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理解: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处境——儒学知识化与现代学术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y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文学术界不时出现一种声音,批判现代儒学知识化的趋势。不少人强调:传统儒学是一套关于生命的学问,而不只是一套知识系统;它是一套整体的学问,无法被纳入现代的学科分类之中。他们忧虑:在现代西方的学术体制中,传统儒学会被割裂,因而丧失其主体性与生命力。在有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正当性)”之争论中,也不时冒出这类的声音。这种忧虑自有其道理,但亦有其盲点。因为传统学术的专业化不仅是中国传统,也是西方传统(如西方神学)所要面对的问题。现代学术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它固然有所遮蔽,亦有所开显。将传统儒学纳入现代学术体制而知识化,固然有所失,但亦有所得,因为这可以开启儒学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功能。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纯粹理性批判》(以下简称《批判》)的"下半部"即"先验方法论"并不太为研究者们所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在重复或总结"上半部"即"先验要素论"中的内容,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东西",且"极端形式化",表述上也"比较晦涩"。
《<新青海>校勘影印全本(9册)》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骆桂花教授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全书500多万字,4107页。《<新青海>校勘影印全本》对民国《新青海》期刊全面收集整理,同时,对正文中明显的讹、脱、衍、倒进行校勘,为研究20世纪30年代的青海历史提供了尤为珍贵的史料。
[本刊讯]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承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150多名海内外儒学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金在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日本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香港仲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孔黛碧、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
期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是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先后两次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李铁映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由原国家体改委长期参与政策规划和改革开放理论探索与实践工作的同志及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集中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成果。
大学是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和传播、交流中心。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往往开风气之先,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继企业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之后,90年代末以来大学文化研究在我国也引起关注。近年来关于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讨论十分热烈,对于大学文化的其他内容也有一些论述,但是在许多大学,对大学文化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在理论层面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在实践中,大学硬件和软件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大学地盘越来越大、大楼越来越多,而大学精神没有得到应有的高扬,大学文化建设还没有成为大学师生自觉的
期刊
期刊
社会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当前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不仅利益受损者有强烈的不公平感与受剥夺感,受益者也开始产生程度不同的不公平感,公众对社会公平的敏感性在持续上升,这表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关注公平的新时代。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地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权益失衡是导致社会公平感弱化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变革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特别需要消除制度性歧视、弥补制度缺失,根据公平正义共享原则来改造事关公民基本经济社会权益的制度安排,通过对弱势群体的特殊援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来促进社会公平,并为之提供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