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诗词诵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词时,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本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开展诵读教学的步骤。读准字音,正确感知;掌握节拍,体会韵律;定准基调,置身诗境。引导学生掌握诵读要领,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关键词】诵读;古代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更是重中之重,但不管怎么说,在教学过程中,都应抓住语文科目最贴近生活,最丰富多彩的这个本质特征,有效开展教学。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诵读教学是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语文教学中,诵读可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是语文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诵读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朗读形式,诸如自读、展读、范读、齐读等,让学生反复、尽情地读,以读来感知,以读来理解,以读来感悟。在此,应该指出的是,高考应试中,考生面对“诗词鉴赏”题型,手头资料有限,仅有原文本和些许注解,所以只能靠读来悟,才能解决问题。所以,也再次要求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诵读,做到坚持诵读,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语言感悟能力,达到披文入情的目的,从而走近作者、走近抒情主人公,与他们产生心灵的共鸣,进行情感的熏陶,才能达到可以对作品进行赏析的水平。
  在语文诗词教学中,应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认为,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读准字音,正确感知。诵读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艺术,它要求运用普通话把书面文字清晰、准确地读出来,从而产生听觉的效应。正是基于此,古诗词的诵读,也要求做到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只有读准字音,才能正确传达出书面文字所寄寓的内容和含义。需要指出的是,多音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可能会给初次诵读带来困扰,面对这些障碍,老师和学生应该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判断,读准字音,正确感知,保证第一印象的准确度,这也为深入理解文意,把握作品主题奠定了基础。
  第二,掌握節拍,体会韵律。古诗词学习中,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继续注重其语言形式的特点:划分节奏,掌握节拍,体会和谐的韵律。比如《诗经》中的作品,很多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等,基本上都是以四言为主,划分为“二二”拍,节奏简约明快。但在绝句、律诗等题材形式中,其节奏的划分就又呈现出不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等。七言绝句一般是“二二一二”拍,五言绝句一般是“二二一”拍,节奏舒缓。当然,经常还可以看到,在同一首诗里,其节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存在着变化,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上下句自然成对,节奏变化明显,韵律感强,形成一种音乐的美。
  古诗词诵读中的音乐美还缘于用韵。大多数诗词作品都是讲究押韵的,只不过由于今天的读音不同于古代的读音,所以今天去读,似乎韵脚消失了,其实不然。
  诵读诗词,要重视和推敲语言的遣词造句形式,利用其内在的规律,体会其韵律感,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比如有些古典诗词被谱曲后在音乐舞台上唱响并流行时,就会深受学生的喜欢,也就易于理解和接受。这其中的道理在于,中国诗歌源于民间的歌谣,这就决定了其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即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那么,在诵读过程中,注重节奏,掌握节拍,体会韵律感,也会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诗词作品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排除心理障碍。
  第三,定准基调,置身诗境。古人云:诗言志。由此可见,诗歌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文学体裁。情感是作品的内蕴,一切景物、人物、事件等都是外在的,是巧妙而充分地抒发情感的载体。当然,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时代就会产生感情色彩不同的作品。一般来说,有抒发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有抒写漂泊异地、思念家乡的离愁别绪,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流露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慨等不同的主题,所以,在古诗词诵读中,更要细心揣摩作品中流露的感情色彩,诗人的情绪变化,但必须要有一个主旋律——定准基调,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在诵读中,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古诗词作品的感情基调有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激愤……只有定准基调,声情并茂,诵读吟咏,才能置身诗境,读出诗情画意来,也就能实现与作品、作者的心灵对话,理解和把握主题思想。
  立足当下,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快餐式的阅读、碎片化的阅读日渐盛行。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环境和氛围已销声匿迹,如果要走进古代先贤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阅读古诗词,反复吟诵,披文入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情感的交流,达到思想的碰撞。在诗词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以诵读为基础,引导学生有步骤地去读,掌握诵读的要领和方法,激发诵读的兴趣,培养诵读的习惯,但还要主张在重视文本的基础上倡导学生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读,注重对学生心灵的熏陶濡染,让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一、概述痔疮发病于直肠和肛门之间,肛门肿胀,手触摸有硬物感,行动累赘。痔疮生于肛内,为“内痔”,生肛门外称“外痔”,内外都有为“混合痔”。痔疮发病率很高,人群中约50%有此病,并呈
【正】由李悦改装免装卸式放蜂车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真正投入使用的蜂车,车上两侧焊4层钢架可放120个继箱群。虽然,国家专门为蜂农开设了绿色通道,但转地放蜂最大的困难依然来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最早的春联相
我地赵蜂友饲养12群意蜂,群势8~12脾。9月20日以后发生中毒现象,死亡严重。10月5日合并成5群越冬蜂,平均群势只有4脾左右,损失惨重。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病,一旦蜂群患病,很快会感染到本场其他蜂群及附近蜂场。此病时轻时重,年年治年年有,这让笔者及许多蜂友百思不得其解,带着疑问进行了多年的观察和探讨。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构建影响重大。本文从兴趣激发、阅读理解、情感培养、个性朗读、丰富指导等五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兴趣指导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带来支持。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朗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从低年级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侧重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成长与成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落到实处。而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教学实效密切相关。本文重点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论述,探讨其教学效率提升的主要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主场所,也是
摘要: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文章只记叙了一个生活片断:父亲在车站送行时的“背影”。就是这在特定环境、特定的场合下的背影,无不在读者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致潸然泪下。如何把握父爱的主题,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关键词:背影;事理;特色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名篇。这是一篇叙事简单明了、语言朴实无华的回忆性散文。它的内容只是作者平凡生活的亲身体验,是一曲
平面隔王板应用于养蜂生产,给养蜂工作和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笔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有60%左右的蜜蜂不能在第一次就通过隔王板,部分蜜蜂需要尝试多次才能通过。除了蜜蜂向竹
应变仪器,包括静态电阻应变仪,动态电阻应变仪,应变放大器系统和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等,在科研试验使用中非常广泛.为了保证科研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变仪器每年必须要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