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双能量CT Mono技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双能量能谱CT图像,根据RECIST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分组,分
【机 构】
:
徐州市肿瘤医院影像科,江苏徐州 221000;徐州市肿瘤医院乳腺科,江苏徐州 22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能量CT Mono技术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3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双能量能谱CT图像,根据RECIST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分组,分为:①NAC有效组: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例;②NAC无效组:包括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病例.术后根据(MP)病理分级系统,分为:①有效组:包括MP分级4~5级病例;②无效组,包括MP分级1~3级病例.将有效组与无效组间标准化碘浓度(NIC)、有效组与无效组间NIC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比较.结果:于上述分组中,NAC前有效组与无效组间N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AC后各分组中NIC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下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IC值的下降率与化疗疗效呈正相关,NIC值可作为乳腺癌NAC疗效的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肺类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8例病理确诊为肺类癌患者的CT征象。结果:8例肺类癌均为单发病灶。4例中央型肺类癌中,4例表现为支气管腔内结节灶、结节长轴与支气管长轴平行呈“平行征”改变,4例密度均匀,2例见分叶征,4例伴阻塞性炎症,3例伴阻塞性不张,2例伴阻塞以远黏液栓,2例伴少量胸腔积液。4例周围型肺类癌中,2例密度不均匀,2例见浅分叶征,1例见短毛刺征,3例见胸膜增厚,1例见斑点状钙化,未见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炎症、阻塞性不张及胸腔积液等征象。所有病例
针对目前常用的反演海底地形方法主要考虑海底地形和卫星测高重力数据线性趋势项而忽略非线性项影响现状,提出了顾及海底地形非线性项的最小二乘配置反演方法。选择日本海某海域作为目标海区,利用卫星测高重力异常和重力异常垂直梯度数据作为输入源进行了方法试算并构建了相应的海深模型,然后以实际船测海深作为外部检核参考,评估了反演模型效能,同时分析了反演模型频谱特征。目标海区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本文仅仅考虑海底地形
基于多波束的声学底质分类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海底底质探测技术。针对多波束声学底质分类中底质类型多样化、类型之间差异较小等多分类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一种GA-SVM-AdaBoost算法。利用自适应性和全局搜索能力强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去优化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以获得最优模型初始参数,并将多个GA优化后的S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短时间内流行传播,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可以对疾病的防控及诊疗发挥重要作用.本文
在PPP模糊度固定技术的应用中,使用未校准的相位延迟(UPD)产品进行PPP模糊度固定可以显著缩短PPP收敛所需的时间并提高定位精度。如果用户位于一个稠密的参考站网中,利用参考站网生成的大气延迟改正数可以进一步缩短收敛时间,甚至实现瞬时的模糊度固定,该技术被称为区域增强PPP。论文着眼于UPD产品估计、模糊度固定、改正数生成与使用、内插模型选取和改正数随机模型等几个主题研究区域增强PPP算法的相关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黄土塬区复杂地表和复杂地下构造导致难以准确成像问题,采用浅层潜水波层析反演(DWT)速度建模技术,同时辅以中深层反射波层析成像技术,形成一套实用叠前
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和固定碘速率给药,不同浓度对比剂对CT肝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1月符合纳入标准,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130例,根据所用对
声速误差是水下声学定位的重要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声速测量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声速时空变化误差。本文基于常梯度声线跟踪模型,导出入射角、声速梯度及深度变化产生的声线扰动数学模型。已有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水深和声速梯度,入射角越大其扰动对声线影响越大,声线弯曲影响越明显。依据导出的入射角扰动对声线扰动的函数响应关系,构建了入射角相关的水下定位分段指数函数随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分段指数函数随机模型的定位结果
目的:研究SAPHO综合征脊柱病变的CT表现特征,并进行定量分析。方法:纳入20例SAPHO综合征年轻患者,行低剂量CT检查,应用2017年强直性脊柱炎CT韧带骨赘评分(CTSS)评估椎体边缘骨赘增生、骨质破坏分布特征以及椎体骨质硬化、骨质硬化伴破坏和许莫氏结节的分布特征,评估椎间隙及椎旁软组织异常。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提示全脊柱CT异常,145个椎体单位受累,以椎体前缘病变2.1%(68/3 312)为主,对吻状病变9.9%(82/828)与非对吻状病变7.6%(63/828)在分布上二者之间无统计
“古乡冰期”是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作用中最具代表性的冰期之一,指代的是倒数第二次冰期,其命名依据来源于藏东南波堆藏布江谷地、保存于古乡一带的终碛-侧碛垄,已有的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结果显示其发生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IS)6。然而,古乡冰期时波堆藏布江流域冰川作用范围、冰量及平衡线高度(ELA)等关键信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结合冰川地貌野外考察、高清遥感影像/卫星照片及绝对数值年龄,对波堆藏布江流域古乡冰期时的冰川作用范围进行了重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运用冰面纵剖面模型对波堆藏布江流域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