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情画意的学科,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无数精美的名家名篇,其本身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它们或情深意长,含蓄隽永;或跌宕起伏,涟漪微澜;或幽默诙谐,深沉抑郁――摘自《现代语文》。
【关键词】 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 阅读 经典
不久前有报道:民国时期的教材卖到脱销,家长、学者持续热捧。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今日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无独有偶,上海市教委的调研报告指出:学生课外阅读面主要集中在漫画、小说、教辅等,而一些中外文学名著较少,常常是按照父母意愿去阅读。对于像《论语》、《三字经》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只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接触过。这让我想起安子教授的话:现在的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讀樱桃小丸子,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孟姜女,不爱吃稀饭油条。这些被遗忘的,是我们经典的传统文化啊!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光,那个天天背诵课文的学生时代。犹记得自己对于语文的热爱之深,而现在对于语文课本的记忆只剩下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和经典文章。作为引导孩子们学习的老师,我们不妨在此方面多作尝试。
一、感悟名家、品味经典,诗情画意的阅读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诗情画意”的描写:“诗情画意,只在栏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周密《清平乐》)。这是一种文学化的描述,它同时也说明中国语言文字的生动与丰富。语文并非单纯的字符,它与情感、与生活、与文化是分离不开的。
我们能让自己的课堂随着经典阅读一起诗情画意吗?本人在聆听陈国安博士的讲座《文化阅读与阅读文化》后找出了答案。陈教授认为艺术是需要审美的,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从形式上来说,它是押韵的,押的是ang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像小手牢牢揪你的心。如果这样继续紧紧揪你的心的话,你会产生审美疲劳,因而他就这么揪你一下。“举头望明月”一下子掐住你,让你一激灵地记住了一种情感体验,让你受到一点刺激以后就迅速地放开手,又回到了那种感觉,有了思乡的情绪,这就是声韵的美。从内容上来说这种乡愁是民族的。
这种审美就在我们的心里生了根。我想:学生这样诗情画意的品味诗情画意的古诗词,当然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融进文本、精心设计,兴趣盎然的阅读
品读经典,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出发,以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场景和内容为入口,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学《景阳冈》时,我借鉴了一位老师的做法:在课堂开头播放《水浒传》主题歌,梁山好汉中与歌词相符的人物莫过于武松,他大口喝酒并大胆上山打死老虎,就显出这样的英雄本色。让同学们在主题歌的感情酝酿中自读感知有关内容,领悟文章的精巧构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还要不断拓宽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活动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大胆地走出课本,让课堂有血有肉,让潜在的意识得到开发。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武松,男,35岁,膀大腰圆,生性好酒。因为打死国家保护动物,现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提供信息者,赏银万两。”学生一看这种悬赏的告示,纷纷为武松鸣不平,跃跃欲试的为他辩护。争论中,武松的人物形象自然地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间,人性的美也水到渠成的流入学生的心田。
三、整合资源、精心设计,如诗如画的阅读
“诗情画意的语文”离不开经典。《语文课标》提出: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经典阅读就是带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充分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
教学中,我曾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单调的课堂。在孩子的眼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我也用音乐渲染情感,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了盲姑娘手中跃动的蝴蝶;仿佛看到朱自清笔下匆匆的时光。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学生再现《长相思》,哪怕学生的再现形式只是粗浅的,但戏剧是立体、动态的画,符合学生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的扮演就能鲜活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都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语文教学迸发出生命的热浪,美丽的、忧伤的经典诗词在课堂中也同样鲜活了起来。
