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4日至17日,西泠印社2013年秋季拍卖会将在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槌,提前3天预展。西泠拍卖素有“江南第一槌”之称,而其在书画拍卖方面尤为出彩。在即将举槌的秋拍中,有两件书画作品尤其值得一提。
吴冠中国画忆恩师
荼,是吴冠中在20岁时为自己起的笔名,那时他还是潘天寿的学生。荼,也是后来吴冠中很多作品的落款。吴冠中曾说,“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画上写一个“荼”字,简单。
1966年“文革”爆发,学成归国的吴冠中当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法国留学带回来的艺术观点,因为不合时宜,使他被扣上了“毒害青年”的帽子。
1970年,吴冠中随工艺美院师生被下放到河北获鹿李村劳动。刚开始时每天种地不能画画,到了1972年,政策宽松一点,才偶尔可作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吴冠中只能把地头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当作画板,把粪筐架子拿来做画架,他也被学生们笑称为“粪筐画家”。在李村河边、小道、房下,吴冠中挖掘着这沉睡大地的艺术资源。
此次首度现身西泠拍场的《李村图》正是吴冠中这一时期的创作,也是这时期惟一的国画作品。由于时局环境限制,当时吴冠中的作品大都是几十厘米见方的油画风景小品,而这样一件长81.5厘米、宽34.5厘米的设色纸本立轴水墨显得十分特殊。
此作画面构图别致,下半部是李村风景,上半部有长达百余字的叙文:“少年时,求学杭州艺校。曾从潘天寿师学国画,受益匪浅。彩色引人。其后我专攻洋人之洋画,为求绘画之真谛,远渡重洋,寻古访今,悟道不多。而寿师之作,始终如明灯照我。玉军同学随我学彩绘,今又强我作国画,自离寿师数十年来未墨画,寿师新故,作画念之,不知是哀是痛。荼,七二,李村。”
文末“七二”即绘作时间1972年。1971年,潘天寿终在冷寂黑暗中与世长辞。当时在河北农村劳动的吴冠中,一切与外界隔绝,消息闭塞时隔一年他才得悉噩耗。忆恩师,甚哀痛,学生姜玉军将其自备收藏的宣纸一张提供给吴冠中,希望他能作一幅纪念潘师的画相赠。尽管那时的吴冠中早已久不作水墨了,但他仍应姜玉军所求,照当年学生时代学潘师风格作了这幅《李村图》,并疾思感慨、哀然书写了追忆文字。
《李村图》集风景画和忆恩师叙文为一体,是吴冠中水墨风格发端的特殊作品,更是吴冠中先生留世面世代表特殊历史年代的珍贵国画作品。低矮的松树、绿叶红花的荷塘,都是潘天寿喜画的题材,它们被两旁的栅栏隔开,一条小路直向前院。竹梯攀着高墙,墙下开着半扇门,似乎可以通向越过高墙看到的远山。远山用笔苍秀。看得出,吴冠中是以接近老师的作画风格来怀念老师的。画面清清爽爽,点、线、面的组合,不拖沓,不啰唆。右上角钤印朱文“冠中写生”,左下角钤印白文“老吴作”。
吴冠中曾回忆在李村的创作:“我的画都是从生活中剪裁重组的,东家后门的石榴花移植到西家门前盛开了。”所以在这幅作品里,景中物也是借物重组过的。画面中没有吴冠中画李村时,频繁涌现之后又经常重现的飞燕、石榴、高粱和瓜藤的“四件宝”,而是把老师喜作的题材和自己当初的环境结合、重组的一张作品。
姜玉军、姜雷父子惜藏恩师吴冠中珍贵国画画作41年,此次这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李村图》国画作品首次走上拍场,回到其曾学习过、爱恋过的西子湖畔,更传颂吴冠中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德高望重的艺术情操,博学超人的艺术学养,以及光彩非凡的艺术人生。
正如吴冠中先生对敬他爱他的亲人学子受众们在他离世前的留言:“你们想我就到我的画中来看我吧!”
