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然森的小说,大都以地富家庭为背景,注重对地域文化和人性的挖掘。1994年出版的《浮尘》,讲述一个地主家庭在“文革”中的苦难命运;1997年出版的《白妖》,再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山区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官场小说《越位》和《错位》,实际还是写人性在扭曲状态下的世态人心。
他本身就是地富家庭出身,太爷爷魏肇信曾是沂河西部三大名医之一,爷爷魏宗汉曾是国民党员,也是全国第一家专为八路军提供给养的供销社“沂蒙供销合作社泉庄分社”的创始人之一。魏氏家族在泉庄镇石棚村的老宅,曾有九进院落,可谓显赫一方。
魏然森5岁丧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曾在《祖父母墓志铭》中写道:“终得为宝玉,翼翼于掌心。有馐尽吾食,有衣尽吾身。三冬怀中暖,五夏送凉荫。”童年的苦难经历,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爷爷古文功底深厚,记忆力惊人,是他文学的启蒙者。是爷爷把自己满腹诗书讲述给了他。他回忆说,“我小时候,四大名著以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不是读来的,而是听来的。”
1978年,爷爷带领全家去闯关东,到了吉林。初中读了不到一年,魏然森辍学,看的第一本小说是《青春之歌》,萌发了创作的欲望。1982年,全家从东北回到沂水。读了铁凝的《哦,香雪》后,他第一次拿起笔,用捡来的铅笔头、别人用过的方格纸背面创作出了处女作《唉!雪妹》。
18岁,魏然森赴沈阳军区参军,开始大量阅读、写作。刚开始以散文、诗歌创作为主,198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遗训》。1991年以后转向长篇小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浮沉》首印20万册,曾风靡一时。1998年,他转业回沂水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在诸葛镇挂职期间,他创作完成了反映山东人在东北抗日的长篇小说《白雪英雄祭》,长达60万字,2014年2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一个作家文学世界的内涵,如何抵达现实世界的外延?千古文人的梦想,不过是精神理想与社会理想合二为一,所谓知行合一。
魏然森,1966年出生,山东沂水人,文学鲁军重要代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雪英雄祭》《浮尘》《白妖》《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等。2013年开始,魏然森来到沂水县诸葛镇挂职副镇长。文学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自我实现,在对乡村伦理崩塌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去努力保护乡村文化、重构乡村伦理的一种尝试。
秀峪村的全民秀场
3月28日,沂水县诸葛镇秀峪村,杏花盛开,一派世外桃源的迷人景象。连续几天的杏花节,让这个封闭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向外人敞开了怀抱。周边村镇,甚至淄博、泰安、青岛、威海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上午十点半,温煦的山风吹拂下,本刊记者走进秀峪村。村中央的露天舞台上,四个老汉正在“夸家乡”。台下聚满了观众,舞台对面一户人家的平房上,蹲了几十号人。舞台往南几米是陡峭的山坡——整个村庄贴在山坡上,房屋层叠分布,对面山上,一堆堆白色的点缀,杏花开得正浓。
本刊记者跟随魏然森,穿过层层人群,围着村庄走了一圈。不时有村民停下来,和老魏打招呼。一个业余演员笑道:“刚才我说了个快板,你没来听听。”不断有村民邀请他去家里吃饭,他笑着婉拒。一个87岁的老大娘拉住他的手,第一句话便是:“儿子,你又来了。”有一段时间,魏然森几乎天天往秀峪村跑,大人孩子都认识他。
村民大都不知道他的作家身份,只知道他是副镇长,一手策划了秀峪村的“大秀场”。
魏然森向本刊记者介绍,秀峪村有4000多棵百年以上的柿子树,13万棵杏树,其他林果不计其数。山间一簇一簇杏花,拔节的麦苗,原始的土坯房、石头房……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沂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当时就有党员48人,有一户人家出了5个党员,最小的17岁。
