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诗文中“心”与“象”的呈现方式,是“言”与“意”所具有的生命诗性美的更高级形态——生态之美。他通过系统地整合“形与影”的生命本质、“言与意”的生命诗性美,以艺术审美的诗性语言带领阅读者走向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同时再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超越生命经验本身的审美体验,引发出人如何生存的生态思索。
关键词:“心”与“象”;生态美;陶渊明;田园诗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态诗学研究”(gxun-chxps2018104)研究成果。
“心”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心”与“象”合主要指心性与物象合二为一所产生的“天人合一”的意象审美境界。与“心”这个概念相关的论述,要属庄子最详。“机心”典出《庄子·外篇·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1]庄子在《外篇·天地》一文中指出了“无心”“刳心”与“机心”三种“心”:“无心”对“道”而言是最好的;“刳心”意指自私自利之心;“机心”最差,主要是指人的巧诈、机巧功利之心。庄子认为只有摒弃掉“机心”才能够“抱朴归真”,才足以让心神安宁,安宁的心神方可载道。从艺术美学上说,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保持对自然事物的纯真态度,从而求得艺术的真味造诣。“赤子之心”与庄子反对的“机心”可谓是相得益彰。生态之美,亦是生态美,袁鼎生教授在《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一书指出了生态美的生成方式:“主客体潜能的自由对生构成生态美。”[2]主客体之间之所以能够达成自由对生的审美状态,就在于审美主体的“心”性与审美客体即“象”之间能够产生某种交互的吸引力,它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不存在阻隔,而是以自由的生成方式产生出生态之美。
陶渊明诗文中的“心”的体现形态有:“交心”“称心”“中心”“写心”“欣心”“欢心”“斯心”“有心”“求心”“其心”“素心”“心在”“游心”“心曲”“应心”“心念”“我心”“纵心”“溺心”“心远”“粥者心”“心先醉”“一心”“心理”“此心”“吾心”“心知”“王母心”“昔心”“易进之心”“诚心”“苦心”“邪心”“顺心”“心为形役”“委心”“寄心”“在心”“至心”“摧心”“心遗得失”“心有常闲”等等达40多处。这些“心”的形态可分为欢喜之“心”、真诚之“心”、悲苦之“心”、羁绊之“心”、往昔之“心”、顺应本性之“心”与寄情之“心”,足可见陶渊明对“心”的世界展现是丰富多维的,正如他的一生虽看起来散淡不惊,却是复杂现实与理想追求交织而成的丰富多彩的一生。
无论陶渊明在诗文中呈现出多少对“心”的形态描写,他所显现的“心”更为切近庄子所倡导的“抱朴归真”的“无心”状态,这与他渴求“抱真”的天然心性是一致的。“抱真”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象”之间自由对生,构合出了陶渊明诗文中“无机心”的生态之美,也显现出陶渊明质朴的生命本性。
一、“大象”时移与“寄心”
而生的“道弥”生态美
年近50的陶渊明已经归居田园六年之久,但他对德行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此时写就的《咏二疏》明确指出了他对历史人物历久弥新而不衰的德行的爱慕之情:“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3]373
“大象”,指天,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二疏”,指汉朝疏广与疏受叔侄,他们同朝为官,官至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当太子12岁时能够识得《孝经》与《论语》,他们便辞官归家;晚年又散尽皇帝所赐之物,不留给子孙财物,得以安乐终年,其知进知退的美德被后世传扬。一般人的一生中比较看重的是生前身后名,但是这些东西都会随着“大象”的运转流逝而消失。然而,具有高洁德行的历史人物与天道相比,身名也会流逝掉,留下的是无形存在的美德。陶渊明认为的美德,是与天同行的一种美德,也就是顺应天道自然而保全性命的德行。“二疏”作为陶渊明追羡德行的一个“象”,他并未完全以托物寄怀的方式进行赞誉,而是自发地对他们的德行进行追慕,这种追慕自由生发于他的天性。另一首《祭程氏妹文》:“行止中闺,可象可效”[5]191,是陶渊明对程氏妹有善行、孝顺友爱、关心亲人的美德的认可与赞誉。
陶渊明对“二疏”及程氏妹的追慕、认可,既有对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观的认可,又有对社会伦理规范之下的美德的赞扬,两者之间在陶渊明看来不存在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它们皆是陶渊明内心的“抱真”心性与崇高人物德行自由对生出的“慕德”之美。这种“慕德”之美,彰显出社会生态美的本质价值得以留存,就在于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与社会伦理的德行能够完美融合。
二、“气澈天象明”与
“独闲谣”而生的“多娱”生态美
