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击败自己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同别人聊天时,我突然听到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现在需要一举击败自己的话,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想要变得更强,最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在此之前,我從来没想过这样的假设,所以这样的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正经营着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接着,有人让你分身出来站在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你现在在隔壁新开了一家商店,为了对抗眼前这家经营不错的旧商店,直至让它关门大吉,你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种从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然后找到自己致命的弱点的思考方式。一旦找到了答案,你就要努力改善,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这将对你今后的成长和进步有非常大的好处。
  那个人还对我说:“重要的是,要常常抱有自己就是自己的人生中最大、最强的敌人的态度。”
  原来如此。在工作上,这种意识似乎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最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所有秘密的人只有一个。成长从对自己时友时敌、清楚自己的一切强弱开始。
  “从现在开始,训练自己发现自身哪一项能力最强。人们总是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所以一直无法变得更强。”这是正中靶心的一句话。比起想做的,我们更应该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摘自《非常非常好》中信出版社)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朋友,他喜欢听相声,没事就听听那些经典的段子。我问他:“听过的相声还会觉得有意思吗?”他说:“当然。”  以前我看书的速度非常快,坐火车回家,路上有三十多个小时,我要带上好几本书打发时间。有一回,我忽然醒悟:何必看那么快呢?我的目的又不是收获知识,只为消磨时间,理应细嚼慢咽才对!这笔账要反过来算:并非我耗费了几个小时来换取一本书里的信息,而是我耗费了一本书能换取多少小时的愉悦体验。可见读书
期刊
其实,妈妈们希望的分担家务并不是指什么困难的事情,而只是希望女儿可以帮助自己做一些简单的事,比如扔垃圾的时候帮忙提一个最轻的垃圾袋……  记得那是情人节前后,我和女儿去我爸爸那里暂住几天。女儿突发奇想,情人节那天非要自己动手做巧克力,说是要给男友一个惊喜。虽然应她的要求,把买材料的钱“借”给了她,但我知道等她還钱是猴年马月的事。没过多久,老爸家里的客厅和卧室就充满了巧克力被烧焦的煳味儿。  当时,
期刊
三年前,当我用学生的身份坐在大学的教室里时,我已经46岁了。四年的博士课程,如果一切顺利,我正好50岁毕业。我努力了一把,终于扯住四十的尾巴,成为一名博士,按照中文世界的流行定义,即成为一名高龄女博士。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学术训练和自己曾经擅长的领域是如此截然不同。工作和人生经历当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如果没有入门学术研究范式,在课堂上,我往往跟不上老师和同学们的节奏,因为毕竟距离之前的硕士生生
期刊
人们常说“女人心,海底针”,但是通过下面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女人的心其实很容易了解。  故事的主角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算命师,一个是他的女顾客。  女顾客年纪大约30岁,看上去有点争强好胜。她对算命师其实并不是很信任,只是经人推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才来的。算命师觉得这可能是个比较难说服的客人,但并非搞不定,于是打算先给她一个下马威。他问她:“你相信冥冥中的巧合吗?”  女顾客反问道:“什么巧合?”  算
期刊
很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这种无以言表的气氛,当时我正和几位小提琴家和贝斯手吃饭。一般而言,他们一周的工作要么是给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演奏,要么是为瑞典王室举办私人演出。  在这里,约定俗成的着装规范是:女士们穿着蓝色牛仔裤,搭配宽松的上衣,男士们则身着裁剪更为考究、更加修身的服饰。  我们周围弥漫着一种适度的氛围,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似乎都不会出现毫无理由的自我吹嘘,也没有人愿意透露个人信息,除非有宾客专门
期刊
我对大学同学中比较熟的人做了统计,想看看选择生小孩的家庭(或者个人)的财富水平是否比不生小孩的对照组糟糕很多。为什么把调查对象定为我的大学同学?因为我试图避免学历问题对调查结果造成干扰,而且我对他们大体的财务状况是了解的。  你能猜到结果吗?事实跟我预想的似乎正好相反:生了小孩的家庭肯定花费更多,但是他们的财务状况明显好于不生小孩的家庭。我不想说生育下一代有旺财的作用,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因果倒置的可
期刊
对基层的调研一定要亲自去,不能派一張问卷去,要下到最底层,到店里和店员交谈。  跟店员谈话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比如,你不能问“咱们的顾客男女比例分别占多少?”“分布在什么年龄段?”这些问题是你自己回家统计分析的事,不能让店员给你答案。你要问:“今天来了几个客人?”“卖了些什么?”你要具体地问店员每一个顾客的购买过程。  要把消费者调研做明白,必须在一个点深入下去。  在一个店里,你和
期刊
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经济状况已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这时,你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吗?”  不要急着回答我,也许你可以先问一下自己:我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是否心安理得?  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务烦恼,这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马云的资金缺口比你我的更大,巴菲特也因为现金流的不足不得不考虑与其他人合伙筹集一笔巨额现金。从本质上来说,这都是借钱,没有区别。 
期刊
我参加过一个特别尴尬的商务聚餐。  那时我在报社负责广告运营,新闻部曝光了一个广告客户被用户投诉的负面新闻,但引用的数据有微小的偏差,客户抓住这个把柄,要求谈一谈,谈不好可能影响未来的广告投放,于是有了这个饭局。  一入场,我们都感觉到这不是一次友好的会面,空气中充满了兴师问罪的气息。  我们一行四个人——副社长、新闻部主任、广告经理和我,对方也是四个人——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公关总监和业务经理。
期刊
去年4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年会,感觉有两点和往年非常不同:第一,首次进行了网络直播,这对一向坚持传统生活方式的巴菲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变;第二,直播全程配有中文同声翻译,这表明来自中国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  据粗略估算,去年參加巴菲特年会的中国人超过3000人。这表明,中国人的投资眼光和视野正在飞速“国际化”。  记得200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