白石无量寿佛重意趣
在中国画的各科中,人物画是由草创期到成熟期发展过程中最为发达的一科,并且始终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功能。佛教人物作为具有宣教功能的道释人物画题材之一,向来备受欢迎。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画坛,掀起了一股佛教题材艺术创作的热潮,其中白石老人颇具特色。
此件《无量寿佛图》为老人1936年所作,设色古雅,构图精简,画中身着红袍的无量寿佛端坐于蒲团之上,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中。无量寿佛为梵语阿弥陀佛音译之名。据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佛陀身着的一袭红衣,首先令人想到的是绘画史上的一件同类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元代赵子昂的《红衣罗汉图》,因赵氏于京城多年为官,常与西域僧往来,“耳目相接”,故于西域人坐卧之态观察细致。身披朱红袈裟,表情凝重,高鼻深目的西域高僧在赵氏笔下呼之欲出。而白石老人所画的无量寿佛,温和可亲,憨态可掬。尤其在人物神态上,画家祛除了宗教的庄严感,代之以老人自身所有的幽默、天真;衣纹用笔以朴拙而沉实的行云流水描表现;设色上,画家将其在花鸟画实践中所创的“红花墨叶”法灵活运用于人物之中,全身施以朱红色,间用浓墨表现袖口、领口,令人物在天真的同时不失稳重;构图简约而不简单,全图虽只一人、一蒲团,但给人以无限生机的享受。人物左上方的空白处,以无量寿佛篆书四字点题,大气端庄,款识仍旧是以金农式的“漆书”书写。整体看来,与85岁后的作品相比稍显稚嫩、纤秀。
也许在赵孟眼中,白石老人此作就如同他所批判的五代王齐翰的罗汉一样,与汉僧无异,西域人之情态无法尽善。对比两者之后,我们会发现,赵氏重“神情”,而白石重“意趣”。创作此画时,白石老人已是74岁,对于其他画家,古稀之年已是艺术家绘画生涯的晚期,但对于白石老人来说,他的绘画生命才刚开始不久。历经10年的“衰年变法”使其画风大变,日趋成熟,“齐家样”的面貌基本确立。
其实,白石老人所着意的并非“似”与“不似”,而是立于两者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刻度。“似”与“不似”是两个极端,也是两套标准,亦即“形”与“意”,也是“俗”与“雅”,而两套标准背后所指称的其实是持有标准的“人”。而老人要做的便是在“形”与“意”、“俗”与“雅”的标准持有者之间找到使之平衡的砝码。
由此作上款可知,作品是老人为一位叫治园的军人祝寿所作。这位治园军长,姓王,名缵绪(1885年至1960年),字治易,四川西充人,因其所居宅院名为治园,别号治园居士。王缵绪幼时受业于举人,考取秀才,后因时局所迫,弃笔从戎,进入军界,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后来更是坐上了四川省政府主席之位。好文墨、喜收藏的他,对于当时已名震京师的画家齐白石十分仰慕。1931年,王缵绪托在京友人请白石老人为其刻印,二人因此成为“千里神交”。白石老人为王缵绪作画颇多,王氏对此报以重金,并赠一“女婢”,为老人磨墨理纸。对于两人相交始末在老人自述中稍有提及:
“四川有个姓王的军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乡,常来请我刻印,因此和他通过几回信,成了千里神交。春初,寄来快信,说:蜀中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不可不去玩玩。接着又来电报,欢迎我去。”
王缵绪一再邀请,并许诺赠以丰厚润资,1936年5月,老人携继室胡宝珠入蜀,此次出游是他继1902年至1908年“五出五归”之后的又一次远游,也是他晚年惟一一次远游。老人在四川数月,为王刻印作画甚多,这张《无量寿佛图》正是其中之一。1932年时,白石老人即已赠王缵绪《山水十二屏》,也曾题诗曰:“百尺红素倦红鳞,一诺应酬知己恩。昨夜梦中偏识道,布衣长揖见将军。”而此画现于2013年西泠秋拍,犹如一台时光机器带领我们穿越到70多年前的民国画坛,将白石老人的一段神交往事呈现于观者面前,岂不快哉!
