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新的观念、新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这一切大大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实际教学实践。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初中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薄弱,更需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育 当代教育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80
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阐述,而人性教育又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积极挖掘校本资源,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开设好“校本课”和“活动课”,使语文教育有新的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
一、当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材料少,知识面不足
有的学校不要说图书馆,连像模像样的图书室都没有,有些学校有图书室,但是里面的图书陈旧,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添置新书,且不对或很少对学生开放,只作为应付检查验收的摆设。有的学生自己也拥有几本名著,翻来覆去读也读厌了,有的同学竟然连一本像样的名著都没有,有的都是些漫画、网络小说等,由此可见,学生可读的书少,造成阅读之源的不充足,学生的“精神食粮”严重匮乏,有的初中生甚至连一本名著都没有读过,令人汗颜。
(二)课堂上教师理念落后
传统的语文课堂,很多语文教师以课本为中心,以讲读为中心,使语文课堂处于一种单调的封闭的状态,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有不少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于对课本的肢解分析中,用机械的习题代替对语言内涵的触摸感受,功利性的讲解使语文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鲜活的语言个性。有的课堂,老师滔滔不绝、大汗淋漓,而学生呢,奋笔疾书、身心疲惫。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必然导致老师辛辛苦苦授新课、学生认认真真走过场,糊里糊涂得结论的后果。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式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当然,有的语文老师上课,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自己不指导、不点拨、不归纳,还美其名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放羊式”的学习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提升当代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做好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爾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备好每一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设悬念,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朗读课文时,可以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表现欲;在讲解课文时,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小组意识和集体意识,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才能的一个平台。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使大多数学生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去主动求知,让整个课堂活力四射,这样就能既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极大的提高语文课的时效性。
(二)激发课堂活力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精心准备每天的课程,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设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认真兴奋地学好本节课。因此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全力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导语。
教师可尝试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自己分析文章、作文,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不落俗套的引入,不同凡响的话语,出人意料的设计,精巧制作的背景,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的学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让课堂“活”起来。
(三)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理念以改传统教学老师事先提出系列问题,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是要求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支离破碎的分散的,很少涉及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到文章中心上来,这就要求教师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去培养,教会学生怎么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课文新课标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合作交流,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小组内交流研讨,本小组内成员各自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班级内交流。这样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了,而是产生了求知欲望,有了探求这些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分析课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2]邓菊.精彩合作缤纷呈现——漫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名家名作,2018(03).
[3]杜发光.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教育革新,2008(10).
【关键词】语文教育 当代教育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80
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阐述,而人性教育又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学中,积极挖掘校本资源,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开设好“校本课”和“活动课”,使语文教育有新的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一点一滴的成长。
一、当代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材料少,知识面不足
有的学校不要说图书馆,连像模像样的图书室都没有,有些学校有图书室,但是里面的图书陈旧,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添置新书,且不对或很少对学生开放,只作为应付检查验收的摆设。有的学生自己也拥有几本名著,翻来覆去读也读厌了,有的同学竟然连一本像样的名著都没有,有的都是些漫画、网络小说等,由此可见,学生可读的书少,造成阅读之源的不充足,学生的“精神食粮”严重匮乏,有的初中生甚至连一本名著都没有读过,令人汗颜。
(二)课堂上教师理念落后
传统的语文课堂,很多语文教师以课本为中心,以讲读为中心,使语文课堂处于一种单调的封闭的状态,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制约,有不少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于对课本的肢解分析中,用机械的习题代替对语言内涵的触摸感受,功利性的讲解使语文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鲜活的语言个性。有的课堂,老师滔滔不绝、大汗淋漓,而学生呢,奋笔疾书、身心疲惫。这样的语文教学过程必然导致老师辛辛苦苦授新课、学生认认真真走过场,糊里糊涂得结论的后果。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式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丧失。当然,有的语文老师上课,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自己不指导、不点拨、不归纳,还美其名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放羊式”的学习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提升当代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及做好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爾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备好每一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设悬念,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朗读课文时,可以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表现欲;在讲解课文时,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探究,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小组意识和集体意识,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才能的一个平台。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使大多数学生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去主动求知,让整个课堂活力四射,这样就能既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极大的提高语文课的时效性。
(二)激发课堂活力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精心准备每天的课程,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设趣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认真兴奋地学好本节课。因此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全力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导语。
教师可尝试经常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自己分析文章、作文,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老师不落俗套的引入,不同凡响的话语,出人意料的设计,精巧制作的背景,都会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的学生创新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采取相应措施让课堂“活”起来。
(三)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理念以改传统教学老师事先提出系列问题,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而是要求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支离破碎的分散的,很少涉及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到文章中心上来,这就要求教师一步一步地耐心地去培养,教会学生怎么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课文新课标中指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合作交流,在学生发现问题后,小组内交流研讨,本小组内成员各自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班级内交流。这样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了,而是产生了求知欲望,有了探求这些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要传授给学生分析课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姜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2]邓菊.精彩合作缤纷呈现——漫谈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名家名作,2018(03).
[3]杜发光.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教育革新,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