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介绍:文化产业乃当下之热潮。英、美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面对大工业经济不可逆转的颓势之时,从文化中发现了一种新生的力量,于是平,创意为王,文化成为了挽救社会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出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什么都能吸收,也什么都能效仿,但是由于很多行业仍然处于市场化的初级阶段,缺乏充分的工业化进程,想要这个时候一步登天,搭载文化产业的顺风船,不免有极大的晕船和落水的危险。中国的雕塑行业正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然而,中国并不缺乏勇于实践创新的企业,山西宇达集团可谓是青铜铸造行业的一个领军企业,其十余年来的发展之路,足以为我们开拓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宇达成立于1992年,以设计、制造大型青铜雕塑、青铜艺术礼品、青铜艺术品、青铜旅游商品为主业,开发了占地约200余亩的青铜文化产业园,并在园内设置了2600m2的艺术展厅,其中包括专门从事青铜雕塑艺术品经营的宇达画廊。从仅有数十人的小小铸铜工艺品厂,发展为如今拥有300多亩地、近400名员工、年产值1.1个亿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为本、创新为力、整合为待、审时度势、见利思义、治业如家这六个词大体可以概括它的发展之路,本刊将于2009年为各位读者娓娓道来。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产业的根本内容是以文化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在这个前提下,文化必须衍生出产品,产品必须有市场。这种文化并非架空在理论之上的模仿,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转换。实际上,对于文化和商业之间关系的理解,晋商历来承袭着一种“儒贾相通观”,认为贾也可习儒,儒可贾,贾可仕,仕可不失贾业。这个理念在面对文化创业之时,恰恰延伸出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作为现代晋商表率的宇达在艺术礼品市场的作为正是最好的范例。
对于宇达而言,身居富有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山西,就如同占据了一个巨大的宝藏,这片沃土在宇达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为他们供给着养分。无论是“关公故里关公铜像”、三晋经典文化礼品,还是铜制金印章、青铜文物仿制品,无不彰显着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和再提升能力。
“关公故里关公铜像”是宇达公司在工艺礼品市场一鸣惊人的产品,至今仍畅销不衰。谈及这个产品,免不了要提及最初的定位思路。宇达的所在地夏县是夏王朝的起源地,也是大禹的故乡,传说大禹曾将天下九州送来的铜料,根据远方百物的图像,铸成九鼎,使人民能“知神奸”,趋吉避凶。夏县所属的运城,也是关公故里,关公这个形象在儒、道俩教都有位置,而当时市场上陶瓷、木雕的关公铜像比较多,铜铸的却不多。于是,宇达便选择了“铜”“关公”和“故里”作为关键词,挖掘了一个主题“关公故里关公铜像”,将其定位为高档艺术礼品。根据这一主题,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宇达设计开发了数十种不同体量、不同姿态、不同风格、不同颜色的铜像;并且借助于名人效应,将其赠送给当年正欲飞越黄河的柯受良,使得礼品一举畅销,为其进入雕塑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晋经典文化系列产品的创意可以说是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山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名寺名院名窟,无不令人津津乐道。于是乎,云冈大佛、五台山文殊菩萨、黄河故道蒲津渡的镇河铁牛、乔家大院的犀牛望月镜等等都成为了宇达信手拈来的题材。现在,正逢电视剧《走西口》的热播,宇达又开始设计表现“晋商文化”的“晋商魂系列作品”。
在生肖礼品方面,宇达可谓不遗余力地去开发。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又雅俗共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宇达的展厅里,可以看到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生肖雕塑。仅仅是2009年的生肖牛,便有29种之多。或复古、或现代、或奢华、或简朴,总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顾客无论如何,都能选中一款。
铜制金印章是宇达近年来开拓的一个新品种。以铜铸印,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期,便有大量丰富的铜印章出现,诸如故宫博物馆典藏的“平阴都司徒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右司马印”等,这种属于官方或贵族阶层使用的印信。随着后世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通过一代代文人篆刻家各具心迹的追求,印章曾繁衍出无穷趣味,无限境界。小小印章,方寸朱白,既为百姓实用,也作文人案头赏心自娱之雅事。铜制金印章,则是一种怀古之情的表达和身份的象征,非常符合当下中产阶级的口味。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文人文化的借用。
宇达还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同开发了古代青铜文物的仿制品。青铜文物的仿制,宇达并不是先例,但是很多粗制滥造的仿制品以假充真,反而扰乱了市场。与博物馆合作的方式,既保证了仿品的品相,也为充分利用文物的市场价值开拓了一条路。
