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南征北战》、《上甘岭》、《英雄儿女》……。一想起这些老电影,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就会想起小时候看电影的情形。特别是在农村,那时的农村,文化生活极度匮乏,除了听收音机、看小人书,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了。每当听到村广播喇叭说要放电影,孩子们就会像过年一样兴奋。天还没黑,村小学校操场或是打麦场上就挂起了银幕,孩子们也早早的搬来大板凳、小板凳,在银幕前占了“座”。夜幕降临,村子里不管男女老幼全都出来看电影。正片放映之前,往往先放一段加片,多是些纪录片《新闻简报》等。好看的故事片看一遍不过瘾,第二天晚上几个小伙伴还要跑到邻近村庄再看一遍。
  老电影,儿时挥之不去的记忆。小时候最喜欢看的电影就是打仗的“战斗片”,尤其是打鬼子的影片。看完电影还喜欢模仿人物的经典台词儿和动作,模仿电影中的场景玩打仗的游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种影视媒体都在播出抗战题材的老电影,重现胶片上的抗日烽火。一骑双枪的“平原游击队”队长李向阳;飞身扒火车的“铁道游击队”队长刘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高家庄民兵高传宝;顽皮、机智、勇敢的小嘎子,还有凶残狡诈的松井、瞪着蛤蟆眼的汤司令、戴眼镜的胖翻译官等。这些老电影里经典的银幕形象,直观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谁是英雄谁是坏蛋,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电影,银幕上的经典。经典的东西总是深厚、质朴而又纯粹的。老电影所以经典,是因为它可以为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为我们重启幼时懵懂的幕布,为我们回放童年精神摇篮的纯真歌声,为我们追寻光影交错的流金岁月。老电影里有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经典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些都成为了一代人心中永远的歌。
  老电影,收藏的是流动时光。数字电影的兴起,使老胶片放映机、老电影拷贝、老电影海报等等,成为老电影收藏者们的藏品。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筹办他收藏老电影的“电影传奇馆”时说:“我其实就是要人们记住有这样一段历史。”他在心情烦乱时就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小人书、看老电影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老电影收藏的是历史、是岁月、是青春、是情感、是记忆。
  老电影,记录社会流年影音的声像档案。老电影是凝固在胶片上的历史,是社会变迁发展的光影回眸。电影的发明,使人类历史有了活动影像记录,电影成为人类继文字发明以后一种全新的档案形态。一些档案馆对老电影进行数字化修复,运用现代声光影媒体技术开发出电影档案文化产品,使老电影光韵再生,让胶片上的的文化记忆,成为历久弥新的精神感动。
  每个时代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像烙印,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部难忘的老电影。一部电影,一次感动;一卷胶片,一串记忆;一个人物,一段历史。老电影如窖藏佳酿,醇厚绵长,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校园文化、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与有效引导舆论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三个重要方面,新时期下,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校园手机报业务应运而生。近年来,经过众多高校的尝试与改进,校园手机报的业务模式已趋于完善,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字】校园手机报 和谐校园 舆论引导    近年来,高校在发展校园文化,提高舆论引导力及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开
春天给人一种明媚的力量,窗外蝶舞花飞、落红铺径。我喜欢慢下来的生活,想让自己有一份闲情,想远离生活的忙碌和工作的快节奏,执一本古典的诗集,和春天一起私奔,在心灵的原野上放牧自己。  翻看浩瀚诗书,和春天的私奔跨越千年。  春天,生命都曾默默的等待,因为我们渴望去追寻亲情友情的美丽。1300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二十八岁的李白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诗
【摘 要】去年至今年曝光的一些恶性案件,虽然在媒体的介入下,案件得以较快进入司法程序,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受到惩处。但媒体在抢新闻时,制造的“新闻暴力”侵犯了公民隐私领域,引起读者、网友反感。尤其,国内众多传播学者对这一问题口诛笔伐,要求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主流价值观引导。新闻媒体如何平衡知情权与当事人隐私权,成为新闻媒体既要面对,又不得不寻找突破的话题。  【关键词】公民隐私
【摘要】新闻报道领域防范杜绝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可谓知易行难,时事评论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本文结合近年发生的两个案例,分析时事评论失实的三个致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的方法。  【关键词】时事评论;虚假;不实  新闻报道领域杜绝虚假新闻难,时事评论远离虚假新闻难上加难。原因是,时事评论追求的是热点——评论的素材时效性强,一般头天发生的事情第二天评论就要见报,同时这些新闻事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