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是培养全面型人才优质的载体平台,对道德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德育;心理健康
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7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可见体育对广大青少年的重要意义所在。
而道德教育则是国家更为重视的方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2]。因此,将体育中所蕴含的“德、智、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体育的德育优势,形成良好的以体促德、以体育德新局面。
一、发挥体育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建立
“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巩固和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集中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现身的奋斗精神”[3]。体育,从中华体育先驱、奥运第一人的刘长春在突破日本人的层层封锁不顾个人利益参加奥运会,到中外各种体育竞赛的开展,再到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无一不体现着体育对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体育教师若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集体主义作为均衡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键,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关乎大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社会生活的硬性指标。而对于体育来讲,无论是体育教学、大众体育,还是传统体育,乃至竞技体育都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体育的实质是通过学生的身体参与,形成积极的意识,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体育的参与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也是广大学生乐于参与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群体性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培养出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体育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的意义所在。
二、发挥体育塑造功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形成
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是不严而与的,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日晒风吹,都无法阻止体育的正常开展。而且体育所表现出的果敢、坚忍不拔、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沉着冷静以及顽强拼搏的良好的面貌也是其他无法达到的。因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堂加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建设,将对学生一直品质良好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格魅力将是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才国家发展的希望,是人类的以兴旺的基础,培养青少年优秀的人格魅力将使他们的融入社会,使其心理更加稳定,才能更好的使广大青少年服务社会。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建树人格,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因此,通过体育的有效开展,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它是锻炼身体的必要前提,是锻炼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余暇选择的重要方式,是拓展广泛交往的重要渠道,是树立品行的良好平台,体育融合的元素更多,给予学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使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使心理上更加健康、自信、果敢、阳光、勇于承担和积极向上。
三、发挥体育规范功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和组织纪律性的养成
体育是以其“公平、公正、公开”的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但也难免有些有损啊这一宗旨出现的,但事情总要往好的方面来看。体育本身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来是参与者予以实施的,是通过规则的束缚来完成其内容。而就学校体育而言,无论是群体活动中“精神文明奖”的评定,还是“道德风尚奖”的评选,都反应了学校对体育所蕴含的道德层面内容的肯定。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项目的开展来制约学生的体育公德,规范其在体育中的行为,约束其正确的竞争意识,防止投机取巧、徇私舞弊等情况出现,教师并通过详细的评说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内涵,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使这种体育习惯称为生活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怀。
而在体育中另一方面的规范则是组织纪律性,众所周知,体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无论是竞技、大众,还是个人、群体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要通过团队的力量而使其成功,其前提就是参与者的组织纪律性。个体服从团体,个人服从集体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时至今日也不能完全达到,从国足的集体泡吧、国滑的集体伤人等都反应了体育参与者的组织纪律性差。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纪律、训练纪律、竞赛纪律以及团队意识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达到以体育服务学生的作用,继而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四、发挥体育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的培育
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体育在其开展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只有没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了才是活动本身最大的成功,反之则反。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体育教师要使学生有存在感,只有学生体会到在活动中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够使自己投入其中。在保证了存在感后,无论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环节,还是考评过程;无论是体育赛事的参与,还是观看过程;无论是体育自愿者的服务,还是呐喊助威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发的、自动的行为,都将学生的主动意识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所有的参与者在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投入、尽职尽责都是责任意识的最佳表现。
五、发挥体育调节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中伴随大肌肉群的活动同时有意志的努力、精神的紧张及其情感的变化,在心理方面有如下价值:第一,稳定情绪;第二,满足需求;第三,消除精神压力[4]。因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将是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紧张、压迫的最好调整,通过身体的践行,使心理上得到最大的调整,并国通高强度的刺激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发展改变,继而调节机体的运转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调控,使学生的整体意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学生存在的恐惧、自卑、压抑、愤怒等症状,促进学生在心理乃至身体生更加阳光、健康。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OL].教育部网站,2007,5.
[2]十八大报告[R/OL].人民网,2012,11.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0.
[4]元文学.体育修养[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9-10.
