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3年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市纪委联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进行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的本科招生,实属全国首创。经过六年的探索,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基本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本文从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发挥校政共建机制优势、建设高素质学科队伍、破解学生就业难题等对策设想,以完善纪检监察人才方向培养路径与模式。
关键词: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3
为了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西安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市纪委进行校政合作,自2013年开始,在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开设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与云南师范大学纪检监察专业同年招生)本科生培养。六年来,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创新设置纪检监察方向“1.5+1.5+1”学制,形成“课堂、校内、校外三维一体”的专业实践实习模式,突出纪检监察方向的见习和实习环节教学,在校政共建、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发展成效
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聘请专家反复论证等大量工作后于2013年初步形成,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发展新变化以及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多元化需求,几次修订做了重大调整,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发展初见成效,集中反映在:
1.校政紧密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西安文理学院作为一个地方本科综合高校,为西安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学术型和教学型大学办学定位之间。 2014年,西安文理学院获批陕西省高校转型的试点单位后,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为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由“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纪委”联合开设的纪检监察专业(方向),明确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市纪委投入经费以加强学科建设,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西安文理学院发挥人才培养优势,针对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建、宣传和纪检监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的尝试与调整
西安文理学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下设纪检监察专业方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培养模式设计之初,包含了思想政治专业和纪检监察专业两方面的内容,一度追求大而全,开设大量理论课程,削弱了的专业特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理清思路,把用人单位对纪检监察人员有怎样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我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既注重对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更注重纪检监察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传授,重心放在学生对纪检监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上。在保证理论教学扎实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由“2+1+1” (基础课2学年,专业方向课1学年,实习实训1学年) 修改为“1.5+1.5+1”的模式,增加了纪检监察方向的课时数和实践环节。基础理论课程和其他辅助课程以纪检监察专业为导向,形成“课堂、校内、校外三维一体”的专业实践实习模式,加强复合型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教学理念、行为、效果等方面探索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创新课程多元评价和考核体系。同时,还建立纪检监察专项科研基金,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能力提升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一是在校内课堂教学中,聘请具有长期纪检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讲授实务性课程;邀请高校专家和在职领导干部做“嵌入式”教学,弥补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缺乏案例的不足。二是在校外把与纪检监察相关单位评价纳入实践教学考核中,并参与到课程设计的整个流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学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制度。一方面利用校内纪委、科研处、培训部等部门做实训基地,加大学生日常实践平台;另一方面积极与西安市区纪委和企业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职业场景化的校外实战平台,把教学过程与实踐环节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校政企间的深度合作。此外,开展多种学生技能竞赛,鼓励师生注重技能训练和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从制度上保障参赛学生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4.打造精品教材,填补学科空白
教材是教学之本。由于纪检监察专业方向的本科学历教育在全国是新生事物,而现有的教材大多为培训类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纪检监察方向本科教学的需要。为此,西安市纪委和西安文理学院在专业成立不久就开始着手教材建设,成立了纪检监察专业方向系列(重点)教材编纂委员会,组织教材编写团队,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撰写任务的专业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实地调研考察,稿件经过初审、复审、终审,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已公开出版《纪检监察概论》《监督学》《职务犯罪概论》《行政监察法概论》《廉政文化概论》《腐败心理学》等10部教材,获得西安文理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4部教材在编写中。教材的出版既满足了教学需要,填补了纪检监察专业本科教材的空白,同时也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又进一步推进了纪检监察教师队伍及其学科建设。 二、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联合培养,每一步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创新,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有一定缺陷
西安文理学院承担着纪检监察专业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面对新学科凝神聚力,攻坚克难,承担起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层次老化;普遍处于边学边教状态,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培训与实践经验;反复的课程变动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教师们疲于应对;有的教师辛苦备的新课在变动中取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未形成机制;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从纪委和企业引进专家和干部受限于其所在单位体制、机制障碍,难以系统深入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等等。
2.学科体系建设凸显短板
学科体系建设状态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目前学科定位虽已明晰,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十分妥当还在实践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学科建设后劲不足;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稀少,科研团队层次有待提升;学科发展的平台和支撑力度不够;学科管理也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合理化、科学化。总体来说,学科发展层次相对较低。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就专率不高
就业率、就专率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纪检监察专业的学生大都学习努力刻苦,政治思想水平高,在校内外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竞赛中均有突出表现,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欲从事政府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虽然学院为提高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应试培训,但公务员考试通关率较低;而且大部分纪检监察公务员招聘报名资格多数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少部分招聘本科生的又注明需要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或审计专业等,使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失去基本报考资格。这样就导致毕业生只能从事其它行业,造成就专率低下,自信心受到打击,也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使专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的对策
