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像中感受光和呼吸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g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佐藤时启(Sato Tokihiro)先生认识的时间并不太长。记得那是在2009年秋,北京中艺影像学校的杨书娟校长给我打电话,说丹德力画廊正在展出一位日本摄影家的黑白作品,特别棒。之后我马上去看了。展览的标题是《光·呼吸》,是佐藤先生的个展。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他的作品。
  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才清楚,佐藤先生虽然不是摄影科班出身,但他摄影方面的成绩十分显赫。自1982年至2009年,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50次个人作品展览,另外还参加过127次摄影作品联展,摄影作品被世界上25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所收藏。
  佐藤先生的作品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制作非常精到。《光·呼吸》系列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场景中用光笔绘出了许多线条,另一个部分是在场景中加进了许多光斑。说实话,看过展览后,当时并没有完全读懂他的作品。为了进一步了解佐藤先生的作品,我给他写了一封信以求说明。第二天我就接到了他的回信,拜读之后我对作品的构思明白了不少。我征得了他本人的同意,现将此信与大家分享。
  
  乔先生:
  首先感谢您能参观我的展览。
  就您提出的“关于作品名称的含义”的问题,现回答如下:
  我的作品中存在的“光线”或“光斑”是这样产生的。我把相机的快门设在打开状态下,在相机前的可见空间中,或是手持“光笔”进行描绘,或是用小镜子把光反射到相机镜头上。
  我的光绘和反射过程,如果是晚间拍摄的话,需要三四个小时,即使是在白天拍摄的作品,曝光时间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动作。换言之,在进行这些工作时,需要在较长的距离上走来走去,或是在水中游来游去。我在做这些运动时,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如一,而大脑中的意识则仅仅是自己的呼吸。
  就这样,在作品中呈有光绘效果的位置,一定有我的存在。在那里,我感觉着自己的呼吸,完成着光绘的动作。当然,我的作品深处是道出我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实际上就是通过意识到呼吸而最真实地感受到的。所以我把作品中的基本要素,以展览名称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光·呼吸》。
  光和呼吸,二者均为生命中重要的原素,它成为了我的作品中的一大主题。
  我的回答可能过于简单,如果还有何提问请随时联系。
  请多多关照!
  
  佐藤 时启
  佐藤先生1981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雕刻专业,1981年在同一所大学读完美术研究生课程。后来他又到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学习、讲学和开展艺术研究。目前他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先端艺术表现专业任准教授。
  2009年底,佐藤先生在东京著名的ZEIT-FOTO SALON画廊举办个展时,我专程去与他会面。在那个展览上,展出了他的8幅《光·呼吸》系列的新作品。新作品都是用银盐纸基相纸制作成50英寸的大幅作品,效果相当震撼。
  在日本摄影界,大家对佐藤先生的评价是作品好、人还特别和气。当我与他一见面,立刻就深深地感到了这一点。他对我的问题是有问必答,没有一丝一毫大艺术家的架子。
  我问佐藤先生为什么没有选择比8×10更大的相机时,他笑笑说:“8×10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用了,用来制作50英寸的作品也没有任何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从我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我经常要在树林中跑来跑去,再大的相机就更不方便了。而且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用8×10相机,比较习惯了。”
  我又问他:“有人说艺术并不在乎表现形式,所以是不是您没有必要选择大画幅相机呢?”他听后直接回答道:“当然什么器材都可以搞艺术,但是我的作品经常要曝光一个小时以上,数码相机不能满足这个需要。另外,我希望作品有可能制作成大幅图片,数码相机也比较困难。我并不排斥数码技术,但是根据我的需要,现在还只能用大画幅相机。”
  我问他所教的学生们都是使用大画幅相机吗。他说不都是。有条件还是用大画幅相机,但并不一定都有这样的条件。
  我们谈了很多、很久,最后我问了他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您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还是摄影家呢?”
