀,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发展个性。因此在确定学生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人的强项而不是否定或忽视这些强项,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实现,让评价魅力四射!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