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然而,在这表面“繁华”的背后,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有对道德教育认识上存在的偏差,道德教育方法相对滞后以及“知德”和“行德”的严重脱节等几方面的原因。如何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从事道德教育人员必须要面对的课题。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当下就不得不对道德教育进行范式转换,“松绑”道德教育范畴,更新道德教育方法,回归道德教育初衷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范式 转换
作者简介:张艳红,新疆警察学院思政部德育教研室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5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道德教育在这表面“繁荣”和“风光”的背后,却存在很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短时间内难以走出的困境,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收效甚微,还会让学校道德教育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因此,找到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原因,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影响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一)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这四个字都很难与“美好”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看到它都会和“枯燥”、“厌倦”、“乏味”甚至“紧箍咒”联系在一起。甚至对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也会被戴上“说教”、“刻板”、“教条”的帽子。到底我们长期的道德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为何让道德教育承受了它“不能承受之重”?我想这恐怕和我们长期形成的对道德教育的认识有一定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的概念被极度泛化,不仅包含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纪律教育,环境、人口、国防教育,甚至有学者将礼仪、军事训练、职业指导教育等等都纳入了道德教育的范畴,这就无形中将道德教育变成了一个“筐”,什么教育都可以往里装。问题是这些教育本身都是道德教育吗?是否都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及教育方法呢?所以,笔者认为这样所谓的“大德育”不仅缺乏科学的划分依据,也会影响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它负重累累,裹足难行。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相对滞后
道德教育作为各个学校的必修课程和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学生参与课程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会出现很多“左耳听,右耳出”的现象。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使得很多教师无形中将自己置于道德的至高点,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进行“布道”。我们知道道德它不同于法律,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选择,如果教师将道德像法律一样给学生进行宣讲,那结果一定会遭来学生的不满和反感,甚至会有“思想强奸”的嫌疑。
(三)“知德”和“行德”的严重脱节
“道德教育在任何时代其最终目的都是个体行为的变化” ,如若不然,那我们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落脚点也就形同虚设了。然而,我们当今道德教育的开展很多都走向了知识性的“知性德育”。“以道德知识传授为特征的知性德育强调的是按照道德知识和规范的逻辑体系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至于这些道德知识能否转化为行为则不在既定任务之内实际上,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语)”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都是这种“知德”的教育,因此就会导致很多“知德”和“行德”严重脱节的行为后果,道德失范行为也屡见不鲜,这也使得我们如今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二、道德教育的范式转换
(一)“松绑”道德教育范畴
道德教育和学校的其他课程教育一样有它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教育规律,不能简单地将其它各种课程教育和道德教育捆绑起来,否则最终就会“鹿非鹿,马非马”,既没有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完成其它学科的课程目标。因此,窃以为将“大德育”中的组成部分按照学科规律和学科性质独立出来,给道德教育彻底“松绑”,将其限定在“小德育”的框架内,一方面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学科性质,为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从根本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更新道德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道德似乎都与“约束”、“限制”、“禁锢”等等这些消极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我们忽略了道德的积极作用,比如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当个体努力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不仅被帮助的人会感到温暖和感动,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因为自己提供的帮助成全了他人而感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很好的体现。遗憾的是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约束”、“灌输”和“限制”这些角度去开展,很少去发掘和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道德的这种“美好”。因此,我们应该去创造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共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来让学生“分享”其中的快乐和“发现”学习的乐趣。德国著名学者克劳斯·德纳就在《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中说到:“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应该考虑到要让人高兴地而不是失望和厌烦地去搞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要根据人们的本来动机去从事道德教育活动。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行为不仅仅是在循规蹈矩方面履行义务,它既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也是一种愉快的行为。” 可见,道德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乐趣,让他们能在分享和体验中找到学习的快乐。
(三)回归道德教育初衷
如前所述,“知德”和“行德”在我们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脱节的状态。可能学习者学到了很多“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语)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未必是一个拥有高尚道德的人,甚至我们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拥有很多道德知识的人,在生活中却做出很多不道德的事的现象出现,这就为我们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成效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和挑战。因此,如何破解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这种困境成为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课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高德胜教授就在他的《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中做了探讨,他说“现代道德教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现代德育困境的突破,不是在知性德育框架内通过修修补补所能达到的,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路——生活德育论。” 生活德育论主张将我们传统的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道德教育从“神坛”上请下来,将道德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回归道德教育的初衷:培养有德行的“行德”之人。生活德育论并不完全否定道德知识的学习,它只是将我们以往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从重“知”轻“行”中解放出来,真正将道德教育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就很好地破解了以往我们的道德教育中“知德”和“行德”严重脱机的困境。“从逻辑上看,我们无法设想生活之外的道德,因此我们也无法想象在生活之外能够学习道德” 道德不能离开生活而单独存在,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贺麟先生也指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推论。” 因此,回归道德教育的初衷,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出有德行的“行德”之人当属当前道德教育的主旨与核心。
注释: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1-122,178.
[德]克劳斯·德纳著.朱小安译.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54.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
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46.
