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日语综合技能实训”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东野圭吾堪称日本推理小说天王,在其众多推理小说中,最具代表性且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作品《白夜行》。《白夜行》这部小说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将爱情与推理完美结合,反映出日本社会进程中个人的生存处境和充满矛盾的日本社会现实,以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卓越的叙事手法、对日本社会进程的全景式的展现,完成了精妙且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具有浓烈的“东野圭吾”式魅力。
关键词:东野圭吾;白夜行;推理小说;魅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一、东野圭吾和《白夜行》
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生于1958年2月4日,于1981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学习与文学毫无关联的电气工学专业,毕业后最初从事电子生产行业。但自高中读了第一部推理小说后,就对推理小说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从此他就再未放弃过创作推理小说。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70余本著作。1983年东野圭吾第一次应征江户川乱步奖,1985年,27岁的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并开始走上职业作家道路,他以扎实的文字功底从最不合理的地方写出最合理的故事见长。东野圭吾2006年凭借《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六届推理小说大奖,2009年就任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白夜行》是东野圭吾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创作的一部社会派推理小说。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时间跨度为19年的爱情故事。以二十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变革时期为故事背景,以1973年在大阪的一栋废楼内发现的一具男尸为起因,讲述了被害人的儿子桐原亮司(以下称亮司)和嫌疑人的女儿西本雪穗(以下称雪穗)两位主人公的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长大后,一个游走在社会最底层,一个跻身于上流社会,与此同时,他們身边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地离奇死去。直到十九年后,在警察的重重追踪之下,案情才有了眉目,证据开始指向亮司和雪穗,为了保护雪穗平静优越的生活,亮司用自杀结束了这一切。该书可谓是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其笔下“最绝望的念想”与“最悲恸的守望”。本论以东野圭吾代表作《白夜行》为例,对其小说的三个方面的魅力展开探讨。
二、《白夜行》所体现的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魅力
《白夜行》,是在东野圭吾艺术风格逐步走向稳定、创作手法不断成熟的条件下所诞生的作品,书中,作者用最为擅长的侦探推理的写法,讲述了一段凄美绝望而又掺杂着爱情、人性、社会等多重主题交织的故事,以其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卓越的创作手法和对日本社会进程全景式的呈现,为读者展现了东野圭吾小说的独特魅力。
1、结构之魅力——布局精妙绝伦、情节层层相扣
之所以说《白夜行》在结构布局上超越了推理小说的传统的框架,不仅因为这是用推理小说的写作方式叙述爱情,还因为作者使用了,在主线之外埋下诸多各自独立却又与主线密不可分的支线——这样的方式来对故事本身展开叙述,在主要人物之外不断引入新的人物和事件、案情,展现了结构布局精妙绝伦之魅力。作者用一种常人根本不会用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来叙述故事,情节在层层推进之中,读者根据作者的叙述,被引导着、进行思考,不到最后一刻根本无从知晓案情的真相,在结尾处才令读者恍然大悟,这是推理小说最大的魅力,也是《白夜行》这部小说拿捏得最到位的一点。故事中,亮司和雪穗没有交谈,也不存在任何明面上的交往和关联,读者根本无从怀疑他们之间的牵连,这是因为亮司一直在暗中保护着雪穗的平静的生活,不让她受到一丝的打扰和伤害。雪穗则在背后谋划着下一步要除掉谁,亮司无疑成为了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执行者。只看故事梗概大概无法领略这部小说的魅力,但是作者在平静洗练的叙述下,构建了极富条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将一个缜密的、智慧的、滴水不漏而又环环相扣的系列谋杀案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令读者读来颇有一种一气呵成的快感和为小说主人公绝望的“只希望能手牵手在阳光下散步”的爱情的扼腕叹息。