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业教育在我国处于萌芽阶段。为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有可能把潜在的能力外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能力。本文着力分析了现代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新是由创业——使好想法得以实现的远见、激情、能量、热情、洞察力、判断力与不懈努力工作的有效结合所驱动。在变化的产品、工艺流程和服务背后的力量来自于使创新产生的个人,无论是独立的个人还是在组织中。创新是创业的特定工具,是发掘不同产品与服务变化机会的方法。创新可以被列为一个学科,是能够被训练和习得的,也是能够练习的。
一、创新的基本模式和流程
(一)识别机会
触发因素可能是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是合法性压力和竞争行为的结果。它们可能是类似于坐在浴盆里的阿基米德那样获得聪明的想法,也可能是引入组织外部某些人的想法;它们也可能来源于对社会状况的不满或者一个促使世界更美好的渴望。
(二)创新来源
创新的困难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商业活动,你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你决定要做的事情是否能够实现或能够实施,但是你必须投入资源来启动这个过程。因此,你将如何来组合项目以平衡收入和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机会搜索——发展新企業
获得了某些触发创新的信号,我们需要对选择哪些创新进行战略决策,寻找和获取需要的资源。下一关键阶段是将这些潜在的想法转化为现实。某些情况下,这个实施阶段有点像编织一种“知识画布”,逐步把各种知识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慢慢编织成一幅成功创新的画面。
最后,项目进入某个市场。创新随着时间在不同的用户中扩散,通常这个过程呈S形曲线。一些勇敢者实践新想法,如果能够取得一定进展,然后逐步地其他人跟上这个潮流,最后只有一些顽固派和后进者抵制变化。很好地管理这个队段,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想好人们可能的反應,并在此之前将这些纳入项目管理中。
(四)创造价值
尽管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来识别机会、寻找资源和创建新企业,但是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努力就能够创造价值。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管理这个流程来最大化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进行商业创新或者推广我们的想法是为推动社会变革,我们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财务收益以确保可持续和真正创造了不同。在创新项目结束时,我们也有机会回头看看和反思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下次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即我们能够获得关于如何建立创新能力的有价值的知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创业理念与意识
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是形成创业能力和展开创业实践活动的前提。创业理念的形成不是一念之间的心血来潮,而是创业者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产生、培养以及逐渐升华的过程。它首先萌生于创业主体在创业需求过程中而产生的,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诱致动因和动机。无疑,在此期间,市场、社会客观需求以及所接受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产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谋求把创业动机转化为创业实践行动,是一种竟力追求并力争获得成功绩效的心理驱动力。此外,创业理想与目标的确立,则标志了创业理念与意识的基本形成。
(二)培养优良的创新创业心理素养与素质
研究表明,在创业活动中,情商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其中体现出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此,需要在创业能力的养成中,积极培养“创业情商”,摈除阻碍创业的心理障碍。
(三)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心理素质是前提,创业知识与技能本身是保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与技能本身正在成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本与财富。做为创业者自身,既要拥有所创业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具备完善的相关管理、经营、市场、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与素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需求。
(四)塑造自我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需要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创业理念、创业心理素质,以及创业知识结构等,最终都需要在创业实践中经过检验,融合塑造出自我的创业能力。
综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要遵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心理素质和素养的同时,搭建好自身的创业知识平台和结构,并要在具体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受住创业实践的检验,实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生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参加大学社团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中由大学生举办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对创业实践活动是很好的锻炼,是从策划到最终实施的综合过程,参与其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资源整合与利用等能力。是实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锻炼的良好途径。
(二)投身大学课余和假期打工活动
现代经济社会为大学提供了众多的合法打工机会,参与这些打工活动,不但可以大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认知,同时也会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市场调研、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与管理等能力,使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也使得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增长,创业能力也会在其中实现积累和提升。
(三)争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更多地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科研一线,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业水平,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参与科研项目,还可以充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业理念的养成和创业点子的孕育。
(四)毕业后投身企业一线积极参加生产实践
企业是实际的创新创业团体,是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实践基地,在这里,可以积累经验,发现新课题、新机遇、新点子,找到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空白空间,把握创业契机,为独立创业奠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海波,创业计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2011.
