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股东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演化博弈研究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农村信用社承担支农等政府公共职能的任务进一步延续。随着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和新股东的进入,农村信用社承担政府公共职能目标和股东追求资本回报的分歧更加明显。本文以利他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农村信用社股东偏好与政府策略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本文认为股东精神收益、股东偏好、正向激励与行政惩罚是农信社股东行为和政府行为实现进化稳定均衡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研究表明,只有在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有足够收入的基础上,才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愿发展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所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
通过对近年江西省县域金融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发现县域金融机构资金外流趋势加剧,认为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金的回流则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方案,才能达到资金投入当地的帕累托最优。
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面临的压力和“高储蓄两难”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长期“双顺差”导致央行大量非自主性基础货币投放,由于我国出口创汇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故客观上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对东部倾斜。文章结合发达国家地区间协调发展经验,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角度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了建议措施。
本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出的要求,对九江农村金融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作了较为全面而透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有关的对策和建议。
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湖北省咸宁市的实际,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新的需求形势进行了剖析,并借鉴盂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经验,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应建议。
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该市农业产业和种植业结构与全省、全国存在着极为相似的特征,揭示了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同时农业种植业结构的演化历程是缓慢的和低效率的;农业种植业结构变化与农民人均纯农业收入的增长存在着长期均衡;在不同时期农村信贷投入、农民就业结构、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粮食收购价格、人均种植面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的影响是不同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绵阳市为考察对象,对农村金融机构逐步收缩、金融资源大量流失、信贷结构调整缓慢、系统性风险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适应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转变的角度,就如何发挥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大兴安岭地区为案例,研究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在关注普遍认同的资本积累低、技术落后、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外,本文还注意到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正外部效应。要改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关系,不仅仅是产业的升级问题,而是需要构造一个新的产业经济体系。
本文以海南省陵水、保亭、乐东三县的农村金融现状作为切入点,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金融约束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功能性障碍、信贷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外流严重等六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政策措施选择。
本文通过吉林省四平市金信城市信用社依法撤销实践,摸索研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可行路径,期望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和城市信用社的分类处置、维护金融整体稳定有所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