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一年到头都是落雨的。屋里的空间实在小,所以窗子通常很大。阴雨天,屋里也雾潮潮的,推开窗子,就与外边的水气连成了一团。窗外是片葱郁的绿,在雨里显得尤其静默。树长了很多年,长到了尽头,长不动了,就这么高高低低地簇着,并不显得很乱。一条青黑的石板坡,渍着苔藓,缓缓上行到绿尽头的米黄房子。这里曾是红十字会的临时医院。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一个月后,萧红死在了这里。
端木把萧红的一半骨灰装在花瓶里,埋在了园子里的凤凰木下。石板坡一头是个铁栅栏门,栅栏上环着块牌子: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门是寂静的,夹在两条窄街的交口处,终年紧锁,封住了七十年的岁月。
呼兰河的名字很美,遥远的,晕着异彩。萧红的家是荒凉的,院子荒长着蒿草,一个大门洞子连着六间破房子。房子边上是打碎的大缸磉,下边生着无数潮虫。缸磉对面扣着猪槽子,腐烂的,生出小黑蘑菇,铁犁头跟破了口的胖坛子,流着黄汤子。西南边有三间破草房,雨水浸得口眼歪斜,下一次雨,山墙就要多支一根柱子。草房子就这么歪下去,窗子压成了菱形,门亦关不上。
这样的房子里却仍住着人,住着一个漏粉的人家,不要命。尽管房子无时无刻不在喳喳响,门响、梁响、窗子响,这家人,翻了个身又睡了。他家歪嘴瞪眼的孩子说:这是住房子,又不是娶老婆,要这么周正干什么。漏粉的人家极为得意的是这个租来的草房子会生蘑菇。他们在房上摘啊,采啊,大声赞美,引来啧啧羡慕,高兴过了头,一只脚突然踩破了草顶子,鞋掉进屋里热腾腾的大锅,泥底子染黄了一锅汤。
这就是萧红的呼兰河。这里住着漏粉的,拉车的,推磨的。呼兰河人的喜怒哀乐是短暂的,谁家有人跳井了,上吊了,谁家跳大神,七里八乡翻着墙头就来了,看了热闹,一哄而散。谁家死人了,亲近的也跟着掉眼泪。可是,深切的同情是没有的,太多悲惨了,不能都哀伤,也就不必哀伤了。在这里,充沛的感情不合时宜。人们喜,是一阵子,悲也不过两下子,过了,就照旧一日一日地活。
萧红的家是荒凉的,她生在这,长在这,直到19岁彻底离开这。呼兰河的萧红五六岁,那是最快乐的时光,跟在爷爷后头,到后园里耍。后园里没有用针刺她的奶奶,没有冷漠的爸爸,没有凶她的妈妈,后院里有爷爷,爷爷教她念诗,爷爷湿了手脚,给她摘苞米。爷爷走哪,她跟哪,她后边还跟个大黄狗。
爷爷是萧红的呼兰河。他年纪很大了,萧红出生时,爷爷就六十多了,萧红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爷爷就八十了,一过八十,爷爷就死了。萧红的呼兰河,也就到此搁笔。呼兰河里,有冯歪嘴子,有老厨子,有胡家和他家的团圆媳妇,甚至有街面上淹死小动物和小孩的大坑,和院里淹死鸭子和女人的水井。就是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此后的颠沛流离是萧红不能想象的。1940年,29岁的萧红辗转到香港,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部著作《呼兰河传》,写的是人生的最初几年,最初的几年,却最刻骨铭心,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在那个火热的时代,萧红的文字与世隔绝,窗外炮火连天,她心里住着另一个细致的天地,她写呼兰河,读的人就到了呼兰河。她的笔触是安静的,带着拙钝,没有战争年代的亢奋,没有精致的修饰,没有炫耀,没有刻薄。在一个一切都成为时代注脚的年代,她始终是她自己。这个出走呼兰河的女孩,好像从没经历过时代淘洗。她走过上海,被战火逐着一路颠簸,没有奔赴延安,却流徙至香港,直至客死于此,都还是爷爷的那个乡下丫头。
