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照相馆:风雨之后再绽放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西三环外,昆玉河景观走廊一片葱绿怡然。顺着蓝靛厂南路行至中段,玫瑰御园小区那片暗红色的楼群掩映在重重绿荫中,雅致、高傲。沿着一条安静的小路往西走五十米进入小区,入眼即见前面一排门市房里,国泰照相馆静静地立在前头。
  从繁华的西单步步后退,最终落脚此清寂之地,这家老字号的辛酸和无奈足可照见。
  陆世芹早早地就来上班了。她身着粉色店服,头发有些花白,楼上楼下地忙着和店员交代事情,举手投足间,爽利明朗。不一会儿,盖一方也到了。每一天,他从东三环燕莎的家中赶到照相馆,需要花上一小时的时间。
  他们俩是发小,在这一行已干了四十多年。此前,陆世芹是北京摄影行业协会副会长,2011年接手国泰。盖一方曾任职于中国照相馆,退休后被陆世芹聘请过来作经理。
  三个多月前,他们领着近十名员工从西四搬到这里。空间比以前大了很多,装修更现代、亮丽,项目也多了,但是压力也更大了。
  “刚刚来到新址,周围缺少繁华的商业氛围,加上国泰来回搬家来回改,有很多损失,再建起来,要付出很多努力,很难。”陆世芹感慨。
  距国泰西北方4公里远,中国照相馆的第五家分店,开在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这个据称是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里,每天人头攒动。
  “我们跟人家没法比,人家是一直没断过,这么发展起来的,我们不是”。陆世芹的言语中有些无奈。
  但是,她对国泰仍充满信心。“怎么说这也是一家老字号,很有特点,需要重新发展。”
  婚纱影楼拍摄模式的鼻祖
  1956年9月25日,国泰照相馆的17名员工,和中国照相的同行们坐上同一列铁皮火车,从上海来到北京,落脚于西单北大街189号(皮库胡同口)。这个地方的原址是解放前的大陆银行,分上下两层小楼,约150平米。
  国泰新的一页就此拉开。
  1944年发端于上海南京东路的国泰,一直走的是小资路线,在上海时专营艺术摄影。“那会儿国泰的服务对象多是柳巷娇娃、梨园妙选、才子佳人。”陆世芹说。
  因为这一传统,迁址北京时,国泰把化装师、服装师一起带了过来,为顾客提供化妆和服装服务。“当时的老照相馆好像都没有这些,这是国泰的一个特点。所以可以说,现在婚纱影楼的拍摄服务模式应该是国泰照相馆首创。”
  来到北京之后,为了契合北京人的特点和需求,国泰开始贴近大众,走平民化路线,但仍然保持唯美精致的拍摄风格,受到了北京人的青睐。
  深耕北京十余年后,国泰长大了。1974年,国泰进行了改建,场地扩大到1200 平方米,职工 128人,一时风光无二,不但成为西城区照相行业的翘楚,也称得上是全国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功能最全的照相企业。
  是国泰的不断进取、不断变革,将国泰推向了巅峰。国泰在照相馆历史上书写的许多个“最”,成为国泰人永远的骄傲。
  除了最早为顾客提供化妆和服装服务外,国泰最早研制应用电子时间控制器,并改造座机,极大地提高了照片制作的质量和拍摄效率。
  此外,国泰最早使用彩色感光材料拍摄并开展彩色冲印业务。从1975年起,国泰研制彩色感光材料冲洗工艺,在业内最早积累了使用彩色材料的丰富经验,并于1983年最先与柯达、富士两家公司合作,引进了先进的大型彩色冲、扩、放系统设备。
  国泰也是参与各级各类摄影展览展片制作最多的照相馆。大型图片《国庆十年成果展》《毛泽东生平组照》《周恩来生平组照》《红太阳组照》,以及六十年代的毛泽东主席像等都是国泰制作的。中国人像摄影协会第四、五、六届全国影展赴港展出的照片等等都出自国泰。
  而文化名家的频频光顾,更给国泰添上一抹风采。
  在国泰人的记忆里,史学家吴晗,演员崔嵬、陈强、王心刚、上官云珠、王晓棠、胡松华、赵燕侠、张君秋等都是国泰的常客。那些来来往往的故事里,王晓棠的照片不知被谁因为过于喜欢而顺手“拿走”的事,一时成为佳话。
  在现在的国泰照相馆,李默然、张金玲、冯至孝、姜文等文艺界人士的照片占满了一层大厅左侧的一面墙,煞是打眼。这些照片,有的是演员到照相馆来拍的,有的是摄影师去剧组拍剧照时抓拍到的。照片中的人物充满质感,独特的表情、个性动人心魄。
  在改制这个浪花中,国泰没翻上来
  从1980年代末期,国泰开始了一段较长时间的迁址、整顿和调整。1995年,国泰照相馆搬到新街口南大街46号,名号为“国泰照相中心”。这一时期,西城大大小小的照相企业如白雪照相、德外照相、南礼士路照相等,都成为国泰照相中心的成员,国泰更新了设备、扩展了经营、提高了管理水平,成为了西城照相业的旗舰 。
  2004年,国泰转为民营企业,搬迁到西四南大街33号。是时,婚纱摄影蔚然成风,尤其整个西单至西四大街成为婚纱摄影一条街。国泰照相馆也转向以经营婚纱照为主。