反映社会现实的推理小说在日本文坛可以说是不可胜数,但是许多故事的主题虽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却在故事的叙述上平淡无力,无法承担起表现主题的任务。《白夜行》则不同,其以一种曲折的叙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人的异化等非常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的主题,且在叙事上不落窠臼,这正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正是他小说的魅力所在。
2、创作手法之魅力——意向匹配主题、人物形象丰满
《白夜行》在创作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这一故事的题目上、体现在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上,还体现在叙事的视角上。“白夜”指的是没有太阳却依然有光亮的夜晚,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亮司和雪穗在童年时便经历了人世间的苦楚,即使在日后两人的生活看起来还算不错,但是也无法摆脱过去的事所造成的阴影。以“白夜”作为全文最核心的意向,正好昭示了小说的主题,寻常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在小说主人公身上变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渴望,令人感叹。
人物刻画并不是推理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白夜行》中,东野圭吾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已渐入佳境,小说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善恶交织,正是人性复杂最直接的体现——亮司和雪穗是不幸的,但是为了结束这种不幸,他们作了恶,并且为了掩饰他们的恶和追求自己想要的“善”,他们只有不断继续作恶以掩埋此前的恶。由此,进入了一种伦理和法律展开角力的道德怪圈之内,读者最初读到童年经历时往往非常同情两人的遭遇,但是在两人继续作恶杀死更多的人之后,读者便产生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而两人之间介乎于利用和相依为命之间的爱情和羁绊亦令人动容,亮司为了雪穗背负了最丑陋的罪行,雪穗为了掩饰亮司的罪行推迟了母亲遇害现场曝光的时间,小说最末那句“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她的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她一次都没有回头。”又引发了关于两人之间的感情到底是爱情还只是纯粹的利用关系的极大争议。但小说中,比如雪穗给亮司做的绣着RK(Ryouji Kirihara 桐原亮司)的袋子,雪穗给她开的店起名叫R
摘 要:东野圭吾堪称日本推理小说天王,在其众多推理小说中,最具代表性且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作品《白夜行》。《白夜行》这部小说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并将爱情与推理完美结合,反映出日本社会进程中个人的生存处境和充满矛盾的日本社会现实,以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卓越的叙事手法、对日本社会进程的全景式的展现,完成了精妙且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具有浓烈的“东野圭吾”式魅力。
关键词:东野圭吾;白夜行;推理小说;魅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一、东野圭吾和《白夜行》
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作家,生于1958年2月4日,于1981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学习与文学毫无关联的电气工学专业,毕业后最初从事电子生产行业。但自高中读了第一部推理小说后,就对推理小说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从此他就再未放弃过创作推理小说。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70余本著作。1983年东野圭吾第一次应征江户川乱步奖,1985年,27岁的东野圭吾凭借《放学后》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并开始走上职业作家道路,他以扎实的文字功底从最不合理的地方写出最合理的故事见长。东野圭吾2006年凭借《嫌疑犯X的献身》获得第134届直木奖、第六届推理小说大奖,2009年就任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白夜行》是东野圭吾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创作的一部社会派推理小说。