经典阅读是当代教学的呼唤,是实现“诗情画意语文课”的有效途径。对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和努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新返回经典阅读之乡,构建学生人生路上的精神家园。套用安子教授的一段话:愿今后的学生能通过经典的阅读,过一种诗性的生活,读来的是点点的经典,终于后来也能成为一个文化人。
【关键词】 诗情画意 语文教学 阅读 经典
不久前有报道:民国时期的教材卖到脱销,家长、学者持续热捧。这本由叶圣陶编写,丰子恺插画的语文课本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勾起的不仅是人们对那个久远年代的回忆,还有对今日语文教育的一些反思。
无独有偶,上海市教委的调研报告指出:学生课外阅读面主要集中在漫画、小说、教辅等,而一些中外文学名著较少,常常是按照父母意愿去阅读。对于像《论语》、《三字经》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只有10%的学生表示自己接触过。这让我想起安子教授的话:现在的孩子,吃麦当劳、肯德基,讀樱桃小丸子,他们不知道中国的孟姜女,不爱吃稀饭油条。这些被遗忘的,是我们经典的传统文化啊!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小学时光,那个天天背诵课文的学生时代。犹记得自己对于语文的热爱之深,而现在对于语文课本的记忆只剩下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词和经典文章。作为引导孩子们学习的老师,我们不妨在此方面多作尝试。
一、感悟名家、品味经典,诗情画意的阅读
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诗情画意”的描写:“诗情画意,只在栏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周密《清平乐》)。这是一种文学化的描述,它同时也说明中国语言文字的生动与丰富。语文并非单纯的字符,它与情感、与生活、与文化是分离不开的。
我们能让自己的课堂随着经典阅读一起诗情画意吗?本人在聆听陈国安博士的讲座《文化阅读与阅读文化》后找出了答案。陈教授认为艺术是需要审美的,比如说李白的《静夜思》,从形式上来说,它是押韵的,押的是ang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像小手牢牢揪你的心。如果这样继续紧紧揪你的心的话,你会产生审美疲劳,因而他就这么揪你一下。“举头望明月”一下子掐住你,让你一激灵地记住了一种情感体验,让你受到一点刺激以后就迅速地放开手,又回到了那种感觉,有了思乡的情绪,这就是声韵的美。从内容上来说这种乡愁是民族的。
这种审美就在我们的心里生了根。我想:学生这样诗情画意的品味诗情画意的古诗词,当然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融进文本、精心设计,兴趣盎然的阅读
品读经典,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需要出发,以学生联系密切的生活场景和内容为入口,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学《景阳冈》时,我借鉴了一位老师的做法:在课堂开头播放《水浒传》主题歌,梁山好汉中与歌词相符的人物莫过于武松,他大口喝酒并大胆上山打死老虎,就显出这样的英雄本色。让同学们在主题歌的感情酝酿中自读感知有关内容,领悟文章的精巧构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还要不断拓宽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途径,建立学科、活动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要大胆地走出课本,让课堂有血有肉,让潜在的意识得到开发。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武松,男,35岁,膀大腰圆,生性好酒。因为打死国家保护动物,现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提供信息者,赏银万两。”学生一看这种悬赏的告示,纷纷为武松鸣不平,跃跃欲试的为他辩护。争论中,武松的人物形象自然地走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间,人性的美也水到渠成的流入学生的心田。
三、整合资源、精心设计,如诗如画的阅读
“诗情画意的语文”离不开经典。《语文课标》提出: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经典阅读就是带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充分把美展示在孩子的眼前呢?
教学中,我曾将图画、音乐、戏剧引进单调的课堂。在孩子的眼里,画面上的角色都是活的,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丰富画面并与之对话。我也用音乐渲染情感,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了盲姑娘手中跃动的蝴蝶;仿佛看到朱自清笔下匆匆的时光。我还运用戏剧形式让学生再现《长相思》,哪怕学生的再现形式只是粗浅的,但戏剧是立体、动态的画,符合学生的心理。课本上静止的符号式的人物,通过角色的扮演就能鲜活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无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都卷入到角色的命运中,那是生活的再现。图画、音乐、戏剧让语文教学迸发出生命的热浪,美丽的、忧伤的经典诗词在课堂中也同样鲜活了起来。
经典阅读是当代教学的呼唤,是实现“诗情画意语文课”的有效途径。对经典阅读教学的尝试和努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新返回经典阅读之乡,构建学生人生路上的精神家园。套用安子教授的一段话:愿今后的学生能通过经典的阅读,过一种诗性的生活,读来的是点点的经典,终于后来也能成为一个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