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有利于开启学生心智
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备课中对文本的阅读,要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问题,启示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感受,让真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检验,进而提高认识,升华思想,怡情乐性,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以教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文章前半部分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和言说角色(一个六七岁儿童)的心理、口吻之间的契合,二是“三味”的含义。研读探究第一个问题,可引领学生在自觉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的同时,唤起热爱自然的感情,学会通过选择一个适当的“说事者”,把真实的思想感情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0多岁了,但他所选择的“说事者”,则是一个六七岁的儿童,其身份、口吻及其情感心理无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启发学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应结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学识、地位,真实表现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避免作文时脱离实际,写假大空的人和事。研读探究第二个问题,教师不宜急于出示结论,而应把问题留给课后,首先让学生查阅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学生把信息和资料查找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适时整合、拓展,把最新的信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判断优劣。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借用参考书上对“三味”的理解,“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的乐趣不无道理,但寿家的后人寿宇在《鲁迅研究》月刊中注文,说明自幼在脑海中的印象:三味的本义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是寿家的祖训,也是三味书屋的办学方针。以前的教材分析,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及对私塾先生持否定态度,可是通过对文章的研读发现,作者又何尝不是对这种生活的深情追忆和真切的热爱?
二、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当处,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人文情感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实际,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不足,包容学生的弱点,鼓励学生对文章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对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感悟所获得的见解,那怕是幼稚、肤浅、不成熟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正面表扬,切不可急功近利,贪得务多,越俎代庖,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问一些超越学生实际水平的陈旧偏难、大而无当的问题,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互文见义是古诗文阅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语法修辞现象,初学古文的中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抽象和难于理解。教师只可适当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上下关联,前后照应,使学生有一个印象,随着读的诗文越来越多,教师可通过摭拾几个典型例句,总结特点。互文有两种:一是同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岸芷汀兰”等;二是异句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如果初次遇到这种语法修辞现象,便一股脑儿举例句,讲要点,就会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摸不着方向。
三、找准时机,问在情绪高涨处,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周密地安排,精心地设计,另一方面有赖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保持精神活动浓厚的兴趣。思考产生智慧的火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用来概括课堂教与学的这种过程非常恰当。一篇课文要解决哪些重点、难点问题,头脑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教与学双方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化理解、独特性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瞅准“问机”,问在学生求疑解惑欲罢不能之时,问在学生必问,不可不问之处。例如教读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文本特点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一是诗人以传神笔墨描绘的边塞“白雪之中的奇特现象”,二是诗人以委婉的手法表达的“雪中送别的惆怅之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解决这两个重点问题,可让学生在熟读、诵读、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找出作品中最具感染力的写景和抒情的句子。由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精神遨游在诗歌艺术的瑰丽境界中,对诗歌语言自然有准确的感悟,能够很快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及“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些写景抒情的句子。不仅如此,这些句子为什么能够留传千古?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精心研读,畅所欲言,加之教师整合点评,便能得出结论。这样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诗歌运用比喻、色彩对比等手法写景状物,建构意境的特点,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查缺补漏,问在容易忽略处,以利于提高学生素养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始于疑问。疑问即发现,发现即会感悟、觉醒和突破。发现是孕育独特生命体验和感受的思维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发现和学生自主发现应是课堂提问的一个原则。中学课堂的大多课文难度不大,如果浅层次阅读,似乎畅通无阻无疑可问,可是深究底里,仔细推敲,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例如《〈论语〉十则》第一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初学者难免浅尝辄止、望文生义,是不是说“学习了以后再温习,不也是愉快的事吗?”这样解释似乎差强人意,未尝不可。其实“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节词,“学习”作为双音节词出现在汉语中不过百年。“学”指对书中知识的领会、感悟形成的思想认识,包括理想信念、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见解、主张、观点;“习”的本义是鹰练习飞翔。《礼记》上有“鹰乃学习”的话,引伸为练习、实践。孔子的意思是说,把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人生见解、理想信念时时刻刻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从无疑处发问常常可以启发学生改变被动,拥有主动,摆脱平庸,拥有深刻。
(作者单位:庄浪县第一中学)
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在备课中对文本的阅读,要始终围绕三维目标,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一些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问题,启示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通过对问题的感受,让真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检验,进而提高认识,升华思想,怡情乐性,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以教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文章前半部分出神入化的景物描写和言说角色(一个六七岁儿童)的心理、口吻之间的契合,二是“三味”的含义。研读探究第一个问题,可引领学生在自觉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技巧的同时,唤起热爱自然的感情,学会通过选择一个适当的“说事者”,把真实的思想感情融合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0多岁了,但他所选择的“说事者”,则是一个六七岁的儿童,其身份、口吻及其情感心理无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指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启发学生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应结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学识、地位,真实表现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避免作文时脱离实际,写假大空的人和事。研读探究第二个问题,教师不宜急于出示结论,而应把问题留给课后,首先让学生查阅资料,培养他们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学生把信息和资料查找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适时整合、拓展,把最新的信息展示出来,让学生自主判断优劣。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借用参考书上对“三味”的理解,“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的乐趣不无道理,但寿家的后人寿宇在《鲁迅研究》月刊中注文,说明自幼在脑海中的印象:三味的本义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是寿家的祖训,也是三味书屋的办学方针。以前的教材分析,对三味书屋的生活及对私塾先生持否定态度,可是通过对文章的研读发现,作者又何尝不是对这种生活的深情追忆和真切的热爱?
