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种浅阅读现象正在社会上流行,这给报纸的未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读者读报,主要阅读目的是获取信息,所以,决定读者是否阅读的关键因素是时效性。当纸质媒体的时效性跟不上读者的步伐时,人们自然而然的将视野投放在互联网,可以说,“微博热”的时代已经到来,报纸的缺陷凸显,其中之一就是不能发布实时性新闻。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微博的力量不可小觑。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近200人受伤。“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几乎在事故发生的同时,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数万网民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信息。随后,事故伤亡情况、救援情况、铁道部的所作所为迅速的从微博上传递出来,大众敏感的神经,一触即发,有悲伤、有愤怒、有指责、有质疑、有祈福、有哀悼……其中,人们开始质问政府的公信力,开始质问相关部门的良心与道德。作为大众,了解这起在国内以至国际上影响都非常大的交通事故,告诉我们最新信息的不是央视和各大媒体,而是新浪微博。
微博第一时间抢占舆论主导权
舆论热点的形成,既可能源自重大事件,也可能源于青萍之末。掌握舆论主导权,快速与准确是两个要素。信息传播中,存在先入为主的规律,针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公众反应快一步,铁道部行动慢半拍,形成鲜明而尴尬的反差,直至7月24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拷问,试图对一事故发出官方的声音时,却因对事故不人道的处理方式,被媒体记者追问的狼狈不堪。新闻发言人的个性言语,引起公众愤怒,“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一2011年网络流行语,就是在铁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起始的!随之公布的赔偿协议,居然设有“奖励”条件,一连串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让其在公众和媒体面前,公信力尽失。而这一连串的消息,都是由微博抢先发布,微博用其尖锐、有棱角的语言,针砭时弊,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在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中,微博之所以抢先占领舆论主导权,是因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发微博,方便快捷,写作门槛低,更随意、自由,原汁原味,一目了然,无需像报纸一样,有那么多的把关人,但其也有自己的不足,那就是有些东西可能失真、不够详实,甚至以偏概全。而报纸相对微博来说,除了时效性稍逊一筹外,有着微博不可超越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从深度和高度上做文章,利用微博提供的线索,进一步核实,从而将事件的真相客观公正的公布于众,可信度更高。有学者认为,善意的平台会有更广大的空间,报纸需要理性、建设性,真善美是传媒存在的终极价值。可以说,微博永远比不上报纸的深刻,报纸永远比不上微博的速度。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说:舆论导向是报中之魂。作为媒体人,我们处理新闻需要理智、冷静、大气与激情,以平和应对尖锐,以客观公正应对以偏概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服从大局,严守新闻纪律。
微博给力“动车追尾事故”进展
“铁路部门为了尽快抢通线路,宣布停止救援!”
“被毁车头车厢被挖坑填埋!”
“在售票实名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据此统计伤亡、失踪人员?”
“遇难者每人获赔50万元,居然还有奖励条件,凭火化证明领取赔偿金!”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
每一条微博都在传递着一种声音,当求助微博出现后,国人纷纷伸出友爱援手。事故发生两小时后,献血号召帖和招募志愿者活动帖出现在微博上,微博也成为发动最广泛力量寻亲的平台。
针对网友的质疑,新华社记者迅速跟进,深入细致的专访了铁道部官员,铁道部对这些质疑一一答复,澄清一些传言,以期平息公众的愤怒。比如,“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正因为实行动车车票实名制,才为后期辨认身份、统计伤亡、行李认领等提供重要依据。”
从新闻事件看媒体竞争,新华社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通稿近40篇,包括新闻动态、特写、时评、现场直击、亲历者实录、事故救援实录、记者调查、侧记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其权威性,客观的报道着整个事件的进展,发布着权威信息,满足着公众的知情权。
《今日美国》创办者哈斯说,报纸要报道事物的光明面,报道理解和团结,而不是岐视和分裂,要精确而不悲观、详细而不消极的报道所有的新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说过:“党报宣传的实际情况表明,正面不等于正确、权威不等于有效、时效不等于需求、价值不等于标准,要求不等于被接受。我们拥有主流,但如果忽视需求,很可能同时拥有边缘。”这对于媒体人具有非常好的建设性指导作用。
传统媒体要从高度和深度上超越微博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公众对相关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而事件调查处理得出结论必然要经历一个阶段。在这段“真空期”,铁道部必须用事实说话,准确、真实的还公众一个真相,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消释各种质疑。
