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信息类学生开展发明创造的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企业中,发明创造的主力军是年轻骨干。如何培养有创造意识的新型大学生提供给企业,是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则,推动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创新,是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大学生发明创造必由之路。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举措。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发明创造意识淡薄入手,分析多层次原因,找出合理对策。以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基础,开展针对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发明创造思维和能力训练。对创新型学生和指导教师,从不同层面进行激励和鼓舞,促进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尝试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并对发明创造的成果给予精神肯定和物质奖励,促进学生不断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欠缺的原因
  传统教育体制是“满堂灌”的应试教育,造就了学生跟着教师走、教师跟着标准试卷走的思维模式。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听话的学生往往被认定是好学生,而思维活跃、具有扩散思考能力的学生经常被误认为不听话,瞎折腾。在大众观念的压力之下,学生的创造精神经常被扼杀在萌芽里。在应试教育时代,分数就是人生的全部,这种观念使得学生只学习好好要考,拿到高分就万事大吉。久而久之大部分学分都是理论修养差、知识面太窄、综合能力弱。这样的高中毕业生到了大学阶段,知识容量不够,创新意识差、发明创造能力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造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欠缺的原因,想要提高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首要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发明创造意识。通过开展以发明创造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发明创造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举办大学生发明创造与科技创新成果展,营造创新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展关于发明创造的讲座,让学生认识发明创造的巨大作用。针对电气信息类的大学生,讲座选题需要侧重近代电气电子信息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比如说电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发明等等。或是最近流行的iphone的更新换代,每一次更迭都伴随着技术的革新。这些都是和大学生实际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肯定能点燃学生们的热情。
  (2)为了让大学生和发明创造拉近距离,在讲座中举例说明一些小的创造如何改变生活。比如说最新一代的空调,装上摄像头,就可以监控室内幼儿是否踢被,实时调整空调温度,实现家居智能化。基于电学知识而发明的捕鼠器,可以帮助很多地方改善居住环境。通过生活中的小发明创造,让学生认识到发明创造人人可为,通过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开展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
  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要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训练的形式有集体讨论训练和个人分散训练。
  集中讨论训练
  集中训练主要以座谈会、讨论会形式进行,开展创造性思维广度、深度和力度训练。组织学生讨论,针对电气信息类的学生,着重查找家电产品和电子信息产品存在的不足甚至危害。针对某缺点和不足,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想,各抒己见,从众多创新设想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创新设想时,鼓励学生思维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对某产品进行创新设想时,尽量向多功能的方向思考。
  个人分散训练
  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分析对生活密切的电气电子类产品。把创造设想记录好,定期和同学讨论分析其可行性,大家针对某一设想提出建议和意见。对可实施的设想,组织实施。开展个人分散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创新精神,养成创新习惯。
  学习发明创造方法,指导创造实践
  创造技法主要有还原法、智力激励法和缺点列举法。还原法是把创造的起点回归到产品创造的原点上,它可以帮助创造者克服习惯性思维。智力激励法是利用智力激励讨论来集思广益的方法。缺点列举法是列举产品缺点,然后针对产品的不足,提出创新设想的方法。将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指导大学生从小发明创造入手,通过联想、类比、组合、移植、演变、逆向思维等方式,结合创造技巧,开拓扩展思路,产生大量创新设想,寻找更优方案。
  为促进激励推进相应的保障措施
  加强基础条件建设,为学生开展发明创造活动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创新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发明创造,鼓励学生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广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奠定基础。
  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针对有意向进行发明创造的学生,学院派专业老师组织全面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专业的创新素养,逐步进行发明创造活动。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
  为了训练电气信息类大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学院每年都会组队参加广西区电子设计竞赛,优胜队伍推荐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这种参赛经历对电气信息类的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是非常重要、可贵的。
  制订鼓励大学生开展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活动的计划,组织专利申请培训
  定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做到活动情况要有记录、有档案。把创新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时,在年底考核时开展总结评比表彰活动。针对大学生中有成熟的发明创造,鼓励支持其申报专利,邀请专利公司的专家来授课、对学生和辅导老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对申报专利的学生,学校提供全程服务,积极帮助整理资料,确保专利申报的质量。
  针对大学生本身的发明创造能力的激励措施
  研究设置创新学分及其实施方案   设置创新学分,根据每个创新科技成果的分量等同于一定的选修课的学分。在市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等同于专业选修课的2个学分。在省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等同于专业选修课的3个学分。在国家级级创新类型活动比赛中的奖项,专业选修课等同于4个学分。
  研究设立发明创造成果奖学金及其实施方案
  为了激励大学生的发明创造,给大学生进一步进行发明创造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设立发明创造成果奖学金。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市一级认定,奖励500元人民币。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省级认定,奖励1000元人民币。如果发明创造成果是国家级,奖励1500元人民币。
  研究学生发明创造能力评估与毕业设计、就业、保送研究生挂钩的实施方案
  分析发现,凡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强的,毕业设计的成绩基本上在优良水平,有些毕业设计更是学校优秀。因此可以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倾斜,比如将该生的发明创造正果直接认定是毕业设计成果,学生只需要撰写相应的论文即可,该政策对于需要时间进行创新活动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就业时,进行过发明创造的学生在简历上面的经历相对丰富,有说服力,更能打动用人单位的心。在推荐毕业生的时候,针对那些发明创造成果丰富的学生,就业指导老师可以直接推荐给相应的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
  目前,很多学生愿意进一步读研深造。为了改善研究生的生源,可以将保研政策和发明创造成果(含专利、论文、创新成果、比赛奖项)挂钩,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为学生读研究生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
  研究对申报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学生奖励方案
  对于申报国家专利的学生,无论专利获得授权与否,都给予100元经济补助。对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和授权的,除享受省、市、县相关专利补贴政策外,分别给予300元和1000元奖励;并将成绩记录于学生档案。优秀科技创新作品,优先推荐参加市以上科技创新作品评奖,并优先推荐市、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项,同时按获奖等次予以奖励;优秀专利成果,同时在学校网络、市级主流媒体上给予宣传和推介。
  针对指导学生发明创造的教师的激励措施
  为了进一步辅助学生进行发明创造,需要给指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指导老师一定的激励,加深效果。
  对相应的指教老师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
  对发明创造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根据成果的级别高低(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给予800元、500元和300元的物资奖励,并发相应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证书,以资鼓励。在年终考核的时候,将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果纳入指导教师的考核数据,参与学校的年终评比。
  在评职称时,对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政策倾斜
  在评职称时,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发明创造的业绩水平和多少,引入加分因素,鼓励教师多指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同时可以提升自己,参评职称。近年来,在评职称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在指导学生发明创造课外活动突出,得以评得更高级的职称。
  加快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 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创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条件, 通过推进一系列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提供硬件支持。分别针对创新型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双方面的激励和鼓励,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发明创造热情。只要遵循合适的教育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尝试,就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国情、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作者供职于广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张玉薇系本文通讯作者。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导向的电气信息类大学生发明创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GA189)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高职的火电厂动力类专业是培养具备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检修、运行、安装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从事发电厂动力设备检修、运行、安装、调试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火电厂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一般是指工作,即“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素质和条件,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