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感染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zhiji76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后支架感染的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EVAR术后支架感染病例资料,对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再次干预方式及和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收治的患者共有10例EVAR术后支架感染病例,均为男性,年龄45~72岁(平均62.5岁)。其中2例初次EVAR手术于我院进行,占我院同期EVAR手术的0.23%(2/885)。本次发病与EVAR手术间隔0~27个月(平均6.9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热(100%)及腰背部疼痛(40%)。8例患者有明确感染诱因(80.0%),其中腹主动脉瘤肠瘘4例(40%),炎性动脉瘤3例(30%),上呼吸道感染并败血症1例(10%)。9例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干预,其中局部清创+引流1例,支架切除+双侧腋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1例,支架移除+右侧腋动脉-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7例。随访2~60个月(平均24.1个月),1例失访,1例术后死于腹主动脉残端破裂(12.5%),7例迄今存活,其中1例解剖外旁路闭塞(12.5%)但无严重下肢缺血。

结论 

腹主动脉瘤肠瘘和炎性腹主动脉瘤是本组病例支架感染的主要原因,在充分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建立解剖外旁路并移除移植物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医生职业倦怠与医疗差错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阶段于2013年6月随机抽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00名医生,进行医生职业倦怠及医疗差错的横断面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情况、自我评估的职业倦怠和医疗差错情况;第二阶段选取第一阶段中未发生医疗差错的231名医生进行前瞻性研究,重点随访观测其半年内发生医疗差错的情况。结果医疗差错显著影响医生职业倦怠;以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及个人成就
介绍了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中国一体化诊疗路径与支付方式改革项目,阐述了项目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框架。通过在陕西、重庆、山东、河南4个试点地区实施项目干预措施,认为此项目理论设计合理,实施顺利,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应看到,仅仅依靠这两项措施远远不足以解决全部问题,下一步应继续探索多项改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改革。
期刊
期刊
回顾了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医疗信息化的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并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医院信息平台、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大数据和商业智能技术、移动医疗以及区域医疗等热点领域进行了分析,以期提升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水平。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妇科腹腔镜术中放置或常规放置对LNG-IUS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或住院部通过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给予LNG-IUS治疗,在放置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评估患者的携带情况、痛经症状、疼痛评分、出血评分、生化指标、体格参数、月经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分析不同放置时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