人与自然事物相处的过程之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情感投射于自然事物之上,人的心情会随自然事物的好坏而变化。陶渊明更是喜欢与自然事物进行交流,当他面对生存的难题时,时常会于自然之中去寻求安慰与解脱。55岁的陶渊明拒绝了著作郎一职,心情有所波动,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写就了《九日闲居》:“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6]69-70重阳,具有圆满、长久的意思。在陶渊明的认知中,九月九日只不过是按时节的交替而来,自然而然的,但是俗人热爱其重阳之名,便将其追求长久、圆满的心愿赋予了它,叫作九月九日重阳节。
而在陶渊明拒绝著作郎一职的这一年,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空气澄澈,天空的日月星辰分外光明,燕去无影,雁归有声,在如此宁静而无人打扰的自然生态中,他想起了酒和菊花,酒能够去除人的烦忧,菊花能帮助人延年益寿;但是贫寒的隐士却无酒可饮,还是整起衣襟,独自悠然歌咏吧。盘桓休憩的日子本有很多欢愉,怎么能说归隐没有快乐可言呢?陶渊明认为的“多娱”,是他“自然本性”返归自然生态而形成的欢愉情感。对陶渊明来说,世事的无常并不影响人对长生与俗名的追求,为此人不惜给一个自然而自然的季节节点加以命名,并赋予美好的意味。这与陶渊明的本性相违背,他觉得自然而然的事物,不应该强加上人的名利之心。然而,陶渊明毕竟生活在东晉末年,士人崇名慕利并不可耻,加之自己的祖上又有很多出仕成功的先辈,他内心难免会与俗名产生纠葛,“淹留岂无成”从侧面衬托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最后,他以“栖迟固多娱”的安慰来回应了真实的内心世界,又使得心灵保持了平和。这又与“气澈天象明”的天气密切相关。好天气化解了陶渊明的一半心绪,他内心固守自然的天性与此气象自由对生,最终生发成了他安然处于园田自然的精神生态美。 三、“素心”于“南村”而生的“言谈”生态美
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指出,陶渊明:“弱不好弄,长实素心。”[6]595素心,心地纯洁善良、内心朴素、心灵纯真且没有杂念,与庄子所言的“朴素”的道态形式可以互通。颜延之形容陶渊明的本心使用“素心”一词,足可见陶渊明的本心是以“素”的品質为根基的。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并序》中对“素”的品质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总结:“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3]423,“抱朴守静”是陶渊明“素心”的实践基础,他归居园田以游心志,是与此“素心”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当陶渊明移居到南村时,“素心”在南村的园田生活中得以显现,这对陶渊明来说是种极大地满足。“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5]56(《移居二首》其一)陶渊明的贫士身份与卑微的官场生活,使他并不乐意纠缠复杂的俗世生活。听说南村的人们持有“心地善良”的“素心”,他就迫不及待地迁居到了南村生活。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居所简陋,可是邻居之间相互造访,人们彼此之间谈话十分融洽,有文章可以一起欣赏,有疑问可以一起剖析。同时在春秋时分这段好日子中,可以登高赋诗:“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二首》其二);邻里之间过门互相打招呼,有酒就一起共饮,“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其二);农闲时候就穿衣去对方家寻访,而且“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人与人之间的“言谈”十分和洽。朴素的农人、恬静的园田生活与和洽的人际关系,构成“南村”和谐、自适、生机盎然的社会生态家园。
四、结语
陶渊明本性喜欢“抱朴归真”的“素心”生活,他出色地描述“南村”的农舍生活,并且能亲身体悟到其间的乐趣,就是因为“南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养育出了一批“素心”之人。所以说,陶渊明描绘南村和谐的自然山水,其实是在阐发他对和谐社会生态家园的爱慕、珍惜及守护。与自然生态相处,说到底也就是人与自身及人与生态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陶渊明移居“南村”,过上了与自己本性诉求相投的生活,此时他略带紧张又自由舒展的内心与“南村”的自然风情之间对生出了“欢欣”的园田意象:生活方式简单,彼此之间心地单纯、朴素,却又不乏诗、书、酒的园田雅趣;自然生态所赠予人的物质资源由它自由生发生长,而人只是拿去满足自己的那部分需求,闲暇时分并对它进行诗性语言的歌咏。这种生态美实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之间的自由整生,可以说是精神生态美的范型。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上册)[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72.
[2]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4.
[3]陶渊明.陶渊明集(上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4]老子.老子[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9.