除了对传统文化各个层面上的挖掘,宇达也紧紧扣住时代命脉,拓展出一系列与当下相关的新产品,包括至尊国礼、专用礼品、名家名作、旅游纪念品等。
至尊国礼是宇达和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合作的产物,那些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与世界各国的友谊的国礼,不仅出自于各国艺术大师之手,弥足珍贵,还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证物,是世界人民对于友好和平的美好祝愿。宇达通过国际友谊博物馆,对国礼原物按照原造型、原尺寸进行高仿精制,并由博物馆监制限量向市场推出。
至于专用礼品,宇达迄今已经为安全部、财政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及诸多地方人民政府、大型会议、庆典节日制作专用礼品,其中包括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海财富论坛、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上海浦东成立十周年、澳门佛教界纪念回归等;也为中国演艺界名人制作了赠给抗击非典医务人员专用礼品,为国际奥组委制作赠送给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各国元首的礼品,受国家旅游局委托为全国四、五星级酒店制作高档标志牌……专用礼品与当下其余文化事件产生了横向的联系,既满足了某些组织机构和人的特殊要求,又无形中起到了对宇达自身非常好的宣传作用,积累了一批稳定的长期客户。
将一个市场做深做透,从而延伸出各种可能性,正是宇达人非常精彩的特点。他们紧紧围绕着文化这一核心,通过对礼品市场的细化分析,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不仅开发了上述的几大类礼品,还向上延伸出名家名作礼品,向下拓展了旅游纪念品。名家名作礼品是宇达与艺术家合作设计开发的产品,艺术家韩美林和吴信坤等皆有大量的创作。礼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因为名家效应更为提升,艺术家自身的文化效应也因此得到了发挥,从而在奢侈品和普通产品之间拓开了另一片市场。而旅游纪念品则是走低端市场,针对游客的需求,随着现代人对旅游这一生活方式的接纳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个市场也将显示出相当巨大的潜力。
这样的延伸,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渗透”的表现。记得有一句谚语也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爱,便不易生恨——便表达了某种文化渗透的作用。文化渗透,乃是用文化影响或改变人甚至整个社会的认识、行为和价值观。当宇达用文化来打造它的产品和艺术品时,就是用市场的力量来传播中国文化,传播美的艺术。它铺张地越广,其渗透的力量便越强。
在宇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以文化为本,两者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这种一体化正是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所以能一体化,则在于它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智能生产。而我们在下一期的文章中将会在“创新为力”层面展开对宇达文化产业之路的剖析,向大家阐明“智能生产”的概念。
宇达成立于1992年,以设计、制造大型青铜雕塑、青铜艺术礼品、青铜艺术品、青铜旅游商品为主业,开发了占地约200余亩的青铜文化产业园,并在园内设置了2600m2的艺术展厅,其中包括专门从事青铜雕塑艺术品经营的宇达画廊。从仅有数十人的小小铸铜工艺品厂,发展为如今拥有300多亩地、近400名员工、年产值1.1个亿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为本、创新为力、整合为待、审时度势、见利思义、治业如家这六个词大体可以概括它的发展之路,本刊将于2009年为各位读者娓娓道来。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具体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产业的根本内容是以文化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值。在这个前提下,文化必须衍生出产品,产品必须有市场。这种文化并非架空在理论之上的模仿,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转换。实际上,对于文化和商业之间关系的理解,晋商历来承袭着一种“儒贾相通观”,认为贾也可习儒,儒可贾,贾可仕,仕可不失贾业。这个理念在面对文化创业之时,恰恰延伸出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作为现代晋商表率的宇达在艺术礼品市场的作为正是最好的范例。
对于宇达而言,身居富有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的山西,就如同占据了一个巨大的宝藏,这片沃土在宇达开拓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为他们供给着养分。无论是“关公故里关公铜像”、三晋经典文化礼品,还是铜制金印章、青铜文物仿制品,无不彰显着他们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和再提升能力。