[2]弗雷德里克,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约翰贝赞特,创业与创业管理[M].牛芳田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创新是由创业——使好想法得以实现的远见、激情、能量、热情、洞察力、判断力与不懈努力工作的有效结合所驱动。在变化的产品、工艺流程和服务背后的力量来自于使创新产生的个人,无论是独立的个人还是在组织中。创新是创业的特定工具,是发掘不同产品与服务变化机会的方法。创新可以被列为一个学科,是能够被训练和习得的,也是能够练习的。
一、创新的基本模式和流程
(一)识别机会
触发因素可能是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可能是合法性压力和竞争行为的结果。它们可能是类似于坐在浴盆里的阿基米德那样获得聪明的想法,也可能是引入组织外部某些人的想法;它们也可能来源于对社会状况的不满或者一个促使世界更美好的渴望。
(二)创新来源
创新的困难在于它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商业活动,你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你决定要做的事情是否能够实现或能够实施,但是你必须投入资源来启动这个过程。因此,你将如何来组合项目以平衡收入和风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三)机会搜索——发展新企業
获得了某些触发创新的信号,我们需要对选择哪些创新进行战略决策,寻找和获取需要的资源。下一关键阶段是将这些潜在的想法转化为现实。某些情况下,这个实施阶段有点像编织一种“知识画布”,逐步把各种知识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慢慢编织成一幅成功创新的画面。
最后,项目进入某个市场。创新随着时间在不同的用户中扩散,通常这个过程呈S形曲线。一些勇敢者实践新想法,如果能够取得一定进展,然后逐步地其他人跟上这个潮流,最后只有一些顽固派和后进者抵制变化。很好地管理这个队段,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前想好人们可能的反應,并在此之前将这些纳入项目管理中。
(四)创造价值
尽管我们投入了很多精力来识别机会、寻找资源和创建新企业,但是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努力就能够创造价值。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管理这个流程来最大化我们的机会。如果我们进行商业创新或者推广我们的想法是为推动社会变革,我们要保护知识产权和财务收益以确保可持续和真正创造了不同。在创新项目结束时,我们也有机会回头看看和反思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在下次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即我们能够获得关于如何建立创新能力的有价值的知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创业理念与意识
创业理念和创业意识是形成创业能力和展开创业实践活动的前提。创业理念的形成不是一念之间的心血来潮,而是创业者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产生、培养以及逐渐升华的过程。它首先萌生于创业主体在创业需求过程中而产生的,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诱致动因和动机。无疑,在此期间,市场、社会客观需求以及所接受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产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谋求把创业动机转化为创业实践行动,是一种竟力追求并力争获得成功绩效的心理驱动力。此外,创业理想与目标的确立,则标志了创业理念与意识的基本形成。
(二)培养优良的创新创业心理素养与素质
研究表明,在创业活动中,情商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在其中体现出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由此,需要在创业能力的养成中,积极培养“创业情商”,摈除阻碍创业的心理障碍。
(三)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创业心理素质是前提,创业知识与技能本身是保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知识与技能本身正在成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资本与财富。做为创业者自身,既要拥有所创业行业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具备完善的相关管理、经营、市场、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与素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需求。
(四)塑造自我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需要在切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创业理念、创业心理素质,以及创业知识结构等,最终都需要在创业实践中经过检验,融合塑造出自我的创业能力。
综上,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要遵循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理念和创业心理素质和素养的同时,搭建好自身的创业知识平台和结构,并要在具体的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受住创业实践的检验,实现创业能力的提高。
三、大学生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一)积极参加大学社团实践活动
大学校园中由大学生举办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对创业实践活动是很好的锻炼,是从策划到最终实施的综合过程,参与其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组织、协调以及资源整合与利用等能力。是实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锻炼的良好途径。
(二)投身大学课余和假期打工活动
现代经济社会为大学提供了众多的合法打工机会,参与这些打工活动,不但可以大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认知,同时也会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市场调研、组织协调、资源整合与管理等能力,使书本上的知识立体化,也使得理论与实践知识融合增长,创业能力也会在其中实现积累和提升。
(三)争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高等院校的科研活动,更多地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科研一线,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学业水平,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参与科研项目,还可以充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创业理念的养成和创业点子的孕育。
(四)毕业后投身企业一线积极参加生产实践
企业是实际的创新创业团体,是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实践基地,在这里,可以积累经验,发现新课题、新机遇、新点子,找到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空白空间,把握创业契机,为独立创业奠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海波,创业计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2011.
[2]弗雷德里克,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约翰贝赞特,创业与创业管理[M].牛芳田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