二、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当处,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
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人文情感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结合实际,尊重学生的差异,正视学生的不足,包容学生的弱点,鼓励学生对文章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对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感悟所获得的见解,那怕是幼稚、肤浅、不成熟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正面表扬,切不可急功近利,贪得务多,越俎代庖,把成人的思想强加给学生,问一些超越学生实际水平的陈旧偏难、大而无当的问题,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譬如,互文见义是古诗文阅读中一个十分常见的语法修辞现象,初学古文的中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抽象和难于理解。教师只可适当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翻译时要上下关联,前后照应,使学生有一个印象,随着读的诗文越来越多,教师可通过摭拾几个典型例句,总结特点。互文有两种:一是同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岸芷汀兰”等;二是异句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如果初次遇到这种语法修辞现象,便一股脑儿举例句,讲要点,就会使学生如坠五里雾中,摸不着方向。
三、找准时机,问在情绪高涨处,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教师周密地安排,精心地设计,另一方面有赖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保持精神活动浓厚的兴趣。思考产生智慧的火花,“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用来概括课堂教与学的这种过程非常恰当。一篇课文要解决哪些重点、难点问题,头脑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教与学双方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化理解、独特性体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瞅准“问机”,问在学生求疑解惑欲罢不能之时,问在学生必问,不可不问之处。例如教读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根据文本特点要解决两个重点问题:一是诗人以传神笔墨描绘的边塞“白雪之中的奇特现象”,二是诗人以委婉的手法表达的“雪中送别的惆怅之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解决这两个重点问题,可让学生在熟读、诵读、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找出作品中最具感染力的写景和抒情的句子。由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精神遨游在诗歌艺术的瑰丽境界中,对诗歌语言自然有准确的感悟,能够很快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及“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些写景抒情的句子。不仅如此,这些句子为什么能够留传千古?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精心研读,畅所欲言,加之教师整合点评,便能得出结论。这样提问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诗歌运用比喻、色彩对比等手法写景状物,建构意境的特点,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查缺补漏,问在容易忽略处,以利于提高学生素养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始于疑问。疑问即发现,发现即会感悟、觉醒和突破。发现是孕育独特生命体验和感受的思维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发现和学生自主发现应是课堂提问的一个原则。中学课堂的大多课文难度不大,如果浅层次阅读,似乎畅通无阻无疑可问,可是深究底里,仔细推敲,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例如《〈论语〉十则》第一条“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初学者难免浅尝辄止、望文生义,是不是说“学习了以后再温习,不也是愉快的事吗?”这样解释似乎差强人意,未尝不可。其实“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节词,“学习”作为双音节词出现在汉语中不过百年。“学”指对书中知识的领会、感悟形成的思想认识,包括理想信念、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见解、主张、观点;“习”的本义是鹰练习飞翔。《礼记》上有“鹰乃学习”的话,引伸为练习、实践。孔子的意思是说,把自己在学习中得到的人生见解、理想信念时时刻刻放到实践中去检验,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从无疑处发问常常可以启发学生改变被动,拥有主动,摆脱平庸,拥有深刻。
(作者单位:庄浪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