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色列纳米视网膜公司开发出一种嵌入式仿生电子视网膜,可使视网膜损伤的盲人重见光明。
这种微型仿生视网膜可通过30分钟的微创手术植入眼底,以取代受损的光感受器。视网膜与眼部神经融合后,可将自然光转为电信号,刺激视觉神经将人工视网膜接受的图像传入大脑,从而达到恢复视觉的作用。
患者植入仿生视网膜后,使用时还要戴一副装有微型激光器的特制眼镜,它能以无线方式为视网膜提供动力。目前,该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产品像素为24×24,第二代产品像素为72×72,图像清晰度比现有技术高10倍,能较好地满足日常读书、看电视和参加各类活动的需要。
由老年性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和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损伤,是病变性致盲的主要原因。据美国盲人协会统计,当前美国每年因各种疾病致盲的大约有5万人,40岁以上的盲人患者有360万。
为了使他们能重见光明,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现在市场上的同类技术,有的植入手术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有的则要戴配备了摄像头和传输器的眼镜,成像清晰度也比较低。相比之下,新技术使用更简单,植入的视网膜与眼部组织接合得也比较好,不会对瞳孔扩张和视域造成影响。
据悉,该公司计划于2013年开始临床试验,如获成功,可望为数百万视网膜患者带来光明。
(科技日报)
这种微型仿生视网膜可通过30分钟的微创手术植入眼底,以取代受损的光感受器。视网膜与眼部神经融合后,可将自然光转为电信号,刺激视觉神经将人工视网膜接受的图像传入大脑,从而达到恢复视觉的作用。
患者植入仿生视网膜后,使用时还要戴一副装有微型激光器的特制眼镜,它能以无线方式为视网膜提供动力。目前,该公司研发的第一代产品像素为24×24,第二代产品像素为72×72,图像清晰度比现有技术高10倍,能较好地满足日常读书、看电视和参加各类活动的需要。
由老年性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和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损伤,是病变性致盲的主要原因。据美国盲人协会统计,当前美国每年因各种疾病致盲的大约有5万人,40岁以上的盲人患者有360万。
为了使他们能重见光明,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现在市场上的同类技术,有的植入手术比较复杂,持续时间长;有的则要戴配备了摄像头和传输器的眼镜,成像清晰度也比较低。相比之下,新技术使用更简单,植入的视网膜与眼部组织接合得也比较好,不会对瞳孔扩张和视域造成影响。
据悉,该公司计划于2013年开始临床试验,如获成功,可望为数百万视网膜患者带来光明。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