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律规避问题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法律规避制度源自法国冲突法规则稀缺时代的最高法院判例,旨在惩戒不良意图。在现代国际经贸交往中,法律规避问题是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故意制造某种连结点,以避开冲突规范援引的本应适用的对其不利的强制性法律,而使对其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行为。
  关键词:法律规避;鲍富莱蒙离婚案
  一、法律规避的概述
  (一)法律规避的概念
  法律规避,是指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为了逃避本来应该适用于他们之间民商事关系的某国实体法,通过故意制造条件、改变冲突规范的连结点的方法,而适用了对他们有利的另一国实体法的逃法或脱法行为。这也是影响冲突规范效力,进而影响外国法适用的一个问题,又称为“窃法舞弊”、“法律欺诈”或“欺诈设立连结点”。[1]导致法律规避现象得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各国法律对同一事实的规定存在差异,这就给人们进行法律规避创造了可能性;从主观方面来说,人们潜在的趋利避害的价值取向,使人们有可能为了私欲而“钻法律的空子”。
  在涉外民事案件准据法的确定中,冲突规范中的连结点起着导向的作用,连结点的不同,适用的法律也不同。在冲突规范的连结点中,动态的连结点是能随当事人的意思或行为而改变的,当事人用行为去改变连结点,规避对自己不利的法律,以适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当事人改变连结点的行为多种多样,常被采用的有这样几种:
  1、改变国籍或住所
  在内国有关冲突规范以住所为连结点的情形下,由一国住所改为另一国住所。在以国籍为连结点的情况下,由一国国籍改变为另一国国籍。例如为了规避原国籍法中在离婚方面的有关禁止性的规定,而有意改变国籍,使离婚先在无相应禁止规定的国家成立,以造成既成事实,再返回原来国家生活。
  2、变更行为地
  在适用场所支配行为原则的情况下,故意变更行为地,以采取某种为内国法所不允许的行为方式成立法律关系。例如在婚姻方式依举行的地法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意前往他国,以获得按本国法不允许的方式结婚。
  3、变更所在地
  在物权关系适用所在地法的情况下,故意把一国法律规定不准为某种处分的物转移到无此种限制的国家。
  (二)法律规避的构成
  传统国际私法理论认为,构成法律规避行为,应该具备下列五个要件:[2]
  1、从行为主体看,法律规避是当事人自己所为的行为。这与反致不同,反致是各国冲突法的规定不同造成的,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和行为无关,当事人也没有责任。
  2、从主观动机看,法律规避是当事人有目的、有意识所为的直接故意,也就是说,当事人主观上有逃避对其不利的法律适用的动机。这一要件是法律规避的“特有因素”,是区分那些改变连结点的行为是否属于规避法律行为的首要标志。[3]
  3、从规避对象看,被规避的法律必须是依冲突规范本应适用的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而不是任意性法律。任意性法律对当事人来说,既可以适用,也可以不适用,当事人根本不需要采用规避手段。
  4、从行为方式上看,当事人是通过人为地制造或改变一个或几个动态连结点来达到规避法律的目的,如改变构成连结点的具体事实——国际、住所、行为地、物之所在地,等等,以此改变冲突规范所援引的法律,从而达到适用对其有利的法律的目的。
  5、从客观结果上看,当事人的规避行为已经完成,即在客观上已经完成了改变连结点的具体事实,如果按照原来的冲突规范,就要适用对当事人不利的法律。
  二、鲍富莱蒙离婚案