吴冠中国画忆恩师
荼,是吴冠中在20岁时为自己起的笔名,那时他还是潘天寿的学生。荼,也是后来吴冠中很多作品的落款。吴冠中曾说,“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画上写一个“荼”字,简单。
1966年“文革”爆发,学成归国的吴冠中当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法国留学带回来的艺术观点,因为不合时宜,使他被扣上了“毒害青年”的帽子。
1970年,吴冠中随工艺美院师生被下放到河北获鹿李村劳动。刚开始时每天种地不能画画,到了1972年,政策宽松一点,才偶尔可作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吴冠中只能把地头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当作画板,把粪筐架子拿来做画架,他也被学生们笑称为“粪筐画家”。在李村河边、小道、房下,吴冠中挖掘着这沉睡大地的艺术资源。
此次首度现身西泠拍场的《李村图》正是吴冠中这一时期的创作,也是这时期惟一的国画作品。由于时局环境限制,当时吴冠中的作品大都是几十厘米见方的油画风景小品,而这样一件长81.5厘米、宽34.5厘米的设色纸本立轴水墨显得十分特殊。
此作画面构图别致,下半部是李村风景,上半部有长达百余字的叙文:“少年时,求学杭州艺校。曾从潘天寿师学国画,受益匪浅。彩色引人。其后我专攻洋人之洋画,为求绘画之真谛,远渡重洋,寻古访今,悟道不多。而寿师之作,始终如明灯照我。玉军同学随我学彩绘,今又强我作国画,自离寿师数十年来未墨画,寿师新故,作画念之,不知是哀是痛。荼,七二,李村。”
文末“七二”即绘作时间1972年。1971年,潘天寿终在冷寂黑暗中与世长辞。当时在河北农村劳动的吴冠中,一切与外界隔绝,消息闭塞时隔一年他才得悉噩耗。忆恩师,甚哀痛,学生姜玉军将其自备收藏的宣纸一张提供给吴冠中,希望他能作一幅纪念潘师的画相赠。尽管那时的吴冠中早已久不作水墨了,但他仍应姜玉军所求,照当年学生时代学潘师风格作了这幅《李村图》,并疾思感慨、哀然书写了追忆文字。
《李村图》集风景画和忆恩师叙文为一体,是吴冠中水墨风格发端的特殊作品,更是吴冠中先生留世面世代表特殊历史年代的珍贵国画作品。低矮的松树、绿叶红花的荷塘,都是潘天寿喜画的题材,它们被两旁的栅栏隔开,一条小路直向前院。竹梯攀着高墙,墙下开着半扇门,似乎可以通向越过高墙看到的远山。远山用笔苍秀。看得出,吴冠中是以接近老师的作画风格来怀念老师的。画面清清爽爽,点、线、面的组合,不拖沓,不啰唆。右上角钤印朱文“冠中写生”,左下角钤印白文“老吴作”。
吴冠中曾回忆在李村的创作:“我的画都是从生活中剪裁重组的,东家后门的石榴花移植到西家门前盛开了。”所以在这幅作品里,景中物也是借物重组过的。画面中没有吴冠中画李村时,频繁涌现之后又经常重现的飞燕、石榴、高粱和瓜藤的“四件宝”,而是把老师喜作的题材和自己当初的环境结合、重组的一张作品。
姜玉军、姜雷父子惜藏恩师吴冠中珍贵国画画作41年,此次这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李村图》国画作品首次走上拍场,回到其曾学习过、爱恋过的西子湖畔,更传颂吴冠中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德高望重的艺术情操,博学超人的艺术学养,以及光彩非凡的艺术人生。
正如吴冠中先生对敬他爱他的亲人学子受众们在他离世前的留言:“你们想我就到我的画中来看我吧!”
