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与胃食管反流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特点。
方法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IPF患者25例(IPF组),另选非IPF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23例作对照(非IPF组),两组患者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分析胃食管反流特点及其临床特征。
结果胃食管反流阳性IPF组16例,非IPF组8例。IPF组DeMeester评分高于非IP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21.5)分比(15.7±14.0)分;P<0.05]。IPF组长反流(反流时间持续>5 min)次数[(3.8±4.1)次]、反流指数(1.8±1.7)高于非IPF组[(2.1±2.1)次;1.3±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PF胃食管反流阳性者合计反流时间百分比(pH<4.0)[(9.2±5.1)%]、直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8.5±5.2)%]、仰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10.8±10.7)%]、反流次数[(54.2±22.7)次]、长反流次数[(6.3±4.2)次]、最长反流时间[(14.5±15.3) min]、反流指数(2.5±1.7)和DeMeester评分[(34.9±20.3)分]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eMeester评分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呈正相关(r=0.667,P<0.01)。IPF患者胃食管反流阳性者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烧心7例,反流6例,多于胃食管反流阴性者(烧心2例,反流1例)。
结论IPF患者胃食管反流阳性率高,但往往缺少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在不具备胃酸监测条件的医院,GerdQ可用于评价IPF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