  比利时女伯爵齐梅于1861年与法国王子鲍富莱蒙结婚,并依据两国当时的法律取得法国国籍。10余年后,两人婚姻面临危机,王妃企图离婚时却失望地发现法国法禁止离婚,只好依据当时的法国法请求司法别居。1874年,位于巴黎的上诉法院对此予以准许,然后只身迁居允许离婚的德国,取得德国国籍后,又在德国法院请求与鲍富莱蒙王子离婚,并获得准许。随后,鲍富莱蒙夫人在柏林与罗马尼亚的贝斯哥王子以民事登记的方式在柏林结婚,婚后她以德国公民的身份回到法国。鲍富莱蒙王子在法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宣布其妻加入德国国籍、离婚及再婚的行为皆属无效。虽然法国冲突法规定,离婚依当事人的本国法,但法国最高法院认为,鲍富莱蒙夫人取得德国国籍的动机,显然是为了逃避法国法律禁止离婚的规定,因而构成了法律规避,判决她在德国的离婚和再婚都属无效。至于其加入德国籍问题,法国法院无权审理。且法国法院在未通知贝斯哥王子的情况下,准许鲍富莱蒙的请求,裁定要求王妃将两个女儿的监护权转给鲍富莱蒙,如若不履行裁定,则王妃应向鲍富莱蒙支付一笔巨额的赔偿金。王妃并未理会法国法院的判决。由于王妃在法国并无可供执行的足额财产,鲍富莱蒙待赔偿额累积到约90万法郎时向比利时法院起诉,要求其执行法国的判决,并扣押了王妃在比利时的一些财产。贝斯哥王子在比利时法院出庭,出示了其与王妃之间婚姻有效性的证明文件,并为王妃行为的合法性辩解。比利时法院于1880年1月判定,王妃归化为德国人和其与贝斯哥王子的婚姻有效,鲍富莱蒙应向王妃支付1.5万法郎的赔偿金。[4]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法律规避的四个要件:(1)从主观上讲,当事人规避某国法律必须是出于故意;(2)从规避的对象上讲,当事人规避的是法院所在国的冲突规范指向的涉及当事人的某种涉外法律关系本应适用的强行法;(3)从行为方式上讲,法律规避是当事人通过人为地制造一个或几个连接因素来实现的;(4)从客观结果上讲,当事人的规避行为已经完成。且该案有许多值得分析之处:首先,该案处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法国在1792年首开西欧国家离婚制度的先河,但复辟的波旁王朝在1816年又取消了离婚制度,直至1884年离婚制度最终恢复,1878年“鲍富莱蒙案”的判决恰好发生在特殊的禁止离婚期间,而且判决之后六年法国恢复了离婚制度。其次,该案之所以经典并非是法律规避制度史上的“第一案”,其在欧洲备受关注,仅仅是因为当事人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再次,该案判决的效果不佳,宣告王妃德国婚姻无效并未实际影响王妃后续行为的效力。最后,该案是否存在任何法律欺诈的情形存疑,法国法院在审理中未充分获知鲍富莱蒙王妃在归化为德国人时已经在德国设立了真正的住所,并且她也从未欺诈性地将在法国获得的司法别居冒充德国法上的离婚。
  三、本文的观点
  在上文的案例中,鲍富莱蒙王妃的动机是不受法国法关于禁止离婚的规定的约束。显然,鲍富莱蒙王妃退出法国国籍并归化为德国公民的行为已经由两国国籍法规范的调整,而她提起离婚之诉也是依法而为的,换句话说,在这里作为法律规避构成要件的两个行为都经过了法律的调整,那么法国法院依据什么理由再次干预这件事情呢?从判决来看,仅仅是因为鲍富莱蒙王妃这一系列行为的动机是为了不受法国法关于禁止离婚的规定的约束。如此看來,法律在这里变成了扮演一个侵入人的内心意识的角色。显然这与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是相悖的。因此在法律规避中,法律对当事人而言所调整规范的仅仅应当是当事人在规避法律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而不应是其动机这样的内心意识。
  注释:
  [1]赵秀文主编:《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赵秀文主编:《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杨华:《法律规避与直接适用法的关系—兼论我国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制度之存废》,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3月。
  [4]许庆坤:《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制度》,《法学研究》,2013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赵秀文.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许庆坤.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制度.[J].法学研究.2013.5.