事故发生后,每位死亡旅客的赔偿金被确定为50万元,赔偿早签协议奖数万元,领取赔偿金须凭火化证明。此赔偿方案一出,一片哗然。7月27日,《新京报》发表评论《动车事故赔偿,莫用“奖励”手段》。在众网友的声讨与媒体的推动下,29日,遇难人员的赔偿救助标准提至91.5万元。而有关此次事故更详尽、客观的报道,各大媒体无论从新闻内容还是版面处理上,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大气与恢弘。《郑州日报》开辟专栏或专版,及时、客观、权威的报道事件最新进展。《大河报》7日祭封面,用现场照片排成“7”字,告诉人们,时间流逝,记忆不灭!《河南商报》封面版一个大大的“祭”字,让人潸然泪下!《长株潭报》封面,用铁轨“铺”成的问号,折射着公众多少的疑问,有待于相关部门给我们一个真相。《郑州晚报》温州事故七日祭:一列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列车,满载无辜的泪水,无端的驶进了天堂,点一盏灯,照亮前路,同吟哀歌,逝者安眠,安息吧,天堂里没有动车来往!让人寸断肝肠!这些就是报纸的力量。
我们在沉痛悼念遇难者的同时,也是媒体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中拼的更多的是思想,从深度、厚度、权威性和版面效果上和第四媒体交锋,这里有观点的较量,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在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受到微博冲击的今天,报纸必须利用其自身优势,将其自己的报道从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彰显大气、接纳平和、讲求深刻、追求品位。
笔者认为,深度就是人们对舆论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释,挖掘新闻背景,说透问题。在微博时代,深度报道要在时效的基础上讲求深刻。传统媒体要想在第一时间作出深度报道,就需要前后方快速联动,有效整合新闻资源,抢拼时间。比如,记者在前方实地采访的同时,编辑可以在后方搜索背景资料,然后以最快的时间成就一篇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要将微博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进行报道,醒目的标题、简明的核心提示、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新闻背景链接等等,传统媒体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自然而然的就会扩大深度报道的影响。传统媒体在充分利用微博来丰富信息源的同时,从中得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完成深度报道,扩大新闻价值。虽然人人都能发微博,但深度报道只有专业记者才能完成,这就是传统媒体的魅力所在,那就是赋予一条新闻以真实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微博的力量不可小觑。2011年7月23日,D301次列车在甬温线永嘉至温州之间的高架桥上与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40人死亡,近200人受伤。“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几乎在事故发生的同时,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数万网民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信息。随后,事故伤亡情况、救援情况、铁道部的所作所为迅速的从微博上传递出来,大众敏感的神经,一触即发,有悲伤、有愤怒、有指责、有质疑、有祈福、有哀悼……其中,人们开始质问政府的公信力,开始质问相关部门的良心与道德。作为大众,了解这起在国内以至国际上影响都非常大的交通事故,告诉我们最新信息的不是央视和各大媒体,而是新浪微博。
微博第一时间抢占舆论主导权
舆论热点的形成,既可能源自重大事件,也可能源于青萍之末。掌握舆论主导权,快速与准确是两个要素。信息传播中,存在先入为主的规律,针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公众反应快一步,铁道部行动慢半拍,形成鲜明而尴尬的反差,直至7月24日铁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拷问,试图对一事故发出官方的声音时,却因对事故不人道的处理方式,被媒体记者追问的狼狈不堪。新闻发言人的个性言语,引起公众愤怒,“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一2011年网络流行语,就是在铁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起始的!随之公布的赔偿协议,居然设有“奖励”条件,一连串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让其在公众和媒体面前,公信力尽失。而这一连串的消息,都是由微博抢先发布,微博用其尖锐、有棱角的语言,针砭时弊,引起了网友的共鸣。
在这次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中,微博之所以抢先占领舆论主导权,是因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发微博,方便快捷,写作门槛低,更随意、自由,原汁原味,一目了然,无需像报纸一样,有那么多的把关人,但其也有自己的不足,那就是有些东西可能失真、不够详实,甚至以偏概全。而报纸相对微博来说,除了时效性稍逊一筹外,有着微博不可超越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从深度和高度上做文章,利用微博提供的线索,进一步核实,从而将事件的真相客观公正的公布于众,可信度更高。有学者认为,善意的平台会有更广大的空间,报纸需要理性、建设性,真善美是传媒存在的终极价值。可以说,微博永远比不上报纸的深刻,报纸永远比不上微博的速度。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说:舆论导向是报中之魂。作为媒体人,我们处理新闻需要理智、冷静、大气与激情,以平和应对尖锐,以客观公正应对以偏概全,对于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服从大局,严守新闻纪律。
微博给力“动车追尾事故”进展
“铁路部门为了尽快抢通线路,宣布停止救援!”