第二天上午没有演出,却有大批村民赶来,“霸占”了舞台,自导自演节目。到了下午,诗歌朗诵会上演,经典诗歌与乡村俚语结合,戴望舒的《雨巷》延伸到了村巷深处。
在村里演出的沂水县威风锣鼓艺术团负责人张玉梅和刘延菊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离开的时候村民依依不舍,“我们不要求什么效果,贴近群众,选取一些接地气的节目。”刘延菊说,村里的美,像歌词里唱的,“山清水秀,山美水美人更美”。
一个作家的乡村建设
2013年5月,魏然森被派到诸葛镇挂职副镇长。作为挂职干部,本可以了解一些素材,干满一年回去接着写作。不过,按照老魏的想法,“真正融进去才能干事,也是想检验自己的能力,看能不能干出点事来。”
挂职之初,他就给自己规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进入他们的工作程序,真正体验到生活到底是什么。”和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体验生活不同,作为副镇长的魏然森分管文化和旅游,扎实工作了起来。
“现在,相对于传统风景名胜,近郊的乡村旅游才是主流,大有前景。”魏然森说,“我挂职期间不一定能搞起来,但一定要打好基础,抛砖引玉,后面的人会继续做下去。”诸葛镇位于沂水县西北部,山崮林立,自然条件优越,随便拎出一个村就是“世外桃源”。秀峪村的开发已进入实施阶段,和一个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类似的还有上古村。“上古村,春秋战国时就有人居住。《聊斋志异》中,写沂水和牵涉到沂水的26篇,其中有6篇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名篇《婴宁》中,婴宁的娘家就是上古村。”
“过去,乡镇对群众文化不够重视,村级宣传队只有几个,现在有61个。”魏然森把各个村的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成立了暖阳艺术团,全镇61个队,1500多人。民间艺术团缺乏好的节目,他就创作了很多小节目,三句半、快板书,缺什么写什么,提供给艺术团。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老魏把各个村的文化人“‘和弄’起来了”。
今年春节后,魏然森带着三个队去参加临沂市秧歌大赛沂水分赛场,拿了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后来还代表全县去市里参加展演,获得了“明星舞蹈队”称号。 他以自己的方式“传播正能量”,“不是高调,也不只是服务于政治”。不久前,他给全镇村两委干部做了一场《群众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讲座;很快,他还要作一场孝文化专题报告。“农村道德滑坡很厉害,年轻人中普遍的现象是,对父母不孝顺。更谈不上尊重父母。”
他觉得自己“不能光体验生活,写东西,毕竟读书多,掌握的信息多,应该传递一些什么给基层干部。”
一年挂职期满后,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挽留下,他继续留在诸葛,到现在已经接近两年。
三重人生:
写作、人性、社会价值
三点多,起床,写作。
六点半,开车上班。
这是魏然森每天的时间表,本刊记者见到他是在周六,前一天晚上开完会十一点到家,当天依旧是三点多起床,八点前赶到单位。“写作不能间断,每天哪怕只写几十几百个字,也要坚持。”
本刊记者问:“在乡镇工作,能否体现出你作为作家的成就感?”
魏然森说:“搞创作也好,搞旅游开发也好,群众文化也好,会遇到很多难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实现一种价值吧。”
采访作家,本刊记者一般会问:“你写作的困惑是什么?”
不同人给出不同的答案,魏然森从三个层面回答:“到现在为止,没有一部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接近40岁时进入困惑期,有两年时间,非常痛苦,什么也没写。”
结束困惑期的是长篇小说《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通过一个中年男人在婚姻漩涡里的痛苦挣扎,揭示了物质时代金钱对婚姻、对人性的冲击和侵蚀。接下来的困惑在于“文学除了给自己带来一些满足,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给出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这样是不是削弱了作品的深刻性?”