  [3]周江.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问题的再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7.4.
其他文献
摘 要:当波兰科学家在1857年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的时候,术语人体工程学(来自希腊语,意思是“工作”,意思是“自然法则”)首先进入了现代词典(人体工程学的概要,即工作科学,基于自然科学的真相)。这个术语在英国词汇中的引用广泛归因于英国心理学家在1949年英国海军大会上的会议,这导致了人类工程学协会。他用它来包含他在二战期间和之后从事的研究。  人为因素的表达主要是北美,这一术语被用来强调同样的方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家长的细心培养和教师的专业指导。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实际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希望为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水平的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一、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教师通过美术教学,开发学生智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
期刊
摘 要: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中间间隔几个世纪之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下,思想不斷被解放,这两个时期的音乐也必然出现了很多不同。巴洛克时期,人们创作出了不同类型的音乐,音响效果比中世纪时期要更加丰富、饱满。但这两个时期音乐的相通点与紧密联系也体现在方方面面,这都离不开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中世纪的复调音乐思想、复调音乐创作、记谱法与新艺术时期的音乐等,都对之后音乐发展有了启
期刊
摘 要:对于高校艺术专业教学来说,其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发展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其中,《视唱练耳》作为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更熟促进学生音乐感觉发展,锻炼学生识谱能力提高,推动学生音乐语言积累的必然途径。文章主要以高校艺术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为例,概要分析了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多元化改革的必要性、创新教学理念及其具体实施和践行的
期刊
摘 要: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分支,音乐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分支,而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样美育在艺术教育中也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声乐艺术教育中的美育,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思想认识,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工作态度,这对加强和推进美育建设与素质教育,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教育;美育  声乐艺术教育,就是通过声乐艺术训练,使学生学
期刊
摘 要:“形态构成”在形态认知的基础上,论述形态是由哪些系统要素构成的,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形态认知的角度来学习形态构成,有别于传统“三大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与个人实际经验的紧密联系。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变化呈渐变循环状态。处于临界位置的造型要素在承上启下的同时,还分别具有相邻造型的特征。比如三角形具有自身稳定性的同时,还兼具“线”运动的特性。方形和圆形的特征相对,方形具有平稳性的
期刊
摘 要:在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就是线条,它和点、面共同构成了视觉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绘画或者欣赏艺术作用时,除了这些能够用肉眼看到的并确实存在的线条之外,还有一些是为了平衡画面和揭示绘画意义而存在的常被人们忽略的隐性线,这就是所谓的暗示线。本篇文章主要是根据具体事例来分析和研究暗示线在画面中的作用和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为欣赏者提供一个了解理解暗示线的机会,同时对鉴赏一件艺术作品起到了重要的意
期刊
摘 要:美术馆设计在艺术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感官、经验与创意的时代,艺术文化思维对于时代的发展影响重大,在这个大背景下,美术馆展览空间已不再是被动的放置艺术品的容器,艺术作品也不再是空间中孤立的主角,展品和空间不断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艺术空间。本文以“留驻艺术、展示时代、为时代留驻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为设计概念,进行上海地区的ECHO当代私人美术馆概念设计,从而传
期刊
摘 要:随着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作为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学改革也进一步被强化,授课形式已从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转化为个别课、集体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模式,其教学效果和所发挥的作用已被教师和众多学生认可,声乐集体课越来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视。笔者结合多年声乐集体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  引言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习潜能, 充分调
期刊
摘 要: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地域特色文化方面有着丰富得内容,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地域艺术慢慢的被淡出,很多民间艺术面临着即将失传的现状。皮影艺术是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艺术,现代的初中生对这种民间艺术并不是特别了解,这类综合·探索课程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开展,有利于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学生而言,可以更加全面,多角度的去学习我们的传统美术文化。  关键词:综合·探索;皮影艺术;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