白石无量寿佛重意趣
在中国画的各科中,人物画是由草创期到成熟期发展过程中最为发达的一科,并且始终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功能。佛教人物作为具有宣教功能的道释人物画题材之一,向来备受欢迎。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画坛,掀起了一股佛教题材艺术创作的热潮,其中白石老人颇具特色。
此件《无量寿佛图》为老人1936年所作,设色古雅,构图精简,画中身着红袍的无量寿佛端坐于蒲团之上,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中。无量寿佛为梵语阿弥陀佛音译之名。据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佛陀身着的一袭红衣,首先令人想到的是绘画史上的一件同类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元代赵子昂的《红衣罗汉图》,因赵氏于京城多年为官,常与西域僧往来,“耳目相接”,故于西域人坐卧之态观察细致。身披朱红袈裟,表情凝重,高鼻深目的西域高僧在赵氏笔下呼之欲出。而白石老人所画的无量寿佛,温和可亲,憨态可掬。尤其在人物神态上,画家祛除了宗教的庄严感,代之以老人自身所有的幽默、天真;衣纹用笔以朴拙而沉实的行云流水描表现;设色上,画家将其在花鸟画实践中所创的“红花墨叶”法灵活运用于人物之中,全身施以朱红色,间用浓墨表现袖口、领口,令人物在天真的同时不失稳重;构图简约而不简单,全图虽只一人、一蒲团,但给人以无限生机的享受。人物左上方的空白处,以无量寿佛篆书四字点题,大气端庄,款识仍旧是以金农式的“漆书”书写。整体看来,与85岁后的作品相比稍显稚嫩、纤秀。
也许在赵孟眼中,白石老人此作就如同他所批判的五代王齐翰的罗汉一样,与汉僧无异,西域人之情态无法尽善。对比两者之后,我们会发现,赵氏重“神情”,而白石重“意趣”。创作此画时,白石老人已是74岁,对于其他画家,古稀之年已是艺术家绘画生涯的晚期,但对于白石老人来说,他的绘画生命才刚开始不久。历经10年的“衰年变法”使其画风大变,日趋成熟,“齐家样”的面貌基本确立。
其实,白石老人所着意的并非“似”与“不似”,而是立于两者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刻度。“似”与“不似”是两个极端,也是两套标准,亦即“形”与“意”,也是“俗”与“雅”,而两套标准背后所指称的其实是持有标准的“人”。而老人要做的便是在“形”与“意”、“俗”与“雅”的标准持有者之间找到使之平衡的砝码。
由此作上款可知,作品是老人为一位叫治园的军人祝寿所作。这位治园军长,姓王,名缵绪(1885年至1960年),字治易,四川西充人,因其所居宅院名为治园,别号治园居士。王缵绪幼时受业于举人,考取秀才,后因时局所迫,弃笔从戎,进入军界,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后来更是坐上了四川省政府主席之位。好文墨、喜收藏的他,对于当时已名震京师的画家齐白石十分仰慕。1931年,王缵绪托在京友人请白石老人为其刻印,二人因此成为“千里神交”。白石老人为王缵绪作画颇多,王氏对此报以重金,并赠一“女婢”,为老人磨墨理纸。对于两人相交始末在老人自述中稍有提及:
“四川有个姓王的军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乡,常来请我刻印,因此和他通过几回信,成了千里神交。春初,寄来快信,说:蜀中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不可不去玩玩。接着又来电报,欢迎我去。”
王缵绪一再邀请,并许诺赠以丰厚润资,1936年5月,老人携继室胡宝珠入蜀,此次出游是他继1902年至1908年“五出五归”之后的又一次远游,也是他晚年惟一一次远游。老人在四川数月,为王刻印作画甚多,这张《无量寿佛图》正是其中之一。1932年时,白石老人即已赠王缵绪《山水十二屏》,也曾题诗曰:“百尺红素倦红鳞,一诺应酬知己恩。昨夜梦中偏识道,布衣长揖见将军。”而此画现于2013年西泠秋拍,犹如一台时光机器带领我们穿越到70多年前的民国画坛,将白石老人的一段神交往事呈现于观者面前,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