“被毁车头车厢被挖坑填埋!”
“在售票实名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据此统计伤亡、失踪人员?”
“遇难者每人获赔50万元,居然还有奖励条件,凭火化证明领取赔偿金!”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为陷阱,不要让房屋成为废墟。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不应该被这个时代抛弃。”
……
每一条微博都在传递着一种声音,当求助微博出现后,国人纷纷伸出友爱援手。事故发生两小时后,献血号召帖和招募志愿者活动帖出现在微博上,微博也成为发动最广泛力量寻亲的平台。
针对网友的质疑,新华社记者迅速跟进,深入细致的专访了铁道部官员,铁道部对这些质疑一一答复,澄清一些传言,以期平息公众的愤怒。比如,“铁路部门指挥人员从未宣布过‘停止搜救’。”“所有部件和车体绝没有实施掩埋,更不存在销毁证据的问题。”“正因为实行动车车票实名制,才为后期辨认身份、统计伤亡、行李认领等提供重要依据。”
从新闻事件看媒体竞争,新华社有关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通稿近40篇,包括新闻动态、特写、时评、现场直击、亲历者实录、事故救援实录、记者调查、侧记等方面的内容,利用其权威性,客观的报道着整个事件的进展,发布着权威信息,满足着公众的知情权。
《今日美国》创办者哈斯说,报纸要报道事物的光明面,报道理解和团结,而不是岐视和分裂,要精确而不悲观、详细而不消极的报道所有的新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说过:“党报宣传的实际情况表明,正面不等于正确、权威不等于有效、时效不等于需求、价值不等于标准,要求不等于被接受。我们拥有主流,但如果忽视需求,很可能同时拥有边缘。”这对于媒体人具有非常好的建设性指导作用。
传统媒体要从高度和深度上超越微博
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公众对相关信息的渴求十分迫切,而事件调查处理得出结论必然要经历一个阶段。在这段“真空期”,铁道部必须用事实说话,准确、真实的还公众一个真相,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时消释各种质疑。
事故发生后,每位死亡旅客的赔偿金被确定为50万元,赔偿早签协议奖数万元,领取赔偿金须凭火化证明。此赔偿方案一出,一片哗然。7月27日,《新京报》发表评论《动车事故赔偿,莫用“奖励”手段》。在众网友的声讨与媒体的推动下,29日,遇难人员的赔偿救助标准提至91.5万元。而有关此次事故更详尽、客观的报道,各大媒体无论从新闻内容还是版面处理上,都有着不可抗拒的大气与恢弘。《郑州日报》开辟专栏或专版,及时、客观、权威的报道事件最新进展。《大河报》7日祭封面,用现场照片排成“7”字,告诉人们,时间流逝,记忆不灭!《河南商报》封面版一个大大的“祭”字,让人潸然泪下!《长株潭报》封面,用铁轨“铺”成的问号,折射着公众多少的疑问,有待于相关部门给我们一个真相。《郑州晚报》温州事故七日祭:一列永远无法到达终点的列车,满载无辜的泪水,无端的驶进了天堂,点一盏灯,照亮前路,同吟哀歌,逝者安眠,安息吧,天堂里没有动车来往!让人寸断肝肠!这些就是报纸的力量。
我们在沉痛悼念遇难者的同时,也是媒体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中拼的更多的是思想,从深度、厚度、权威性和版面效果上和第四媒体交锋,这里有观点的较量,更多的是思想的碰撞。在传统新闻报道模式受到微博冲击的今天,报纸必须利用其自身优势,将其自己的报道从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彰显大气、接纳平和、讲求深刻、追求品位。
笔者认为,深度就是人们对舆论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探讨和解释,挖掘新闻背景,说透问题。在微博时代,深度报道要在时效的基础上讲求深刻。传统媒体要想在第一时间作出深度报道,就需要前后方快速联动,有效整合新闻资源,抢拼时间。比如,记者在前方实地采访的同时,编辑可以在后方搜索背景资料,然后以最快的时间成就一篇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要将微博与深度报道结合起来进行报道,醒目的标题、简明的核心提示、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图片、新闻背景链接等等,传统媒体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自然而然的就会扩大深度报道的影响。传统媒体在充分利用微博来丰富信息源的同时,从中得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完成深度报道,扩大新闻价值。虽然人人都能发微博,但深度报道只有专业记者才能完成,这就是传统媒体的魅力所在,那就是赋予一条新闻以真实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郑州日报社)
责任编辑:皇甫美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