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已明确指出“德”的地位与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更是一再强调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而聋校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应正确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推进聋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 语文教学 德育
校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既要进行语文的训练,又要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德育因素的渗透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本身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目前教育形势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有些什么方法呢?要实施什么方面的德育内容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想法,与大家一同探讨。
1 语文课实施德育的方法
1.1 正面析理法。有的课文的内容就是极好的德育教育题材,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充分的对学生渗透,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给学生分析道理。如《奶奶,您好》教育了学生应养成尊敬老人的好品质。
1.2 潜移默化法。讲授山水课文,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美化灵魂,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家乡的高尚情操。如《我的家乡》讲述了我美丽的家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1.3 寓教于乐法。语文课进行德育渗透,决不能板起面孔,训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等特征,创造出快乐有趣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受到德育熏陶。《好朋友》在教学时,老师可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不是像严良和陆英俊一样,让学生对内容进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教育。
1.4 实践活动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以获得教育效果的方法。例如《帮助李奶奶大扫除》教育学生帮助、尊敬老人,在生活中,也应该这么做。
2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
2.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天安门前看升旗》一文时,我会运用课件的形式再现升旗的场面,聋哑学生虽然听不到雄壮的国歌声,但是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既庄严又自豪的表情,再加上老师在一旁的手语翻译,学生也能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2.2 集体主义教育。现在的聋哑孩子普遍存在着个性强、自私自利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愿意帮助同学,连一支小小的笔都不肯借给别人。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拔河》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现场拔河,没有一起发力一起往后用力拉的那组自然是输了。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举例说说,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2.3 感恩爱心教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是道理却是不会变老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有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心,他们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上学,才能生活得这样幸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教孩子学会感恩,要有一颗爱心,用同样的爱报答爱他们的人。如在学习《我的妈妈》一文时,我会提问:妈妈为什么要“说谎”?在学生知道妈妈“说谎”不吃鸡蛋是为了让我身体长得健康后,再问:“我”知道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爱“我”后,“我”为什么要把一个煎鸡蛋硬塞在妈妈的碗里?这时就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让学生自己说说爸爸妈妈这么爱我们,以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爸爸妈妈?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怎样做一个懂得感恩,有爱心的人。
2.4 道德观念教育。聋哑孩子的道德观念很淡薄,比如他们的概念里没有“偷”,因为他们觉得那只是“拿”。“说谎”对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说谎”是可耻的。那么,我们就要在教学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行为的缺失,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我就进行了这样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小时候说了谎后来能勇于承认,他仍然是个诚实的孩子,值得表扬!接着我就鼓励我们班的孩子说说自己以前说的谎,给他们一个勇敢承认的机会,说出来的孩子也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诚实的种子。
2.5 意志性格教育。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方向,所以趁孩子意志性格尚未成形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时,通过学习相关的课文,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渗透作用。如学习《两只小狮子》一文时,就可以把两只小狮子相对比,讨论哪只做得对,为什么?理解狮子妈妈的话:只有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引导学生理解做人也一样,要自立自强,不能依赖别人。另外,通过《爬天都峰》还可以进行意志的教育,知道做事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2.6 “五心”教育。“五心”即:爱心、关心、忠心、虚心、信心。“五心”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此为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完成“五心”教育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选准最佳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要注意情感体验,以情理动人。“五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德育活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而又实实在在的教育、影响。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五心”教育放在首位,使“五心”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课文《我选我》、《送雨衣》、《帮助李奶奶大扫除》等。
综合上述,我们知道:德育工作是一项铸魂工程,抓好德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持久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聋校必须遵循聋生的发展规律,把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弥补听障学生的缺陷,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力求把残疾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知识、健康人格、举止文明的现代人。让我们的聋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一蓝天下!