  他说他自己是兼而有之。接下来他还是既婉转又明确地补充了一句:“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想成为艺术家。”
其他文献
独特之谜  图1拍摄于2010年11月15日,中国选手李越宏在第16届亚运会男子射击25米手枪速射比赛中,以782.8环的总成绩在决赛中夺冠。  作为一名职业体育新闻摄影师,我痛苦地挣扎在矛盾中:一方面,我对相机科技上的每一个突破和进步欢呼雀跃,另一方面却又因此而黯然神伤。相机科技的进步意味着我距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一些,却又将我与自己梦想的距离扯得更远。  这看上去像一个悖论:这又近又远的梦想究竟
期刊
摄影是一门源自西方的艺术。蓝晒法和铂钯工艺早在19世纪中期就被西方人发明出来,前者在工程、建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后者由于色调丰富,表现力强,直到1920年之前都是主流的摄影工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的发展,这些工艺在发源地西方都成为了非主流,在中国精通此道的就更加稀少了。林然被称为中国摄影工艺方面的大师,他的作品多采用蓝晒和铂钯工艺制作,技艺精湛。然而其骨子里却在探求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追求
期刊
初见摄影家李玉光时,他刚结束在埃及、叙利亚等地的出差。虽然工作繁忙,却仍不忘带上心爱的大画幅相机,在旅途中抽空拍了不少作品——这样高强度的生活节奏,李玉光已经驾轻就熟。在工作场合,他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在业余时间里,他的角色转换为“摄影家”和“驴友”。喜爱探险、追求极致的他,为了拍摄到高品质的风光照片,每次出行都携带笨重的8×10、617等画幅的相机。通过一幅幅画面优美、素
期刊
丹顶鹤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鸟  丹顶鹤生活在湿地,仙风道骨,被誉为湿地之仙,有“仙鹤”之美称。它亭亭玉立,如淑女靓妹。丹顶鹤头部裸露,缀满鲜红的小米粒状的肉瘤,艳丽俊美,有很强的美学感染力。  丹顶鹤之美,无以言状,无论是动,还是静,都风情万种。特别是丹顶鹤对爱情的忠贞,一直被人类所称道。组成家庭的丹顶鹤,无论是雄鹤还是雌鹤,都极少见“捻花问柳”现象。平时,它们相伴一起,很少分开,雄鹤会主动照顾雌鹤。
期刊
在我的摄影创作中,特别喜欢传统相机和黑白影像。135、120、4×5相机我都用过,而且用不同画幅的相机拍出不同题材的摄影专题,感受到了不同画幅相机给我带来的不同乐趣。  数码影像对传统影像的冲击,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使用传统相机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是个顽固派、保守派,总觉得数码拍片太简单。在我下决心将传统影像传统到底时,正赶上北京大画幅悄然兴起,令我眼前一亮,兴奋不已。没有任何犹豫,买了一台金宝8
期刊
“城市浮生,真正的玄妙又有谁人能懂得?是叹息,是悲哀,是惊喜,还是快乐,稍纵即逝的瞬间,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喜怒哀愁,记录了人一生不能磨灭的痕迹。在城市中游走,记录一个瞬间,定格城市的某一刻,这一刻我在这里,而你在哪里?  拍摄城市,灵感源自于张悬的专辑《城市》。“于城市之下,浮生万象的寂寞;于城市之上,欲望交织的云朵;于城市之外,困顿热烈的你们;于城市之内,沉默拥抱的我们。”短短的四句话,描绘了我们
期刊
提起冯建国的摄影,人们很容易想到壮丽的中国西部风光。那些画质精良的黑白照片,一如安塞尔·亚当斯的经典作品,大气、优美、影调细腻。然而他最近创作的肖像系列却呈现出别样的气质。这是一组藏族人的肖像,画中人直视镜头,纯白的背景简单到极致,使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摄者身上的每一处细节,从而看清对方的神态、情绪,感受当代藏族人的精神面貌。在冯建国看来,并非只有大山大河当得起“壮丽”二字,普通人的衣着服饰、一颦
期刊
自从20世纪60年代第一幅电脑绘制的图像产生以来,数字化图像几乎成为现今图像世界的主宰了。从最初利用电脑软件来完成一幅完美、真实的图像,到质疑这种人造的完美和所谓的真实,再到今天更年轻一代艺术家开始探索数字加工手段自身的美学,也不过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1978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阿什维尔的年轻艺术家卢卡斯·布莱洛克(Lucas Blalock)即是从日常生活着手,利用平时不起眼的小物件,来展现
期刊
我是一名地道的业余摄影爱好者。我的摄影经历与许多影友相同,也是从“照相机爱好者”开始。最早的“摄影”是用父亲的佐尔基相机拍照后,用饭碗冲洗胶片,再用红领巾包上电灯泡做暗房灯开始的。改革开放后,从美能达X-700、尼康FM-2、FA、F-3,佳能的AE-1、A-1、新F-1到玛米亚RB67等等,都是我的珍爱。而后来我又被大画幅相机所吸引的主要原因,也是它那一眼可以看到底的精密之美。  虽然我开始学习
期刊
目前,日本有八九成的商业摄影师都在从事数字摄影。但是,还有些注重创作理念的摄影师对数字摄影持否定意见,仍采用传统的拍照方式,然后将照片打印出来。相比较而言,女摄影师比男摄影师更加倾向于传统的方式。  在日本,现在不仅是冲洗胶片的冲扩店相继倒闭,就连生产黑白胶卷和感光相纸的工厂也相继停业。不过至今我还很怀念暗室里冲洗胶片对那种独特的药水味道。因此,在我的工作室里,用于冲洗黑白照片的设备一应俱全,我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