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没有收信人的信》是欧洲学大家陈乐民的遗著。收录了作者晚年病中随笔、日记及文章,披露作者病中所思:疼痛的感受、对时事的忧思、对启蒙的思索及对个人心路历程的总结,淋漓展示一位知识分子的拳拳之心。作者还对种种社会现状作了一针见血的评论,对近现代历史人物如华国锋等有精要的评价。是为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发声。
这是我父亲陈乐民先生最后一本文集。
父亲走后,我发现了他的《给没有收信人的信》。之后开始着手整理他最后两年的文章、手迹。他说:“我现在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只想把我脑子里边还没有跑掉的东西写出一点来。”这些“还没跑掉的东西”,或者说是他没带走的东西他自己收在了一个文档里,起名“碎石集”。现在我又与编辑把这些“碎石”分类整理。
第一部分是回忆、日记、随笔、信札,是些零星的往事和思想的火花。
他曾与外国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笑谈要做“跨世纪人才”。他有幸成了“跨世纪人才”,但是想活过80岁,却未能如愿。他坦然面对疾病和随时要降临的死神,同时又十分珍惜生命。他享受生活其实就是抓紧余生每一刻有效的时光了却更多的心愿,完成他自己认为才起步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研究。博古通今、兼善中西是他笔下朋友、学者的特点,也是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契合点。如今他可以与其中许多已经作古的老友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毫无禁忌地畅谈。
有一些书信体文字,没有发表,这些文字虽然没有经过斧凿、编辑,不知作何用,却经常更让人感慨。比如有一篇他信笔写下的《随笔》,一段一段,没头没尾,也没说明日后准备写成什么:
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难捕捉。鼻子尖下的东西往往是最后看到的。人,是每日每时都见到的,但最难了解。古今哲学家都越研究越糊涂。
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然科学越研究越明白,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则是越研究越糊涂。哲学是永远不会有结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学。
我想这类碎石或者碎玉,也该与大家分享,因此收入本集。
父亲生命的最后这两年里最关注的是民族的启蒙,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在《万象》上,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一个民族如果不启蒙,上上下下一盆浆糊,就是一个混日子的民族。我想,我这些东西总会有人看到吧,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甚至没有人看到,写了,放在那里了,对余年也是一种充实。”这些文章已经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收入《启蒙札记》。
本集第二部分收入的文章,是他生前最后两年撰写的关于其他一些历史问题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文章。比如分析封建在中西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概念;提出欧洲思想的三种性质:批评性、辐射性、传承性;评介雷海宗、陈衡哲、冯友兰等一代“融通中西,博古通今”的名师的贡献……有些论点可以是一本书的主题。
先父一向对那些得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承上启下,在中西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的历史人物情有独钟:“从徐光启、黄遵宪、阮元、魏源等等一系列开新人物,可以说都是属于这个‘全球化’悄然来临时期的人物;他们本人当然并不自觉,是时代无声地推着他们走的,迫使他们开眼看世界。”因此第三部分收入了他散见各处的论徐光启的几篇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是早些年写的,曾收入其他文集。
这是我父亲陈乐民先生最后一本文集。
父亲走后,我发现了他的《给没有收信人的信》。之后开始着手整理他最后两年的文章、手迹。他说:“我现在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只想把我脑子里边还没有跑掉的东西写出一点来。”这些“还没跑掉的东西”,或者说是他没带走的东西他自己收在了一个文档里,起名“碎石集”。现在我又与编辑把这些“碎石”分类整理。
第一部分是回忆、日记、随笔、信札,是些零星的往事和思想的火花。
他曾与外国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笑谈要做“跨世纪人才”。他有幸成了“跨世纪人才”,但是想活过80岁,却未能如愿。他坦然面对疾病和随时要降临的死神,同时又十分珍惜生命。他享受生活其实就是抓紧余生每一刻有效的时光了却更多的心愿,完成他自己认为才起步的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与研究。博古通今、兼善中西是他笔下朋友、学者的特点,也是把他们聚在一起的契合点。如今他可以与其中许多已经作古的老友在另一个世界无忧无虑、毫无禁忌地畅谈。
有一些书信体文字,没有发表,这些文字虽然没有经过斧凿、编辑,不知作何用,却经常更让人感慨。比如有一篇他信笔写下的《随笔》,一段一段,没头没尾,也没说明日后准备写成什么:
生活中越熟悉的东西越难捕捉。鼻子尖下的东西往往是最后看到的。人,是每日每时都见到的,但最难了解。古今哲学家都越研究越糊涂。
自由总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对别人不负责任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然科学越研究越明白,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则是越研究越糊涂。哲学是永远不会有结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之学。
我想这类碎石或者碎玉,也该与大家分享,因此收入本集。
父亲生命的最后这两年里最关注的是民族的启蒙,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在《万象》上,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一个民族如果不启蒙,上上下下一盆浆糊,就是一个混日子的民族。我想,我这些东西总会有人看到吧,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甚至没有人看到,写了,放在那里了,对余年也是一种充实。”这些文章已经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收入《启蒙札记》。
本集第二部分收入的文章,是他生前最后两年撰写的关于其他一些历史问题和中西文化比较的文章。比如分析封建在中西两种不同的历史进程中的不同的概念;提出欧洲思想的三种性质:批评性、辐射性、传承性;评介雷海宗、陈衡哲、冯友兰等一代“融通中西,博古通今”的名师的贡献……有些论点可以是一本书的主题。
先父一向对那些得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承上启下,在中西文化之间游刃有余的历史人物情有独钟:“从徐光启、黄遵宪、阮元、魏源等等一系列开新人物,可以说都是属于这个‘全球化’悄然来临时期的人物;他们本人当然并不自觉,是时代无声地推着他们走的,迫使他们开眼看世界。”因此第三部分收入了他散见各处的论徐光启的几篇文章,其中有些文章是早些年写的,曾收入其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