在全面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六年来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经验,针对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
1.切实深化合作,充分发挥校政共建机制优势
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纪委,创新的校政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纪检监察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优势所在。通过校政共建机制,双方应明确任务,扎实工作:学院负责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招生工作方面职责,以及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西安市纪委负责统一安排和协调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并在经费方面协调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纪检人才培养方面专项财力支持。在实际合作中,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在教师培训、学生就业、经费使用、组建科研团队等方面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切实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校政共建机制顺利运行,培养既掌握纪检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在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上的探索,为西安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可靠可行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强化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学科队伍
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推动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师资队伍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專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的培育,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校内师资进行整合,吸收校内其他院系的优秀师资,加强教学和科研实力。二是有计划的选派教师赴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院校进修,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基层见习,制定“双师型”培养激励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三是构建一支包括校外行家、专家与校内专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四是选调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提升科研水平,凝聚力量,以学术研究支撑专业进一步发展。
3.多方努力协作,破解学生就业难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学生就业率、就专率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努力协作,破解学生就业难题。就学校而言,首先要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其次注重能力培养,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次进行公务员、招教、考研等方面的应试培训,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就市纪委而言,应加强组织人事政策方面的协调,协调组织人事部门给予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支持,把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纳入人才招聘计划。同时,为在市、区、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习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先录用机会,为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空间和环境。
四、结 语
探索和完善纪检监察人才方向培养路径与模式,为纪检监察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的创新意义。我们必须继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和创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把构建更加全面的教育体系落到实处;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奋发努力,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为开创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钱晓萍,巩建萍.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学历教育校政共建教育机制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
[2]杨永庚.纪检监察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述论[J].廉政文化研究2016(2):54-61.
[3]田亚楠,惠璇,岳侠.高校纪检监察专业建设的现状与提升[J].劳动保障世界,2017(27).
关键词: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3-0000-03
为了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西安市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市纪委进行校政合作,自2013年开始,在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开设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与云南师范大学纪检监察专业同年招生)本科生培养。六年来,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创新设置纪检监察方向“1.5+1.5+1”学制,形成“课堂、校内、校外三维一体”的专业实践实习模式,突出纪检监察方向的见习和实习环节教学,在校政共建、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效。
一、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发展成效
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聘请专家反复论证等大量工作后于2013年初步形成,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发展新变化以及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多元化需求,几次修订做了重大调整,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发展初见成效,集中反映在:
1.校政紧密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西安文理学院作为一个地方本科综合高校,为西安发展提供优秀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学术型和教学型大学办学定位之间。 2014年,西安文理学院获批陕西省高校转型的试点单位后,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为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由“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纪委”联合开设的纪检监察专业(方向),明确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发展定位和发展规划相结合,市纪委投入经费以加强学科建设,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西安文理学院发挥人才培养优势,针对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制定相应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建、宣传和纪检监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专业设置与课程设计的尝试与调整
西安文理学院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下设纪检监察专业方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培养模式设计之初,包含了思想政治专业和纪检监察专业两方面的内容,一度追求大而全,开设大量理论课程,削弱了的专业特色。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理清思路,把用人单位对纪检监察人员有怎样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作为我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既注重对思想道德、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更注重纪检监察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传授,重心放在学生对纪检监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上。在保证理论教学扎实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模式由“2+1+1” (基础课2学年,专业方向课1学年,实习实训1学年) 修改为“1.5+1.5+1”的模式,增加了纪检监察方向的课时数和实践环节。基础理论课程和其他辅助课程以纪检监察专业为导向,形成“课堂、校内、校外三维一体”的专业实践实习模式,加强复合型知识和技能人才的培养。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教学理念、行为、效果等方面探索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创新课程多元评价和考核体系。同时,还建立纪检监察专项科研基金,通过科研带动教学能力提升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一是在校内课堂教学中,聘请具有长期纪检工作经验的退休干部讲授实务性课程;邀请高校专家和在职领导干部做“嵌入式”教学,弥补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缺乏案例的不足。二是在校外把与纪检监察相关单位评价纳入实践教学考核中,并参与到课程设计的整个流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学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制度。一方面利用校内纪委、科研处、培训部等部门做实训基地,加大学生日常实践平台;另一方面积极与西安市区纪委和企业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职业场景化的校外实战平台,把教学过程与实踐环节紧密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校政企间的深度合作。此外,开展多种学生技能竞赛,鼓励师生注重技能训练和参与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从制度上保障参赛学生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和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4.打造精品教材,填补学科空白