  “当时我们的婚纱摄影还是很有特点的。国泰的几位摄影师都有被港台影楼聘为主拍师的经历。咱们的摄影师,技术是一流的。”陆世芹说。
  盖一方补充道:“我们拍摄讲究光、影、色、神态,姿势,还有质感。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张三就是张三,李四就是李四,做足你这个人的特点,你本身的形象、素质,全表现出来,然后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把给你美化了。”
  虽然如此,当时的国泰毕竟营业面积有限,与那些装修越来越豪华的影楼比起来劣势渐显。“2010年,国泰又恢复照相馆名称,继续经营综合照相服务的项目。”陆世芹说。
  2011年4月,国泰照相馆装修一新,重张开业。当时的北京摄影行业协会副会长陆世芹以个人身份承担了国泰照相馆一切经营活动,重新恢复拍肖像、拍证件、拍合影、修老照片、手工上色等等。 第二年,陆世芹成为国泰中天照相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陆世芹回忆接手国泰时,“多少人劝我别接,就说这事儿特别不好做,我就特别不服气,别人能做好的,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做?尤其在国营照相干一辈子了。我总觉得,国营照相怎么会做不好?”   接手国泰三年,陆世芹承认,“做起来真的挺难的。”
  频繁搬家,频繁更换主要领导,国泰损失巨大。人才流失、设备损毁、业务量剧减、企业文化出现断层,
  “搬迁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事情简直让人难以想象。1993年,国泰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证书编号为1358。但是动荡中标牌和证书竟然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后来才从档案里查出编号来。”陆世芹感叹万千,“去年底北京老字号开始认证,偏偏国泰照相又处在选址搬家时期,等我们安定下来,第一批认证已经结束。”
  “在改制这个浪花中,国泰没翻上来。”盖一方凝重地做了总结。
  “技术含量”还在
  所幸,对国泰来说,老字号的“技术含量”还在。
  “对人像摄影来说,摄影师得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对摄影师本身的功底要求比较高。现在,这一套还是咱们的特点。”陆世芹说。
  “比如我们的证件照,拍出来就是不一样,好多人拿到照片后都很吃惊,证件还能拍这么漂亮?真的,好的证件照一样值得收藏。”
  在国泰,手工上色这门传统手工艺活儿也没丢。“彩色照片出现后,好多人觉得,手工上色没用了,所以这项技术现在都没了。现在,全北京市,可能只有我这一家还收这个活儿。”盖一方说。
  “彩色照片出现以前,都是黑白照片,很多人觉得不好看。怎么办?用油色将照片涂成彩色,这个工艺叫着色。着色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就已经有了。上海的师傅们也把这项工艺带了过来,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
  盖一方回忆,以前,每逢五一、十一和过年,照相馆的大橱窗里摆放的那些明星们的彩色照片,还有“文革”时毛主席的那些巨幅照片,全是用油色上出来的。
  “毛主席逝世那一年,毛主席生平展在军事博物馆举行。那里的照片,包括7米高的大片子,整个全是用人工上的色。就只是主席盖着红旗躺在那儿、鲜花围在四周那张是真正的彩色照片。那是手工上色的鼎盛时期。”
  1980年代始,手工上色受到彩色照片的冲击,至今几近消亡。“现在,会这个活儿的人还有,但坚持这项经营项目的企业很难找到了,只有我们这儿还在坚持着做,但是宣传得不够。”盖一方说。
  在西四时,经常会有顾客来国泰要求为照片上色。“有的人会拿父母的老照片过来上色,有的是拿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来,也有喜好经典的年轻人,特意拍成黑白照片再上色。好多顾客来做完后,都很吃惊,‘嗨,真好’。”
  在盖一方看来,这门手艺产生的效果是彩色照片绝对代替不了的。“它等于是在摄影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介于照片和油画之间。它用颜色表现你的立体感、质感、空间感,一张照片拍出来可能平淡无奇,一旦上了颜色,马上感觉就不一样了。我们好多得奖的作品,就是上了颜色后得奖的。”