时过境迁,人们开始感慨她的选择。其实,这也许并不是什么逆流的坚持,只不过,有的灵魂,天生孤独。
端木把萧红的一半骨灰装在花瓶里,埋在了园子里的凤凰木下。石板坡一头是个铁栅栏门,栅栏上环着块牌子:圣士提反女子中学。门是寂静的,夹在两条窄街的交口处,终年紧锁,封住了七十年的岁月。
呼兰河的名字很美,遥远的,晕着异彩。萧红的家是荒凉的,院子荒长着蒿草,一个大门洞子连着六间破房子。房子边上是打碎的大缸磉,下边生着无数潮虫。缸磉对面扣着猪槽子,腐烂的,生出小黑蘑菇,铁犁头跟破了口的胖坛子,流着黄汤子。西南边有三间破草房,雨水浸得口眼歪斜,下一次雨,山墙就要多支一根柱子。草房子就这么歪下去,窗子压成了菱形,门亦关不上。
这样的房子里却仍住着人,住着一个漏粉的人家,不要命。尽管房子无时无刻不在喳喳响,门响、梁响、窗子响,这家人,翻了个身又睡了。他家歪嘴瞪眼的孩子说:这是住房子,又不是娶老婆,要这么周正干什么。漏粉的人家极为得意的是这个租来的草房子会生蘑菇。他们在房上摘啊,采啊,大声赞美,引来啧啧羡慕,高兴过了头,一只脚突然踩破了草顶子,鞋掉进屋里热腾腾的大锅,泥底子染黄了一锅汤。
这就是萧红的呼兰河。这里住着漏粉的,拉车的,推磨的。呼兰河人的喜怒哀乐是短暂的,谁家有人跳井了,上吊了,谁家跳大神,七里八乡翻着墙头就来了,看了热闹,一哄而散。谁家死人了,亲近的也跟着掉眼泪。可是,深切的同情是没有的,太多悲惨了,不能都哀伤,也就不必哀伤了。在这里,充沛的感情不合时宜。人们喜,是一阵子,悲也不过两下子,过了,就照旧一日一日地活。
萧红的家是荒凉的,她生在这,长在这,直到19岁彻底离开这。呼兰河的萧红五六岁,那是最快乐的时光,跟在爷爷后头,到后园里耍。后园里没有用针刺她的奶奶,没有冷漠的爸爸,没有凶她的妈妈,后院里有爷爷,爷爷教她念诗,爷爷湿了手脚,给她摘苞米。爷爷走哪,她跟哪,她后边还跟个大黄狗。
爷爷是萧红的呼兰河。他年纪很大了,萧红出生时,爷爷就六十多了,萧红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爷爷就八十了,一过八十,爷爷就死了。萧红的呼兰河,也就到此搁笔。呼兰河里,有冯歪嘴子,有老厨子,有胡家和他家的团圆媳妇,甚至有街面上淹死小动物和小孩的大坑,和院里淹死鸭子和女人的水井。就是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
此后的颠沛流离是萧红不能想象的。1940年,29岁的萧红辗转到香港,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部著作《呼兰河传》,写的是人生的最初几年,最初的几年,却最刻骨铭心,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在那个火热的时代,萧红的文字与世隔绝,窗外炮火连天,她心里住着另一个细致的天地,她写呼兰河,读的人就到了呼兰河。她的笔触是安静的,带着拙钝,没有战争年代的亢奋,没有精致的修饰,没有炫耀,没有刻薄。在一个一切都成为时代注脚的年代,她始终是她自己。这个出走呼兰河的女孩,好像从没经历过时代淘洗。她走过上海,被战火逐着一路颠簸,没有奔赴延安,却流徙至香港,直至客死于此,都还是爷爷的那个乡下丫头。
时过境迁,人们开始感慨她的选择。其实,这也许并不是什么逆流的坚持,只不过,有的灵魂,天生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