教材是教学之本。由于纪检监察专业方向的本科学历教育在全国是新生事物,而现有的教材大多为培训类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纪检监察方向本科教学的需要。为此,西安市纪委和西安文理学院在专业成立不久就开始着手教材建设,成立了纪检监察专业方向系列(重点)教材编纂委员会,组织教材编写团队,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教材的编写工作。承担撰写任务的专业教师们积极查找资料、实地调研考察,稿件经过初审、复审、终审,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已公开出版《纪检监察概论》《监督学》《职务犯罪概论》《行政监察法概论》《廉政文化概论》《腐败心理学》等10部教材,获得西安文理学院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4部教材在编写中。教材的出版既满足了教学需要,填补了纪检监察专业本科教材的空白,同时也锻炼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又进一步推进了纪检监察教师队伍及其学科建设。 二、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联合培养,每一步都是无先例可循的创新,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有一定缺陷
西安文理学院承担着纪检监察专业教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面对新学科凝神聚力,攻坚克难,承担起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年龄层次老化;普遍处于边学边教状态,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培训与实践经验;反复的课程变动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也使教师们疲于应对;有的教师辛苦备的新课在变动中取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未形成机制;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从纪委和企业引进专家和干部受限于其所在单位体制、机制障碍,难以系统深入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等等。
2.学科体系建设凸显短板
学科体系建设状态决定着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目前学科定位虽已明晰,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十分妥当还在实践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学科建设后劲不足;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稀少,科研团队层次有待提升;学科发展的平台和支撑力度不够;学科管理也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合理化、科学化。总体来说,学科发展层次相对较低。
3.学生就业渠道不畅,就专率不高
就业率、就专率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纪检监察专业的学生大都学习努力刻苦,政治思想水平高,在校内外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竞赛中均有突出表现,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欲从事政府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通过公务员考试,虽然学院为提高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专门聘请专家进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应试培训,但公务员考试通关率较低;而且大部分纪检监察公务员招聘报名资格多数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少部分招聘本科生的又注明需要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或审计专业等,使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失去基本报考资格。这样就导致毕业生只能从事其它行业,造成就专率低下,自信心受到打击,也影响到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使专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三、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路径与模式的对策
在全面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六年来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经验,针对纪检监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
1.切实深化合作,充分发挥校政共建机制优势
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纪委,创新的校政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是纪检监察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优势所在。通过校政共建机制,双方应明确任务,扎实工作:学院负责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招生工作方面职责,以及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方面的工作;西安市纪委负责统一安排和协调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并在经费方面协调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给予纪检人才培养方面专项财力支持。在实际合作中,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沟通,在教师培训、学生就业、经费使用、组建科研团队等方面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切实解决存在的现实问题,确保校政共建机制顺利运行,培养既掌握纪检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同时,在加强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上的探索,为西安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可靠可行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2.强化专业水平,建设高素质学科队伍
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推动纪检监察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师资队伍的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專业作风和专业精神的培育,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校内师资进行整合,吸收校内其他院系的优秀师资,加强教学和科研实力。二是有计划的选派教师赴中国纪检监察学院等院校进修,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基层见习,制定“双师型”培养激励制度,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三是构建一支包括校外行家、专家与校内专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四是选调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提升科研水平,凝聚力量,以学术研究支撑专业进一步发展。
3.多方努力协作,破解学生就业难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升学生就业率、就专率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多方努力协作,破解学生就业难题。就学校而言,首先要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度和社会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其次注重能力培养,在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再次进行公务员、招教、考研等方面的应试培训,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就市纪委而言,应加强组织人事政策方面的协调,协调组织人事部门给予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支持,把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纳入人才招聘计划。同时,为在市、区、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实习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优先录用机会,为纪检监察专业毕业生创造宽松的就业空间和环境。
四、结 语
探索和完善纪检监察人才方向培养路径与模式,为纪检监察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的创新意义。我们必须继续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和创新,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把构建更加全面的教育体系落到实处;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任务要求,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奋发努力,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为开创纪检监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钱晓萍,巩建萍.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学历教育校政共建教育机制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
[2]杨永庚.纪检监察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述论[J].廉政文化研究2016(2):54-61.
[3]田亚楠,惠璇,岳侠.高校纪检监察专业建设的现状与提升[J].劳动保障世界,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