  还有,比如整修制作技术。“现在都用电脑做,很多年轻人电脑用得特别熟,但如果你没真正坐在修版箱前一笔一笔修过底版,没趴在修放大架子上一张一张弥补过放大照片的缺陷,没在暗房里手工控制过放大曝光,就很难对照片的色调、层次、反差等等有质的理解。”
  盖一方说,“过去放大照片不是像现在这么放的。摄影师拍照的过程中,可能背景、颜色过于浅,或者他感觉空间感不够,或者阴面曝光差一些,在放大时,通过手工,控制曝光,可以弥补前期拍摄过程中的缺陷。片子出来,跟没有采用这一手法的片子一比较,两码事。这是手工的东西。”
  再有,手工修版。关于这门技术,盖一方对一件事记忆犹新。“有一次,摄影师给一个外国总统拍照,用的是6寸版的版匣,版匣中间有一个木条,把这个6寸版分成两个4寸版。但拍照时摄影师没有把木条摘掉,拍完后,总统脖子这部分不曝光,白的。这是政治事故呀,没法交代。怎么办?师傅们将这张照片做成彩色照片,用油色给他去整修,先修版,涂红,将黑色变成中间色,又给它放大,然后用油色去做,一次两次三次,做完,翻版。翻完版再做,到出来,一点看不出来。”
  “现在咱们这儿,还有这些经历过手工制作年代的中年人承担着一线技术工作。老师傅虽然已经退了休,但是我们经常把他们聘过来培训年轻人,所以说我们的技术含量还在。”盖一方说。
  人像摄影这个行当正在重新崛起
  从西四搬过来三个月有余,国泰开始稳定下来。“从人员、场地、经营项目、特点等方面,也在重新跟市场接轨。”盖一方说。
  让国泰感到踏实的是,很多老客户不离不弃,一路跟了过来。前几天,国泰刚拍过一张全家福。“一家人,十七八口,从世界各地赶来。他们每年会有几天聚到一起,然后都会到我们这儿拍一张合影。”
  “这家子很有意思。去年,有人一下飞机就直接过来拍,今年是有人拍完后直接上机场。而且每年一拍就是十几二十几张,拍完小家拍大家。” 这样的回忆让陆世芹很开心。
  除了照相业务,目前,国泰还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培训。盖一方解释,“现在摄影的门槛不高了,不像以前,培养一个摄影师真是钱堆起来的。但是门槛低了,在技术上怎么办呀?所以我们打算在这一块努努力。”
  他感慨,“现在有些拍照的店,店里搁两盏灯,你往那儿一坐,摄影师端着相机,别动啊,啪就照了。那两盏灯,年初搁那儿,年底还搁在那儿。这能叫人像摄影吗?根本就不搭界。”
  此前,在北京市,照相馆和餐饮业、理发业等同属于服务公司,但在盖一方看来,它更应该是一个文化行业。
  “人像摄影应该是高雅的,有文化底蕴的,它是一门艺术。客人一进门,一开口,你的形象、气质如何,脸的缺陷在哪里,全在摄影师心里呢。然后他会考虑,应该在哪个角度拍,拍什么样的一个光线,高调的低调的还是中间调的?还要与顾客交流,征求他的意见。”谈及此,盖一方叹息,“这里边学问大着呢。”
  “国外对咱们的人像摄影是很欣赏的,因为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出来的。人像摄影这几盏灯,就是一副药,怎么配,哪个主要,多少量,应该配多少,是有讲究的。”盖一方说。
  虽然当下艰难,但陆世芹和盖一方对国泰的未来仍充满信心。“人像摄影技术是摄影行业中的经典,只有经典的东西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随着人们文化和审美的提高,这门艺术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虽然照相馆在北京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她真的应该算朝阳企业,相信她会有一个新的发展。”陆世芹说。
  至于国泰照相馆,她说,“可能比中国照相、大北照相发展得慢了一步,刚刚进入起跑线,但今后的路还很长。国泰照相曾经被写入中学教科书,她辉煌过。我们现在追求的不是回归,而是新的发展。国泰不过是在体制改革的浪花中没有翻上来,但决不会永远沉入水底。”
其他文献
中国的汽车产业历史,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缩影。在一个甲子的记忆扫描中,我们可以看到寄予厚望背后的那些艰辛努力。  挥手之间  1953年到1982年的中国汽车业发展,惯常被称为“闭关锁国”的30年。而国门的最终敞开,源于邓小平对于合资模式的首肯。  1978年,通用董事长率团来华,探讨重型卡车技术引进项目,建议中方采用“中外合资”的形式来经营。他当时用了“joint venture”这个词。当
期刊
拉姆纳错,藏语的意思是“悬在天上的仙女湖”。传说这里是仙女班旦拉姆的化魂地,她的出名是因为她具有未卜先知的神秘功能。据说,只要你虔诚地向那醉人的深蓝色湖面凝望,湖水就能为你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幻影,昭示你的来世今生和未来的命运。因此,西藏历代班禅、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都是在圣湖的启示下寻找的,而且每一代的活佛高僧们都要到圣湖朝拜一次。  余晓东万没想到,偏是在前往拉姆纳错的路上,他的长城哈弗爆胎了。 