关键词 道德教育 范式 转换
作者简介:张艳红,新疆警察学院思政部德育教研室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25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道德教育在这表面“繁荣”和“风光”的背后,却存在很多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短时间内难以走出的困境,这就使得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收效甚微,还会让学校道德教育为社会各界所诟病。因此,找到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的原因,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迫在眉睫。
一、当前影响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一)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道德教育这四个字都很难与“美好”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看到它都会和“枯燥”、“厌倦”、“乏味”甚至“紧箍咒”联系在一起。甚至对从事道德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也会被戴上“说教”、“刻板”、“教条”的帽子。到底我们长期的道德教育问题出在哪里?为何让道德教育承受了它“不能承受之重”?我想这恐怕和我们长期形成的对道德教育的认识有一定关系。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的概念被极度泛化,不仅包含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还包括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纪律教育,环境、人口、国防教育,甚至有学者将礼仪、军事训练、职业指导教育等等都纳入了道德教育的范畴,这就无形中将道德教育变成了一个“筐”,什么教育都可以往里装。问题是这些教育本身都是道德教育吗?是否都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及教育方法呢?所以,笔者认为这样所谓的“大德育”不仅缺乏科学的划分依据,也会影响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使得它负重累累,裹足难行。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相对滞后
道德教育作为各个学校的必修课程和公共课程,长期以来都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样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学生参与课程的机会少,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会出现很多“左耳听,右耳出”的现象。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使得很多教师无形中将自己置于道德的至高点,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进行“布道”。我们知道道德它不同于法律,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选择,如果教师将道德像法律一样给学生进行宣讲,那结果一定会遭来学生的不满和反感,甚至会有“思想强奸”的嫌疑。
(三)“知德”和“行德”的严重脱节
“道德教育在任何时代其最终目的都是个体行为的变化” ,如若不然,那我们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落脚点也就形同虚设了。然而,我们当今道德教育的开展很多都走向了知识性的“知性德育”。“以道德知识传授为特征的知性德育强调的是按照道德知识和规范的逻辑体系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至于这些道德知识能否转化为行为则不在既定任务之内实际上,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语)”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都是这种“知德”的教育,因此就会导致很多“知德”和“行德”严重脱节的行为后果,道德失范行为也屡见不鲜,这也使得我们如今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二、道德教育的范式转换
(一)“松绑”道德教育范畴
道德教育和学校的其他课程教育一样有它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教育规律,不能简单地将其它各种课程教育和道德教育捆绑起来,否则最终就会“鹿非鹿,马非马”,既没有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没有完成其它学科的课程目标。因此,窃以为将“大德育”中的组成部分按照学科规律和学科性质独立出来,给道德教育彻底“松绑”,将其限定在“小德育”的框架内,一方面增强了道德教育的学科性质,为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提供了依据;另一方面,也为从根本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更新道德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道德似乎都与“约束”、“限制”、“禁锢”等等这些消极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我们忽略了道德的积极作用,比如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当个体努力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不仅被帮助的人会感到温暖和感动,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因为自己提供的帮助成全了他人而感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道德的自我享用功能很好的体现。遗憾的是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约束”、“灌输”和“限制”这些角度去开展,很少去发掘和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道德的这种“美好”。因此,我们应该去创造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共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来让学生“分享”其中的快乐和“发现”学习的乐趣。德国著名学者克劳斯·德纳就在《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中说到:“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应该考虑到要让人高兴地而不是失望和厌烦地去搞一些道德教育活动,要根据人们的本来动机去从事道德教育活动。我们清楚地看到,道德行为不仅仅是在循规蹈矩方面履行义务,它既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也是一种愉快的行为。” 可见,道德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乐趣,让他们能在分享和体验中找到学习的快乐。
(三)回归道德教育初衷
如前所述,“知德”和“行德”在我们现实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常常处于脱节的状态。可能学习者学到了很多“关于道德的知识”(杜威语)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未必是一个拥有高尚道德的人,甚至我们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拥有很多道德知识的人,在生活中却做出很多不道德的事的现象出现,这就为我们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成效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和挑战。因此,如何破解当前道德教育面临的这种困境成为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课题。针对这样的问题,高德胜教授就在他的《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中做了探讨,他说“现代道德教育由于其知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悬挂在空中破碎而又抽象的道德教育,这正是其陷入困境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现代德育困境的突破,不是在知性德育框架内通过修修补补所能达到的,我们必须有新的思路——生活德育论。” 生活德育论主张将我们传统的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道德教育从“神坛”上请下来,将道德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回归道德教育的初衷:培养有德行的“行德”之人。生活德育论并不完全否定道德知识的学习,它只是将我们以往道德教育的侧重点从重“知”轻“行”中解放出来,真正将道德教育与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就很好地破解了以往我们的道德教育中“知德”和“行德”严重脱机的困境。“从逻辑上看,我们无法设想生活之外的道德,因此我们也无法想象在生活之外能够学习道德” 道德不能离开生活而单独存在,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贺麟先生也指出:“道德信仰的养成主要是基于具体的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抽象的理智推论。” 因此,回归道德教育的初衷,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出有德行的“行德”之人当属当前道德教育的主旨与核心。
注释: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1-122,178.
[德]克劳斯·德纳著.朱小安译.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54.
高德胜.生活德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6.
贺麟.贺麟新儒学著作辑要——儒家思想的新进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