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系统接受在校教育的开始,学生在这一阶段,针对各门学科进行基础性的学习。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情况和学科规律进行合理安排,因此,识字教学便成为低年级语文课程当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学生们为语文课程的长期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为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丰富的识字量是良好阅读的有效前提。小学低段识字应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尝试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引导学生多识字。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依旧采用机械的认读、记忆、听写或只注重教学多样性,忽略了有效性,从而降低了识字效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低段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低段语文教学识字的改革。
一、当前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问题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两种比较普遍的现状。
1. 课堂过于注重形式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较多识字方法,但是每个识字方法都是平均分配时长,整个课堂成了方法的堆砌,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而识字这一重点却不突出,未能达成会认、会用的目的。
2. 识字过程偏向机械化,课堂缺乏灵活性。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些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按照“在文中圈出二类生字—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抽查检测认读效果”这种模式开展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在固定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坚持15~20分钟左右,之后的课堂效率往往都是低效的。
7~9岁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限,意义识记开始得到发展。为此,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运用简单高效的识字方法,构建有趣、有料、有法的识字课堂。
二、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
1.创设语境,理解语言
“理解”也是语言建构的重要环节,然而仅仅依靠字形、字义来理解也是不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小学生读书认字,教学的方法要一句一句地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因为很多时候字义随词而异,词义随句而变。特级教师王崧舟曾提出,语用教学要在语境视野下进行。何谓语境?词句就是语境,上下文就是语境。因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的生字“治”,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创设语境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如何治蚜虫?”展开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治蚜虫的方法时,自然引出“治”在字典中的意思为“消灭”。而在教学“盯”这个字的时候,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字形推测,“盯”应源于目,可能和“看”有关。但具体表示怎样“看”呢?此时,教师可以将“盯”放入原文中,结合语言环境请学生做“盯”着小葫芦的动作。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可爱的葫芦图片时,学生的目光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葫芦,于是“盯”的意思学生自然就了然于心了。不仅如此,学生也明白了“盯”中包含的情感:是对小葫芦那样喜爱才会盯着看呢!进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曾经还“盯”着什么看,有了什么发现,将生字初步运用到简单的句子里。这样的设计,不仅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行为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双向活动,更让学生在语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具象化”,语言的习得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2.分层训练,运用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课文这一例子,语文教学更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必须落脚在语言的运用上。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课堂上的说话训练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摘葫芦”的小游戏: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上所学生字说上一两句话,既可以复述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思考,比比谁用上的生字多,比比谁的句子更完整……还可以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这是对识字学习的复习和巩固。请学生用所学生字来说句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支点。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每个人的表达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复述课文语言,进一步将语言积累,使之内化;而能力稍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概括进行表达,如果在表达过程中,还能融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想象,那么得到提升的就不仅在于语言表达,更有学生思维的发展。
3.图文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尽管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抽象的知识和思维分析不利于这一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图形结合起来,利用图文转化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理解和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汉字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中国很多汉字都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图形的直观性强,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接受,将汉字学习和图形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已知的汉字,与图形相结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运用绘画等手段,将脑海中的想象具体表现出来,是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相互配合过程,让语文课堂由单纯的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既通过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结
识字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閱读和写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方法,在系统化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识字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
参考文献
[1]张平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趣味教学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013):299.
[2]李海莲.简析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9(035):P. 85-85.
[3]杨莉探讨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J]文渊(小学版),2019(007):310.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丰富的识字量是良好阅读的有效前提。小学低段识字应遵循“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尝试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引导学生多识字。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依旧采用机械的认读、记忆、听写或只注重教学多样性,忽略了有效性,从而降低了识字效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低段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低段语文教学识字的改革。
一、当前小学低段识字教学问题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多样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两种比较普遍的现状。
1. 课堂过于注重形式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不突出。
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性”和“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较多识字方法,但是每个识字方法都是平均分配时长,整个课堂成了方法的堆砌,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而识字这一重点却不突出,未能达成会认、会用的目的。
2. 识字过程偏向机械化,课堂缺乏灵活性。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些教师会按部就班地按照“在文中圈出二类生字—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抽查检测认读效果”这种模式开展教学。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限,在固定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坚持15~20分钟左右,之后的课堂效率往往都是低效的。
7~9岁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限,意义识记开始得到发展。为此,教学要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运用简单高效的识字方法,构建有趣、有料、有法的识字课堂。
二、小学低段识字教学方法
1.创设语境,理解语言
“理解”也是语言建构的重要环节,然而仅仅依靠字形、字义来理解也是不够的。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小学生读书认字,教学的方法要一句一句地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因为很多时候字义随词而异,词义随句而变。特级教师王崧舟曾提出,语用教学要在语境视野下进行。何谓语境?词句就是语境,上下文就是语境。因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的生字“治”,就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创设语境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如何治蚜虫?”展开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治蚜虫的方法时,自然引出“治”在字典中的意思为“消灭”。而在教学“盯”这个字的时候,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字形推测,“盯”应源于目,可能和“看”有关。但具体表示怎样“看”呢?此时,教师可以将“盯”放入原文中,结合语言环境请学生做“盯”着小葫芦的动作。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可爱的葫芦图片时,学生的目光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葫芦,于是“盯”的意思学生自然就了然于心了。不仅如此,学生也明白了“盯”中包含的情感:是对小葫芦那样喜爱才会盯着看呢!进而,再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曾经还“盯”着什么看,有了什么发现,将生字初步运用到简单的句子里。这样的设计,不仅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行为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双向活动,更让学生在语境中对语言的理解“具象化”,语言的习得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了。
2.分层训练,运用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课文这一例子,语文教学更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必须落脚在语言的运用上。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课堂上的说话训练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摘葫芦”的小游戏: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上所学生字说上一两句话,既可以复述课文内容,也可以自己思考,比比谁用上的生字多,比比谁的句子更完整……还可以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字义的掌握情况,这是对识字学习的复习和巩固。请学生用所学生字来说句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支点。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每个人的表达水平不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复述课文语言,进一步将语言积累,使之内化;而能力稍强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概括进行表达,如果在表达过程中,还能融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想象,那么得到提升的就不仅在于语言表达,更有学生思维的发展。
3.图文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智力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尽管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抽象的知识和思维分析不利于这一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可以将识字教学与图形结合起来,利用图文转化的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理解和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汉字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这种方法具有可行性,中国很多汉字都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图形的直观性强,更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接受,将汉字学习和图形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已知的汉字,与图形相结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运用绘画等手段,将脑海中的想象具体表现出来,是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相互配合过程,让语文课堂由单纯的知识讲解变得生动有趣,既通过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结
识字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閱读和写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识字方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灵活地运用方法,在系统化的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识字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识字愿望。
参考文献
[1]张平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趣味教学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013):299.
[2]李海莲.简析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9(035):P. 85-85.
[3]杨莉探讨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运J]文渊(小学版),2019(0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