期刊
正午的骄阳晒透了慵懒的土地,路边有些尘土,马路上行人稀少。这里貌似已经进入了出租车司机的“盲区”。好不容易打上一辆出租车,乘客却还要自己找路线。  亦庄地铁线旧宫附近,朴素的民居已经看不出京城的迹象。红旗CA770设计师贾延良便蛰居于此。半个世纪以来,他不曾声名鹊起,也不曾被人忘记。那些忠实的红旗车迷会悄然而至,偶有拜访者会将合影发在微博。更多的人是在关注到红旗轿车的时候,间接地了解了贾延良。  
期刊
电影《狩猎》看得人阵阵寒意。并非由于北欧小镇冬季的清冷萧条,也不仅仅是对主人公受到无妄之灾的同情唏嘘,最让我震惊的是,我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观众——我,或者无数被影片压抑得难以喘息的观众,我们背脊的寒冷,是因为我们在电影里看到自己也具有与小镇上大部分居民相似的劣根性,从众而浅薄。倘若进入电影场景之中,恐怕我们一样会毫不犹豫地对卢卡斯进行合力的围猎。  片头欢快的音乐以及脱光了衣服冬泳和彻夜喝酒的男
期刊
从某种意义上讲,吃什么和怎样吃决定一个民族的性格,所以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认识当地的人民,不去品尝当地有代表性的美食又怎么可能呢?  我看到很多背包客为了省钱每天喝矿泉水吃面包,甚至还有从国内带方便面出境的做法,实在觉得遗憾,他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也许是为了省钱去看更多著名的景观,但我总觉得,最美妙的味道甚至比最美丽的景色更打动人。  这个时代是图像的时代,眼镜成为五官中最容易审美疲
期刊
在熙熙攘攘、繁华时尚的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的银灰色四层小楼有些普通,然而店门橱窗中摆放着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标准照,不时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这个凝聚了几代摄影师心血的老字号,不仅为许多国家领导和中外明星拍过肖像,更用光影记录下了时代变迁,以及几十年来普通市民人生的难忘瞬间。从满月照、周岁照、婚纱照再到全家福,那一张张印有“中国照相”四字的小照片成了很多老北京珍藏的传家宝。  
期刊
中午喝了点酒,就把车给朋友开了,我坐副驾驶。  我们相约到西郊一家“农家乐”吃鱼。说是农家乐,其实就是沿水塘盖了一排茅房一样的小屋,每个小屋里盘一座炕,炕上摆着桌椅板凳。屋内的墙上贴着五六十年代的旧报纸,对我们来说,这怀旧怀得过头了。  朋友是当地土著,爷爷的爷爷就是天津人,对当地门儿清,地界儿也熟。他开车,我放心。  没想到,刚拐出乡村小道,在通往市区的丁字路口,就出事了。  丁字路口的路灯坏了
期刊
十六天的旅行,一万张照片。从台北到高雄,从七星潭的海滩到多良的车站,从关山大片绿色的麦田到垦丁鹅銮鼻的白色灯塔下-----  台湾让我知道,有些地方,真的会超出你的想象,让你能够以如同喜欢一个人一样的心情,喜欢上它。而喜欢它,也是一种幸福。  慢慢的台湾  在世贸天阶因为拍照而相识的台湾姑娘,在朋友圈里写到:“和北京相比,台北就像慢镜头。”  确实如此。  在去台湾旅行之前,心中想像的台北,是一个
期刊
砭石传说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陈列馆,你会看到“砭骨针”。它证明了: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用石头磨针”治病。  可以这样设想:距今大约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南方某地,一群穿着兽皮赤裸着上身的先民们,把这里的湿地开垦为稻田。冬天或早春,他们放火烧去枯枝落叶,用骨、木耜翻耕和平整土地,仲春播种,秋天摘穗收割。不远处是大片的森林,闲暇时候,他们会用石刀和尖锐的磨制石器外
期刊
在北京的一家韩国人开的跆拳道道馆里,一位一段教练的名气比七段大,这是因为一段教练治好了七段高手的腿伤。至今,七段高手念念不忘,逢人便夸。尽管现在那位一段教练已退出了“江湖”,但“江湖”上还有着他的各种传说。  这位七段高手其实就是这家跆拳道馆的馆长,在一次对练中髋关节严重受伤,不仅在北京遍访名医,还特意回到韩国寻医问药,但却久治不愈。以前他的下劈腿能贴到自己的耳朵,可现在连走路都需要搀扶,弯腰系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