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时间跨度为19年的爱情故事。以二十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变革时期为故事背景,以1973年在大阪的一栋废楼内发现的一具男尸为起因,讲述了被害人的儿子桐原亮司(以下称亮司)和嫌疑人的女儿西本雪穗(以下称雪穗)两位主人公的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长大后,一个游走在社会最底层,一个跻身于上流社会,与此同时,他們身边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地离奇死去。直到十九年后,在警察的重重追踪之下,案情才有了眉目,证据开始指向亮司和雪穗,为了保护雪穗平静优越的生活,亮司用自杀结束了这一切。该书可谓是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其笔下“最绝望的念想”与“最悲恸的守望”。本论以东野圭吾代表作《白夜行》为例,对其小说的三个方面的魅力展开探讨。
二、《白夜行》所体现的东野圭吾推理小说的魅力
《白夜行》,是在东野圭吾艺术风格逐步走向稳定、创作手法不断成熟的条件下所诞生的作品,书中,作者用最为擅长的侦探推理的写法,讲述了一段凄美绝望而又掺杂着爱情、人性、社会等多重主题交织的故事,以其精妙绝伦的结构布局、卓越的创作手法和对日本社会进程全景式的呈现,为读者展现了东野圭吾小说的独特魅力。
1、结构之魅力——布局精妙绝伦、情节层层相扣
之所以说《白夜行》在结构布局上超越了推理小说的传统的框架,不仅因为这是用推理小说的写作方式叙述爱情,还因为作者使用了,在主线之外埋下诸多各自独立却又与主线密不可分的支线——这样的方式来对故事本身展开叙述,在主要人物之外不断引入新的人物和事件、案情,展现了结构布局精妙绝伦之魅力。作者用一种常人根本不会用的思维方式反其道而行之来叙述故事,情节在层层推进之中,读者根据作者的叙述,被引导着、进行思考,不到最后一刻根本无从知晓案情的真相,在结尾处才令读者恍然大悟,这是推理小说最大的魅力,也是《白夜行》这部小说拿捏得最到位的一点。故事中,亮司和雪穗没有交谈,也不存在任何明面上的交往和关联,读者根本无从怀疑他们之间的牵连,这是因为亮司一直在暗中保护着雪穗的平静的生活,不让她受到一丝的打扰和伤害。雪穗则在背后谋划着下一步要除掉谁,亮司无疑成为了最忠实、最值得信赖的执行者。只看故事梗概大概无法领略这部小说的魅力,但是作者在平静洗练的叙述下,构建了极富条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将一个缜密的、智慧的、滴水不漏而又环环相扣的系列谋杀案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令读者读来颇有一种一气呵成的快感和为小说主人公绝望的“只希望能手牵手在阳光下散步”的爱情的扼腕叹息。反映社会现实的推理小说在日本文坛可以说是不可胜数,但是许多故事的主题虽然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却在故事的叙述上平淡无力,无法承担起表现主题的任务。《白夜行》则不同,其以一种曲折的叙述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人的异化等非常具有深度和现实意义的主题,且在叙事上不落窠臼,这正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的一大特点,也正是他小说的魅力所在。
2、创作手法之魅力——意向匹配主题、人物形象丰满
《白夜行》在创作手法上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这一故事的题目上、体现在对人物的描写刻画上,还体现在叙事的视角上。“白夜”指的是没有太阳却依然有光亮的夜晚,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亮司和雪穗在童年时便经历了人世间的苦楚,即使在日后两人的生活看起来还算不错,但是也无法摆脱过去的事所造成的阴影。以“白夜”作为全文最核心的意向,正好昭示了小说的主题,寻常人触手可及的幸福,在小说主人公身上变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渴望,令人感叹。
人物刻画并不是推理小说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白夜行》中,东野圭吾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已渐入佳境,小说主人公身上表现出的善恶交织,正是人性复杂最直接的体现——亮司和雪穗是不幸的,但是为了结束这种不幸,他们作了恶,并且为了掩饰他们的恶和追求自己想要的“善”,他们只有不断继续作恶以掩埋此前的恶。由此,进入了一种伦理和法律展开角力的道德怪圈之内,读者最初读到童年经历时往往非常同情两人的遭遇,但是在两人继续作恶杀死更多的人之后,读者便产生了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而两人之间介乎于利用和相依为命之间的爱情和羁绊亦令人动容,亮司为了雪穗背负了最丑陋的罪行,雪穗为了掩饰亮司的罪行推迟了母亲遇害现场曝光的时间,小说最末那句“只见雪穗正沿扶梯上楼,她的背影犹如白色的幽灵。她一次都没有回头。”又引发了关于两人之间的感情到底是爱情还只是纯粹的利用关系的极大争议。但小说中,比如雪穗给亮司做的绣着RK(Ryouji Kirihara 桐原亮司)的袋子,雪穗给她开的店起名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