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科研是师生专业成长的实训台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不想在“科研”之前赘加一个“职教”,以免让大方之家误认为笔者对“科研”的理解失之褊狭。关于科研,教育部的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显而易见,科研本无高下之别,更无王侯将相之分。然而,鉴于目前国人对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误解和歧视,标明“职教科研”似乎并非画蛇添足,一来明示本文所述科研的范畴,二来强调职业教育可以也应该与科研挂钩。
  职教科研是項目化教学的载体。区别于空洞乏味的理论灌输,項目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通过項目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做中学”,可以“先会后懂”,在对产品完整生产周期的体验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而“項目”不同于一般的“案例”,是所谓“已然者为案例,未知者为項目”,“項目一旦走完了生命周期,亦即变成了案例”。所以,項目总是和创新、创造紧密相连,与科研一脉相承。离开了科研,項目化教学就不会有创新,就只能是对现成案例的重复演示和灌输,如此教学,不仅教无创新,学亦没有乐趣。因此,职业院校只有强化科研工作,才能使項目化教学名副其实,才能将培养创新人才的初衷真正落到实处。
  职教科研是校企合作的纽带。时下,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路子已成社会共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普遍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学校喊得起劲,企业却处之淡然。于是,很多专家义愤填膺地呼吁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多的职业院校管理者更是铆足了劲呼吁通过立法来强化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义务。毫无疑问,这些建议都很中肯,值得借鉴,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即便有了明确的法律强制,校企合作也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否则都难免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如何才能实现双赢?科研应该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从双方的需求来讲,学校需要有項目来承载专业教学,而企业则有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有许多的革新項目需要落到实处,如果两者能够有机结合,则可有效实现双赢。学校只有急企业所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成为企业愿交、乐交、久交、主动交的合作伙伴,而学校的教学只有引进了企业的真实項目,教师才能有成就感,学生才能收获真才实学。
  职教科研是师生专业成长的实训台。曾几何时,职业院校的項目化教学一度饱受各方责难。其最普遍的诟病主要有两条,一是学校哪有那么多的項目创新?二是职校师生能搞出什么名堂?产生这两个疑问,其根源在于对职业教育的科研存在歧视,对項目化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中最典型的论调是认为搞項目就是搞发明、搞创造,就是研制卫星导弹,而且搞項目就会成功,就应该成功。其实不然,項目化教学的最大特色在于注重項目训练的完整性,而不是注重知识的完备性与系统性,是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以致考,它注重运用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总结知识与传播知识等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现实教学中,超过九成的学生項目都会无果而终,绝大部分学生項目只是学生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设想和基于改良现状的创意。他们的想法也许很幼稚,但却不乏创新,他们的作品也许会流产,但却并不影响其成为一个优秀的項目。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院校的科研,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失败的項目也是创新的结晶。职教科研是师生专业成长的实训台。因为,在从兴致勃勃地立項研究,到心服口服承认失败的过程中,我们的指导老师和学生研究团队都会有很多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工程能力等方面的收获,而这正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之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洛川县秦关乡、土基镇为积极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建设,解决洛川县秦关、土基镇居民用水的现实需求,经分析确定供水工程的供水总量为1170 m^3/d,通过对该地区可作为供水水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知名人物瓦尔茨(R. Walz)在17岁时完成了他在奔驰公司的职业培训,成为一名钳工,二战期间他被征召入伍。德国战败投降后,他被关在德法边界的一个战俘营里,从事伐木锯木的重体力劳动。当时的战俘营条件恶劣,瓦尔茨担心自己撑不下去。一天,锯木机的动力出毛病了,管技术的战俘营工程师问谁会修机器?自然,作为奖励措施,修好机器后可以管管机器,不再做锯木伐木的重活。显然对瓦尔茨来说,这也许是改
<正>选材亮点:在这个人人都用QQ和微信联系的时代,手写的书信的确很&#39;陌生&#39;。正因为如此.收到书信这样的事就成了难得的素材。&#39;给我看看.给我看看.&#39;一封陌生
期刊
特色人才培养是现代教育育人理念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实现方式之一。2003年,中央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意味着我国开始把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吹响了我国走人才强国之路的号角。  那么,如何走人才强国之路?我们不仅需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更为迫切需要的是结构的优化。合理的人才结构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不
我老妈非常非常的糊涂,她说的话常常和脑子里面想的不一样。对此,她的自我评价是“脑速跟不上嘴速”。因为这个特点,她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笑料——  妹妹小时候,每天要用“尿不湿”。一次,老妈估计是忙糊涂了,指着我的书包对我说:“李至轩,尿包拿过来,快点写作业去。”我抱着书包笑翻了。  炒菜的时候,老妈脑子里大概在想着世界地图。她对我喊道:“快,拿个土耳其过来!”我傻了眼:“哪来的土耳其——啊?”老妈
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职业教育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头,起引领作用;再一个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起促进作用;最后一个是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游离于经济社会发展之外或者起阻碍作用。我们希望的当然是第一种,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真正起到了引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例子。经常情况是后两种,要么职业教育基本
<正>喜闻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纪念双元制职业教育实践30周年,倍感振奋。三十载风风雨雨,我国借鉴以校企合作为典型特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改革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探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单纯的产业竞争已经转化为产业链竞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也面临着发展理念和思路的困惑。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出台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宏观政策,正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时机。职教发展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职业学校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校企合作,融入产业链,打造职业教育在产业链当中新的价值定位。实现职业学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产业
有学者指出,传统德育是教人如何做圣贤,而公民教育则是教人做人的底线。公民道德要求公民应当遵循基本的道德,而不追求先进性的、完美的道德。以合法性、合理性为基础,对公民教育的具体内涵。可概括如下:公民道德、公民价值、公民知识和公民能力,具有“存在、行为和目的”三个方面的维度。第一方面包括基本的道德品质,如关心他人、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对人类权利的尊重、公正和仁慈的评价以及文明和宽容:第二方面包括以下行为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是每一个主体素质提升的沃土。文化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生活的品质以及每一个人生活的品位和对幸福的体验。早于上个世纪中叶,企业的发展已不耽于产品质量的竞争或进而营销市场的竞争,而是进入发展的本质即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的战略视野、团队精神境界的竞争。近十多年来,在企业文化建设浪潮的启示下,我国愈来愈多的学校将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之中,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