“关公故里关公铜像”是宇达公司在工艺礼品市场一鸣惊人的产品,至今仍畅销不衰。谈及这个产品,免不了要提及最初的定位思路。宇达的所在地夏县是夏王朝的起源地,也是大禹的故乡,传说大禹曾将天下九州送来的铜料,根据远方百物的图像,铸成九鼎,使人民能“知神奸”,趋吉避凶。夏县所属的运城,也是关公故里,关公这个形象在儒、道俩教都有位置,而当时市场上陶瓷、木雕的关公铜像比较多,铜铸的却不多。于是,宇达便选择了“铜”“关公”和“故里”作为关键词,挖掘了一个主题“关公故里关公铜像”,将其定位为高档艺术礼品。根据这一主题,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宇达设计开发了数十种不同体量、不同姿态、不同风格、不同颜色的铜像;并且借助于名人效应,将其赠送给当年正欲飞越黄河的柯受良,使得礼品一举畅销,为其进入雕塑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晋经典文化系列产品的创意可以说是传统文化资源和现代旅游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山西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名山名寺名院名窟,无不令人津津乐道。于是乎,云冈大佛、五台山文殊菩萨、黄河故道蒲津渡的镇河铁牛、乔家大院的犀牛望月镜等等都成为了宇达信手拈来的题材。现在,正逢电视剧《走西口》的热播,宇达又开始设计表现“晋商文化”的“晋商魂系列作品”。
在生肖礼品方面,宇达可谓不遗余力地去开发。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又雅俗共赏,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宇达的展厅里,可以看到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生肖雕塑。仅仅是2009年的生肖牛,便有29种之多。或复古、或现代、或奢华、或简朴,总之,其目的就是为了让顾客无论如何,都能选中一款。
铜制金印章是宇达近年来开拓的一个新品种。以铜铸印,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期,便有大量丰富的铜印章出现,诸如故宫博物馆典藏的“平阴都司徒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右司马印”等,这种属于官方或贵族阶层使用的印信。随着后世书法艺术和篆刻艺术的发展,通过一代代文人篆刻家各具心迹的追求,印章曾繁衍出无穷趣味,无限境界。小小印章,方寸朱白,既为百姓实用,也作文人案头赏心自娱之雅事。铜制金印章,则是一种怀古之情的表达和身份的象征,非常符合当下中产阶级的口味。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文人文化的借用。
宇达还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共同开发了古代青铜文物的仿制品。青铜文物的仿制,宇达并不是先例,但是很多粗制滥造的仿制品以假充真,反而扰乱了市场。与博物馆合作的方式,既保证了仿品的品相,也为充分利用文物的市场价值开拓了一条路。
除了对传统文化各个层面上的挖掘,宇达也紧紧扣住时代命脉,拓展出一系列与当下相关的新产品,包括至尊国礼、专用礼品、名家名作、旅游纪念品等。
至尊国礼是宇达和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合作的产物,那些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与世界各国的友谊的国礼,不仅出自于各国艺术大师之手,弥足珍贵,还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证物,是世界人民对于友好和平的美好祝愿。宇达通过国际友谊博物馆,对国礼原物按照原造型、原尺寸进行高仿精制,并由博物馆监制限量向市场推出。
至于专用礼品,宇达迄今已经为安全部、财政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及诸多地方人民政府、大型会议、庆典节日制作专用礼品,其中包括200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海财富论坛、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上海浦东成立十周年、澳门佛教界纪念回归等;也为中国演艺界名人制作了赠给抗击非典医务人员专用礼品,为国际奥组委制作赠送给参加北京2008奥运会各国元首的礼品,受国家旅游局委托为全国四、五星级酒店制作高档标志牌……专用礼品与当下其余文化事件产生了横向的联系,既满足了某些组织机构和人的特殊要求,又无形中起到了对宇达自身非常好的宣传作用,积累了一批稳定的长期客户。
将一个市场做深做透,从而延伸出各种可能性,正是宇达人非常精彩的特点。他们紧紧围绕着文化这一核心,通过对礼品市场的细化分析,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不仅开发了上述的几大类礼品,还向上延伸出名家名作礼品,向下拓展了旅游纪念品。名家名作礼品是宇达与艺术家合作设计开发的产品,艺术家韩美林和吴信坤等皆有大量的创作。礼品的文化附加价值因为名家效应更为提升,艺术家自身的文化效应也因此得到了发挥,从而在奢侈品和普通产品之间拓开了另一片市场。而旅游纪念品则是走低端市场,针对游客的需求,随着现代人对旅游这一生活方式的接纳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这个市场也将显示出相当巨大的潜力。
这样的延伸,其实也是一种“文化渗透”的表现。记得有一句谚语也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爱,便不易生恨——便表达了某种文化渗透的作用。文化渗透,乃是用文化影响或改变人甚至整个社会的认识、行为和价值观。当宇达用文化来打造它的产品和艺术品时,就是用市场的力量来传播中国文化,传播美的艺术。它铺张地越广,其渗透的力量便越强。
在宇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以文化为本,两者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这种一体化正是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所以能一体化,则在于它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智能生产。而我们在下一期的文章中将会在“创新为力”层面展开对宇达文化产业之路的剖析,向大家阐明“智能生产”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