[5]陶渊明.陶渊明集[M].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陶渊明.陶渊明集(下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作者简介:吕旭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心”与“象”;生态美;陶渊明;田园诗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复得返自然——陶渊明田园诗的生态诗学研究”(gxun-chxps2018104)研究成果。
“心”与“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心”与“象”合主要指心性与物象合二为一所产生的“天人合一”的意象审美境界。与“心”这个概念相关的论述,要属庄子最详。“机心”典出《庄子·外篇·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1]庄子在《外篇·天地》一文中指出了“无心”“刳心”与“机心”三种“心”:“无心”对“道”而言是最好的;“刳心”意指自私自利之心;“机心”最差,主要是指人的巧诈、机巧功利之心。庄子认为只有摒弃掉“机心”才能够“抱朴归真”,才足以让心神安宁,安宁的心神方可载道。从艺术美学上说,人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保持对自然事物的纯真态度,从而求得艺术的真味造诣。“赤子之心”与庄子反对的“机心”可谓是相得益彰。生态之美,亦是生态美,袁鼎生教授在《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一书指出了生态美的生成方式:“主客体潜能的自由对生构成生态美。”[2]主客体之间之所以能够达成自由对生的审美状态,就在于审美主体的“心”性与审美客体即“象”之间能够产生某种交互的吸引力,它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不存在阻隔,而是以自由的生成方式产生出生态之美。
陶渊明诗文中的“心”的体现形态有:“交心”“称心”“中心”“写心”“欣心”“欢心”“斯心”“有心”“求心”“其心”“素心”“心在”“游心”“心曲”“应心”“心念”“我心”“纵心”“溺心”“心远”“粥者心”“心先醉”“一心”“心理”“此心”“吾心”“心知”“王母心”“昔心”“易进之心”“诚心”“苦心”“邪心”“顺心”“心为形役”“委心”“寄心”“在心”“至心”“摧心”“心遗得失”“心有常闲”等等达40多处。这些“心”的形态可分为欢喜之“心”、真诚之“心”、悲苦之“心”、羁绊之“心”、往昔之“心”、顺应本性之“心”与寄情之“心”,足可见陶渊明对“心”的世界展现是丰富多维的,正如他的一生虽看起来散淡不惊,却是复杂现实与理想追求交织而成的丰富多彩的一生。
无论陶渊明在诗文中呈现出多少对“心”的形态描写,他所显现的“心”更为切近庄子所倡导的“抱朴归真”的“无心”状态,这与他渴求“抱真”的天然心性是一致的。“抱真”的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象”之间自由对生,构合出了陶渊明诗文中“无机心”的生态之美,也显现出陶渊明质朴的生命本性。
一、“大象”时移与“寄心”
而生的“道弥”生态美
年近50的陶渊明已经归居田园六年之久,但他对德行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此时写就的《咏二疏》明确指出了他对历史人物历久弥新而不衰的德行的爱慕之情:“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借问衰周来,几人得其趣?……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3]373
“大象”,指天,语出《老子·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4]“二疏”,指汉朝疏广与疏受叔侄,他们同朝为官,官至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当太子12岁时能够识得《孝经》与《论语》,他们便辞官归家;晚年又散尽皇帝所赐之物,不留给子孙财物,得以安乐终年,其知进知退的美德被后世传扬。一般人的一生中比较看重的是生前身后名,但是这些东西都会随着“大象”的运转流逝而消失。然而,具有高洁德行的历史人物与天道相比,身名也会流逝掉,留下的是无形存在的美德。陶渊明认为的美德,是与天同行的一种美德,也就是顺应天道自然而保全性命的德行。“二疏”作为陶渊明追羡德行的一个“象”,他并未完全以托物寄怀的方式进行赞誉,而是自发地对他们的德行进行追慕,这种追慕自由生发于他的天性。另一首《祭程氏妹文》:“行止中闺,可象可效”[5]191,是陶渊明对程氏妹有善行、孝顺友爱、关心亲人的美德的认可与赞誉。
陶渊明对“二疏”及程氏妹的追慕、认可,既有对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观的认可,又有对社会伦理规范之下的美德的赞扬,两者之间在陶渊明看来不存在巨大的矛盾与冲突,它们皆是陶渊明内心的“抱真”心性与崇高人物德行自由对生出的“慕德”之美。这种“慕德”之美,彰显出社会生态美的本质价值得以留存,就在于顺应天道自然的“德行”与社会伦理的德行能够完美融合。
二、“气澈天象明”与
“独闲谣”而生的“多娱”生态美