新的困惑:“有时候感觉,写了这么多年小说,是否还不如挂职这两年有意义?”他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和他们融为一体,被他们接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价值。当然,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终极目标,还是文学层面的自我救赎。
他深切体会到“作家的想象再丰富,也不如生活丰富”这句话的真谛,计划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记录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和基层干部的巨大付出。魏然森说,“有句话叫‘精神健康,身体愉快’,乡村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化、留守老人儿童、人情淡薄等等。比如对婚姻的观念,我们小时候,未婚同居几乎没有,现在有些未婚女孩去城市待几年,没结婚就有孩子,不仅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高兴。”
朋友经常劝他,没必要把自己累垮了,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要写。他却感到:“现在不是逼着自己写的问题,是不写反而不适应,文学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吃饭一样,每天都需要。”
洋洋洒洒数百万言的作品,魏然森持续探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人的价值取向在哪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刚刚完成了十几万字的纪实散文《血红血热:1942年的沂水记忆》。其中的一章《一场战役的后续故事》,已改编成京剧,即将搬上舞台。他试图客观看待这片土地上的抗战岁月。家国天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他本身就是地富家庭出身,太爷爷魏肇信曾是沂河西部三大名医之一,爷爷魏宗汉曾是国民党员,也是全国第一家专为八路军提供给养的供销社“沂蒙供销合作社泉庄分社”的创始人之一。魏氏家族在泉庄镇石棚村的老宅,曾有九进院落,可谓显赫一方。
魏然森5岁丧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曾在《祖父母墓志铭》中写道:“终得为宝玉,翼翼于掌心。有馐尽吾食,有衣尽吾身。三冬怀中暖,五夏送凉荫。”童年的苦难经历,也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爷爷古文功底深厚,记忆力惊人,是他文学的启蒙者。是爷爷把自己满腹诗书讲述给了他。他回忆说,“我小时候,四大名著以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等不是读来的,而是听来的。”
1978年,爷爷带领全家去闯关东,到了吉林。初中读了不到一年,魏然森辍学,看的第一本小说是《青春之歌》,萌发了创作的欲望。1982年,全家从东北回到沂水。读了铁凝的《哦,香雪》后,他第一次拿起笔,用捡来的铅笔头、别人用过的方格纸背面创作出了处女作《唉!雪妹》。
18岁,魏然森赴沈阳军区参军,开始大量阅读、写作。刚开始以散文、诗歌创作为主,1987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遗训》。1991年以后转向长篇小说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浮沉》首印20万册,曾风靡一时。1998年,他转业回沂水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在诸葛镇挂职期间,他创作完成了反映山东人在东北抗日的长篇小说《白雪英雄祭》,长达60万字,2014年2月由济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一个作家文学世界的内涵,如何抵达现实世界的外延?千古文人的梦想,不过是精神理想与社会理想合二为一,所谓知行合一。
魏然森,1966年出生,山东沂水人,文学鲁军重要代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雪英雄祭》《浮尘》《白妖》《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等。2013年开始,魏然森来到沂水县诸葛镇挂职副镇长。文学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自我实现,在对乡村伦理崩塌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去努力保护乡村文化、重构乡村伦理的一种尝试。
秀峪村的全民秀场
3月28日,沂水县诸葛镇秀峪村,杏花盛开,一派世外桃源的迷人景象。连续几天的杏花节,让这个封闭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向外人敞开了怀抱。周边村镇,甚至淄博、泰安、青岛、威海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上午十点半,温煦的山风吹拂下,本刊记者走进秀峪村。村中央的露天舞台上,四个老汉正在“夸家乡”。台下聚满了观众,舞台对面一户人家的平房上,蹲了几十号人。舞台往南几米是陡峭的山坡——整个村庄贴在山坡上,房屋层叠分布,对面山上,一堆堆白色的点缀,杏花开得正浓。
本刊记者跟随魏然森,穿过层层人群,围着村庄走了一圈。不时有村民停下来,和老魏打招呼。一个业余演员笑道:“刚才我说了个快板,你没来听听。”不断有村民邀请他去家里吃饭,他笑着婉拒。一个87岁的老大娘拉住他的手,第一句话便是:“儿子,你又来了。”有一段时间,魏然森几乎天天往秀峪村跑,大人孩子都认识他。
村民大都不知道他的作家身份,只知道他是副镇长,一手策划了秀峪村的“大秀场”。
魏然森向本刊记者介绍,秀峪村有4000多棵百年以上的柿子树,13万棵杏树,其他林果不计其数。山间一簇一簇杏花,拔节的麦苗,原始的土坯房、石头房……抗战时期,这里曾是沂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当时就有党员48人,有一户人家出了5个党员,最小的17岁。
