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A组),同期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42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并比较分析。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脉压(PP)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24hDBP(平均舒张压)则高于B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与脉压增大、血压升高以及血液昼夜节律消失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冠心病患者相比较,脑梗塞患者收缩压更高。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冠心病 脑梗塞 动态血压 特点 分析
导致我国老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心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正呈现出上升趋势[1]。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脑梗塞以及冠心病的根本因素之一,便是高血压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2]。对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有效、直观的反应患者24h血压波动规律、总体水平以及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从而为防治相关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将分析老年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A组),同期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42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并比较分析。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6.3±3.5)岁;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9.3±3.8)岁。A组患者均符合我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相关标准;B组患者则经过我院CT以及MRI确诊为脑梗塞。两组患者均排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受损、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研究中所有患者停止高血压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w后对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检测仪器为无创性携带式,24h对血压进行监测,日间时间段早上6:00-晚上22:00,1次/30min;夜间血压监测时间断为22:00-次日6:00.监测时间1次/60min。将检测仪器缚于患者上臂,保证24h血压情况能够完整记录。24h有效数据超过80%视为合格。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脉压(P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脉压(dPP)和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脉压(nPP)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脉压(PP)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24hDBP(平均舒张压)则高于B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细指标见表1
血压晨峰出现情况:A组患者共29例患者血压晨峰,13例无血压晨峰;B组患者共11例患者血压晨峰,31例无血压晨峰.A组血压晨峰率明显高于B组(P<0.05)。
3 讨论
作为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高血压在临床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患者进行无创性血压监测极为方便,具有较长的监测时间,能够对患者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做出及时反映,从而对预防高血压靶器官受损起到了很好帮助[3]。
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以及昼夜节律消失早已被引起广泛重视,这与患者是否具有合并症有直接关系。患者血压晨峰能够对粥样硬化起到加速作用,引起交感活性异常和肾素[4]。在血管狭小的部位极有可能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从而诱发动脉血栓,因此血压晨峰反应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将远远大于血压晨峰低反应者[5]。
经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脉压(PP)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24hDBP(平均舒张压)则高于B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进而说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与脉压增大、血压升高以及血液昼夜节律消失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冠心病患者相比较,脑梗塞患者收缩压更高。
参考文献
[1]苗保霞. 探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D].山东大学,2014.
[2]苗保霞,刘同宝. 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 山东医药,2013,11(36):70-72.
[3]刘润梅,夏云峰,翟红霞,李良,殷亚昕,张津津,王磊,李娜,陈海威.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05(2):206-208.
[4]黄万慧.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脑卒中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2014,5(20):25-27.
[5]杨立新,胡才友.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脑卒中关系[J]. 中外医疗,2014,4(23):12-14.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冠心病 脑梗塞 动态血压 特点 分析
导致我国老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心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年正呈现出上升趋势[1]。导致老年患者出现脑梗塞以及冠心病的根本因素之一,便是高血压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过程[2]。对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有效、直观的反应患者24h血压波动规律、总体水平以及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从而为防治相关疾病提供可靠依据。本次研究将分析老年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A组),同期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42例为B组,对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进行监测并比较分析。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6.3±3.5)岁;观察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70-85岁,平均年龄(79.3±3.8)岁。A组患者均符合我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相关标准;B组患者则经过我院CT以及MRI确诊为脑梗塞。两组患者均排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受损、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研究中所有患者停止高血压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2w后对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检测仪器为无创性携带式,24h对血压进行监测,日间时间段早上6:00-晚上22:00,1次/30min;夜间血压监测时间断为22:00-次日6:00.监测时间1次/60min。将检测仪器缚于患者上臂,保证24h血压情况能够完整记录。24h有效数据超过80%视为合格。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脉压(P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脉压(dPP)和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脉压(nPP)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x±s)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脉压(PP)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24hDBP(平均舒张压)则高于B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细指标见表1
血压晨峰出现情况:A组患者共29例患者血压晨峰,13例无血压晨峰;B组患者共11例患者血压晨峰,31例无血压晨峰.A组血压晨峰率明显高于B组(P<0.05)。
3 讨论
作为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高血压在临床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对患者进行无创性血压监测极为方便,具有较长的监测时间,能够对患者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做出及时反映,从而对预防高血压靶器官受损起到了很好帮助[3]。
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以及昼夜节律消失早已被引起广泛重视,这与患者是否具有合并症有直接关系。患者血压晨峰能够对粥样硬化起到加速作用,引起交感活性异常和肾素[4]。在血管狭小的部位极有可能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从而诱发动脉血栓,因此血压晨峰反应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将远远大于血压晨峰低反应者[5]。
经过此次研究我们发现,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平均收缩压(SBP)、24h平均脉压(PP)均高于A组(P<0.05)。A组患者24hDBP(平均舒张压)则高于B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进而说明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与脉压增大、血压升高以及血液昼夜节律消失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与冠心病患者相比较,脑梗塞患者收缩压更高。
参考文献
[1]苗保霞. 探讨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塞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D].山东大学,2014.
[2]苗保霞,刘同宝. 高血压及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 山东医药,2013,11(36):70-72.
[3]刘润梅,夏云峰,翟红霞,李良,殷亚昕,张津津,王磊,李娜,陈海威. 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05(2):206-208.
[4]黄万慧.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脑卒中关系[J]. 中国医学创新,2014,5(20):25-27.
[5]杨立新,胡才友.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及其与脑卒中关系[J]. 中外医疗,2014,4(23):12-14.