【关键词】 聋校 语文教学 德育
校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既要进行语文的训练,又要进行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德育因素的渗透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是语文教学本身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目前教育形势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有些什么方法呢?要实施什么方面的德育内容呢?下面就我个人的想法,与大家一同探讨。
1 语文课实施德育的方法
1.1 正面析理法。有的课文的内容就是极好的德育教育题材,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必须充分的对学生渗透,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给学生分析道理。如《奶奶,您好》教育了学生应养成尊敬老人的好品质。
1.2 潜移默化法。讲授山水课文,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美化灵魂,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家乡的高尚情操。如《我的家乡》讲述了我美丽的家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1.3 寓教于乐法。语文课进行德育渗透,决不能板起面孔,训教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等特征,创造出快乐有趣的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受到德育熏陶。《好朋友》在教学时,老师可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不是像严良和陆英俊一样,让学生对内容进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教育。
1.4 实践活动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更好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以获得教育效果的方法。例如《帮助李奶奶大扫除》教育学生帮助、尊敬老人,在生活中,也应该这么做。
2 语文课中的德育教育
2.1 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天安门前看升旗》一文时,我会运用课件的形式再现升旗的场面,聋哑学生虽然听不到雄壮的国歌声,但是可以看到人们脸上既庄严又自豪的表情,再加上老师在一旁的手语翻译,学生也能有: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2.2 集体主义教育。现在的聋哑孩子普遍存在着个性强、自私自利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愿意帮助同学,连一支小小的笔都不肯借给别人。在教学中,怎样让学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协作关系,要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观念呢?在学习《拔河》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现场拔河,没有一起发力一起往后用力拉的那组自然是输了。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举例说说,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2.3 感恩爱心教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是道理却是不会变老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正是因为有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关心,他们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上学,才能生活得这样幸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教孩子学会感恩,要有一颗爱心,用同样的爱报答爱他们的人。如在学习《我的妈妈》一文时,我会提问:妈妈为什么要“说谎”?在学生知道妈妈“说谎”不吃鸡蛋是为了让我身体长得健康后,再问:“我”知道妈妈这样做是因为爱“我”后,“我”为什么要把一个煎鸡蛋硬塞在妈妈的碗里?这时就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并让学生自己说说爸爸妈妈这么爱我们,以后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爸爸妈妈?在思考和讨论中加深理解怎样做一个懂得感恩,有爱心的人。
2.4 道德观念教育。聋哑孩子的道德观念很淡薄,比如他们的概念里没有“偷”,因为他们觉得那只是“拿”。“说谎”对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因为他们没有感觉到“说谎”是可耻的。那么,我们就要在教学中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行为的缺失,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在教学《诚实的孩子》一文时,我就进行了这样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小时候说了谎后来能勇于承认,他仍然是个诚实的孩子,值得表扬!接着我就鼓励我们班的孩子说说自己以前说的谎,给他们一个勇敢承认的机会,说出来的孩子也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在这堂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同时还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诚实的种子。
2.5 意志性格教育。一个人的意志和性格决定了他以后的人生方向,所以趁孩子意志性格尚未成形的时候,我们就要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导。这时,通过学习相关的课文,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渗透作用。如学习《两只小狮子》一文时,就可以把两只小狮子相对比,讨论哪只做得对,为什么?理解狮子妈妈的话:只有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引导学生理解做人也一样,要自立自强,不能依赖别人。另外,通过《爬天都峰》还可以进行意志的教育,知道做事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2.6 “五心”教育。“五心”即:爱心、关心、忠心、虚心、信心。“五心”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此为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完成“五心”教育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要选准最佳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联系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要注意情感体验,以情理动人。“五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德育活动。它是一种潜移默化而又实实在在的教育、影响。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五心”教育放在首位,使“五心”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课文《我选我》、《送雨衣》、《帮助李奶奶大扫除》等。
综合上述,我们知道:德育工作是一项铸魂工程,抓好德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持久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聋校必须遵循聋生的发展规律,把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弥补听障学生的缺陷,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力求把残疾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知识、健康人格、举止文明的现代人。让我们的聋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一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