人与自然事物相处的过程之间,人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情感投射于自然事物之上,人的心情会随自然事物的好坏而变化。陶渊明更是喜欢与自然事物进行交流,当他面对生存的难题时,时常会于自然之中去寻求安慰与解脱。55岁的陶渊明拒绝了著作郎一职,心情有所波动,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写就了《九日闲居》:“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6]69-70重阳,具有圆满、长久的意思。在陶渊明的认知中,九月九日只不过是按时节的交替而来,自然而然的,但是俗人热爱其重阳之名,便将其追求长久、圆满的心愿赋予了它,叫作九月九日重阳节。
而在陶渊明拒绝著作郎一职的这一年,九月九日的重阳节,空气澄澈,天空的日月星辰分外光明,燕去无影,雁归有声,在如此宁静而无人打扰的自然生态中,他想起了酒和菊花,酒能够去除人的烦忧,菊花能帮助人延年益寿;但是贫寒的隐士却无酒可饮,还是整起衣襟,独自悠然歌咏吧。盘桓休憩的日子本有很多欢愉,怎么能说归隐没有快乐可言呢?陶渊明认为的“多娱”,是他“自然本性”返归自然生态而形成的欢愉情感。对陶渊明来说,世事的无常并不影响人对长生与俗名的追求,为此人不惜给一个自然而自然的季节节点加以命名,并赋予美好的意味。这与陶渊明的本性相违背,他觉得自然而然的事物,不应该强加上人的名利之心。然而,陶渊明毕竟生活在东晉末年,士人崇名慕利并不可耻,加之自己的祖上又有很多出仕成功的先辈,他内心难免会与俗名产生纠葛,“淹留岂无成”从侧面衬托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最后,他以“栖迟固多娱”的安慰来回应了真实的内心世界,又使得心灵保持了平和。这又与“气澈天象明”的天气密切相关。好天气化解了陶渊明的一半心绪,他内心固守自然的天性与此气象自由对生,最终生发成了他安然处于园田自然的精神生态美。 三、“素心”于“南村”而生的“言谈”生态美
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指出,陶渊明:“弱不好弄,长实素心。”[6]595素心,心地纯洁善良、内心朴素、心灵纯真且没有杂念,与庄子所言的“朴素”的道态形式可以互通。颜延之形容陶渊明的本心使用“素心”一词,足可见陶渊明的本心是以“素”的品質为根基的。陶渊明在《感士不遇赋并序》中对“素”的品质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总结:“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3]423,“抱朴守静”是陶渊明“素心”的实践基础,他归居园田以游心志,是与此“素心”有十分密切的关联。
当陶渊明移居到南村时,“素心”在南村的园田生活中得以显现,这对陶渊明来说是种极大地满足。“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5]56(《移居二首》其一)陶渊明的贫士身份与卑微的官场生活,使他并不乐意纠缠复杂的俗世生活。听说南村的人们持有“心地善良”的“素心”,他就迫不及待地迁居到了南村生活。在这里的生活虽然居所简陋,可是邻居之间相互造访,人们彼此之间谈话十分融洽,有文章可以一起欣赏,有疑问可以一起剖析。同时在春秋时分这段好日子中,可以登高赋诗:“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移居二首》其二);邻里之间过门互相打招呼,有酒就一起共饮,“有酒斟酌之”(《移居二首》其二);农闲时候就穿衣去对方家寻访,而且“言笑无厌时”(《移居二首》其二),人与人之间的“言谈”十分和洽。朴素的农人、恬静的园田生活与和洽的人际关系,构成“南村”和谐、自适、生机盎然的社会生态家园。
四、结语
陶渊明本性喜欢“抱朴归真”的“素心”生活,他出色地描述“南村”的农舍生活,并且能亲身体悟到其间的乐趣,就是因为“南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养育出了一批“素心”之人。所以说,陶渊明描绘南村和谐的自然山水,其实是在阐发他对和谐社会生态家园的爱慕、珍惜及守护。与自然生态相处,说到底也就是人与自身及人与生态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陶渊明移居“南村”,过上了与自己本性诉求相投的生活,此时他略带紧张又自由舒展的内心与“南村”的自然风情之间对生出了“欢欣”的园田意象:生活方式简单,彼此之间心地单纯、朴素,却又不乏诗、书、酒的园田雅趣;自然生态所赠予人的物质资源由它自由生发生长,而人只是拿去满足自己的那部分需求,闲暇时分并对它进行诗性语言的歌咏。这种生态美实现了人与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之间的自由整生,可以说是精神生态美的范型。
参考文献:
[1]庄子.庄子(上册)[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72.
[2]袁鼎生.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64.
[3]陶渊明.陶渊明集(上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4]老子.老子[M].陈鼓应,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9.
[5]陶渊明.陶渊明集[M].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
[6]陶渊明.陶渊明集(下册)[M].袁行霈,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作者简介:吕旭阳,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