【关键词】体育;德育;心理健康
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7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地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由此可见体育对广大青少年的重要意义所在。
而道德教育则是国家更为重视的方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2]。因此,将体育中所蕴含的“德、智、体”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体育的德育优势,形成良好的以体促德、以体育德新局面。
一、发挥体育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建立
“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巩固和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集中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现身的奋斗精神”[3]。体育,从中华体育先驱、奥运第一人的刘长春在突破日本人的层层封锁不顾个人利益参加奥运会,到中外各种体育竞赛的开展,再到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无一不体现着体育对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体育教师若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集体主义作为均衡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准则,它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键,是团队建设的重要因素,是关乎大学生是否真正融入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社会生活的硬性指标。而对于体育来讲,无论是体育教学、大众体育,还是传统体育,乃至竞技体育都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体育的实质是通过学生的身体参与,形成积极的意识,进一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体育的参与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也是广大学生乐于参与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群体性活动使广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培养出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体育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的意义所在。
二、发挥体育塑造功能,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形成
体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是不严而与的,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日晒风吹,都无法阻止体育的正常开展。而且体育所表现出的果敢、坚忍不拔、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沉着冷静以及顽强拼搏的良好的面貌也是其他无法达到的。因此,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堂加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建设,将对学生一直品质良好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格魅力将是人在社会中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才国家发展的希望,是人类的以兴旺的基础,培养青少年优秀的人格魅力将使他们的融入社会,使其心理更加稳定,才能更好的使广大青少年服务社会。体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建树人格,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因此,通过体育的有效开展,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它是锻炼身体的必要前提,是锻炼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余暇选择的重要方式,是拓展广泛交往的重要渠道,是树立品行的良好平台,体育融合的元素更多,给予学生的体验也更加深刻,使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使心理上更加健康、自信、果敢、阳光、勇于承担和积极向上。
三、发挥体育规范功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和组织纪律性的养成
体育是以其“公平、公正、公开”的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但也难免有些有损啊这一宗旨出现的,但事情总要往好的方面来看。体育本身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来是参与者予以实施的,是通过规则的束缚来完成其内容。而就学校体育而言,无论是群体活动中“精神文明奖”的评定,还是“道德风尚奖”的评选,都反应了学校对体育所蕴含的道德层面内容的肯定。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项目的开展来制约学生的体育公德,规范其在体育中的行为,约束其正确的竞争意识,防止投机取巧、徇私舞弊等情况出现,教师并通过详细的评说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内涵,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使这种体育习惯称为生活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怀。
而在体育中另一方面的规范则是组织纪律性,众所周知,体育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无论是竞技、大众,还是个人、群体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要通过团队的力量而使其成功,其前提就是参与者的组织纪律性。个体服从团体,个人服从集体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时至今日也不能完全达到,从国足的集体泡吧、国滑的集体伤人等都反应了体育参与者的组织纪律性差。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课堂纪律、训练纪律、竞赛纪律以及团队意识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达到以体育服务学生的作用,继而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四、发挥体育激励功能,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的培育
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体育在其开展过程中要求每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只有没名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了才是活动本身最大的成功,反之则反。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首先体育教师要使学生有存在感,只有学生体会到在活动中自己的存在感,才能够使自己投入其中。在保证了存在感后,无论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环节,还是考评过程;无论是体育赛事的参与,还是观看过程;无论是体育自愿者的服务,还是呐喊助威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发的、自动的行为,都将学生的主动意识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所有的参与者在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投入、尽职尽责都是责任意识的最佳表现。
五、发挥体育调节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
体育活动中伴随大肌肉群的活动同时有意志的努力、精神的紧张及其情感的变化,在心理方面有如下价值:第一,稳定情绪;第二,满足需求;第三,消除精神压力[4]。因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将是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紧张、压迫的最好调整,通过身体的践行,使心理上得到最大的调整,并国通高强度的刺激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发展改变,继而调节机体的运转水平,促进神经系统的调控,使学生的整体意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学生存在的恐惧、自卑、压抑、愤怒等症状,促进学生在心理乃至身体生更加阳光、健康。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OL].教育部网站,2007,5.
[2]十八大报告[R/OL].人民网,2012,11.
[3]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专题研究[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0.
[4]元文学.体育修养[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