第二天上午没有演出,却有大批村民赶来,“霸占”了舞台,自导自演节目。到了下午,诗歌朗诵会上演,经典诗歌与乡村俚语结合,戴望舒的《雨巷》延伸到了村巷深处。
在村里演出的沂水县威风锣鼓艺术团负责人张玉梅和刘延菊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离开的时候村民依依不舍,“我们不要求什么效果,贴近群众,选取一些接地气的节目。”刘延菊说,村里的美,像歌词里唱的,“山清水秀,山美水美人更美”。
一个作家的乡村建设
2013年5月,魏然森被派到诸葛镇挂职副镇长。作为挂职干部,本可以了解一些素材,干满一年回去接着写作。不过,按照老魏的想法,“真正融进去才能干事,也是想检验自己的能力,看能不能干出点事来。”
挂职之初,他就给自己规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进入他们的工作程序,真正体验到生活到底是什么。”和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体验生活不同,作为副镇长的魏然森分管文化和旅游,扎实工作了起来。
“现在,相对于传统风景名胜,近郊的乡村旅游才是主流,大有前景。”魏然森说,“我挂职期间不一定能搞起来,但一定要打好基础,抛砖引玉,后面的人会继续做下去。”诸葛镇位于沂水县西北部,山崮林立,自然条件优越,随便拎出一个村就是“世外桃源”。秀峪村的开发已进入实施阶段,和一个公司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类似的还有上古村。“上古村,春秋战国时就有人居住。《聊斋志异》中,写沂水和牵涉到沂水的26篇,其中有6篇的故事发生在这里。名篇《婴宁》中,婴宁的娘家就是上古村。”
“过去,乡镇对群众文化不够重视,村级宣传队只有几个,现在有61个。”魏然森把各个村的文化资源整合到一起,成立了暖阳艺术团,全镇61个队,1500多人。民间艺术团缺乏好的节目,他就创作了很多小节目,三句半、快板书,缺什么写什么,提供给艺术团。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老魏把各个村的文化人“‘和弄’起来了”。
今年春节后,魏然森带着三个队去参加临沂市秧歌大赛沂水分赛场,拿了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后来还代表全县去市里参加展演,获得了“明星舞蹈队”称号。 他以自己的方式“传播正能量”,“不是高调,也不只是服务于政治”。不久前,他给全镇村两委干部做了一场《群众文化与社会和谐》的讲座;很快,他还要作一场孝文化专题报告。“农村道德滑坡很厉害,年轻人中普遍的现象是,对父母不孝顺。更谈不上尊重父母。”
他觉得自己“不能光体验生活,写东西,毕竟读书多,掌握的信息多,应该传递一些什么给基层干部。”
一年挂职期满后,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挽留下,他继续留在诸葛,到现在已经接近两年。
三重人生:
写作、人性、社会价值
三点多,起床,写作。
六点半,开车上班。
这是魏然森每天的时间表,本刊记者见到他是在周六,前一天晚上开完会十一点到家,当天依旧是三点多起床,八点前赶到单位。“写作不能间断,每天哪怕只写几十几百个字,也要坚持。”
本刊记者问:“在乡镇工作,能否体现出你作为作家的成就感?”
魏然森说:“搞创作也好,搞旅游开发也好,群众文化也好,会遇到很多难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实现一种价值吧。”
采访作家,本刊记者一般会问:“你写作的困惑是什么?”
不同人给出不同的答案,魏然森从三个层面回答:“到现在为止,没有一部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接近40岁时进入困惑期,有两年时间,非常痛苦,什么也没写。”
结束困惑期的是长篇小说《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通过一个中年男人在婚姻漩涡里的痛苦挣扎,揭示了物质时代金钱对婚姻、对人性的冲击和侵蚀。接下来的困惑在于“文学除了给自己带来一些满足,给社会带来了什么?《中年李逵的婚姻生活》给出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这样是不是削弱了作品的深刻性?”
新的困惑:“有时候感觉,写了这么多年小说,是否还不如挂职这两年有意义?”他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和他们融为一体,被他们接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价值。当然,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终极目标,还是文学层面的自我救赎。
他深切体会到“作家的想象再丰富,也不如生活丰富”这句话的真谛,计划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记录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和基层干部的巨大付出。魏然森说,“有句话叫‘精神健康,身体愉快’,乡村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市化、留守老人儿童、人情淡薄等等。比如对婚姻的观念,我们小时候,未婚同居几乎没有,现在有些未婚女孩去城市待几年,没结婚就有孩子,不仅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很高兴。”
朋友经常劝他,没必要把自己累垮了,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要写。他却感到:“现在不是逼着自己写的问题,是不写反而不适应,文学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像吃饭一样,每天都需要。”
洋洋洒洒数百万言的作品,魏然森持续探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过程中,人的价值取向在哪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他刚刚完成了十几万字的纪实散文《血红血热:1942年的沂水记忆》。其中的一章《一场战役的后续故事》,已改编成京剧,即将搬上舞台。他试图客观看待这片土地上的抗战岁月。家国天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