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777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凸显其多变性、复杂性、差异性、长期性的态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期性决定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因此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长效机制。一是领导机制。加强领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协作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应相互协作,以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三是反馈机制,建立各种信息反馈机制,通过信息的有效反馈,不断完善各项工作,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确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科学地探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内涵的钥匙,为确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提供了本质规定,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基础,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性、历史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本质属性,从而增强引领力和实效性。(一)既然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要关注现实的生活和现实的人。对此,邓小平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这样,理想纪律教育、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才会有效。" [2]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切身利益出发理解、关心、帮助和教育他们,并以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终极指归;(二)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找出其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发展变化的根源;(三)既然人的本质是实践的,而社会实践又是大学生接受教育、转变思想观念的基本途径,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四)既然人的本质是发展的,那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他们,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所谓接受(Reception)是"关于思想文化客体及主体相互关系的范畴","标志的是人们对以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接受活动,是大学生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对各种媒介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等信息加以反映与择取、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与践行的连续的、完整的认识过程。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完整的接受机制,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反映与择取:所谓反映是指接受主体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和发射整合机制将思想文化客体信息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的形象和观念。但是,反映是有选择性的,反映的过程也就是择取的过程。而所谓择取是指接受主体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依据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对进入认知领域的各种思想文化客体信息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从而确立其取舍态度的过程。
  (二)整合与内化:所谓整合是指行为主体对于经过反映和择取进入认知场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进行建构和重建的过程。而内化则是行为主体在建构和重建客体信息的过程中以社会实践需要为尺度进行检验并用以指导行为主体社会实践的主体意识的内心积淀过程。
  (三)外化与践行:所谓外化与践行是指行为主体将由内化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觉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当前学术界将这一过程分为相互关联而整体契合的三个阶段:一是行为主体将内化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信念转化为践行社会主流道德规范的行为动机;二是在行为动机制约下,行为主体依据自身知识结构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三是行为主体按照理性的行为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
  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只有重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行为主体的需要、情感及其强化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增强其实效性。第一,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这就要求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按照主体的需要来解释和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只有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优势需要、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主体的需要,才能及时扭转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期受多元化思潮影响而形成的不切实际的行为和动机。第二,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6]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努力创设教育情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培植健康理性的思想感情。一是以境育情,即有目的地选择和利用自然的或创设的环境因素,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陶冶;二是以情育情,即思想政治教育者以自身高尚的情操和关爱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感化;三是以艺育情,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第三,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的实践活动既是当代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外化和践行社会主义主流道德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实践愿望,形成监督评价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是确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严厉斥责那种"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克式的共产主义", [7]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8]马克思主义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看成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邓小平也强调,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必须重视物质利益原则,认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9]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是一致的。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机制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和组织的要求,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满足教育对象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激发教育对象形成积极的心理推动力,鼓励教育对象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和机理。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激励机制是一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动态激励模式:激励源(思想政治教育者)——激励原则——激励方式——奋进——绩效(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奋斗环境中,凭借自己的技能和能力,并通过个人的努力取得)——评价——公平的奖励——反馈——激励源。因此,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关注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现实需要,善于培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的自觉认同,形成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机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是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机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一再强调:"人始终是主体"[10],重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主体性是实践主体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发展要求组织和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基于自身的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能动地选择接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实现自我改造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以人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的说服机制。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运用理由充分的道理、话语通过信息符号的传递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并使之心服的实践过程和作用机理。古语云:"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中也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争论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坚持和运用说服机制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一)说服机制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重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唤起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体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体人格,提高了大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二)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坚持和运用说服机制适应了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发展和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创设了和谐、宽松和民主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144.
  [3]胡木贵.接受学导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1.
  [4]王建华.思想行为教育管理.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1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86.
  [6]列宁全集(第20卷):25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0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94.
  [9]邓小平文选(第2卷):14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30.
  [11]诸子集成(五).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75.
其他文献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起源于苏格拉底式问题式教学法,在19世纪70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首创并运用在法学教学中。近年来,该方法已广泛地运用于许多学科教学之中。案例教学的真谛在于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获得启迪,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之中,既是遵
期刊
一、前言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体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偏重于应用和实践,提倡学以致用,有较强的针对性。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选择与未来职业劳动所需的素质、体能等教学内容,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将从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构建一种能够全面、自由、充分而富于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研究性学习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
期刊
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走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迈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笔者在工作中所负责系科的团委工作,而共青团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组织学生活动,而学生干部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就是说学生干部是学生活动不可或缺,学生干部的成长伴随着学生活动,而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尤其是在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摆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人事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原则性强、敏感性强的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容易成为群众关心的焦点,尤其当大政策与小利益发生冲突矛盾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思想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不断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仅面临着国际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巨大压力,而且由于国内经济成份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思想变得更为活跃,尤其是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校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加强新时期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应当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上,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不断
期刊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义务教育研究中,学生作为义务教育受教的主体,拥有权衡义务教育质量优劣的发言权。学生对学校生活、教师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是我们在进行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此本研究拟从学生的视角对浙江省苍南县渔村义务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藉此个案深度描述我国渔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而提出办好能促进渔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义务教育的相关建议。  二、研究方法  苍南县渔村义务教育学校共有
期刊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提倡师生互动,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中职语文教师大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自己精心设计,饱含激情的讲述课文,学生却不予配合,在下面有窃窃私语的,有堂而皇之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看课外书的……教师的讲课情绪直线下降,不得不停下课来,或训斥学生,或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劝学生学习,但经过多次这样的过
期刊
一、快乐体育的概念  "快乐体育"思想产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最先诞生于日本与德国。在我国,这种思想产生于80年代。快乐体育中的"快乐",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失败后战胜主客观困难的超越感,人际关系和谐的温馨感,自主学习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以及运动时的愉悦感和运动后的轻松、舒适感等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二、健美操专项的学时分配  我校一、二年级健美操专项教学的教学总时数为1
期刊
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之事和教育之理的一门社会科学,要全面、透彻地阐明教育问题,就必须对教育的发生有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诚如列宁所说:要考察它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教育的起源究竟是怎样的?目前有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Charles Letourneau,18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